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天明
2015年7月22日,上海一家美容整形醫院的注射室內,醫生給一名大學生進行注射除皺劑
中國醫療美容行業剛剛走過了“黃金十年”。這個行業的現狀如何,又面臨著哪些機遇和挑戰?
《瞭望東方周刊》就此專訪了中國整形美容協會秘書長、中國醫學科學院整形外科醫院副院長趙振民。
須從過度商業化回歸醫學本質
《瞭望東方周刊》:中國的醫療美容產業與國外比,大致處于何種水平?有哪些差距?
趙振民:中國已經成為醫療美容大國。據估測,我們的年醫療美容治療人次已成為世界第二,僅次于美國。中國由于人口基數大,選擇治療的絕對人數是非常巨大的,我們在臨床技能水平和臨床經驗積累及臨床療效等方面已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有些方面甚至達到了國際領先。
然而,中國在醫療美容產業鏈的上游產品和增值服務這兩個領域所占的市場份額非常低,主要是在產業鏈的下游參與競爭,成為醫療美容產品的使用大國和消費大國。我們還需要花大力氣向醫療美容業的制造強國、創造強國邁進。
《瞭望東方周刊》:這個行業的發展是否也遇到了一些瓶頸和困難?
趙振民:醫療美容行業面臨著結構調整、發展方式和質量的嚴峻挑戰。
2015年4月11日,江蘇無錫,一名乘客透過貼有某整形美容醫院廣告的公交車窗向外張望
在醫療整形美容發展的早期階段, 由于市場進入壁壘小,準入門檻低,市場競爭性小,單純依靠廣告投入和百度的競價排名就可以獲得可觀的市場份額,由于成本低價格高利潤大,也有人稱其為暴利行業。
為占領更多的市場份額和快速擴張規模,將大量的利潤投入廣告宣傳,有的甚至將50%~70%的利潤用于廣告。同時,為了提高資產數量,醫療美容機構開始大肆擴張,開設更多的新機構。但在這個過程中,它們卻忽略了人才培養體系和科技創新體系的投入。
過度商業化、過于強調短期效益的“唯錢獨大”的系統設計所存在的先天缺陷及其所導致的弊端已逐步顯現。
同時,在產業鏈的上游,我們還形成了競爭優勢,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高科技含量和高附加值的技術產品幾乎很少產生。中國主要是在產業鏈的下游通過勞動密集型的服務獲得收入。
這實際上相當于充當著國外產品的使用者和消費者,更多是在拉動國外經濟的增長。
中國的醫療市場已經開始全面對外放開,國外資本會大量地進入醫療美容行業,國外的醫生可以在華行醫。特別是韓國等,作為國家戰略早已舉全國之力在我國開拓醫療美容市場。這對我國的醫療美容機構和從業人員帶來巨大的挑戰。在結構轉型和發展方式轉變沒有到位之前,目前存在的挑戰遠大于機遇。
《瞭望東方周刊》:如何解決這些問題?
趙振民:首先要從過度商業化回歸到醫學本質,回歸到以人為本、以人的健康為本。
醫療美容的實質首先是醫學的本質,醫療美容行業存在的價值是因為人類的健康需要。讓醫療美容回歸醫學,是因人類的健康需要而存在。讓醫生一心撲在為病人健康服務的事業上,以豐厚的學識經驗技術創新創造使人類的健康能得到維護促進和提高而成為名醫,讓醫院回歸到品牌的內涵建設上,以品牌的資產價值和品牌文化生命力而成為名院。
只有讓醫療美容回歸醫學本質,并通過創新提高核心競爭力和打造品牌,才能實現從宣傳銷售型和價格提升型來維持業績增長的方式向依靠科技創新驅動發展的方式轉變,從醫療美容產品消費大國使用大國向醫療美容制造強國、創造強國轉變。
實行負面清單管理制度
《瞭望東方周刊》:這個行業中企業的水平良莠不齊,經常有消費者投訴的案例,你覺得從政府部門的角度來看,應如何監管?
