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立強
摘 要:我國將“校園文化”作為研究對象的工作已經有很長一段時間,而且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這些研究大多數都是從文化學或教育學的角度展開的,與學校的管理模式相結合的情況并不多見。但是,在其他行業中將企業文化與自身的企業管理模式相結合的情況比比皆是,那么我校是否也可以將校園文化和校園管理模式相結合呢?
關鍵詞:校園文化;核心;學校管理模式
從管理學的角度對校園文化進行分析和解釋,可以發現校園文化所擁有的可控性對于學校會產生一定程度的影響,而且校園文化所具有的其他性質,還會使學校管理模式中的功能體現出來,比如凝聚、激勵、陶冶和向導等功能。所以,校園文化成為學校管理模式的可行度大大提高。
一、“校園文化”簡述
1.特征
校園文化的特征可以分為兩個部分,一個是無形特征,另一個是有形特征。下面我們分別對這兩種特征進行簡單的分析。
無形特征:(1)開放性。校園文化中所含有的內容與外界有著很多的聯系,所以說校園文化具有開放性,但是這種開放性也需要在合理的范圍內,只有適合學校以及學生發展的內容才能作為校園文化的構建內容。(2)時代性。不僅是校園文化具有時代性,其他行業和領域中的文化也具有一定的時代性,比如醫院等。這是因為學校是培養人才的地方,而國家的發展方向會根據國家的實際情況進行變化,所以,學校培育人才的方向也會出現一定的變化。而這種鮮明的時代性給校園文化帶來了新的活力,使其在具備基本的核心價值的同時,加強了對未來的掌控。
有形特征:(1)規范性。這個特點是因為我國無論發展到哪一個層面,學校教學的核心都是“培養社會主義建設合格的接班人”。所以,在學校對校園文化進行構建的時候,一定會根據社會文化來進行優化,選用最好的社會文化來對校園文化進行構建。(2)系統性。因為校園文化本身就具有規范性,校園文化在汲取社會文化的時候也有一定的系統性。不僅如此,只有嚴密的、系統的校園文化才能使學校管理的各方面形成一個良性循環。(3)自主性。校園文化的建構本身就是為了給學生營造一個更好的學習氛圍,讓教師在教學的時候能夠更加輕松。
2.作用
校園文化在學校管理中基本上起一個中流砥柱的作用。這是因為校園文化具有凝聚、激勵、向導以及陶冶的作用。無論是學校還是企業,員工的凝聚力都是非常重要的,是決定企業或者學校發展的根本。而且校園文化還是一種精神財富,能夠一定程度上對師生的行為和思想進行激勵,最后,其向導的作用是讓學生在發展身心的時候,使出現的盲目從眾的現象能夠得到解決,比如將某些問題的正確與不正確的方式展示給學生,使學生的判別力得到提升,從而避免學生盲目地從眾然后誤入歧途。校園文化的內容能夠使學生的思想得到正確的引導,還能對其思想道德和行為起到一定的規范作用。
二、管理模式的建構
1.校園文化建構
通過對“校園文化”的簡述可以了解到,校園文化的特點有很多,這就使得在進行校園文化建構的時候要從多方面著手,主要有精神方面、制度方面、行為方面和人際方面。精神文化方面會對全校的思想及素質產生非常直接的影響,所以在建設精神文化的時候一定要以全面的、現代化的眼光來進行定位,使不良的學風等問題得到及時的糾正,保證學校的整體精神面貌能夠不斷完善。還有學校治理和校園文化共同的建設就是制度方面,它不僅是校園文化的一部分,還是治理的手段之一。因此,在建設制度文化方面時要注意其規范性、確定性、靈活性以及向導性等特點,還要保證制度文化的內容能夠與時俱進。行為方面一般都是受到思想控制的,所以,這個板塊需要將學生作為中心進行建構,因為學生發展的特性使得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會遇到很多的問題,而行文方面的校園文化建設就是需要教師對學生保持耐心、寬容和理解的態度,不僅要站在學生的立場上,還要站在學校的立場上,對學生的行為進行指導等。最后是人際方面,這一方面也可以說體現了校園文化的凝聚作用,因為這一方面的建設是讓學校的領導和教師之間以及教師與學生之間都能夠和諧融洽地相處,相互之間保持融洽的關系。
2.以“校園文化”為核心的學校管理模式的建構
這個管理模式的建構需要將學校的領導者和管理者的作用發揮出來,如何充分發揮其作用呢?首先需要對領導的能力和素質有一定的要求,然后是將教師的主導作用發揮出來。因為教師是教學中的關鍵,是學生與知識之間的橋梁。最后,還要將學生的主體作用發揮出來,讓學生在良好的“正以立身,馨以養德”的校園文化熏陶下,逐步形成一個良性循環。例如,“正以立身,馨以養德”是校園文化的主題,學校在進行管理的時候,必須要做到對學生、教師和領導管理者等進行這方面的要求。我國現在提倡的是全方面發展國民的綜合素質,所以,學校管理可以利用“校園文化”做到這一點,例如,第一期校園主題是“保護環境,人人有責”,學校管理的重點就可以放在培養學生環保的意識方面;第二期的主題是“健康”,學校管理的重點就可以放在對學生的身體素質鍛煉這一板塊,同時還要讓學生繼續保持環保意識。
綜上所述,以“校園文化”為核心的學校管理模式是一個軟性的、具有彈性的治理方式。它給學校帶來的都是積極的、陽光的、具有促進作用的影響。所以,學校的領導和教師要在校園文化的影響下,充分發揮自身的引導作用和影響作用,讓教師影響學生的行為思想,引導學生的學習方式,讓領導影響教師的發展和行為思想,引導學校發展的方向和道路。最終使學生能夠將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和創造性充分發揮出來,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進而提高教師的教學質量以及學校領導的管理水平。
參考文獻:
黃新國.探索以“校園文化”為核心的學校治理模式[J].教育教學論壇,2014(02):10-11.
編輯 李建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