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皖
【摘要】隨著新課改的進行,我國中學各科教學模式都有了相應的改變和創新,以適應社會的發展。在我國的中學教育中,生物也是基礎工程之一,其地位也是不能忽視的,因而在新課改背景下,要重視中學生物教學模式的改革,推動生物教學的發展,激發學生參與生物課堂,學習生物知識的興趣與激情。本文從我國中學生物教學模式發展的現狀以及生物教學模式的改革方向這兩個方面,分析研究了新課改下生物教學的發展。
【關鍵詞】新課程改革 中學生物 改革 教學模式
【中圖分類號】G633.9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01-0178-01
1.我國中學生物教學發展的現狀
1.1重形式輕內容,忽視實踐與教學的結合
當前,在國家和政府的支持下,全國大部分中學都在教師安裝了多媒體設備,可供教師上課使用的。然而在大部分非城市地區,教室里的多媒體設備并沒有起到應發揮的作用,忽視了多媒體教學所帶來的豐富的畫面感、加強學生對知識的記憶以及拓展學生的知識層面等好處。同時,還有很多學校和教師忽視了生物教學中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即課外實踐。生物是來自于自然,研究的對象也是大自然中的事物,因而進行生物教學,務必要進行實地調查研究,這樣才能真正獲得真理性知識,也有利于激發學生興趣。
1.2教學理念不科學,過于依賴題海戰術
在高考制度的影響下,我國中學生物教學過于重視題海戰術,老師和學校也只是簡單地提高自身的學習成績和分數,并不是十分注重學生對知識的實際運用,這也導致了學生所學習到的知識,只能夠用來應付考試,若是應用在實際生活中,則顯得力不從心了。這也反映了一個問題,即生物教師所奉行的教學理念不夠科學合理,不能科學地指導生物教學,也使得教學模式表現得很僵化。
2.新課改下中學生物教學模式改革的主要方向
2.1 利用發達的網絡信息技術,提高科技教學水平
隨著手機、電腦的普及,微信、QQ、微博等廣大新興網絡信息平臺的發展更是日新月異,深深影響著新時代的學生。教師在進行中學生物教學中,也必須要運用好發達的網絡信息技術,避免出現重形式輕內容的問題,搞好生物教育。現代科技發展的速度十分快,國家發展也更需要新型的科技型人才,因而在進行生物教學中,要重視科技的力量,讓學生能夠熟悉運用科學儀器進行一些基本的科學實驗,如用顯微鏡觀察植物等,努力做到認真思考、親自實踐、反思總結,真正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和水平。
2.2提高教師素質,開展興趣化教學
在課堂教學中,老師是講授者,只能起到一個引導者的角色,而學生才是真正的主角,因而老師要做的是提高自身的素質和教學能力,盡力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能力。在課堂教學中,若是老師只懂得照本宣科,墨守成規,則會極大地降低學生學習生物、觀察世界的積極性,很多知識的獲得,是不能僅僅依靠課本的,知識是來源于實踐,也應當回歸到實踐中去的,老師只有讓學生回歸自然,到戶外去觀察、發現,才能使他們獲得更多更有益、更實際可靠的知識。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進行中學生物教學中,教師要喚醒學生對學習生物這門課程的欲望和激情,不能傳遞給學生“一切為了分數”的錯誤觀念,同時要避免題海戰術,盡量讓學生帶著求知欲去學習而不是為了分數。
2.3創新教學理念,將學習與實踐相結合
自提出課程改革以來,便一直強調要創新教學理念,因而要搞好中學生物教學,也必須要轉變傳統的教學思路,創新教學理念。我國中學教師習慣了以講授為主,學生問問題為輔的教學方式,然而,這對學生的自主學習來說,并沒有好處,新課改倡導的,是以學生問問題為主,減少課堂純理論知識講授的方式,古語有云:“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要讓學生真正喜歡和熱愛生物這一門課程,只是簡單地傳授給他們理論知識是完全不能滿足實際需要的,要將學生學習生物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充分調動起來,避免出現“逼迫式”學習。除此之外,生物老師也應適當地多開展戶外觀察發現的活動,使學生能夠將在課堂上獲得的理論知識充分運用到實踐中去,深化自身的認知,提高學習的效率和熱情。
3.結論
總而言之,我國現代社會主義事業的發展需要教育的進步,而教育的進步也要求中學生物教學能夠有所改革、有所創新,能夠適應新課改背景下社會的發展需要。雖然隨著新課改的進行,我國中學生物教學的改革有了很大的進步,但仍然存在著很多亟待解決的問題,這也需要社會各界共同的支持,本文依據我國中學教育發展的實際,簡單分析了中學生物教學的幾個基本的改革方向,這也反映出我國中學生物教學的發展趨勢,同時也期待這對中學生物教學改革有一定的幫助。
參考文獻:
[1]馬仲芳.淺談新課改下高中生物教學模式的改變[J].中國校外教育(下旬刊).2014,(z1).
[2]何浩亮.淺談新課程改革下高中生物教學的有效性策略[J].讀寫算(教研版).2014,(5).
[3]張瑞紅.高中生物教學方略[A].中華教育理論與實踐科研論文成果選編(第七卷)[C].2014年.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