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雪,楊曉春
?
探究如何將會計專業學生核心能力融入職業生涯規劃課程教學
王雪1,楊曉春2
(1.黑龍江民族職業學院,哈爾濱 150066;2.黑龍江省對外貿易學校,哈爾濱 150086)
根據當今職業生涯規劃存在的問題,以會計專業為例,將實踐能力和就業要求融入“職業生涯規劃”課程設計中,對傳統的“職業生涯規劃”課程進行完善和創新,使之真正體現職業能力的培養,豐富學生對職業的認知,提升學生就業成功率。
職業核心能力;職業生涯規劃;課程設計
1.1從知識教育轉向能力素質教育,明確長遠目標
學生可以通過規劃自身發展方向,更加重視自身能力的積累和提升,以加強學生的素質鍛煉。學生也可以在職業生涯規劃的過程中,結合自身的特點,找到適合自己的人生目標,在愿望和憧憬的促進下不斷學習,自覺并積極地縮短與目標的距離。
1.2樹立職業敏感性和職業熱情,形成職業思維
職業院校的“職業生涯規劃”課程可以為學生模擬工作情境和環境,幫助學生提前適應工作氛圍和思維狀態,在合理規劃職業生涯的同時,積極應對就業后的各種狀況,做好充足的心理準備,將就業的目標更加具體化和形象化,為今后迅速適應工作崗位奠定良好的基礎。
1.3加強思想道德品質的培養,提高思想覺悟
職業院校的“職業生涯規劃”課程能夠結合當今社會政治和道德的發展,在職業素養傳遞的同時,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的熏陶,在正確的范圍內引導學生創新并激發學生潛能。
1.4提高就業成功率,緩解就業壓力,提升就業和創業競爭力
當今社會畢業生就業比例和個人發展已經成為熱點,“職業生涯規劃”課程正是解決這一社會問題的關鍵。課程可以提升學生各方面的技能和能力,使學生在今后就業和創業的過程中具備綜合競爭力,提高成功的幾率。
2.1課程設置缺乏職業核心能力的體現
近些年,各職業類院校對“職業生涯規劃”課程重視程度逐漸提高,配備了學生管理類教師和專業的職業生涯規劃教師對學生授課,學生對教師滿意度較高,但由于“職業生涯規劃”課程在學校內屬于新興課程,專業性傾向不明顯,授課學時較短,所以學生普遍對“職業生涯規劃”課程的期望度不高,例如會計專業學生,他們更加重視本專業課程,只是把“職業生涯規劃”課程作為一門輔助課進行學習。
職業院校“職業生涯規劃”課程內容設置多傾向于課堂講授,內容上并沒有明確針對學生所學專業方向,只是在理論的基礎上融入部分案例進行教學,課程的趣味性和實踐性不足,導致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積極性和體驗性不高,課堂內容缺乏學生求職和就業后所需的各項職業能力。
2.2學生自身缺乏職業核心能力
學生缺乏職業核心能力主要表現在能力不全面和考慮不周全兩個方向。這兩個方向具體細化為以下四方面問題:第一,學生基本技能掌握不夠全面。學生應掌握的基本技能中,主要包含英語水平、計算機應用能力、應用文寫作水平和簡歷寫作能力。調查顯示,多數學生具備英語、計算機和應用文寫作的基本技能,但對求職簡歷的認識不夠清晰,甚至根本不知道如何著手編寫。第二,學生綜合能力不夠全面。學生普遍認可了求職過程中社交能力的重要性,但同時由于很多學生一直處于校園的環境中,沒有步入社會的經歷,沒有工作經驗,缺乏社交能力的鍛煉機會,也缺少創新思維和應變能力的訓練,求職技巧不夠,急需提高工作中解決各種實際問題的能力。第三,對職業生涯規劃重視程度不夠。對于大多數職業院校的學生來說,職業生涯規劃僅僅是一門課程,與自己的實際生活相關性不大,對職業生涯規劃并不重視。在沒有認清自身興趣愛好和能力優勢的基礎上便進行了專業的選擇,導致了他們并不清楚自己是否符合所學專業的職業要求,同時對未來3~5年的職業發展方向不夠明確。間接帶來的影響就是就業的過程中會產生跟風性和盲目性。第四,擇業過程中考慮不夠全面。學生在擇業前并不認可人才測評的評價方式,不能夠理性客觀地評價自我。投遞簡歷時,傾向于選擇比較有把握的崗位,在面臨就業壓力和就業困難時,主要傾向于向父母尋求幫助,獨立解決問題能力較弱。
學生們在求職時關注的焦點之一就是薪金報酬,認為高薪就是選擇工作的重要標準,甚至有些學生把它當作了唯一標準,并沒有先衡量自己與職業的匹配度,也沒有留意工作的長遠發展,短期的急功近利的擇業方式,導致很多學生與自己適合的工作失之交臂。
