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情況新舉措
江蘇省鹽城市總工會 馮民 羅發富報道近日,在江蘇省鹽城市總工會和安徽省淮北市總工會相關領導的見證下,江蘇德龍鎳業公司與安徽淮北礦業集團在江蘇省響水縣沿海工業經濟區內舉行人才戰略合作簽約儀式。
至此,淮北礦業集團首批分流轉崗的60名職工到江蘇德龍鎳業有限公司上崗。簽約的成功,歸功于江蘇省總工保障工作部的牽頭推動。
今年以來,江蘇省總工會、安徽省總工會積極搭建合作平臺,努力為兩地產能過剩企業職工找出路、謀生路,為企業減負擔、增活力。鹽城市總工會、淮北市總工會主動推進相關工作,派出專人跟蹤服務,參與江蘇德龍鎳業公司舉辦的蘇皖過剩產能職工勞務輸出對接活動。經協商,初步達成分流安置職工200名,為推進安徽省產能過剩煤炭企業職工轉崗安置打開通道,開啟江蘇鹽城市與安徽淮北市工會之間的勞務協作與工作交流序幕。
重慶市總工會辦公室報道重慶市總工會將“互聯網+工會服務”新理念融入改革工作,積極打造“網、證、卡”三合一、線上線下互聯互通的“工會服務”新模式。
“網”即基于互聯網的工會官方服務平臺。邀請專業團隊對重慶市總工會門戶網站進行改版升級,重新開發搭建工會新聞發布、網上工會服務、渝工創新服務、技能素質提升、大數據分析五大子平臺,實現工會基本職能上網。
“證”即基于移動APP 的“移動會員證”及服務系統。基于移動互聯網和APP技術,為職工提供移動會員證,獲得會員證的職工可利用掌上APP享受訴求表達、互助保障、法律援助、困難幫扶、參評參選、技能提升等服務,同時,提供實時導航服務,方便職工找工會組織、服務機構、活動場所等。
“卡”即基于銀行卡的“惠工卡”及服務系統。與重慶三峽銀行合作,推出“惠工卡”,通過整合文化體育、大眾娛樂、商貿消費、公共服務、休閑旅游、健康咨詢等資源,集成職工在培訓、就醫、出行、購物、旅游、就學等領域的普惠服務項目以及金融服務。
江蘇省靖江市總工會 秦潔報道今年以來,江蘇省靖江市總工會新推行“項目經理責任制”,機關8名部長被“任命”為項目經理,分別“承包”一個或多個重大項目,深入農村社區、企業車間、服務站點等基層一線,扎實推進工會重點工作,實現項目全覆蓋、服務到一線。
近年來,靖江市總工會注重工會工作的創新發展,在推出“陽光新干線”品牌服務、打造“互聯網+工會”的基礎上,今年通過分發調查問卷、入戶走訪、召開座談會等形式,梳理出一批企業所盼、職工所需的重點工作,并印發了《2016年度工會工作重點項目目標責任書》,確定32個項目實行項目化管理。每一個項目都由一名工會主席作為分管領導牽頭辦理,并分解到相關責任部室,由部長擔任“項目經理”,組團破解,責任到人。“項目經理”像施工一樣,列出項目計劃書,明確項目內容、標準要求、時間進度、落實措施等,各項要求一目了然,對照落實。在各自抓好具體項目的同時,“項目經理”們采取分工合作的工作模式,即“下去一把抓、回來再分家”。無論哪個項目組下基層調研或督查,一律全面了解情況,回來按照分工分送相關部室和人員,避免多頭下基層“撞車”現象的發生,減輕了基層工會的負擔。
為確保實效,靖江市總工會出臺考核辦法和獎懲措施,充分利用“陽光微平臺”,實行全方位、全覆蓋、全天候的實時督導,發現問題,及時反饋。同時,每周召開辦公調度會,并通過組織培訓、向基層宣講、跟蹤督辦、掛牌銷號等方式,掌握項目落實、進展情況,及時提出指導意見,確保項目按計劃有序推進,達到工作效率與工作效益最大化目標。
隨著重點工會工作項目化管理機制的確立,靖江市總工會從主席、副主席到機關各部室、各工作人員都有了自己的“責任田”。靖江市總工會黨組書記楊鈞說,項目化管理收到“實時把脈”、“向上有對口,內部有分工,人人有項目,事事有人抓”的效果,增強了工作實效。
福建省廈門市總工會 蔣麗琴報道近日,福建省廈門總工會首個服務同安工業社區勞動法務工作站成立,首次嘗試將勞動爭議調解、仲裁、訴訟一體化解決的事后維權(企業已“生病”的解決方案),前置到事前規范勞動管理建設,將勞動爭議化解在源頭,讓企業健康運轉。
“同安工業社區勞動法務工作站”由廈門市總工會陳幼萍副主席正式授牌并由工會勞動法律與保障志愿者、勞動法律講師團進駐工業社區進行線上線下服務。將有園區20家用人單位優先獲得勞動合同、規章制度建設、績效管控、勞動報酬定制、用工風險轉嫁等全方位的“健康管理”診療及輔導。同時有1000名企業工會干部、HR將共享兩岸勞動關系比較研究成果,獲得點對點的在線法律咨詢與問題解答APP,將有400家以上的園區企業獲得專業化系統的勞動管理培訓及規范的規章制度運用的指導。
江蘇省連云港市贛榆區總工會 伏在江報道江蘇省連云港市贛榆區總工會采取三項舉措,推進工會工作創新。
拓展創新空間。為了豐富創新工作內容,增大創新的“體積”,贛榆區總工會全方位、多角度實現創新。實行民管工作“三線工作法”就是一個實例。就是把沿海、平原和山區(這個區位于黃海之濱,面積及人口約各占三分之一)分為三條線,實行不同標準。例如,在工資集體協商方面,沿海線主要協商增幅;平原線主要協商標準在不低于最低工資標準的前提下,確保企業能按時兌現工資;山區線要求在不低于最低工資標準前提下按時兌現。“三線工作法”,既方便了分類指導,也提升了企業民主管理工作質效。
延伸創新鏈條。去年,在組織農民工集中入會活動中,這個區總工會總結出了“黨工聯建、商(行業商會)工聯手、社(社會化工作者)工聯絡”“三聯”法,有力地推動了集中入會工作,不到3個月發展農民工會員3200余人,基本上做到了應入盡入。集中入會告一段落后,個別基層工會出現服務“斷檔”、使農民工進了“娘家”的門卻看不見“娘家”的人,該區總工會提出了“采取有效措施,讓農民工‘進得來’更能‘留得住’”。加大依法維權力度;真誠幫扶,服務提檔,讓農民工感到離不開工會。
提升創新高度。前幾年,通過黨工共建,圍繞“安全、文明、和諧”先鋒號,在近千條漁船中開展海上創建活動。今年,該區總工會采取創建安全先鋒號與互助先鋒號相結合、創建文明先鋒號與守法先鋒號相結合、創建和諧先鋒號與誠信先鋒號相結合的“三個結合”的辦法,努力打造海上先鋒創建“升級版”。這個創建活動開展以來,漁船海上安全事故下降三分之二;船員與船員、船員與船東、船與船之間的糾紛特別減少一半以上;全區捕撈業效益提高30%。已有330條漁船獲得區級以上總工會授予的海上“工人先鋒號”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