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健,龐寅
(海南經貿職業技術學院,海口 571000)
?
基于GIS的地理區域網格化管理關鍵技術
李健,龐寅
(海南經貿職業技術學院,海口 571000)
隨著現代化校園的建設和發展,校園內人流和車流的快速增長,人車身份信息繁雜,且流動性強,偷盜、斗毆等校園安全事故時有發生,管控難度較大,給校園安全管理工作帶來了很大的困難。校園安全問題的日益凸顯,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表明了國家系統化的校園管理模式研究尚處于起步階段,對校園安全理念的普及程度不夠。要加強對傳統校園安防建設管理中存在的問題的分析,闡述新形勢下網格化校園管理模式的建設目標和具體實現方法,并在此基礎上提出構建GIS網格化校園安全管理平臺的重要意義與關鍵技術。
校園;GIS網格化;安全管理
在傳統校園安全管理中,對于校園安全事件未能進行預判和及時進行處理,一般歸結于保衛人員數量不足而單純的增加人員數量或增加班次的編排,既增加了人力成本和保衛人員的工作負擔,往往又不能明確責任人的工作職責和監管范圍,而采用GIS(Grid GIS)網格化管理模式可以做到將校園區域按照GIS提供的地圖信息劃分監管區域,明確責任人的歸屬和相應的工作職責。在各網格區域內,布建監控設備并能在GIS網格平臺上實現各網格區域間的信息共享和交互。這樣,既可實現精細化管理的需求,又可以對相關責任人進行考核,有利于建立事故責任倒查機制。因此,在現有校園安保系統的基礎上,建立GIS網格化校園安全管理平臺,加強其研究工作,對強化校園安全、做好校園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第一,監控應用效率低,布建的監控攝像頭起到的作用通常是事發之后,提供現場錄像作為后續的證據使用,而無法對存在的問題做到提前發現和預防。第二,增加了保衛人員的數量,需要同時有多人進行校園巡視,雖然,加大了人力成本和安全保衛設備的投入,但卻難以起到全時段的分析預判以及防范作用。第三,當前大部分的校園安防系統建設缺少統一規劃,相互獨立的,聯網數量少,無法及時發現和解決問題。綜合多位學者的觀點,筆者認為當前關于校園安全領域的研究已基本形成以下共識:隨著社會的發展,傳統的校園安防管理模式已經不能適應目前校園安全的需求,而現代化的校園管理應該朝著信息化、網絡化和系統化的方向發展。校園安全建設是當前教育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應當普及新的校園管理理念,并加大力度探索和推廣新的、更加高效的校園管理模式。
在當前大的教育背景下,校園安全成為其中一個重要的目標實現的前提條件,而傳統的校園安全管理模式的缺陷在于沒有人統計和管理發現問題的多少、快慢、是否及時得到處理以及處理到什么程度。一直以來,校園安全建設并未以符合當前教育現代化需求進行,大部分學校在安全管理領域只是處于初步的、低層次階段,還不夠系統和規范,存在著認識不到位、建設理念過于老化、缺乏時代感以及無明確標準等問題。這些問題的存在導致校園安全管理薄弱,安全事故時有發生,難以與目前教育改革發展要求相適應。基于我國當前教育改革發展要求和校園安全建設滯后的現狀,本文選取“基于GIS網格化管理平臺管理模式的平安校園建設”作為研究課題,對相關問題進行初步研究和探討,其目的是為了改變以往的粗放型管理模式。
2.1在學術研究價值上的體現
發現和應對解決問題的模式由被動轉變為主動;采用了數字化的管理手段,在管理對象、管理過程和對對象進行評價上實現了高效、敏捷和精確的管理效果。
2.2在社會研究價值上的體現
依托當前教育改革發展背景,緊密聯系現實生活中涉及校園安全的熱點問題,結合校園安全建設實際,探索出一條適合海南省平安校園建設行之有效的新思路、新理念、新目標、相應的方法和手段,并使得這些創新具有社會實用價值,并有效改變傳統校園的安全管理模式。
3.1GIS的地理區域網格化管理基礎支持
