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高等學校大學物理課程教學指導委員會華東地區工作委員會2016年年會紀要(摘登)
由教育部高等學校大學物理課程教學指導委員會華東地區工作委員會主辦的大學物理教育教學改革研討會以及第二屆全國物理基礎課程青年教師講課比賽華東地區復賽于2016年5月21日至22日在江西南昌舉行.會議由南昌航空大學、南昌大學和江西省物理學會聯合承辦,華東地區的大學物理課程教指委的委員以及來自華東地區60多所高校和高等教育出版社等多家出版社的120多位專家學者參加了會議.
教學研討會于22日舉行,南昌航空大學副校長何興道教授出席開幕式并致辭,教育部大學物理課程教學指導委員會主任、同濟大學顧牡教授參加了會議并在開幕式上講話,指出大學物理課程在培養學生科學素養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希望廣大物理教師結合當前大學物理課程教學所面臨的新挑戰、新機遇,勇于改革,不斷提高教學水平.
本次研討會的主旨是:“互聯網+”時代物理教學模式改革.會議圍繞互聯網時代,就“互聯網+課程”“互聯網+教學”“互聯網+學習”“互聯網+評價”等方面研討了新形勢下如何更好地開展基礎物理課程的教學,推進基礎物理課程改革的深化,更好地服務于創新人才培養目標的實現.會議安排了7個大會報告:吉林大學張漢壯教授的《物理MOOC建設經驗交流與在線開放課程群展望》、清華大學安宇教授的《大學物理教法改革實踐——SPOC及同伴討論學習》、同濟大學王祖源教授的《互動媒體在教學中的應用》、南京工程學院劉正揚教授的《互聯網+探究式學習》、解放軍電子工程學院陳蕾蕾教授的《融合軍事應用的大學物理教學改革實踐》、南昌航空大學朱泉水老師的《互聯網形勢下的物理實驗中心教學改革》和王慶老師的《以萃智方法為導引的大學物理實驗創新教育模式與實踐》.專家們結合自身的教學改革經歷,交流了使用互聯網輔助教學的經驗,研究了互聯網對傳統教學方法、教學內容、教學手段的影響等問題,給與會者很大的啟發,受到廣泛好評和熱烈歡迎.
為迎接教育部高等學校大學物理課程教學指導委員會、教育部高等學校物理學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和中國物理學會物理教學委員會聯合舉辦的“第二屆全國高等學校物理基礎課程青年教師講課比賽”,21日教育部高等學校大學物理課程和物理學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華東地區的兩個工作委員會在南昌大學聯合舉行了華東地區青年教師講課比賽復賽,來自華東六省一市初賽獲得一等獎的相關高校的14位青年教師參加了復賽.比賽以高校本科“大學物理”課程為內容,范圍原則上根據2010版《理工科類大學物理課程教學基本要求》中的A類要求確定.根據華東地區復賽具體實施方案,經過一天的緊張比賽,復賽評委會評比出一等獎2名,二等獎5名,三等獎7名,具體獲獎為
一等獎:山東科技大學 梁 敏
上海理工大學 田 偉
二等獎:廈門大學 盧仙聰
安徽大學 馬陽成
解放軍陸軍軍官學院 史 博
東華大學 吳 華
曲阜師范大學 鄭萌萌
三等獎:福建師范大學 陳水源
南昌航空大學 馮翠娣
東華理工大學 李艷芳
杭州電子科技大學 石小燕
無錫職業技術學院 王志萍
蘇州大學 吳 亮
浙江海洋大學 宿 剛
按照比賽辦法,華東地區工作委員會推薦山東科技大學的梁敏和上海理工大學的田偉兩位青年教師將參加今年7月在深圳舉行的“第二屆全國高等學校物理基礎課程青年教師講課比賽”決賽.
對本次年會的召開,江西省物理學會與南昌航空大學、南昌大學積極承辦,并給予了大力支持,保證了本次會議的圓滿成功.同時,高等教育出版社給予會議以極大的支持,為此,特向南昌大學、南昌航空大學以及高等教育出版社表示衷心感謝!
教育部高等學校大學物理課程
教學指導委員會華東地區工作委員會
2016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