3.1針對課程的現狀完善課程設置
一是完善課程安排。“職業生涯規劃”課程的內容分成三年進行講授和訓練,從學生認知的角度由淺入深地跟蹤式培養,將職業生涯規劃貫穿始終,提醒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的重要性,幫助學生積極主動地在期望中不斷地完善職業的規劃。二是提升課堂質量。定期對職業生涯規劃教師進行培訓,增強教師專業知識和專業能力的培養。組織教師深入企業進行調研和進修,提高教師的雙師素質。鼓勵教師進行創新式、專業化的授課方式和考核方式,針對會計專業的學生,要在課堂上突出會計崗位的職業規劃特點,考核方式也要突出會計專業特色,可以將考核方式分為平時考核和期末考核兩個部分,在夯實知識的基礎上,側重于平時的職業能力考核,準確地從技能角度對學生進行評價。
3.2針對學生的特點設計課程內容
一是個性教學。增加職業能力訓練模塊,以會計專業為例,教師可以在課程中設計適合會計專業學生簡歷的模板,指導學生在簡歷寫作的過程中突出自身的優勢。二是情境模擬。利用項目任務式的教學模式和教學內容,圍繞不同主題,采取體驗活動、團隊訓練等方法,使學生體驗在求職和就業中思考和溝通。在每一個項目中融入會計賬務處理和各個工作環節的工作情境,將“職業生涯規劃”課程的內容與學生所學專業相結合,激發學生的綜合職業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三是提升興趣。通過會計崗位角色模擬和成功的個人經驗分析活動,促進學生主動進行生涯規劃,并主動鍛煉自己欠缺的職業能力,增加學生對“職業生涯規劃”課程的興趣和對未來職業規劃的重視程度。四是對接實訓。課程中可以開設校外實訓環節,帶領學生進入企業或者會計中介機構,在實際工作環境中鍛煉學生直面困難的能力和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利用調研、采訪、撰寫報告的方式,在真實的環境中全方位地展示職業生涯的全貌,引導學生擇業過程中開闊視野,綜合理性地選擇自身的發展方向,鍛煉自己的職業核心能力。
Exploration on how to integrate core competencies of accountancy students into career planning course teaching
WANGXue1,YANGXiao-chun2
(1.HeilongjiangVocational College for Nationalities,Harbin 150066,China;2.HeilongjiangProvince Foreign Trade School,Harbin 150086,China)
According to the existing problems in current career planning,taking accountancy as an example,to integrate the practical skills and employment requirements into the"career planning"course design,make improvement and innovation on traditional"career planning"curriculum to make it reflect the cultivation of professional competence,enrich students'awareness of career,and enhance students'employment success rate.
Occupational core competencies;Career planning;Curriculumdesign
G642.3
A
1674-8646(2016)15-0078-02
2016-07-01
課題項目:中職生職業化塑造與生涯規劃教學研究(ZJB1215037)課題類別:B省重點課題;審批單位:黑龍江省教育科學規劃領導小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