網格計算的關鍵基礎主要包括三個方面:首先,從網格的特點來看是屬于節點式的計算機資源提供者,包 括 服 務器 集 群系 統 mPP(Massively Parallel Processing,大規模并行處理系統),大型設備存儲系統,大型存儲數據庫,等等。利用這些資源在地理區域中進行分布能夠有結構性的形成網格節點。其次,利用寬帶網絡提高網格化管理技術在通信中的性能。通過判斷通信能力的好壞對網格計算提供性能影響的判斷,要做到計算能力即連即用,以此提高寬帶網絡系統的支持力度。因此,借助此種方法可以提高服務器的通信質量。最后,介紹可視化工具在應用層的應用。網格計算主要應用領域是科學的計算海量的數據,在面對大量數據的過程中,數據通過人工分析很難判斷準確,把計算結果轉化成圖文信息就可以直觀地顯示出來。因此,基于GIS的網格化管理能夠使圖像信息更加直觀,而且,能幫助研究人員直接理解數據的困難程度,幫助研究人員擺脫理解數據的困境,但是,這需要在網格計算中使用計算傳輸和計算讀取的可視化工具,并清晰的顯示在用戶的界面中。
3.2GIS地理區域網格化校園安全管理平臺的核心技術
3.2.1地理區域部件管理法
地理區域物件管理法是將該區域的管理進行物化,將管理對象標注成地理區域部件的形式,然后再采取地理編碼技術,將地理區域的部件在地理位置上進行標記,然后定位到網格地圖上,通過網格化的地理區域建設管理上傳到信息平臺,之后對其進行分類管理。在進行地理區域勘測和定位過程中,要對每一個部件進行代碼標記,只有標記到響應的網格中才能輸入任意代碼,通過平臺的名稱、現狀和部門歸屬,找到確切的信息位置。
3.2.2通過軸心地理區域網格化管理建設管理體制
在各個地理區域管理中,建設網格化的地區管理職能主要是為了監理各個地理區域的分管監控和評價軸心站,主要為指揮、調度、協調軸心的作用,而監督中心主要包括下設的監督大隊和監督管理中心的人員,在每個監督人員負責的區域內一定要進行有效的網格巡查,以至于監督中心要監督上報信息,并且通過綜合的信息判斷再送交指揮中心,以此來通過協同的效果將任務轉發給相關任務單位。
3.2.3地理區域網格化管理流程
通過管理技術特點可以看出,新的地理區域劃分應從工作程序上進行重新制定,通過建立相應的組織、人員和崗位結構,對員工和技術人員進行有效的激勵和約束,在新的工作流程下主要包括信息的收集、建立案卷、派遣任務、處理任務、處理反饋、核實結案、綜合評價幾部分。在這幾部分中,監督主要是通過政府便民電話的渠道來了解社會情況和公眾的反饋。監督中心通過這個渠道接到信息后馬上進行判斷和甄別,轉到立案過程進而轉到指揮中心;根據問題的歸屬,指揮中心立刻派遣相關部門和人員到現場對問題展開隨機處理,處理后的問題再由指揮中心協調地區部門進行處理;現場人員處理完畢后再通過指揮中心進行報告處理,由指揮中心將處理結果反饋到監督中心;監督中心在收到反饋后立即派出監督人員進行現場核查,然后對問題的結果和現場處理結果核實后才能結案。
在傳統校園安全管理中,對于校園安全事件未能進行預判和及時進行處理,一般歸結于保衛人員數量不足而單純增加人員的數量或增加班次,既增加了人力成本和保衛人員的工作負擔,往往不能明確責任人的工作職責和監管范圍,采用GIS網格化管理模式可以將校園區域按照GIS提供的地圖信息劃分監管區域,明確責任人的歸屬和相應的工作職責。在各網格區域內,布建監控設備并能在GIS網格平臺上實現各網格區域間的信息共享和交互。既實現了精細化管理的需求,又可以對相關責任人進行考核,有利于建立事故責任倒查機制。因此,應該加強對GIS網絡化校園安全管理平臺的研究力度,立足于GIS在校園安防管理的應用,為營造一個安全的校園環境奠定堅實的基礎。
P28
B
1674-8646(2016)01-0038-02
2015-10-25
海南省教育科學規劃課題(QJY1251552)
李健(1985-),男,山東菏澤人,碩士,講師,從事計算機應用技術、計算機網絡技術研究;龐寅(1982-),男,海南海口人,碩士,講師,從事計算機應用技術、計算機網絡技術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