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聰
吉林大安市月亮泡鎮中心小學校
論小學教育中的創新思維培養
王聰
吉林大安市月亮泡鎮中心小學校
小學教育居于我國教育體系的基礎性地位,近年來,學生的個體發展得不到尊重,小學生面臨著巨大的學業壓力。要解決當前存在與小學教學中諸多問題,就必須要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培養學生的獨立人格和創新意識,開發學生的潛在能力,最終實現素質教育的要求。
小學教育;創新思維;培養;素質教育
在我國的教育體系中,小學教育居于基礎性地位,在整個教育體系中十分的重要。小學階段的學生正處于身體、心理發展最關鍵的時期,學生在這一時期身心發育直接影響學生的終身發展。近年來,小學生越減負負擔越重,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居于中心地位,學生的個體發展得不到尊重,小學生面臨著巨大的學業壓力。因此,要解決當前存在與小學教學中諸多問題,就必須要改革傳統的小學教育模式,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使小學生具有強大的學習能力,培養學生的獨立人格和創新意識,尊重學生的個性發展,開發學生的潛在能力,最終實現素質教育的要求。
1、應試教育體制限制小學教學改革創新發展
改革開放后,由于我國建國后實行的自由式生育政策造成了龐大的人口基數,雖然經歷了長期的計劃生育政策,但是現在小學生人數仍太多,目前我國的高等教育還沒有達到全面開放,這也就意味著我國小學中,不是每個學生都可以走進大學校園,所以要通過這艱難的高考就需要看學生的學習成績。當前,我國更加強調的是素質教育,在小學推行素質教育就打的阻力就是學校里的“唯成績論”。在時時刻刻看學習成績的環境下,只重視學生成績,忽視創新意識、創新能力、實踐能力的培養,會造成學生的思維模式禁錮,受到嚴重的學習壓力使小學生對學習失去興趣。[1]應試教育阻礙了學生的自由發展,不能完全促進學生動手能力和綜合素質的提升,缺乏培養自身創新思維的機會,學生沒有自主學習空間,不利于小學教學改革的創新發展,嚴重阻礙了小學素質教育的不斷推進。
2、小學教師缺少創新思維和能力
在小學課堂教學中小學教師居于重要地位,素質教育的推行主要還是看小學教師的素質,要是教師的創新思維和能力不足,將會直接影響小學生創新思維及能力的培養。因此,我們在進行小學的創新思維教育過程中,要尤其注重教師的創新思想教育。但是當前,我國小學教師的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都不是很好,教師在教育學、心理學的專業知識掌握不牢固,無法實現真正的創新。有著創新思維的教師很少,大都深受傳統思維的影響,很難提出讓人眼前一亮的點子。當前小學教師在創新思維和能力教育存在缺失,很難為學生帶來合格的優質的教學服務,根本就無法培養出有創新精神的學生。
1、應試教育模式難以改變
在當前我國的小學教育中,應試教育仍然主導者,很多小學當前的教學工作在近期內得到改變。在一切都看分數的應試教育環境下,分數作為最主要的考核目標,對教學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主導作用。這就使得小學的教學各項教學評估和激勵機制都以分數為衡量標準,使得素質教育的成果黯然失色,甚至素質教育在很多學校根本就推行不下去。在應試教育的“脅迫”下,素質教育很受到教學管理者的重視。
2、素質教育資源的缺失
當前,由于教學資源的有限性,使得素質教育在小學的推行遇到很大的阻力,尤其是在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方面,操作上還是具有較大的難度。由于社會上普遍存在急功近利的現象,加上小學教師待遇很低,大量優秀人才紛紛流失。加上政府投入資金有限,許多小學教師素質有限,造成了很多小學教師根本就無法有效進行創造性思維,連教師都不能甚至不想創造性教育,怎么可能培育出具有創造性的思維能力的學生呢?
3、創造性思維的評價標準模糊
當前,創造性思維怎么去衡量或者說具有什么標準,當今還是一個比較困難的問題,這種能力很難去確定,主觀性比較強,沒有科學的標準進行考核與評估。這樣的模糊模式也這就決定了它很不利于對其進行大規模的推廣。
在教學過程中,只有讓學生無拘無束的表達,經常在教學中實現學生的主體地位,進而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為此,必須采用有效的辦法促使學生思維的發展。
1、制造寬松的教學環境,培養學生想創新的意識
啟動創新思維,必須要使學生具備創新意識,獲得創新成果,要培養學生的創新性思維能力,必須讓學生積極思維,開動腦筋,營造和諧寬松、信任理解的教學氛圍,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作用,并不失時機地激勵學生。創設出催人奮進、奮發向上的情境,熱情引導,并鼓勵學生發表個人想法,教師要善于捕捉學生思維中創新因素,當即肯定和表揚。[2]教師的鼓勵可使學生的自信心不斷增強,才有助于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
2、大膽質疑,培養學生敢創新的意識
學校要積極鼓勵學生大膽質疑,對同學提出不同的意見,敢于向答案挑戰。只有這樣,才能成為培養學生創新思維,學生才能創造性地去學習。教師的職責是指導學生質疑,教會學生學會質疑、善于質疑、敢于質疑。教師相機引導,學生互相分析,培養思維的深刻性,最終內化為創新人格。
3、充分挖掘想象力,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
沒有想象就沒有創新能力,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想象力是推動知識進化的源泉。小學教師當前要不斷提升自己的創新思維能力,有意識訓練學生的想象能力。教師可以創設情境把學生引入意境中,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進行分角色表演,通過對比表演,讓學生加深理解,培養了他們的想象能力。學生的創新思維只有在實踐中才能得到培養,讓他們在實踐中看一看、摸一摸、聽一聽,促使他們從中發現問題,探求新知。讓學生能創新,敢創新,會創新,對所做的事充滿必勝的信心,讓他們在民主的氛圍中,自由想象和實踐。
總而言之,創新思維是一種對孩子成長十分有用的思維模式。在小學教育過程中,為了培養具有獨立思維分析能力的創新型人才,必須從小學開始抓起。各個學校都應該將創新思維和精神的培育作為教學的頭等大事來抓,從而培養出未來社會所需的高素質人才。
[1]隋娟.論小學教育中的創新思維培養[J].改革與開放,2010(20).
[2]汪曉華.創新思維的培養在小學課堂教學中的應用[J].科教導刊(上旬刊),20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