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霞(溫州市第八中學 浙江 溫州 325000)
陽光體育下中學太極拳進校園現狀與發展研究
□黃霞(溫州市第八中學 浙江 溫州 325000)
伴隨教育體制的不斷改革,素質教育越來越受到重視,陽光體育活動普遍得到各中小學認可。太極拳作為中國的傳統文化項目,融合陰陽與經絡學說理論,以柔中帶剛的修煉形式,有著增強體質、寬和身心的積極作用,中學陽光體育教學中正積極探究該項目的發展研究。本文將依據太極拳在中學體育教學中的發展現狀,分析太極拳進校園的重要意義與發展舉措,以供參考。
太極拳 陽光體育 中學校園 發展現狀 發展舉措
太極拳因拳式動作具有陰陽結合的太極結構而得名,是我國的民族傳統體育,有著“哲拳”的美譽,可修身養性、消除疾病、增強體質。伴隨素質教育的全面實施,太極拳日漸作為陽光體育項目之一走進校園,不僅有效提升了學生的身心健康,更將中華傳統文化有效的傳承與發揚。然而,受到某些因素制約,太極拳運行項目在中學校園發展現狀并不可觀,亟需加強該方面的研究。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全球文化交流日益增強,西方體育迅速傳入中國,并得到了我國青少年的喜愛與歡迎,比如說足球、籃球、排球等,并在高校體育中設置為主要的活動課程。太極拳作為傳統體育的精髓,在現代體育活動中卻日漸被冷淡,反而在民間中老年群體中得到延續。
新時期,太極拳發展正在面臨著傳承危機,在全國近45萬所中小學中,開展太極拳體育教學的學校僅有萬分之一,導致中學生對太極拳的認識越來越少?;诖?,2007年中央7號文件出臺,積極鼓勵中小學開展陽光體育運動,并將傳統武術作為體育課程的分項目進行實施,但是陽光體育活動時間短,教師任務重,將太極拳運動真正傳授給學生的少之又少。根據數據統計,全國僅有12%的中小學生對太極拳有所了解,全面熟悉24式太極拳的不到1%,完全不了解的學生則在70%左右。可見,陽光體育下中學太極拳進校園刻不容緩,任重道遠。
2.1、增強學生體質
依據中醫學觀點,太極拳運動在于心平氣和,有著顯著的清心養神功效,長期練習可以修養身心,將心中雜念排除。而中學生正值青春期階段,敏感、浮躁、焦慮等情緒變化明顯,加之學習壓力大,難免出現大浮動的情緒波動,導致學習成績不穩定,影響肝腎功能。推進太極拳進入校園,不僅可以起到鍛煉身體的作用,更能解決中學生的消除學生心理疾病隱患,避免學生過于叛逆,或者因學習壓力大出現抑郁等,提升身心健康水平。
2.2、優化改革體育課程
“德、智、體”一直被認為是學生全面發展的指標,體育教學亦是如此,在進行體育改革中不能僅重視學生的身體素質,更應將“德育”放在重要位置,但是在以往的體育教學中,籃球、足球等活動重在體現團隊精神,而學生內心的德育修養有所缺失。太極拳作為中華武術的一部分,尤為重視武德,練習以及今后的運用中多重視防守,不能進行肆意攻擊,可在一定程度上規范學生的做人準則,提升當前體育教育中的德育問題。
2.3、健全學生思想人格
目前的大多數中學生屬于獨生子女,家長難免出現過度寵愛,導致孩子在待人接物方面相對自私,面臨的人際交往存在較多問題。同時,受青春期階段激素影響,學生心理變化大,各種不良情緒會影響日常學習,而太極拳練習能夠通過舒緩運動保證氣血通暢,并有利于寧靜學生心態,減少不良情緒帶來的影響。除此之外,太極拳有助于身體陰陽平衡,能夠促使學生生活態度更加積極向上,健全思想人格。
2.4、傳承民族傳統文化
武術是經過歷史沉淀后的中華國粹,屬于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陽光體育下推進太極拳走進校園,促使更多的中小學生更加全面的了解傳統文化,對于傳統文化的傳承與弘揚意義重大。與此同時,太極拳具有良好的醫學意義,與人們的身體健康有著密切關聯,在世界文化不斷交流與融合的新時期,太極拳進校園活動將進一步推動文化的傳播,促進該項傳統文化早日走向世界,得到全球人們的歡迎。
3.1、重視體育改革創新
青少年是國家未來發展的希望,保證青少年的身體素質至關重要,為此在推行素質教育的同時,相關的行政部門應重視體育課程的改革創新工作,在體育運動項目選擇上既要重視身體體質鍛煉,更要重視學生的心理發展。太極拳作為中醫認證的良好鍛煉活動,應增設為體育課程項目,由專業的教學人員將太極拳拳式與文化精神傳授給學生。體育課程的改革與創新是太極拳進校園的有效途徑,更是發揚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舉措。
