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迎
【摘要】對比基礎課程,我們可以開設的拓展課程應該有所改變,但是怎樣的改變才能更好地滿足學生個性化學習的需求,怎樣地引導學生才會更好學習和思維?本文結合自己在上拓展課時的實例及思考從理念、學法、教法和評價四個方面的改變來闡述了自己對于拓展課程開設的一些實踐和探索。
【關鍵詞】拓展課程 理念 學法 教法 評價
【中圖分類號】H3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01-0109-02
我們其實一直在思考著怎樣才能使不同層次的學生在英語素養方面獲得相應程度的提升?我們也在思考對比基礎課程,我們可以開設的拓展課程該怎樣“變”才真正地能突出興趣性、活動性、層次性和選擇性,滿足學生的個性化學習需求;我們的“變”該怎樣地從老師的教學方式和學生的學習方式的改變上去思考,引導學生更會學習,更會思維?
再讀《浙江省教育廳關于深化義務教育課程改革的指導意見》中的要求:積極探索拓展性課程的開發、實施、評價和共享機制,體現地域和學校特色,突出拓展性課程的興趣性、活動性、層次性和選擇性,滿足學生的個性化學習需求;又讀《英語課程標準》中對閱讀提出了除教材外,課外閱讀量應累計達到15萬詞以上,能讀懂常見體裁的閱讀材料的要求;在兩份指導的基礎之上,經過再三考慮,我們決定開設英語“悅”讀與表演的拓展課,想通過這些閱讀拓展課的開設讓學生通過體驗選擇閱讀,探究改編劇本等積極主動的學習,充分調動學生們學習英語的積極性,發揮他們的學習潛能,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發展他們的溝通和合作能力,形成有效的閱讀策略,最終提高他們課外閱讀的自主能力。
仔細審視已經進行了兩個月的英語“悅”讀與表演拓展課,其中其實存在著一些變化。一個新鮮事物的出現,關鍵是你敢不敢去挑戰讓它變化和接受它的“變化”。
一、變理念:以“學”定教來“悅”讀
建構主義理論倡導在教師的指導下,以學生為中心的學習,強調學生認知主體的同時,兼顧教師的指導作用;要求教師要由知識的傳授者轉變為學生的幫助者;“以學定教”,根據學生的成長需求,學習基礎,個性特點,發展潛能等設計和實施教學活動,并依據學生的掌握程度評價和調節自己的教學行為,從而達到促進學生有效學習的根本目的;可以說“以學定教”是建立在建構主義理論之上的一種教育理念的改變。“以學定教”包含兩個相輔相成的環節:先“研學”,后“定教”;即要在充分“研究學生”之后,再思考如何制定教學目標,確定教學內容,選擇教學方法。“學”是“教”的前提和依據。
選擇上我們的“悅”讀與表演拓展課的學生大都是年級中等層次的學生,對英語有著一定的興趣,喜歡閱讀,但是詞匯的儲備量不大,閱讀技巧和閱讀能力尚缺。針對這些學生,我們選擇了《典范英語7》作為學生的教材。《典范英語》是英國牛津大學出版社出版的一套家喻戶曉的英國學生學習母語的材料。它在國內問世以來,每個故事都非常有趣,深受廣大英語教師、學生和家長的喜愛;比較符合我們學生的基礎和特點,便于學生合作交流與表演。針對上課學生的特點,我們確立了“通過分享朗讀競賽,潛移默化地擴大學生的詞匯積累;通過細讀改編故事,指導學生閱讀策略;通過合作表演交流,提高學生對文本的理解能力,增強他們學習英語的興趣和信心”的目標;先讀后演,學編結合,學演結合為主要教學手段,重視以體驗式閱讀促進學生學習能力的發展,讓學生在經歷和體驗中去“悅”讀。讓學生通過思考,溝通,改編,合作,表演等形式,充分發揮學生的學習潛能,提高學生的理解和表演能力。
在《典范英語》的學習當中,我們更強調的是“整進整出”,大量自我整體輸入,整體輸出,學生自己從自然中吸收語言。口、耳、心、眼、手并用,全方位接觸語言。在WALRUS的學習中趣味詞匯教學完成后,我們引導學生先自我琢磨、自我邊演邊讀,體會文中“有意義”的語言和話語。當讀到Arctic Fox和Polar bear 、seal都有自己的一技之長,“I will do skating”“I Will do tumbling”“Ill do singing”,學生們體會到了他們的驕傲心情,一個個也在興奮地扭來扭去。
二、變學法:合作競賽改編來“表演”
拓展課不僅要拓展發展學生的學習興趣,更重要的是教會學生怎樣更好地去學習,去思考,去分享,去交流。教育的真正意義是價值的引導和自主建構,是學生自主成長的一個過程,我們拓展的立足點是學生,所以我們要關注學生的生長,拓展要有助于學生自我建構的展開。
在《典范英語7》中的WALRUS這本書的詞匯教學中,我把do skating,do tumbling,do diving,chewed his whiskers,go up his nose,bowed,cheered,leap,fall over等表示動作的詞,先自己用動作表演出來,讓學生猜測這些詞的含義,在學生明確所有的動作含義之后,引導他們小組合作,選取五個他們最喜歡的動作,來表演,讓其他組猜他們表演的是什么動作,無形中提高了他們記單詞的興趣也鞏固了這些詞匯;還有一些其他單詞,就以小組競賽的形式,考查5分鐘的時間之內,哪些小組能記下的單詞最多;第一次課的前15分鐘學生們就很“愉悅”的快速記下了整本書的約50個新詞。
第二章The big night到來了,我們的閱讀形式改為小組共同閱讀,分角色表演;每個組都召開了一次盛大的聚會,都驚嘆同伴們出色的表演,對其中的內容也加深了理解,這個過程其實是學生們的一個自主構建的過程。怎樣更好的表演能引導他們去思考,去交流;表演成功了其實也是在分享的一個過程。
