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麗娟,白佳琳
(渤海大學 藝術與傳媒學院,遼寧 錦州 121000)
?
對舞蹈表演中的想象力的分析
侯麗娟,白佳琳
(渤海大學 藝術與傳媒學院,遼寧 錦州 121000)
【摘 要】舞蹈和舞蹈想象力密切相關,舞蹈想象力在舞蹈表演過程中發揮著巨大作用,一段舞蹈表演,如果失去了藝術想象力,就失去了生命力。本文闡述了舞蹈與想象力的關系,并且對舞蹈想象力的價值進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如何培養舞蹈想象力。
【關鍵詞】舞蹈表演;想象力;情感表達
想象力是人類特有的一種能力,是客觀事物在人腦中的一種反應。對于想象力的理解,有兩個方面,一種針對于無意想象力,是沒有任何目的性,在外界的影響下,自然而然出現的形象想象;另一種是有意想象力,是在一定條件刺激下,需要個人思考,再與現實加工形成的想象力。舞蹈想象力,特別是在舞蹈創作過程中需要想象力才能形成。
舞蹈表演與想象力關系密切,在舞蹈表演過程中,藝術形象的表現、肢體動作的表達、內心情感的流露、舞臺音樂的融合,無不是因為人們發揮了想象力而產生的。畢竟所有的舞蹈表演都是生活的縮影和凝結,但是卻不可能回到真實的時代和背景中,也不能展現全部的文化的環境,舞臺只是在有限的空間和時間內,通過刺激觀眾,在觀眾思維中想象出作品要表達的形象和情感。如果離開了想象,舞蹈作品也就沒有了靈魂,失去了價值。舞蹈作品是在舞臺虛擬的空間中,依靠舞蹈者、舞蹈編導和創作人展開巨大的想象力,把所要表達的舞蹈精神通過舞臺展現,激發觀眾聯想,感染觀眾,從而使觀眾與舞蹈藝術產生共鳴,完成舞蹈的藝術目的。
一個優秀的舞蹈者必須具有豐富的想象力,才能更好的刻畫舞蹈人物。舞蹈者在表演舞蹈過程中相當于對于舞蹈的二度創作,運用想象力把自己文化生活現實與作品所依托的環境和背景結合,進行再創作,在舞臺上舞出生動的舞蹈動作,塑造舞蹈形象。舞蹈形象是舞蹈作品的核心,而這個舞蹈形象又是依靠想象力而形成。因此可以說,舞蹈表演離不開舞蹈想象,離不開舞者和觀眾的思維想象再加工。舞臺上新的人物形象,正是舞蹈者發揮自己想象力的重要體現。
舞蹈藝術是依靠肢體語言,是在音樂韻律和節奏的基礎上,展示的舞蹈藝術的美,是具有很強審美價值的藝術。因此,舞蹈是要實現其審美價值,是在表演過程中形成,依靠想象力發揮作用見,是舞蹈長久發展的必要土壤。因此想象力在運用在舞蹈表演中,分為兩類,一類是動作空間的想象力,一類是心理空間的想象力。動作空間中的想象是要求舞者熟練掌握舞蹈動作和技能,結合自己的想象賦予在動作上,在旋律的音樂中對舞蹈動作的展示,才能激起觀眾的想象力。舞蹈的動作空間想象力,也是舞蹈者把作品的空間縮影成舞臺空間,表現作品的內在情感和人物形象。
心理空間想象力是在于作品對于人物情感的刻畫,通過舞者在舞臺上展示,用身體語言傳達人物內心。舞蹈是不可能運用有限的空間來還原舞蹈人物時代背景和心理,想象力是作品所展示的背景文化和舞臺表演的橋梁與道理,溝通了兩者之間的線條,卻高于原有的作品承載的文化藝術。不同的舞蹈,都帶有各自的責任和使命,傳承著舞蹈文化底蘊。舞蹈帶著時代的氣息,又適合著新的土壤,重新形成更精美的藝術。舞蹈想象就像土壤中新的化肥,讓舞蹈作品比以前更具有新時代氣息和朝氣。就如同舞蹈的發展歷程,從最初的簡單動作,到現在的完美形象,都是在人們不斷的想象力下創造出來的。
舞蹈想象力對于舞蹈表演者非常重要,首先想象力能夠幫助舞蹈者理解作品的形象和內在情感。通過想象力,勾畫出人物的特征和內在。舞蹈表演者只有通過細致觀察和學習,積累一定的資料,才能把舞蹈作品拓展開,形成舞臺藝術。運用想象,把記憶中的知識和素材進行加工,再創造,是舞者對作品的理解過程。舞蹈作品因為舞者的想象力的創造,舞蹈刻畫的人物情感和性格更加鮮活。
