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學華
(黑龍江省木蘭縣林業(yè)局東風林場,黑龍江木蘭151900)
?
落葉松造林技術
鄭學華
(黑龍江省木蘭縣林業(yè)局東風林場,黑龍江木蘭151900)
摘要:落葉松壽命長,抗性強,生長快,在適生林區(qū)栽培廣泛。在我國東北營造了大量的人工落葉松,落葉松樹勢高大挺拔,冠形整齊美觀,根系發(fā)達,抗寒抗污染能力強,是良好的森林樹種。本課題研究了落葉松的分布狀況、生態(tài)學特性、生物學特性,采種、育苗、造林、撫育等栽培技術和環(huán)節(jié)。
關鍵詞:落葉松;造林;技術
落葉松壽命長,抗性強,生長快,在適生林區(qū)栽培廣泛。在我國東北三省東部、北部營造了大量的人工落葉松,在現有人工林中落葉松約占50%以上。
1.1落葉松的主要樹種
我國有落葉松十幾種,分布范圍很廣,廣為栽培的主要有落葉松、長白落葉松、興安落葉松、華北落葉松、新疆落葉松等。
1.2落葉松的分布狀況
我國落葉松分布范圍很廣,由東北到西南,從秦嶺到阿爾泰山都有落葉松純林和混交林。長白落葉松、興安落葉松分布在東北東部和北部,在華北地區(qū)和新疆地區(qū)則分別生長華北落葉松和新疆落葉松。垂直分布往往可達到森林分布的最上限。
1.3落葉松的生態(tài)學特性
落葉松是寒溫帶及溫帶的樹種,具有非常強的耐寒性,如興安落葉松能耐-5l℃低溫。落葉松(尤其是長白落葉松)要求比較濕潤的氣候條件,大氣干燥往往成為它自然分布的限制因子。但興安落葉松對大陸性氣候適應性較強,對濕度要求不嚴格。因此,在半干旱、半濕潤地區(qū)引種時應主要采用興安落葉松。華北落葉松對大氣干燥的適應性也較強,但在耐寒性上不如興安落葉松。
落葉松是強喜光樹種,它樹冠稀疏,透光性較大。幼樹在全光下更新效果良好,少量遮陰就會對它的生長產生不良影響,在郁閉度較大的林冠下生長完全停滯,甚至死亡。落葉松大樹在林分中只能居于第一層。
落葉松對土壤水分、養(yǎng)分條件適應范圍較廣。落葉松在濕潤、肥沃、通氣良好的中性或微酸性土壤上生長最好。落葉松的生長速度與土壤水分條件有密切關系,在土壤濕潤的緩坡中、下部及排水良好的草甸土上,生產力都很高。干旱條件下落葉松生長緩慢,落葉松對土壤通氣狀態(tài)反應靈敏,因此,土壤耕作對落葉松的栽培有重要意義。落葉松稍耐鹽堿,是鹽堿地改良樹種之一。
1.4落葉松的生物學特性
落葉松是暖溫帶山區(qū)及寒溫帶的平原與山區(qū)的針葉樹種中生長最快的樹種,其速生性在幼年期已有明顯表現。造林后,除第一年是緩苗期外,第二年即旺盛生長。年高生長達60~70cm以上。落葉松人工林高生長及直徑生長高峰出現在4~10a,在良好的條件下高生長量有時達2m以上,直徑最大生長量可達2cm以上,21~28a生落葉松即可達到數量成熟。
落葉松生長期長,春季萌動早,秋季停止生長晚,約8月末——9月初才形成頂芽,生長季中能從土壤中獲得較多的水分和礦質元素,光合產物充足。
落葉松樹干通直圓滿,天然整枝良好,但為了提高干材質量,在人工林中應及時修枝,將枯死枝打掉。
落葉松根系可塑性大。在一般條件下,表層側根很發(fā)達,而主根發(fā)育受土壤厚度的影響。在濕潤、肥沃、深厚的土壤上一級側根可貼地表生長,吸收根分布在表土內,形成稠密的根系網,主根深長。在土層淺薄或水分過多時,往往形成淺根性樹種,不定根發(fā)達。在干旱條件下主根較深,側根不甚發(fā)達。
在良好光照條件下,落葉松在12~15a生時就開始結實。落葉松是雌雄同株的樹種。落葉松因有自花不孕現象,因此種子空粒較多,發(fā)芽率較低,種子發(fā)芽率一般為40%~50%。球果成熟后不脫落,種子易飛散,采種時必須注意。
2.1落葉松的采種
落葉松天然林結實始于25a左右,人工林15a左右結實,約35a后進入盛果期。種子調制可用日曬法或人工加熱干燥法。每人每日可脫粒1.5~2.5kg,貯藏可采用普通干藏法或露天埋藏法。
2.2落葉松的育苗
落葉松幼苗對土壤條件要求較高,應選在地勢平坦、水源充足、排水良好、土壤肥沃的中性或微酸性的砂質壤土上。新圃地應進行菌根接種,落葉松種子小,出土幼苗細弱,圃地必須精耕細作。落葉松育苗應施基肥為主,每畝有機肥用量為5 000~10 000kg,再加上5~25kg過磷酸鈣,均勻混合后分層施于播種地。落葉松育苗以高床為主。為防止幼苗立枯病,在播種前用硫酸亞鐵對土壤進行消毒,濃度為2%~3%。催芽前要進行種子消毒,用福爾馬林溶液,濃度為0.15%。落葉松種子播種前用雪藏催芽效果好,可提高種子的抗寒性和抗旱性。種子催芽也可用水浸催芽法,在播種前15~20d,先把種子用濃度為0.5%的小蘇打水浸種1d,除去種殼上脂類物質,再轉入清水中,水量超過種子5倍,連續(xù)浸泡7~12d,每天換水1次,撈出種子攤晾于室內,經常翻動,噴水,經5~10d,有30%~40%種子裂嘴,即可播種。
