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慶威(沈陽體育學院遼寧沈陽110102)
體育院校體育教學中學生體操基本能力的培養研究
□郝慶威(沈陽體育學院遼寧沈陽110102)
基本體操是體育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基本體操能力是體育院校學生必須掌握的體育技能,也是體育院校體育教學中學生能力培養的重點。本文從體育教學中學生基本體操能力培養的內容入手,著重分析了體育教學中學生基本體操能力的影響因素并探索了體育院校體育教學中學生體操基本能力的培養策略,以為體育專業學生基本體操能力的培養提供科學依據。
體育院校體育教學體操基本能力培養
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人們在物質生活得到了滿足之后開始重視精神升華的追求。體育鍛煉能夠強健體質,鍛煉人的意志力,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現階段,在我國新課程改革的大趨勢下,學校教育開始重視學生綜合素質和綜合能力的培養,藝術、體育等專業的教學改革受到學校教育的高度重視,體育教學中學生基本體操能力是體育專業知識的重要組成部分。研究體育院校體育教學中學生基本體操能力的培養不僅有利于提高學生的體操技能,而且對我國體育事業的發展具有深刻的現實意義。
1.1、組織調隊能力
1.2、領操能力
在體操開展的過程中,一般由一到兩名成績較好的學生進行領操。學生在領操時不僅要熟練掌握體操的內容還要準確把握音樂的節奏,使體操能夠和音樂完美的搭配在一起。另外,領操人員體操動作必須標準,再難的動作自己也要高質量的完成,因為領操者位置顯著,特別容易吸引周圍人士的注意,同時,學生的每個動作都是在領操者的帶領下而完成。一旦領操者出現失誤,被帶領的學生的動作就會難以進行。因此,院校在培養學生體操能力時要選拔優秀的領操隊員,并注重其領操能力的培養。
1.3、創編能力
學生學習體操不僅僅是對原有的體操動作進行模仿,更重要的是學生能夠自行創造出新的動作和新的形式的體操。創編能力的培養是建立在學生對體操有著充分理解的基礎之上的,并要求虛歲敢于對陳舊過時的體操進行創新和完善,這就要求相應的教師在體操教學傳授基礎知識的同時還要注重學生基本的創新能力的培養。學生通過多次實踐后,讓專業的體操教師進行評閱,并在評閱的過程中對其逐漸完善,以達到鍛煉身體和藝術形式完美結合的目的。
1.4、示范能力
示范能力是體操教學中十分重要的能力之一。學生在掌握體操基本動作后要想感染周圍人群,必須具備一定的教學能力。而示范則是將體操的動作分解、放慢的過程,也是最直觀的教學方式之一。學生只有具備了高超的示范能力后才能在指導他人時正確引導人們的站位、彼此之間的距離和動作的規范程度等。在示范時,學生必須把每個動作盡可能的做到完美,只有這樣人們在學習的過程中才能建立統一的標準,同時更好的服務于體操教學。
1.5、講解能力
(三)母豬產前準備 待產母豬分娩前5~7 d進入分娩舍。之前要將分娩舍清掃干凈,用消毒液對地面、墻壁和圈欄進行消毒。墻壁、門窗有破損時應進行修補,防止賊風進入,保持溫濕度良好(產房內溫度為16℃~21℃,濕度為55%~57%)。地面要光滑,同時檢查保育箱、電熱板、水嘴、飼槽等功能是否正常。同時給待產母豬用溫熱的肥皂水清洗全身,清除污物,再用刺激性小的消毒水將全身消毒,分娩前用0.1%高錳酸鉀清洗乳房和外陰部。在產房準備好接產用的消毒藥水、抹布、碘酒、剪齒鉗等接產用品,等待接產。
講解能力是建立在對體操的了解的基礎上,并通過語言描述把每個動作以聲音的形式生動形象的表達出來。講解是體操教學中常用的手段之一,它能把教師和學生聯系起來,把復雜、繁瑣的動作通過教師講解后轉化為一連串的簡單的動作的連續銜接。教師在講解的過程中通常使用一定的專業術語,因此,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要明白常用專業術語的含義。教師在講解的過程中要抓住動作的難點和要領,使學生在學習中能夠快速的掌握那些基本的動作的訣竅。
2.1、缺乏重視
在當今注重專業知識學習和發展的社會,藝術類等專業占據著非主流的地位,其受重視程度相對較低。而且,在中國教育中決定孩子命運的高考中體操不占據任何比重,只是作為人們強身健體的一種娛樂方式,因此在高中以下階段教育中由于學校的不重視因素,導致了學生體操基礎薄弱的現象。即使學生在高等體育院校學習中增加了對體操基本技能的相應了解,但是卻很難彌補自身基礎知識薄弱的不足。
2.2、教學形式單一
在體操教學中,教學模式單一,很多體育院校開設了體操課程卻沒有完善的體操教學體系,只是把體操作為強身健體的熱身運動之一。體育教師也沒有認識到體操教學對于體育院校學生培養的作用與意義。體操課程的開設也只是利用課間等小段時間進行教學和練習,這樣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很難培養和鍛煉學生的體操能力,尤其是對于種類豐富、形式多樣的體操而言,這些局限于形式的簡單教學,很難達到國家對體育院校的要求標準。
2.3、教學內容滯后
體操是一門形式多樣、種類繁多的學科。但是受其課時的約束,體操教學不得不停留在簡單的形式基礎上,例如對簡單的隊形基本的動作的學習。而先進的教學器材和設備的學習要求較多的學時,因此,現代化的體操教學在體育院校中無法開展,出現了教學內容簡單、陳舊,教學滯后的現象。另外,院校領導對體操認識的不足,安排課程內容仍然停留在八九十年代的學習內容上,沒有做到與時俱進,這種課程內容安排不合理,嚴重制約著而我國體育院校體操人才的培養。
