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國富
(黑龍江省木蘭縣林業局東風林場,黑龍江木蘭151900)
?
林場火災的預防治理技術措施
王國富
(黑龍江省木蘭縣林業局東風林場,黑龍江木蘭151900)
摘要:火災對林場的破壞和危害后果非常嚴重。從生態觀點出發,結合林場的實際情況和現代技術水平,應采取綜合防火措施,有效控制林場火災,使林場火災的發生控制在允許范圍內。林火是林場(森林)生態系統中發生的火,火災在林場生態系統中起著重要作用。林場防火措施主要包括營林防火、生物與生物工程防火、以火防火、群眾防火和防火工程。
關鍵詞:林場;火災;防治管理;技術
火災是森林的大敵,它使林地失去植被的覆蓋,導致水土流失和水旱風沙等災害。特別是在林區居民點和山林交錯地帶,森林火災燒毀房屋、糧食、農具和牲畜,嚴重危害群眾生產、生活。森林火災還會燒死林中的益鳥、益獸和其他生物,同時使能量突然釋放,極大地破壞生態系統的穩定。林火是林場(森林)生態系統中發生的火,火災在林場生態系統中起著重要作用,林火對林場的影響是有害的,而有時卻是有益的。強烈的火災不僅燒毀林場,破壞郁閉度,燒毀地被物,而且使林相結構、林區生物、氣象、水域和土壤性質等發生急劇變化,降低森林保持水土、涵養水源、調節氣候的作用,而且會帶來嚴重的森林病蟲害侵襲等不良后果。林火包括有害的林場火災,也包括有益的營林用火。火與林場的生長發育和興衰存亡關系密切。科學地控制林場火災和有效利用林火,可提高林場管理水平,充分發揮林場的經濟、生態和社會效益。林火對光、溫度、水分、空氣、土壤、野生動物、植物和植物群落、林場生態系統都有其破壞性影響。林場生態系統的平衡一旦遭到破壞,調整和恢復這種平衡和林場的效益,需要的時間很長。因此,火災對林場的破壞和危害后果非常嚴重。從生態觀點出發,結合林場的實際情況和現代技術水平,應采取綜合林場防火措施,有效控制林場火災,使林場火災的發生控制在允許范圍內。林場防火措施主要包括營林防火、生物與生物工程防火、以火防火、群眾防火和防火工程。
1.1加強造林前整地和幼林撫育管理
造林前的整地,消除幼林中的雜草灌木,加強幼林撫育管理,為幼苗、幼樹創造良好的生長生存條件,使幼苗、幼樹免遭林場火災的危害。
1.2針葉幼林郁閉后的修枝打杈
針葉幼林郁閉后,結合營林進行修枝打杈,以加快林木生長發育,有利于防火。
1.3撫育間伐
林地郁閉后,及時進行撫育間伐,減少樹林可燃物的積累,可大大改善林分的防火條件,增強樹林抗火性。
2.1營造防火林帶
喬木防火林帶主要是阻截樹冠火,而灌木防火林帶和耐火植物帶(經濟植物帶和藥用植物帶)主要是阻隔地表火。要正確選擇和合理配置防火樹種和防火林帶。
2.2調節林分結構,降低林場燃燒性
調節林分結構,就是利用林場自然發展規律,采取有效的營林措施,增加難燃植物成分,減少易燃植物成分,使林場的燃燒性明顯下降。
2.3利用生物與生物工程減少可燃物積累
利用植物之間的相互作用,微生物、低等動物或野生動物的繁殖,減少易燃物的積累,降低林分燃燒性。
群眾防火是一項社會性很強的工作,必須做到人人皆知。要摸清林場火災發生的規律,了解不同層次群眾的動態和活動規律,做到護林防火,人人有責。群眾防火的主要措施有以下幾點。
第一,宣傳教育,以法防火。向群眾宣傳群眾護林防火的意義和重要性,宣傳護林防火方針、政策,宣傳護林防火的基本知識。還要對群眾進行《森林法》和《森林防火條例》等法律法規教育,依法防火。建立鄉規民約和各種制度,自覺形成防火意識。實行火源管理,繪制火源分布圖與林火發生圖,實行火源目標管理,劃分火源管理區,嚴格控制火源。
第二,定期進行火源預測預報。要在摸清火源出現規律的基礎上,對火源或林火進行預測預報,防患于未然。
4.1火燒清理采伐剩余物
及時清除林地積存的采伐剩余物,是降低林地燃燒性的重要防火措施。
4.2火燒溝塘草甸
這是東北林區采用的一項重要防火措施。在安全用火季節,火燒草甸,既能減少可燃物的積累,又能起到阻隔森林火災蔓延的作用。
4.3火燒防火線
采用火燒防火線方法,可預防機車噴漏火引起的火災和阻擋林火蔓延。
4.4林內計劃用火
在用火安全期,對易燃針葉林和蛹葉林,在林內進行計劃點燃,減少可燃物積累,降低林火燃燒性,并有利于林木生長發育。
