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云清
摘 要:在小學數學課程教學中開展探究式學習研究,探索改革和優化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新途徑和新方法,能徹底扭轉學生被動學習的局面,讓學生真正自主學習,成為課堂教學的主人。
關鍵詞:探究式學習;研究;卓越課堂;自主學習;學習方式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05-104-01
當前,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打造卓越課堂,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核心的素質教育正在全國范圍內轟轟烈烈地開展。教師的講授,學生的探究,合作的聯動,給學生留下了自主探究的空間。在新課程標準中,教師成為組織者、引導者和參與者,重視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中學習數學和理解數學,并強調變“考數學”和“記數學”為“做數學”,即讓學生通過親身實踐和探索來體驗、獲取數學知識,從中學會學習數學的方法。探究式學習作為數學新課標倡導的重要的學習方式之一已經進入了廣大教師的視野,成為當前數學教學一道靚麗的風景線。陶行知先生是我國偉大的教育家,他十分注重創造性人才的培養,把培養人才的創造性精神作為其教育理論的出發點和歸結點,這與我國當前大力提倡創新教育,推行探究式學習奠定了堅實的理論基礎。
一、對探究式學習的認識
什么是探究式學習?探究式學習或稱探究性學習、研究性學習,是指從學科領域或現實生活中選擇和確立主題,在教學中創設類似于學術研究的情境,學生通過獨立自主地發現問題、實驗、操作、調查、收集與處理信息、表達與交流等探索活動,獲得知識,培養能力,發展情感與態度,特別是發展探索精神與創新能力。它倡導學生的主動參與。探究式學習是一種積極的學習過程,主要指的是學生在教學中自己探索問題的學習方式。
傳統教學模式的弊端在于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取代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學生在“言聽計從”中被動學習。因而,學生的思維長期停留于模仿和機械記憶之中,其發展空間也隨之受到約束。可見,要使學生能夠自主探究,教師首先要“讓位”,教師應給學生多一點的思維空間和活動余地,凡是學生能探究得出的決不取而代之;凡是學生能獨立思考完成的,決不急于求成。給學生一個自主探究的平臺,給學生多一點自主探究的機會,給學生多一點獲得成功的喜悅。
二、小學數學探究式學習的在實踐中的運用
探究知識的目的是為了運用,運用知識的目的是為了學生掌握知識,形成能力,發展智力。為了提高小學數學課堂的有效性,打造卓越課堂,課堂教學就應體現多樣化的學習方式,將數學學習活動變成一個生動活潑、主動發展和富有個性的的過程,學生要有足夠的時間和空間經歷觀察、實驗、猜測、計算、推理、驗證等自主探究的過程,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彰顯數學課堂教學的生命力,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1、恰當運用數學學習方式是研究探究式學習的前提。學生認真聽講、主動答問、積極思考、動手實踐、自主探究、合作學習等都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法,不同的學習方式對學生的學習有不同的育人功能。比如在教學《秒的認識》時,為了能讓學生認識幾秒,教學時就可以設計一個“撥鐘練習”活動,學生同桌為一組,每個學生撥動一次秒針,對方認真觀察,說出秒針從哪兒走到哪兒,是多少秒?這樣通過學生親自動手實踐,學生對一秒、幾秒的感受和認識就會比傳統的教師講授、學生被動接受深刻許多;再如,在講到“秒與分的關系”時,教師完全可以放手讓學生自主探究、合作學習,學生通過動手實踐,觀看課件,交流互動,就會輕松找到答案,就會有效地促進學生思維的發展,學生學得輕松,更學得愉快。
2、讓學生采用多樣化的學習方式是研究探究式學習的關鍵。教師在教學預設時,首先應根據學生的認知基礎,身心發展規律,預設教學活動,恰當地選擇多種學習方式,是提高課堂效率的有力保證。恰當地選擇多種學習方式有以下的原則:一是要承認和尊重學生自身由于知識、能力和經驗等方面的差異,允許學生根據自己的學習風格選擇不同的學習方式;二是要認真分析教材內容和學生的學習風格,思考不同的學習內容應使用什么樣的學習方式更有利于學生學習,以便在教學中實施有效地指導;三是要不斷總結、研究和推廣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產生的個性化的學習方式,實現學習方式的不斷創新,豐富學習方式體系,為學生終身可持續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3、正確處理好“三個關系”是研究探究式學習的重要保障。教師在數學課堂教學中,應根據教學實際放手讓學生觀察、實驗、推理、驗證等自主探究活動,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又要參與其中,充當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并對學生在自主學習過程中出現問題時適時給予指導,所以在研究探究式學習過程中,首先要處理好自主學習與教師引導的關系。其次要處理好合作學習與獨立思考的關系,在組織學生在合作學習之前,應先讓學生獨立思考,對要解決的問題產生自己的思路和方法,為合作學習作好準備;又要根據學習需要讓學生在獨立思考的基礎上開展合作學習,并讓學生在合作學習中對獨立思考的過程和結果進行反思。最后,要正確處理好探究與有意義接受學習的關系 ,對于值得自主探究學習的內容要鼓勵學生大膽探索,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對于一些不適合學生自主探究的學習內容,就可以讓學生采取有意義的接受學習。只有正確處理好了“三個關系”,才能更有效地研究探究式學習,才能更好地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
總之,通過教學中的實踐和應用,我深深的體會到探究式學習在教學中的運用順應了現代教學的改革,使教師由“傳授者”轉化為“促進者”;由“管理者”轉化為“引導者”;由“居高臨下”轉向“平等中的首席”,真正構建了互動的師生關系。創造讓學生獨立思考的機會,提供自我表現的機會,將學生從“吸收——儲存——再現”的學習過程中解放出來,轉向“探索——轉化——創造”,從而實現“教師創造性的教,學生探索性的學”的基本理念。
參考文獻:
[1] 霍益萍:讓教師走進研究性學習[M],南寧:廣西教育出版社,2001
[2] 史紅霞:《“探究式”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實踐應用》
[3] 《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 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