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淑俠+++周林+++王戩+++謝文廣+++劉勇
【摘要】在大學物理教學中,基于傳統教學模式的優缺點以及現代化教育特點,提出傳統課堂講授、傳統課后答疑、傳統紙質考試方式利用現代化教育技術手段向現代化教學模式的轉變,該模式能激發學生在課堂上學習的興趣和動力,并建立無障礙的課后自由答疑平臺,為學生提供階段性的過程化考試模式。通過該教學模式,大學物理課程能夠培養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和高級認知能力,使學生在今后的學習和工作中具備堅實的基礎和強勁的后續力。
【關鍵詞】大學物理 教學模式 現代化教育技術
【基金項目】1.2014年黑龍江省高等教育教學改革項目JG2014010938。2.2014年黑龍江大學新世紀高等教育教學改革項目2014A14。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01-0177-02
近幾年來,大規模的網絡教學吸引了眾多教育人士的眼球,它的開放、免費、交互模式完全顛覆了傳統大學教學模式,推動了現代化教育技術的使用,使得傳統大學教學模式必須面對真正的變革,如何利用最新的科學技術,使得傳統教育體制下的教育難題得以簡化、甚至解決,這是現代化教育改革的核心目標。目前,全國大部分高校的大學物理課程仍然采取傳統傳統的課堂講授、課后答疑、紙質考試的教學模式。傳統教學模式具有其不可或缺的優點,所以教師在實際課堂教學中應該根據所講授的具體教學內容特點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將現代化教育手段融于教學環節之中,發揮各自的優勢,使教學效果達到最優化。具體的實施過程如下:
第一,傳統的課堂講授是教師根據學生情況和教學進度設計課堂教學,通過一邊黑板板書一邊向學生講授教學內容,這種教學能實現教師和學生思維同步,形成師生之間教與學的積極互動,避免學生在大學物理學習過程中走彎路,而且它有助于大學物理知識系統性的形成。但是,由于教師在教學中描述性語言的局限性,可能導致學生對物理發生原理、變化過程、物質微觀結構理解不透徹,從而使這些基本物理知識不能在學生頭腦中形成系統的知識的清晰認知,這就會為學生進一步深入學習專業課打下不扎實的基礎。此時可以充分利用MTI(multimedia internet technology:多媒體網絡技術教學),構建逼真、形象的動畫便于學生直觀清晰的了解物理原理,大幅度的提高教學效率。
第二,如果學生對課堂上所學知識理解有疑問,則需要通過課后答疑的方式來解決問題。傳統的大學物理課程答疑類似“售后服務”,通常采取指定時間和指定地點的“雙規式”課后答疑,這種答疑模式有利于教師與學生面對面交流問題,通過交流教師能夠發現學生出現問題的知識點,很有針對性地解決學生的問題,但是由于學生選課和業余活動的原因,無論怎樣安排答疑時間、地點及教師等資源也很難滿足所有學生的答疑要求。因此,我們在現代化教育教學中,讓學生可以利用手機、電腦隨時進行疑問解答,以突破時間、空間限制,給學生提供無障礙的自由答疑機會和渠道,為學生的學習提供最佳的平臺。
第三,大學物理考試是大學物理課程教學質量測定和檢查的方式,是大學物理教學活動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是大學物理教學效果評價的重要手段。傳統的大學物理考試是紙質考試,這種考試的優點是客觀、公正和規范,學生很是習慣和適應這種考試模式,而且認為大學也不過是一張紙的考試結果決定所獲得的學分,恰恰忽視了大學教育過程的重要性,這正是應試教育的誤區。我校大學物理已采取傳統紙質考試方式 和RIA(Rich Internet Application:網絡技術考試)相結合的方式。這是理工科基礎課程探索考試方法改革的重要實踐。該考試系統采用RIA(Rich Internet Application)技術,基于B/S模式構建,分為:考試系統監控管理端軟件和考生考試客戶端軟件兩部分。考試機器不需要安裝任何軟件,考生通過瀏覽器訪問服務器,即可參加考試。考試結束后,系統可方便導出考生成績及考生考試試卷答題詳細信息,以便存檔。
綜上,大學物理傳統教學模式與現代化教學模式結合適合于全校基礎課,這種教學模式通過現代化教學手段激發了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培養了學生的創新素質和創新能力,為提高基礎課程的教學質量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使學生不僅學到了科學知識,更重要的是讓他們學到探索知識的方法,這將為培養社會需要的高素質創新人才奠定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王修信,付潔,湯谷云.大學物理試題庫系統中考試成績差異顯著性分析[J].廣西物理,2013,34(2):36-38.
[2]張睿,王祖源.基于學習過程對物理教學改革的理解[J].物理與工程,2014,24(1):55-57.
作者簡介:
李淑俠,女,44歲,教授,研究方向中高能核物理,黑龍江省大學物理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