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婕
摘 要:從現階段合作學習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情況來看,其中學生參與度不高、學生參與熱情不足等問題還比較普遍,本文針對當前合作學習中常見問題以及解決策略進行幾方面分析。
關鍵詞:合作學習;小學數學;問題;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05-281-01
小學數學作為工具學科,是我國基礎教育的重中之重。隨著小學教改的不斷深入,小學數學教育更加關注學生能力的培養,更加尊重學生主體的學習與思維。就是在這樣的前提下,合作學習法被提出,并且開始逐步在小學數學課堂中普及,通過大量的實踐證明,合作學習不僅可以克服傳統小學課堂上,學生被動接受知識,課堂氣氛沉悶、枯燥等種種弊端,而且還有效促進了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交流,為學生營造了更加人性化、動態化、生動化的學習環境,是非常值得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推廣的。
一、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現狀
1、數學課堂小組合作學生參與度不高
從當前合作機制的運用情況來看,學生沒有充分認識到合作的意義,參與合作學習的熱情不夠高漲,學生運用小組合作學習效率低,這樣一來合作學習不僅無法達到教學輔助效果,而且非常容易導致學生失去自我判斷意識。
2、學生在合作討論學習時熱情不足
熱情是學生參與學習活動的動力,如果學生學習熱情不足,那么小組合作效果必然無法保障。從目前的小學數學教學情況來看,學生主動進行小組合作學習的情況不多,學生主動性與熱情明顯不足,自學技巧掌握少。
3、學生在合作學習時過分趨于形式化
雖然很多小學數學課堂中已經引入了合作學習法,但是教師并沒有將其深入普及下去,也就是說合作學習形式化問題嚴重。合作學習的要點就是學生要善于發現問題,能夠積極討論問題,但是合作學習的形式化,極大的制約了學生自學能力以及自學意識的發展。
二、優化小學數學教學中合作學習教學的策略分析
1、強調合作,集思廣益
既然是合作學習,教師就應該充分發揮集思廣益的作用,要讓學生們深入認識到合作學習的樂趣以及意義,通過合理設計和安排任務,鼓勵學生小組成員一同研究,大家互相取經,最終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小學生的思維十分活躍,但是一個人的力量畢竟十分有限,大家一同研究,不僅克服了傳統教學課堂的死板,枯燥的問題,而且促進了師生之間的交流,教師首先布置給學生一個任務,然后要求他們組織小組,自行研究討論,強調合作中一定要各抒己見,集思廣益,充分發揮出合作學習的作用。
例如,進行“兩位數加法運算”教學時,教師首先通過一個有趣的故事進行導入:冬天了,到了收蘿卜的時候,小白兔一家來到田地里,開始收蘿卜,媽媽說我32個,小白兔說我收了15個,大家幫助小白兔算一算,白兔媽媽和小白兔一共收了多少蘿卜?這個時候教師組織學生進行合作學習,小組討論,并鼓勵他們集思廣益,任務布置下去之后,大家都紛紛投入到研究中,課堂氣氛一下子活躍起來,有的學生先拿出32個小木棒,在拿出15個小木棒,然后加在一起,數一數,最后得出一共是32+15=47(個)蘿卜,還有的同學將15分成了10和5,先拿出32個小木棒和10個小木棒相加,得出42,然后再加上5個小木棒,得出結論同樣是47個,還有的學生口算,也很快得出了結果。總而言之,學生存在個體差異,思維方式也不盡相同,大家集思廣益,很快就把結果算出來了,學習效果非常好。
2、相互幫助,你疑我答
為了能夠克服合作學習中的形式化問題,在進行合作學習的時候,教師應該有意識的引導學生相互切磋,相互幫助。很多問題,可能一個人怎么想也想不出來,容易走進思維的死胡同,但是通過合作學習,自己想不通的問題提出來,大家一同研究,有的學生可能使用了不同的思路,一下子就將題目解答出來。這樣一來,解答出問題的學生就可以將解題思路講給哪些沒有解答出題目的學生,或者將解題要點分享給大家,從而達到小組共同進步的目的。
例如:“100以內數的加法”教學,教師首先創建情境:同學們,今天我要帶領大家2年級的學生去參觀博物館,看看他們都在操場上排隊呢。這個時候播放多媒體課件——2年級四個班級的學生和他們的帶隊老師正在組織排隊,教師讓學生觀察,并提出問題——每個班級的人數各是多少。學生通過觀察后紛紛舉手回答,最終出總結答案:一班35人,二班32人,三班37人,四班34人,并且每個班級還有2名帶隊老師。在分析了這些已知條件之后,教師布置任務:下面小組討論,看看一班本班學生加上帶隊老師一共有多少人,注意要使用多種計算方法,小組成員之間要注意相互幫助。計算方法多、計算準確的小組,將獲得教師頒發的小紅花獎章。這個時候學生們都開始紛紛投入到小組研究中,有的學生說可以口算,有的學生說可以用小木棒擺,還有的學生說可以列豎式……,學生的學習熱情被調動起來,思維也更加活躍。
合作學習是符合學生學習特點,尊重學生自身發展的教學方法,同時與數學學科的學科特點也十分契合,學生通過合作學習,能夠掌握到不同的解題思路,也會增進學生之間的交流,營造和諧課堂環境。
參考文獻:
[1] 楊 洋,馬 穎,張莉沙.合作學習的條件及其創設策略[J].現代教育科學.2015(04)
[2] 黃健兒.淺談新課程理念下的合作學習[J].焦作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5(01)
[3] 鄒廣飛.構建合作學習的課堂方式[J].現代中小學教育.2015(01)
[4] 汪 霞.走出合作學習的誤區[J].教育科學研究.201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