在《典范英語》的學習當中,我們更強調的是“整進整出”,大量自我整體輸入,整體輸出,學生自己從自然中吸收語言。口、耳、心、眼、手并用,全方位接觸語言。在WALRUS的學習中趣味詞匯教學完成后,我們引導學生先自我琢磨、自我邊演變讀,體會文中“有意義”的語言和話語。當讀到Arctic Fox和Polar bear、seal都有自己的一技之長,“I will do skating”“I Will do tumbling”“Ill do singing”,學生們體會到了他們的驕傲心情,一個個也在興奮地扭來扭去。
三、變教法:啟迪思維是關鍵
我們的“悅”讀拓展課其實也在思考怎樣更好地培養學生獲取信息、處理信息、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怎樣逐步培養用英語進行思維和表達的能力?怎樣在拓展閱讀課中培養學生的思維品質?在我們的拓展課中開發學生的思維潛能,提高思維品質,具有十分重大的意義。
1.層層剖析,啟迪深刻思維
在我們的拓展課中,我們不僅要指導學生對閱讀材料進行表層理解,更重要的是引導學生由表及里地去積極思考,研讀課文中的字、詞、句,挖掘文章的深刻內在意義,揣測作者的寫作意圖,從而培養學生思維的深刻性;我們還可以根據閱讀材料的特點和學生的實際水平,把一個難度較大的問題分解成好幾個易于學生理解的小問題,逐步拓展學生思維的深度。
在WALRUS第一章的教學中,有一段講到Walrus hid behind a snowdrift and watched, and chewed his whiskers.于是老師問道:“Why did Walrus hide behind a snowdrift and watch, and chew his whiskers?”通過這個問題的提出引導學生去體會WALRUS什么都不會的痛苦心理和希望自己也能有所特長的愿望;作者是通過這個動作的描寫來襯托WAKRUS痛苦心理的。
在學生們體會了他的痛苦心理之后,老師又問:“What will WALRUS do then?Will WALRUS practice hard? Will he become a very good clown? Will he do worse?”啟發學生對后面的故事情節進行推測,發表不同的看法,啟發他們的思維。
2.改編表演,訓練靈活思維
思維的靈活性指思維活動的智力靈活程度。它的特點是一個問題可以多種開端,多種結局,產生許多聯想,獲得各種各樣的結論。
在英語閱讀教學中我們可以通過有意識地創設懸念,激起學生的興趣,引導學生們去充分想象,或變換角度提問,開發學生的思維潛能,拓寬學生的思維空間,促使學生多角度、多方位地去思考問題。
在WALRUS的“悅”讀拓展課中,WALRUS在弄砸了巨大的盛會之后,會發生什么事情呢?書本的第四章是盛會繼續,WALRUS經過刻苦練習之后,也能在盛會上自如地表演,成為一個出色的表演者。
我們老師沒有只局限于書本中的唯一的一個結局,而是引導學生繼續編寫劇本,小組合作,續寫在WALRUS在弄砸了巨大的盛會之后,會發生什么事情,然后再把自己編寫的劇本表演出來。有一個小組寫的劇本是“from bad to worse,每一次的盛會他都是如此這般,把第一章破壞盛會的情節照搬表演;”另一個小組寫的是“practice hard from bad to better,弄砸后,他一個人悄悄地刻苦練習,第二次盛會讓所有的伙伴驚呼”;另一個小組寫的是WALRUS was so sad that he killed himself;還有一個小組寫到了所有的動物都來教WALRUS,都鼓勵他,重點刻畫表演了他們怎樣教的過程。
四、變評價:累積學分,改考卷為表演
有效的教學評價是教學的一個重要環節。我們的拓展課評價注重學生學習的過程;在讀和演的過程中檢查學習者是否具備這門課應該具有的語言運用能力。我們沒有一篇篇的閱讀理解的試題,學生只需積極地參與課堂“悅”讀的各種活動,每次都準時地來上課,選擇概括講大意,部分講片段,或者自編情節拓展續寫三項中的兩項完成就可以累積30分的得分,最后劇本改編成功表演就可以再得40分。下面是我們的評價得分量表:
我們深信,我們的累積學分,改考卷為表演或演講能夠讓孩子有選擇性的發揮出自己的長處,積極地爭取到更高的分數。同時我們強調評價主體的多元性,注重自我評價、他人評價和老師評價的結合。認為老師、同學及自己都應參與到成果的評價中來;他人評價會比較客觀,可信度高,但是如果片面采取這種評價會忽視學生們自己的主體性和能動性,扼殺其個性及學習的積極性。從尊重個性、發展個性的觀點出發,學生個人也可以根據一定的評價標準和占分比例,對自己的學習進行評價,發表自己的看法;通過他們的自我評價可以調動學生參與評價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還可以增強學生們的反思意識和能力,有利于學生的自我反思、自我調控、自我激勵和自我完善。他人評價與自我評價、教師評價有機地結合,可以充分發揮多種評價主體的力量,使學習評價成為一個共同參與、多邊互動、促進提高的過程。
對于我們的“悅”讀與表演的拓展課還需我們老師更多地研究,畢竟它不同于我們的基礎課程,如何把它開設得更好更有效,還需更多的同行來共同探索。
參考文獻:
[1]鄭淑芬.淺議初中英語閱讀課的有效拓展[J]海外英語,2010(1)
[2]英語課程標準[S]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