2.4、缺乏實習鍛煉
現代的體育院校的體操教學,絕大部分是注重理論的研究,而忽視了學生實際鍛煉。同時,院校體操安排課程較少,相關教師必須在短時間的教學內完成學校下達的教學任務,而學生的實習鍛煉需要耗費較多的時間,于是教師把學生實習鍛煉的事件不斷壓縮,而放把教學的主要任務放在了理論教學上。學生的體操理論知識得到了足夠的強化,但是實習鍛煉卻不能付諸于行動。體操教學的重點是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很好地協調自身的動作,在理論的基礎上,在安全的前提下,付諸于實踐。但是,現代體操教學卻與理論正好相反,違背了體操教學的客觀規律。
3.1、加強體操宣傳
體操在人們的日常生活用應用范圍極廣,從學生時代的課間廣播體操到成人時代盛行的廣場舞,具有十分廣泛的群眾基礎。但是,仍然還有一部分人士認為體操只是停留于形式,對自身身體鍛煉沒有實際的意義。因此,在體育教學中,教師應加強對體操基本知識的宣傳,使學生認識到體操對于人們日常生活的重要性,從而端正自己的對體操學習的態度,并堅持體操鍛煉,培養良好的體操鍛煉的習慣,并在長期的學習中,對體操進行逐步的完善,并感染周圍人們加入到體操的行列中。
3.2、改進教學方法
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在現代化的體育教學中,應該積極采取新的教學模式與方法,利用先進的科學技術作為支撐,充分利用現代多媒體教學的優勢,改進傳統的教學方法,增強學生學習的趣味性,并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傳統的教師教學方法是教師通過理論的講解,并親自演示體操的各個動作。學生在學習體操的過程中很容易出現學習枯燥乏味的現象,不能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不利于學生體操學習。教師只有充分認知到傳統教學的優勢并有機結合現代化的教學手段,才能營造良好的課堂氣氛,并利用新媒體的優勢,延伸教學內容,使學生增加對體操的理解。
3.3、豐富教學內容
傳統的教學模式只是教師單純的講解理論和演示簡單的動作,教學內容極大的受教師水平的影響,學生沒有機會接觸教師沒有掌握的基礎知識和高超的體操教學。而隨著時代的發展,信息大爆炸使學生已不再滿足于傳統的教師教學內容,因此,豐富體操教學內容已是勢在必行。教師在教學中,可以利用新媒體技術,從網上搜索相關的視頻,以增加學生的學習內容,并結合當前的體操賽事,深入分析現代體操的發展方向,通過專家的進一步講解,使學生了解到體操每個動作的實際作用與意義。這種新型的教學方法,不僅豐富了教學的內容,還增強了教學的趣味性,使學生能夠在輕松的教學環境下充分調動學習的積極性。
3.4、增加實習鍛煉
學生在學習體操的過程中,很少有機會接觸其他教師的教學內容,并且很多體操只是的學習只是單純的停留在理論中,學生缺乏足夠的實踐鍛煉。實踐鍛煉的缺乏很難使學生有機會對自己學習的體操進行鞏固,于是,學生出現了忘記教學內容的現象,不利于學生對體操的長期性學習。另外,實踐鍛煉的缺乏使學生很少有機會接觸其他種類的體操動作,學生學習體操也只是在教師的體操知識下的延續,而不能打破教師自身知識的約束,不能對自身體操水平進行相應的改進和完善。
3.5、完善考核體系
考核體制是促進學生學習的一種重要手段,對于學生體操的學習有著督促意義。考核方式是否科學合理關系著體操教學的質量,因此,考核方式對于學生體操的學習有著重要的意義。傳統的考核方式很多采用紙質的書面形式考核,致使學生重視理論的學習而忽略了實際的動手能力的學習,學生學習不能得以致用。因此,學生的學習也就沒有實際的意義。高校想要提升體操教學的質量,必須采用適當的考核方式,完善考核體系,要重視理論和實踐鍛煉兩個層面,以促進學生學習,并能夠加強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在我國新課程改革的大趨勢下,學生綜合素質和綜合能力的培養受到學校的高度重視。學生體育技能的培養成為體育院校工作的重中之重。基本體操能力作為體育專業知識的重要組成部分,受到體育院校的普遍重視。體育教學中學生基本體操能力了包括組織調隊能力、領操能力、創編能力等。目前我國體育院校體育教學中學生基本體操能力的培養存在著教學內容單一、教學方法滯后、缺乏實習鍛煉等問題,文章從加強宣傳、豐富教學內容、改進教學方法、完善考核體系等方面提出了體育院校體育教學中學生基本體操能力培養的策略。完善我國體育院校體育教學中學生基本體操能力的培養不僅有利于提高學生的體操技能,而且對我國體操事業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1]魏朝陽.體育教育專業學生基本體操教學能力培養現狀研究[D].河南師范大學,2013.
[2]劉璨.河南省高校體育教育(本科)專業基本體操教學現狀調查與分析[D].河南大學,2012.
[3]彭紅書.對我國高等體育院校體教專業體操保護幫助教學現狀及對策研究[D].北京體育大學,2012
[4]王春華.高師體育教育專業體操普修課學生教學能力的調查與分析[D].東北師范大學,2011.
G83
A
1006-8902-(2016)-08-CY
郝慶威(1963-),男,遼寧人,漢,碩士,教授,研究方向:體操、健美操教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