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麗梅
【摘要】閱讀教學是中學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它不僅僅培養(yǎng)學生理解文義、思考主旨的能力,還要對學生的情感價值觀進行潛移默化的引導,同時,閱讀教學還會對學生作文寫作能力的提高有重要的作用。就目前的閱讀教學情況來看,閱讀能力的強弱將影響到學生的整體語文素質的提升。所以,研究閱讀教學,建構詩意的閱讀課堂對于激發(fā)學生的閱讀潛能,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至關重要。
【關鍵詞】閱讀 賞析 詩意
【中圖分類號】G633.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01-0102-02
一、課前營造詩意的氛圍。
上課之前,安排學生講故事,以說話訓練提升語言表達的能力,激發(fā)學生的思考感悟;隨機背誦拓展的詩文,讓學生在古典文化的熏陶中感受語文課的獨特魅力;朗誦片段隨筆,交流心得體會;講述有關文章作者的故事,激發(fā)學生探究的興趣;概括文章的內容,使學生了解文章的主旨;展示與文章內容有關的圖片,調動學生參與的意識……我曾經去北京師范大學參加語文培訓,回來之后,我將拍攝的北師大與清華大學的圖片做成幻燈片,給學生放映:樹木郁郁蔥蔥、河水清澈見底、校園文化如詩如畫。那堂課我們研讀的是賀舒婷的文章《你憑什么上北大》,在播放幻燈片的同時,我對學生說:未名湖邊的桃花在春天里舉著一樹樹的妖嬈,花香四溢,吸引著那些來自四面八方的學子。這些人都曾經揣著一個繽紛的夢想,走進北大的校園,走進中國最神圣的學府,為此,他們付出常人難以想象的努力,那么,你們呢?你們是否也有一個美麗的大學夢呢……閱讀課堂精彩紛呈,必然是詩意盎然的。語文教師以優(yōu)美的語言構建閱讀課的導語,營造一種詩意的氛圍,必將極大地激發(fā)了學生學習的興趣,積極投入到閱讀體驗當中。
二、注重閱讀文本的解讀。
閱讀課應側重文本的解讀。語文教材中所選的多半是文采兼美的文章,或重于思想的熏陶,或重于寫法的積淀,或重于語言的濡養(yǎng)……所以在講解的過程中必須將文章讀懂讀透,讓學生真正理解作者的寫作意圖。在教學中,通常采用三步閱讀法,即誦讀:概括內容——把握線索——理清思路——明確主旨;研讀:探究問題——研究寫法;品讀:賞析語句——暢談感悟。
這種閱讀法,可以使學生在多重閱讀的基礎上,從內容、主旨、寫法與感悟四個方面品讀文章,并且做到水到渠成式情感的升華。如講《傅雷家書》,我的結束語是:孩子們,老師不是圣哲,你們的家長也不是;我無法給你們一個完美的人生,你們的家長也不能為你們營造一個光明的未來。未來是生長在你們手中的金蘋果的種子,需要你們用毅力、努力、勇敢、執(zhí)著來澆灌,才能結出金色的果實!孩子,你們懂嗎……
三、巧妙運用閱讀的方法
在閱讀教學中,可以采用的一些能夠激發(fā)學生自主學習的方法,來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營造詩意的閱讀意境。
點評法。古代文人,現(xiàn)代評論家,都喜歡在讀書的時候,對作品內容進行點評。或談其寫法,或感慨其情,或寫出自己的感悟……我曾嘗試對學生進行點評式的閱讀指導,在閱讀的時候,先評為主,先悟為得。在訓練的過程,我發(fā)現(xiàn)學生對自己的感悟都是來自最為真實的感動,所寫的話也是精彩迭出。在《珍珠與砂》一文中,某一學生寫到:
生命是珍珠,但是是由砂打磨來的。因此當社會的仁母,用坎坷、逆境來打磨我的時候,我無須抱怨,唯有默默承受,我才能堅忍,成就我閃亮的人生。
感悟法。閱讀課不是把題處理完就可以,應該使學生真正懂得從文章中收獲什么。我主張學生在閱讀的時候,從三個層面來思考:寫了什么,怎么寫的,為什么寫。這便于學生從整體把握文章而不是一味的以題障目。這樣的方法指導學生,在兩周的時間里,初三畢業(yè)班的學生完成《讓人流淚的閱讀》、《常讀常新的人魚公主》等約20篇的經典文章。在閱讀中學生收獲了至愛親情,理解了文章的寫作特色,能用自己的語言表述自己的心得體會,養(yǎng)成了自主閱讀的良好習慣。
賞析法。文字是思想的載體,詞匯是感情的基石,缺乏詞彩的文章,讀來如同嚼蠟。而那些詞語優(yōu)美的散文,讀來如身臨其境,鮮活的詞語在眼前跳動,描繪一幅幅引人入勝的圖畫。讀《紫藤蘿瀑布》,我們會為那些美妙的比喻、排比修辭而頷首,會為那些詞語描繪出生命的真諦而驚嘆;讀《春》,我們不得不贊嘆朱自清語言的魅力“偷偷地鉆出來,嫩嫩的,綠綠的”、“樹上開滿了花趕趟兒”、“像母親的手撫摸你”……在閱讀教學中,首先要求學生整理詞語、成語、修辭,培養(yǎng)學生領悟文章的能力,引導學生真正熱愛文章,并將閱讀作為終身的習慣。
閱讀課的詩意建構,有助于我們進一步探究學生自主學習習慣的培養(yǎng),真正做到使學生熱愛閱讀,并在閱讀中獲得心靈的啟迪,情感的陶冶,能力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