其次,想象力使得舞蹈作品增加了創新力。舞蹈作品并不完全停留在原來的創作基礎上,是因為想象力使得舞蹈作品增加了新的內容,創造出新的活力。舞者在創作的過程中處處存在想象力。隨著想象認識的發展,舞蹈作品中內容和情感都在發生變化,是情感更復雜多樣。舞蹈表演中不僅存在舞者的情感,也承載了角色的情感,而角色的所有展示都是舞蹈者想象展現出來的。只有想象力,才能驅動創作者們創造更多的舞蹈藝術作品。
再有,舞蹈想象力是舞者把握角色的必備能力。舞蹈表演中的動作與實際生活中的人的動作不盡相同,是在特定情形下,依據作品的規定情形下,受角色的意志支配,同時為了達到一定表演目的而產生的心里和動作的有機統一體。而這里所說的“心理”活動就包括豐富的想象力。舞蹈者必須要具有充分的想象力,才能把舞蹈作品的內容當做本身的事。想象力可以把你中途退場而后上場過程中的空間完全聯系起來。想象力不是作品和編導能夠告訴表演者的。
最后,想象力有助于舞蹈表演者在舞蹈表演中發揮主觀能動性。舞蹈表演,并不是一種描述行的演出,是需要表演者具體形象生動的表達作品中的藝術形象,利用肢體語言刻畫人物內心世界。舞蹈過程是在人物的內
心動作的欲求推動下心理活動的過程,以及在這個過程中體現出這種心理活動過程的形體與動作。這需要表演者在充滿強烈的動作性的想象下,才能促使自己在表演時行動起來。
然而想象力不是天生的,它完全可以通過培養發展起來。在舞蹈的表演創作中,舞蹈者就要充分地發揮出豐富多彩的想象來激發和推動自己的創作。同時,舞蹈者還應該主動地訓練自己的想象力。
對于學習舞蹈的學生來說,除了要注意基本舞蹈技能學習和訓練外,更應該通過培養自己的想象力,拓寬自己的思維,刺激內在情感感受,才能挖掘自己的想象空間,提高藝術潛質。
舞蹈想象力的培養,需要學生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識的去觀察,培養對生活的觀察能力,畢竟藝術來源于生活,想象是根據記憶而來。舞蹈學生有意識的在生活中要注意把觀察到的生活素材儲存起來,未來就是創作的素材。舞蹈者深入的去理解生活的真實面目和展現出外在現象之間的關系,對于將來創作和在舞臺上塑造人物形象都有積極作用。
舞蹈者提高自己的文化修養對于培養舞蹈想象力也十分必要。舞蹈者更應多方面提高自己的文化修養,通過電視、電影、書籍和網絡等手段,尤其對于無法深入生活的觀察的人,可以通過媒體手段不斷豐富自己的生活,積累文化,提高文化修養。在提高自己的文化修養同時也增強了自身的氣質,這樣才能在舞臺表演時,塑造出良好的人物。當一個優秀的舞蹈者,就需要有廣博的知識,文學、歷史、心理和社會學多方面涉獵,才能讓自己的文化修養達到一定的水平,在想象力發揮時才有可以想象的空間。
舞蹈學生更應該參加一些可以增加想象力的活動,例如在看電影時,可以只聽聲音,想象故事發展的情節,也可以設置一些舞臺短劇,讓不同人充分發揮想象空間去各自比賽,最終目的是提高學生的藝術想象力。
參考文獻:
[1]賈迪.論我國舞蹈文化軟實力——關于提升舞蹈思維特性的幾點思考[J].黃河之聲,2010(12).
[2]胡爾巖.舞蹈創作心理學[M].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98.
[3]萬素.淺談舞蹈思維的“特征”——在舞蹈實踐中而獲[J].北京舞蹈學院學報,2008(3).
[4]駱惠仙.指尖的舞蹈思維的體操視覺的享受——幼兒園立體造型活動的實踐與探索[J].創新人才教育,2014(04).
[5]張瑞智.舞蹈表演的想象力探析[J].當代教育論壇,2010(05).
侯麗娟(1964-),女,遼寧錦州人,渤海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副教授,舞蹈教育專業,本科;
白佳琳(1996-),女,遼寧撫順人,渤海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音樂系舞蹈學專業,本科。
作者簡介:
中圖分類號:J705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6)02-011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