一般經過低溫處理后適宜春季早播,也可秋播。播種方法可用條播或撒播。苗木出齊后30d左右可進行間苗,再過15d進行定苗。1m2留苗500~600株。1hm2產苗量可達250×l04~300×104株。
2.3落葉松的造林
第一,造林地選擇。落葉松在干旱貧瘠的陡坡上部、沖風地段、干燥的墳地、泥炭沼澤地、過濕的黏土地段生長不良。在結構良好、深厚、肥沃、濕潤的砂壤土、壤土及河谷沖積土上生長較好,適合營造用材林。速生豐產用材林要求坡度<15°,土層厚度達到厚層土以上。第二,整地方法。整地方法由于造林地類不同而異。在植被稀少、水土流失嚴重地區(qū)可進行小魚鱗坑整地。在雜草繁茂、灌叢較多的地方,可先割帶,然后在帶中間穴狀整地。在疏林及低價林地,應將造林地殘存的樹木全部清理后,再整地造林。第三,混交模式。適于同落葉松混交的樹種有水曲柳、榆樹、椴樹、樺樹、色木等。混交方式應以帶狀混交為主,也可塊狀混交。小面積造林可造純林。落葉松與椴樹、榆樹、水曲柳混交,混交比例為6:4,落葉松與樺樹、赤楊混交,混交比例為6:2。第四,造林季節(jié)和方法。落葉松一般在春季造林,由于落葉松放葉早,因此,春季造林宜早,土壤化凍15cm~20cm即可造林。落葉松多采用植苗造林,以2年生移植苗為好。以穴植法為主,有凍拔的地區(qū)可采用窄縫栽植法。
2.4落葉松的撫育
幼林撫育連續(xù)3~5a,一般用材林3a,速生豐產用材林撫育4~5a。落葉松用材林在15~20a開始進行撫育間伐,間伐后郁閉度應不低于0.6。
參考文獻:
[1]肖忠優(yōu),宋墩福.現代林業(yè)概論[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0.
[2]張余田.森林營造技術[M].北京:中國林業(yè)出版社,2015.
[3]賀慶棠.造林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Afforestation Technology of Dahurian Larch
ZHENG Xue-hua
(Heilongjiang Dongfeng Forest Farm of Mulan Forestry Bureau, Mulan 151900, China)
Abstract:Dahurian larch has characteristics of long lifespan, strong resistance and fast growth, which is cultivated widely in suitable forest. There are a lot of artificial larch in northeast of China, which is good forest species and has tall tree vigor, neat crown-shape, well-developed root system, cold resistance and anti-pollution ability. This paper studied the distribution, ec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larch, and also researched cultivation techniques and aspects of seed collecting, seedling, forestation and fostering.
Key words:Dahurian larch; Afforestation; Technology
作者簡介:鄭學華(1977-),男,黑龍江木蘭人,助理工程師,主要從事林場造林技術工作。
收稿日期:2015- 12- 24
中圖分類號:S75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8646(2016)03-005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