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貞淑(新鄉學院體育系 河南 新鄉 453000)
當前少數民族傳統體育的文化多元價值分析
□岳貞淑(新鄉學院體育系 河南 新鄉 453000)
中國文化的不斷進步和發展帶動了少數民族傳統體育的形成與發展。少數民族傳統體育形式多樣,內容豐富,對于民族發展和體現民族文化特色都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本文從少數民族傳統體育的基本內涵出發,闡述了少數民族傳統體育的主要特點,并重點分析了少數民族傳統體育的文化多元價值,希望相關部門更加重視對少數民族傳統體育的發展和投入,使其價值得到充分實現。
少數民族 傳統體育 文化價值
中國具有長達五千多年的文化發展歷史,在這個發展過程中形成了多個各具特色的民族,據調查顯示,中國共有55個少數民族。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體現了各少數民族的民族特色以及文化特性,在促進民族發展的同時,其具有的多元化價值也有效地幫助中華民族的進步和融合。少數民族傳統體育包括社會、文化、政治、經濟、風俗等多個方面的內容,也是民族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內容。另外,對于強健人民體魄、促進民族文化融合、帶動民族經濟共同進步、增強民族凝聚力等都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充分認識少數民族傳統體育的文化多元價值是非常有必要的。
傳統體育文化是一個民族生產、生活方式的表現,也是一個民族凝聚力的重要標志。民族傳統體育一般指包括漢族在內的56個民族所包含的體育運動,這些運動統稱為中華民族傳統體育。但不同的是,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是一種非主流的體育形式,而在目前來說,現代體育和競技體育屬于主流體育,相比較而言,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是一種非主流的體育形式。民族體育的發展史是其文化發展史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對于民族進化歷程、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反映,由此可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的發展適合民族歷史的發展存在著緊密聯系的。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最初只是作為一種人們日常生產生活的方式發展起來的,社會生產力的不斷提高和生活質量的逐步改善把其轉變為一種具有更高層次的鍛煉方式與娛樂方式,并且作為一種體育活動得以傳承下來。少數民族傳統體育大多在本民族的宗教活動和民俗節日中開展,其與少數民族人民的生產生活有著緊密的聯系,除此之外,企業具有競技性、健身性、娛樂性等特性。目前傳播運用較廣的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項目主要包括:侗族的搶花炮運動、滿族的珍珠球運動、回族的木球運動、朝鮮族的秋千運動等。
2.1、內容豐富,種類多樣
我國作為一個多民族國家,少數民族傳統體育也是類別多樣、內容豐富的。據調查顯示,我國的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項目共有300多項,在整體和個體方面都體現了民族文化的豐富多彩。例如,苗族人民以及土家族的人民有能夠容納8人坐的大秋千,秋千形狀如同紡車般,主架高達10米,然后再牢固的橫木上鑿出8個孔,并插上8根木桿,使大秋千擁有八對扶手,能夠容納4對男女共同坐上,這樣秋千在轉動的時候,人們可以用腳蹬地來加快秋千轉動速度,當其停止的時候,在最上面的人就要出來表演節目作為懲罰,這樣也提高了這種體育項目的趣味性和娛樂性。壯族和羌族有四人秋千,其形狀和制作方法與八人秋千類似,也是垂直旋轉的,也叫轉轉秋;而哈尼族、苗族等還有叫做磨秋的運動器材,其形狀與制作方法類似于天平。只是一個單一的秋千,少數民族人民就發展出了那么多種形式,少數名族傳統體育的種類繁多、內容豐富可見一斑。
2.2、歷史悠久,娛樂性強
經過多項研究調查發現,很大一部分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都擁有著悠久的歷史。比如,居住在云南大理洱海沿岸的白族人民定期進行的賽龍舟活動就是為了紀念一位青年石匠而一直延續至今的,因為他斬殺了巨蟒,消除了人名的心頭大患。這里可以看出少數民族傳統運動是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蘊和淵源的。
與此同時,大多數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項目和一些少數民族傳統節目具有緊密聯系,在少數民族舉辦節日慶典時,體育運動比賽和一些文藝表演也是必定會出現的節目內容,其在慶典中主要起到娛樂、活躍節日氣氛的作用。除此之外,在一般的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活動或運動會上的游戲項目和表演項目通常會多過競賽項目,這也體現了少數民族傳統體育較強的娛樂性。
2.3、從勞動中產生,易于進行
