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巍
摘 要: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科技的發展,傳統填鴨式的教學模式已經無法滿足時代發展的需求,無法到達教學的要求,探究式教學模式應運而生。探究式學習是一種在新大綱的要求下的一種新的教學模式,它對學生的自主學習和教師的教學能力提出了嚴格的要求。
關鍵詞:初中數學;探究式;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05-054-01
所謂的初中數學探究式教學,指的就是教學中,學生在教師的啟發誘導下,以學生獨立自主學習和合作討論為前提,讓學生通過個人、小組、集體等多種解難釋疑嘗試活動,將自己所學知識應用于解決實際問題的一種教學形式。在初中開展數學探究式教學,對于發展學生的直覺思雛、發散思維、逆向思維等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也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能力。那么,在實際的教學中,我們該如何開展初中數學探究式教學呢?
一、激發學生的探究興趣,引導學生主動參與
興趣是學生學習最好的老師,是學生積極參與探究的潛在動力和前提,學生只有在興趣的引導下,才能夠積極主動地探索學習當中的問題,正如孔老夫子所說的那樣:“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因此,在初中數學探究式教學過程中,作為教師的我們,應當在課前盡可能多的下功夫,如實根據學生的性格、愛好等各方面特點,如實結合教學的需要,采取多樣化的方法,激發學生的探究興趣,調動學生探究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引導學生快樂自主地參與到探究式的學習中來,提高教學效率。例如,在對“直線與圓的位置關系”的內容進行講授時,數學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創設情境進行演示,以此使太陽相對海面冉冉升起的及逐漸降落的情景能夠生動形象的展現在學生眼前,進而將學生的探究興趣和探究熱情激發出來,進而將“相交、相切、相離”的位置關系得出,并且為后面圓與圓的位置關系的探索打下鋪墊。這樣,通過情境的引導,把學生引入了一種與問題有關的情境中,讓學生通過觀察,不斷積累豐富的感性認識,在引導學生學習知識的同時,也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學效率得到提高。
二、提出問題,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學習
學起于思,源于疑問,問題是引導學生有效參與探究式教學的關鍵因素。因此,在初中數學探究式教學過程中,我們教師在充分激發學生探究興趣的同時,我們還應有效的提出問題,通過啟發引導,讓學生積極地對問題進行思考、分析、猜想、演繹等,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學習,使其主動參與解題思路、解題方法的探索和研究,在討論、交流和研究中發現新問題、新知識、新方法,逐步解決教師提出的探究性問題,使其充分經歷知識的形成和體驗問題解決方法的探究過程。例如,在學教學平行四邊形性質時,我們可以讓學生事先準備兩個大小完全相同的平行四邊形,將它們疊放在一起,設對角線的交點為O,用大頭針將點O固定,把上面的平行四邊形繞點O按逆時針方向旋轉180°,留有足夠的時間讓學生通過動手操作,親自嘗試,發現平行四邊形有什么性質?通過學生的自主動手探究、思考,學生體會到上下兩個平行四邊形能夠完全重合,由此可以得到平行四邊形是中心對稱圖形等等。這樣,通過有效的問題引導,學生充分的經歷了問題的提出、探究、解決、新問題的提出等全過程,在培養了學生自主探究學習能力的同時,也培養了學生解決問題、發現問題的能力,教學落在了實處,教學效率得到實質性的提高。
三、引導學生合作探究學習,提高教學效率
初中數學新課程標準中指出:“有效的學習活動不能單純地依賴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的重要方式。” 合作與交流的實踐和經驗可以幫助學生學習按照一定的規則開展討論,并準確地表達各自的觀點。初中數學探究式教學不能缺少學生之間的相互合作、交流和協調。因此,在初中數學探究式教學過程中,我們教師在有效組織學生自主探究學習的同時,我們還應注重引導學生合作探究學習,進一步強化探究式教學,提高教學效率。在引導學生合作探究學習過程中,首先,我們教師要對學生進行合理分組。按學生學習可能性水平與學生品質把學生分成不同層次,實行最優化組合,組建“探究合作學習小組”。其次,教師所提出的探究問題要具備探究性,要能充分發揮小組中每位成員的重要作用,在強調學生探究合作性的同時,也要充分體現學生的自主性。最后,教師要積極的參與到學生的合作探究過程中,既要巡視并檢查學生對問題的解決情況,又要收集學生的學習信息,對學生進行動態指導,促進其思維的不斷深化,完善認知,促使探究式教學的深入開展和有效落實。
四、科學評價學生,提高教學效率
評價作為教學的重要環節,是促使學生進一步提高的重要手段。新課程標準提出:“評價要關注學生學習的結果,更要關注他們學習的過程,要關注他們在數學活動中所表現出來的情感與態度,要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自信。” 探究性學習關注的不是探究成果的大小,探究水平的高低,而是注重探究的過程性、內容的豐富性和方法的多樣性。因此,在初中數學探究性是教學過程中,我們教師在對學生進行評價時,不應只注重學生探究結果的評價,而應追蹤學生探究的全過程,建立全面發展的評價體系,對學生的多元化的評價,即既要注重學生學習成果的評價,也要注重學生學習過程的評價,更要注重學生學習態度、價值觀的評價,評價要做到科學合理,利于學生學習和提高。
總結:初中數學探究式教學不是唯一的教學方式,也不是所有的學習內容都適宜使用。教學中,我們教師應合理把握,積極的總結教學經驗,創新教學途徑,科學的實施,充分發揮探究式教學的育人作用,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 趙瑞芝.數學教學中學生探究能力的培養.《現代教育》,2011
[2] 孫留霞.淺談初中數學教學中學生探究能力的培養[J].數理化學習(教育理論),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