趙振民:在醫療美容市場快速發展的大好形勢下,也存在著一些擾亂市場秩序的非法現象。受暴利的驅動,存在著一些非法制售、使用假冒偽劣的醫療美容藥品、材料、器械設備等的不法機構和不法分子。同時,市面上也存在著非法開展虛假宣傳、欺詐消費的黑中介、黑網站,存在著非法開展醫療美容服務的假美容、黑美容,存在著非法開展醫療美容教育培訓的假機構、假師資和假培訓證等。
這些違法犯罪行為給受害者造成了嚴重的身心傷害和經濟損失,對求美者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構成了嚴重的威脅。這嚴重擾亂了醫療美容的市場秩序,嚴重阻礙了醫療美容行業的健康發展,也是對國家法律的肆意踐踏和破壞。
最近,國務院組織多個部委聯合采取措施,依法嚴厲打擊制售、使用假玻尿酸等違法犯罪行為。
政府部門的監管重點還是要放在法制行業的建設上,建立公平競爭的醫療美容市場秩序,建立依法打擊非法醫療美容服務的常態化高態勢的制度機制,建立公開曝光開展非法醫療美容服務的黑名單制度,實行負面清單管理制度等。
應建立行業的全國聯網機制
《瞭望東方周刊》:據你所知,現在政府部門是否對美容整形產業有相應的扶持政策,或長遠的規劃?
趙振民:醫療美容作為醫療衛生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受到了有關部門的高度關注和重視。由國家衛計委申請、民政部批準、國務院備案,于2009年成立了中國整形美容協會,重點在于加強自律維權、行業規范、協助政府衛生行政部門加強行業的監管,促進行業的標準化規范化建設。
2010年,當時的國家衛生部召開了全國醫療美容行業監管工作會議,那是建國以來第一次針對醫療美容行業的發展召開專門會議,是醫療美容行業發展史上的一個里程碑式的大事件。
國家衛計委醫政醫管司先后委托中國整形美容協會開展醫療美容機構醫療美容科室的基本標準的修訂、醫療美容服務項目的分級管理目錄的修訂、醫療整形美容評價標準體系的制定實施、國家衛計委辦公廳委托協會開展全國醫療美容行業的發展狀況調查。
此外,科技部還批準了在中國整形美容協會設立了中國醫療美容科技獎等。
隨著十三五規劃的制定實施,希望國家對醫療美容行業的教育培訓體系、學科體系和科技創新體系的建立給預專項扶持,使醫療美容產業在調結構、促改革、拉內需、穩增長等發揮更大的作用,成為國家的支柱產業。
另外,我們還建議國家衛計委或發改委牽頭、委托中國整形美容協會依法建立全國醫療美容行業數據中心,實現醫療美容行業的全國聯網。通過對大數據的獲取、分析應用對醫療美容行業的頂層設計、發展規劃的制定實施等有著重要的作用。
《瞭望東方周刊》:國際上,有哪些國家的美容整形產業做得比較好,有哪些可借鑒的經驗?
趙振民:在市場秩序、法治行業、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科技轉化等方面,歐美等發達國家制度機制建設和資源投入力度很大,在醫療美容產業的制造創造上走在世界前面,在醫療美容產業鏈的上游競爭中占據絕對的優勢地位。
《瞭望東方周刊》:消費者應該如何正確地認識美容整形?
趙振民:美麗源于健康,醫療美容的本質首先是醫學,是把求醫者或求美者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放在首位。提高醫療質量和醫療安全是醫療美容的永恒主題。為了個人的健康和家人的幸福,請求美者到正規的合格的醫療美容機構去就醫,不要貪圖一時的便宜而誤入不法分子或不法機構設計的美容陷阱、上當受騙。到正規的醫療美容機構去就診,就是對非法開展醫療美容服務行為的抵制,就是保護自己的健康維護自己的權益,就是捍衛國家的法律法規,就是對我國醫療美容行業健康可持續發展的有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