黃 峰
湖北江陵縣六合垸管理區初級中學
《敬業與樂業》的鑰匙功效
黃峰
湖北江陵縣六合垸管理區初級中學
《敬業樂業》是義務段初中生所接觸的第一篇議論文,并且這篇演說性質的議論文集立論和駁論于一身,這對于初學者來說,從一篇文章中對于議論文的兩種表現形式都有所接觸和了解,無疑對學生今后的閱讀和寫作都會有很大的幫助。下面,我想從三個方面談談《敬業與樂業》對開啟學生議論文學習與寫作的功效。
《敬業與樂業》在立論方面很有特色。一般的立論性質的文章,在確立中心論點方面不外乎以下幾點:在文章的題目里提出來;在文章的開頭提出來;在文章中間提出來;在文章的結尾歸納出來。對于初學者來說,學習議論文首先要學會找出它的中心論點。而《敬業與樂業》作為文題,本身就是中心論點,然后分而敘之。首先在段首提出了“第一要敬業”,并從正反兩個方面加以論證。不論是從正面論證還是反面論證作者都采用了引證法。如采用朱子說的“主一無適便是敬”來說明當大總統和拉黃包車這兩件事并沒有高下貴賤之分;同時引用曾文正說的“坐這山,望那山,一事無成”來說明對職業不敬,便褻瀆了職業之神圣。從事業方面說,一定會把事情弄糟,結果是即害人又害己,于社會沒有半點好處。當然,文中還引用了莊子和孔子的名言。所有這些,不外乎為論點增加注腳,讓人無懈可擊。
在論證的過程中,作者還特地列舉了《莊子》里記敘佝僂丈人承蜩得故事,通過這一事例來說明敬業的結果,我們把這種論證方法叫做事例論證。在議論文中,為中心論點服務的論證方法還有很多,但不論是引證法還是例證法等,其目的都只有一個,那就是維護中心論點的權威性。
講授這篇文章時,圍繞“要敬業”這一論點,我還結合學生們的現實進行了論證。對我們來說,當下搞好我們的學習就是敬業。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職業,只有干一行,愛一行,專一行,我們的事業才能發展,社會才會不斷的進步。所以,一個中心論點的提出,是不能隨意的,必須要被大眾認可和默許。中心論點選好了,然后再去選擇論證方法。當然,論證的方法也不是韓信點兵,多多益善,有代表性的選用幾種,能夠把道理說明白,讓別人信服就行了,反之則有畫虎不成反類犬之嫌。在本冊課本后面還有幾篇這樣的文章,如《事物的正確答案不止一個》、《應有格物致知的精神》等,都屬于立論性質的議論文。
《敬業與樂業》在提出“第二要樂業”這一論點時,與前面論述“要敬業”的方式截然不同。作者首先擺出“做事好苦呀!”這一論點,緊接著提出“做工苦,難道不做工就不苦嗎?”、“賭錢吃酒,也是一樣的淘神費力,難道又不苦?”等論點,歸納得出:須知苦樂全在主觀的心,不在客觀的事。然后對“做工好苦呀”這一觀點進行層層剝殼似的批駁,最后提出自己與之對立的正確論點:“凡職業都是有趣味的,只要你肯繼續做下去,趣味自然會發生”。我們把這種先提出錯誤的論點進行批駁,然后再提出自己能為大眾接受的正確觀點的方法叫做駁論。
駁論的論證方法與立論沒有多大的區別。文中,作者依然采用了引證法和擺事實、講道理的方法來說明職業的趣味性以及無業和厭惡自己本職工作的人的苦惱,最后用孔子“其為人也,發憤望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耳”作結,說明了樂業的必要。
相對于立論性的文章,學生對駁論可能更感興趣一些。對于初學者來說,不論是閱讀還是寫作,駁論似乎更好把握。日常生活中,對此接觸得也比較多:兩人之間,為某事發生爭執;電視里,辯論賽正方與反方的爭辯,為了證明自己觀點的正確而引證據典、旁征博引等等。如果用文字表述出來,便是一篇篇鋒芒畢露的駁論文。因此,《敬業與樂業》在文字層面讓學生認識了駁論,使學生在理論上找到了依據,對學生今后的語言表達和文字表述都將起到里程碑式的作用,也為后面學習魯迅先生的《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嗎》奠定了基礎。
學了《敬業與樂業》,讓學生認識、了解了一些議論文的特點,再讓學生結合九上荊州同步作文學案第四單元“反彈琵琶有創意”進行演練,讓學生對格言提出質疑。很顯然,這屬于駁論性質的文章。在作文指導過程中,我結合學案上的兩篇范文“不知足者常樂”進行了專題講解。首先,我談了“知足常樂”在哪些方面“知足常樂”:在對待名利、金錢上要知足常樂,否則,它將會使你陷入無底深淵而不能自拔;而在對待工作、事業上,在對待理想、信念上要做到“不知足常樂”,要有“地到無邊天作界,山到絕頂我為峰”的思想。只有這樣,我們的工作才會不斷地取得進步,事業才會不斷地取得輝煌。我國的航空航天事業,不正是這一觀點的最好寫照嗎?從“神一”到“神十”,從“嫦娥一號”到馬上要升空的“嫦娥四號”,正是千千萬萬個科學工作者們忘我奮斗,不斷攻堅,從不滿足于一個既定的成績而一步步走到今天的。再結合到同學們的學習現狀,知足就意味著自滿,不知足則說明成績的上升空間很大。談到此,同學們似有躍躍欲試的感覺,我便打住了話題。
進入作文訓練環節,我給同學們板書了兩個作文題目:一個是俗語“好酒不怕巷子深”,另一個則是“好酒也怕巷子深”。學生進入寫作過程。
在作文批閱過程中,兩個題目都有人寫,并且都能聯系實際去談。印象特別深刻的一篇文章是運用駁論的手法,談了宣傳輿論的重要性。酒再好,本事再大,如果別人不知道,也就失去了它的意義。因此,很好的利用宣傳手段和輿論工具進行宣傳報道是使之出名的最好渠道。閱讀至此,我會心的笑了。
綜述以上三點,學習《敬業與樂業》,就像打造一個航母戰斗群,既要有海面上的內容,更要有天上和海底的東西與之相匹配。也就是說學習本文,既要對議論文的文體知識作了解、掌握,更要學會在實際操作中去運用。做到了這點,對于學生今后學習、閱讀和寫作議論文,都會有很大的幫助,可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