我國古代的民族體育主要包括軍事體育、娛樂體育和養生體育三類。這三類體育都能夠起到強身健體、放松身心的作用。而正是由于古代社會科技的落后,人類的勞累使得人們更加重視身體的健康與強壯,在這種情況下,人們也更加注重體育鍛煉的發展與進步。人類在狩獵或進行畜牧養殖時都會有一些奔跑追逐的運動,在狩獵時,還會和野獸進行搏斗,會經歷搏斗、捕捉、馴服一系列環節,在此過程中便衍生出了賽跑、賽馬、摔跤、射擊、套馬等傳統體育項目。而隨著社會的變革,為了適應經濟發展、資源需求,一些生產狩獵過程中使用的技能被運用到戰爭中,進而產生了軍事體育。此外,少數民族傳統體育的產生與特定的自然環境以及社會環境也有著密切的聯系,這些體育項目能夠適應不同地方的不同情況,并且其一般不需要特定的運動器材與活動場地,因此活動也比較方便。
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項目種類多樣、內容豐富,它包含了競技、舞蹈、藝術、音樂等多種元素。不僅具有能夠健身、娛樂,還具有很高的欣賞價值。這樣的體育活動對于參與者以及觀看者都是一種精神享受。
(1)在民族精神方面,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項目的有效進行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民族凝聚力,促進本民族人民在情感上的一致,提升他們之間的認同感。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通過舉行具有民族特色的體育活動把人民群眾聚集在一起,能夠很好地增強本族人民的集體意識和歸屬感。比如,苗族人民的接龍舞運動、白族人民的拔河運動、滿族人民的石冰球運動等,在增強運動者的運動技能和身體健康的同時,還在潛移默化中培養了對應民族的民族精神。此外,很多民族傳統體育運動還能夠很好地提高人民的集體榮譽意識。比如,賽龍舟、珍珠球、舞獅舞龍、拔河等體育活動,需要通過多人協調配合來進行。少數民族人民在參加這些活動的過程中,會對集體榮譽感有一個更加明確的認識。所以,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時民族精神的重要體現。
(2)在民族文藝與現代體育的發展方面,據相關專業人士分析研究可知,少數民族傳統體育對于現代民族文藝和現代體育的發展都有著重要的促進作用,有很大一部分的現代表演藝術形式和現代體育活動都起源于少數民族傳統體育。在這些活動中,其對現代舞蹈、戲曲、雜技的影響最為深刻。現代舞蹈中有少數民族傳統體育發展并演變而來的有廣西壯族的《扁擔舞》、云南傣族的《潑水舞》等。戲曲表演中四種主要表現手法“唱、念、做、打”中的“打”也是由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演變而來的。
(3)在文化教育方面,由于我國的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項目大多數都產生于少數民族人民的日常生產生活中,他們不僅是教授給下一代生活生產技能,也教會他們掌握了一定的運動技能。例如蒙古族的馬術就是把生產生活技能傳授給后代,起到良好的文化傳承教育作用。一些少數民族會舉辦成人禮或祭祀活動來對族人進行思想道德教育,樹立他們的責任心、互助意識、民族意識等,使族人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修養和正直向上的品質。
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是少數民族人民在長期的發展過程中形成的優秀文化,也是我國傳統體育和文化的重要內容。其在文化層面上更是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對于促進全民健身的開展也具有重要的積極影響。國家相關部門要重視對少數民族傳統體育的發展和投入,把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作為少數民族地區發展的一個重要方向,并設計規劃出全面科學的發展方案,促進其的穩定有效發展,這樣才能是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文化得以更好的傳承和進步。
[1]孫翠琪,詹淑芳.論少數民族健身操的文化特性及其多元價值[J].青海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0(04).
[2]夏思永.論少數民族婦女與民族傳統體育文化傳承[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14(03).
[3]張建.網絡背景下重慶市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文化學校傳承探討[J].智富時代,2016(02).
[4]郭亮.中原傳統體育文化傳承與創新研究[J].河南教育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4(01).
[5]金承一.我國傳統體育文化走上可持續發展道路的探究[J].東方企業文化,2013(08).
[6]李明剛.貴州苗族聚居地區傳統體育文化特色探析[J].山東社會科學,2013(S1).
[7]李曉明.浙江畬族傳統體育文化變遷研究[J].體育科技,2013 (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