以火防火要注意用火要絕對安全。在林場中用火應選擇適宜的用火季節和時間,并在安全用火窗口之內進行火燒,不會把火擴展到窗口外的地段,保證用火安全。要掌握用火的技術方法和步驟。采用計劃燃燒減少可燃物,降低樹林燃燒性,首先需要調查可燃物數量與分布,隨時掌握火的行為,并在穩定的天氣條件下進行。
5.1在地面建立林場防火網絡化
即主要建立林火預測預報網、林火探測網、通訊網、防火阻隔網和林火撲救網等。這一工程適合于人煙比較稠密、經濟較發達、交通較便利的大面積人工林或近山次生林區。
5.2建立空中林場防火預測網
主要有建立衛星林火預測網、空中林火探測網、空中林火撲救網。這一工程適合于人煙稀少、交通不便、偏遠的大面積次生林等林區。
林場防火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也是林業規劃的重要內容。開展綜合林場防火規劃的意義在于能夠促使我國林場火災次數和面積顯著下降,保護現有林場免遭火災危害,促使我國林場生態環境良性循環。能夠促進我國林業較快發展,確保大面積針葉幼林免遭火災的危害,增加森林覆蓋率,增強林分的抗火性,實現我國林場防火的現代化。森林是人類的寶貴財富,森林防火在森林建設上十分重要。本研究重點分析了森林火災發生的原因以及影響森林火災發生、發展的因素,并提出森林火災預防技術與措施,為今后更好地做好護林防火工作提供指導和參考,從而達到預防森林火災的目的。
參考文獻:
[1]劉躍建.森林環境[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2]毛芳芳.森林營造技術[M].北京:中國林業出版社,2006.
[3]王志保.森林與環境[M].北京:中國林業出版社,1993.
[4]鄭長瑞.德化縣森林火災發生規律及防控對策[J].福建林業科技,2013,(01):92.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Measures to Fire Disaster of Woodland
WANG Guo-fu
(Dongfeng Forest Farm, Mulan Forestry Bureau of Heilongjiang Province, Mulan 151900, China)
Abstract:The fire disaster has serious damage and harm to forest farm. From an ecological viewpoint, combined with the actual situation and modern technology of woodland, it should take comprehensive measures to effectively control forest fire within the allowable range. Forest fire is a fire occurred in woodland ecosystem, wich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forest ecosystem. Woodland fire prevention measures mainly include fire prevention of forest, biological and bio-engineering fire prevention, masses fire prevention and fire prevention engineering.
Key words:Woodland; Fire disaster;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Technology
作者簡介:王國富(1981-),男,黑龍江木蘭人,助理工程師,主要從事林場造林技術工作。
收稿日期:2015- 12- 24
中圖分類號:S762.3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8646(2016)03-01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