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書杰
摘 要:興趣是學生學習中最活躍的因素。本文就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結合學生的年齡及思維特點,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談幾點體會。
關鍵詞:培養;學習;興趣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05-284-01
興趣是學生學習的最大動力。因此,要讓學生輕松、愉快、有效的學習,關鍵是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那么,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呢?下面我就談談自己的一點粗淺體會。
一、優化教法,培養興趣
課堂教學要真正體現“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思想,就需要教師通過教師“教”的主導作用把學生“學”的自覺性和積極性發揮出來。在具體教學過程中,教師可根據教學內容的特點,采用形式多樣、生動活潑的教學方法,努力使課堂達到優化,并且精心設計問題情境,充分激發學生學習和探究的直接興趣,使學生自覺地和教師一起進入思維的佳境,主動領悟課堂上學習的知識及其蘊涵的數學思想、方法。對每節課的設計、安排,應突出一個“新”字,堂堂教、堂堂練、堂堂有新意。教法的原則應突出一個“活”字,按照教材內容和教學要求,靈活多樣,經常變化。如:在教學“分數的基本性質”這一課中,導課時我創設了這樣一個情境,使學生在愉快而又緊張的氛圍中學會這一抽象的知識,更好地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剛上課,我就給學生講一個“猴子分餅”的故事:猴山上的小猴喜歡吃猴王做的餅。一天,猴王做了3個大小同樣的餅,先把第一個餅平均分成4塊,給猴(1)1塊。猴(2)看到說:“太少了,我要2塊”,猴王把第二個餅平均分成8塊,給他2塊。猴(3)更貪心,說:“我要3塊”,猴王又拿出第三個餅平均分成12塊,給他3塊。小朋友,你們知道哪只猴子吃得多?”不一會兒,學生都說:“同樣多”。于是,我追問道:“聰明的猴王是用什么辦法來滿足小猴子的要求,而且又分得公平呢,你們想知道嗎?”正當學生聚精會神地聽完故事,而又百思不得其要領時,我說“學了分數的基本性質,你們就知道了!”在學生最佳的心理狀態之下自然地導入了新課,使學生懷著濃厚的興趣轉入下一階段的學習。在這里,疑問使學生產生了好奇心,好奇心又使學生轉化成強烈的求知欲和濃厚的學習興趣。
二、調控情感,培養興趣
在數學教學中,要想提高教學效果,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教師就必須重視學生的學習情感的調控。
首先,教師要結合教材的內容和學生的實際生活,引導學生在獲得知識、解決問題的過程中親自體驗數學知識應用的廣泛價值,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其次,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必須充分利用“感情效應”,努力創建平等合作、和諧親密的師生關系,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引發情感共鳴。這樣學生就會對數學課產生濃厚的興趣,由“要我學”轉化為“我要學”;在教學過程中,既要重視優等生的興趣培養,又要重視后進生的興趣培養;在情感調控過程中,教師要特別注意遵循“表揚+鼓勵”的原則,避免批評和訓斥。
三、教具演示,培養興趣
直觀教學把要解決的問題通過教具或實物形象地展示給學生,能幫助學生豐富表象,架起由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的橋梁,可以達到理解掌握新知、培養學生興趣的目的。教師在教學中,應充分應用教具,教材中能讓學生做的,應讓學生親自動手做一做,能演示的最好讓學生演示。如在《圓錐的體積》這一內容的教學中,我采用了讓課堂活起來,讓學生動起來,讓學生主動認識事物,發現規律,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我先用神秘的語氣對小學生說:“我們已經學會了圓柱體的體積等于底面積乘以高,今天我們要學圓錐體的體積計算方法。圓錐體體積和圓柱體體積之間藏著一個很有趣的小秘密呢?”接著用疑問的語氣說:“你們能把這個小秘密找出來嗎?”這樣學生探索秘密的好奇心一下子就被激發出來了。于是我出示等底等高的圓柱和圓錐容器,讓學生比一比這個圓錐體的底面、高和圓柱體的底面、高有什么關系?學生通過實際測量、比較后,發現它們底面分別相等,高也分別相等。接著我把圓錐體裝滿黃沙倒入圓柱體,讓學生觀察倒幾次把它裝滿,再讓學生動手操作,看結果是否相同。(學生動手操作,倒三次正好裝滿。)我馬上問:“你們發現圓錐體的體積和圓柱體體積之間有什么關系?”學生生很快說出圓柱體的體積是和它等底等高的圓錐體體積的3倍,圓錐體的體積是和它等底等高的圓柱體體積的1/3。從而學生自己得出圓錐體體積公式:V=1/3sh,也明白了教學難點1/3的含義。由于動腦、動口、動手操作,開拓了學生的認識領域,培養了學生探究新知的學習興趣,也培養了學生思維的準確性、敏捷性、靈活性。
四、開展課外活動,培養興趣
激發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僅僅依靠課堂教學是遠遠不夠的,還應充分利用課外活動時間,組織課外興趣小組,把課堂教學與課外活動有機地結合起來。開闊學生視野,擴大知識面,拓展知識的深度和廣度。如:利用課外活動搞數學知識競賽,舉辦數學知識墻報,開展每日一題征集等;經常開展專題講座,適時向學生介紹有關數學史料、數學家的的生平趣事、解題方法等;為了使學生對數學學習產生濃厚興趣,可以以“為什么要學習數學”為題,用故事的形式講解數學的產生和發展、數學內容、數學作用、學習數學的方法等。
綜上所述,數學教學中培養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形成強烈的的求知欲,加強深化,及時發展,不僅有利于知識的形成,同時學生的各個方面能力也會全面提高。興趣的培養,對于克服學生惰性、發展自己的特長也是極為有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