3.2、壯大師資隊伍建設
太極拳教學包括理論知識與動作指導兩部分,這就要求教師既要具備深厚的理論素養,同時也要熟練掌握動作標準?;诖?,學校應重視師資隊伍建設,通過招錄與培訓等多種途徑提升師資水平。一方面,學校應加強對專業太極拳教學教師的聘用,確保教師理論知識儲備與專業技能能夠滿足教學要求,從而保證太極拳教學的質量;另一方面,重視對體育教師的考核,考核教師的業務能力水平,并為教師提供培訓學習的機會,從理論與實踐兩方面提升教師的業務水平,促進體育教師之間進行教學技巧、實踐技能等方面的交流。
3.3、加強教學活動的創新工作
太極拳長期以來多由中老年群體延續,很多青少年從內心形成一種錯誤的認識,認為太極拳只有老弱病殘群體較為歡迎,學習中會產生抵觸心理。與此同時,太極拳練習比較單調,而中學生相對好動,學習積極性不高,為此教師應不斷創新教學活動,將太極拳的養生功能廣泛普及,增加教學內容,充分讓學生認識到太極拳具有的文化內涵。比如說太極拳的陰陽學理論、拳式特點、醫學價值等,激發學生學習拳法的熱情;在教學實踐中普及太極拳的重要性,讓中學生正確認識并自主參與到教學實踐中來,幫助學生鍛煉體質的同時調節心理。與此同時,實踐教學中教師應將拳式分解、簡化,便于學生更好的學習與掌握,同時在實踐練習中教師可將功法特點歸納總結,便于學生更好的記憶。并靈活運用多變的練習方式,比如說套路練習、單式練習、組合練習、攻防練習等等,積極調動學生的練習積極性。
3.4、開展太極拳比賽活動
比賽活動往往具有激勵作用,推進太極拳在中學校園的發展,開展太極拳比賽活動必不可少,通過比賽可以吸引更多的學生關注,有助于激勵學生提升認識、積極鍛煉。首先,學??啥ㄆ陂_展相關的比賽活動,選拔優秀的太極拳人才,經專業教師培訓后鼓勵參加區域性比賽,擴大太極拳體育項目在學生群體中的影響程度;其次,將太極拳表演融入到學校重大活動之中,像常見的學校慶典、運動會等,可增設太極拳師生展演內容,展現太極拳的形體美,并為優秀學生提供展現成績的舞臺。
3.5、體育教材的精心編纂
體育教材是中學生掌握體育運動理論基礎的重要工具,其質量高低將直接影響教學效果,為此應加強對體育教材的精心編纂。首先,教材內容應具有多樣化特征,在滿足太極拳發展規律的前提下積極探究適合學生身心發展的教材內容,注重理論積累與個性發展相結合,且教材內容編纂按照學生的接受能力進行。其次,重視地域性特征,太極拳作為傳統文化的一部分,具有鮮明的地域性,比如說湖北的武當太極,河南的陳氏太極等,體育教材編纂應重視太極拳的地域性特征,選擇具有當地文化特色的太極拳開展教學。最后,太極拳動作選擇應具有代表性,主要以基礎的動作為主,增強太極拳的健身作用,提升文化內涵,為此要保證教材編纂的基礎性與系統性,在編排上運用遞進關系串聯教材內容。
綜上所述,陽光體育下中學太極拳進校園現狀并不樂觀,當前仍存在很多中學對太極拳教學不夠重視,甚至并未將該項體育活動增設到體育課程之中?;谔珮O拳的諸多的功能效果,比如說強身健體、健全思想人格等,以及加強對傳統文化的傳承工作等,應采取相關措施推進太極拳進校園活動,比如說重視體育改革創新、壯大師資隊伍建設、加強教學活動的創新工作、開展太極拳比賽活動等,為陽光體育下太極拳的校園發展注入動力。
[1]莊學娥.陽光體育背景下中國體育教學課程的適性設計[J].河北北方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04.
[2]劉偉成,裴力.陽光體育文化素質教育與醫學生新型知識結構的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3,05.
[3]劉偉成,裴力.陽光體育文化素質教育與醫學生新型知識結構的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3,05.
[4]莊學娥.陽光體育背景下中國體育教學課程的適性設計[J].河北北方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04.
[5]張斌.論太極拳在高校陽光體育運動中的作用[J].長春教育學院學報,201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