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曼麗
摘 要:在教材份量重、難度大、教學時間不足等諸多困難面前,教師要對課堂教學的計劃、目的、方法、對象等進行構思和設計。這是提高課堂教學的基本途徑,直接影響課堂教學的效果。課時計劃是教師合理安排教學時間,并根據教學對象合理分配教學內容的課堂教案,它是教師課堂具體操作的準繩,也是教師完成教學任務的依據。
關鍵詞:英語教學;實踐性;主動參與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05-293-01
每節課就是學生攀登英語高峰道上的一個臺階。一個臺階上不去,就會給攀登下一個臺階增添困難,為此英語教師必須上好每一節課。要上好課,想提高英語課堂的效率并達成預期的目的,教師必須精心備好課,要在課堂教學構思和設計方面多下工夫。我們農村孩子沒有基礎,在教材份量重、難度大、教學時間不足等諸多困難面前,教師要對課堂教學的計劃、目的、方法、對象等進行構思和設計。這是提高課堂教學的基本途徑,直接影響課堂教學的效果。所以說,構思和設計一堂課是很有必要的。
一、英語課堂教學構思和設計原則
1、針對教學對象的特點,提供和創設語言的交際情景。
初中學生基本上是十三、四歲的少年,這個年齡階段的孩子處在感情認識到理性認識的階段,形象思維也逐步地了發展到抽象的理性思維,他們在接受新生事物時,容易受到現實的直觀的、實物的影響,在接受直觀現象后,逐步由感性認識過渡到理性的理解。所以,我們在教學過程中充分利用文中的插圖、多媒體、簡筆畫和實物。例如,七年級上 UNIT2第三課時可以這樣設計:先放幻燈片
師: Whats this in English ?
生: Its a pen .
師: How do you spell it ?
生: P-E-N .
然后利用實物進行問答.也可以在黑板上以簡筆畫的形式畫出所學物品進行問答.最后讓學生將會話中用到的句子寫下來。
2、根據教學目的的要求,充分體現語言的實踐性。
語言教學不應該是簡單的應試教育,而應該是培養學生運用語言表達思想、交流情感,培養學生溝通能力的教學。《課標》明確規定教學目的是通過大量的語言實踐活動,切實提高學生綜合運用英語的能力,增加語言實踐的真實感,鼓勵學生參加語言的實踐活動。語言實踐的真實感應充分體現在課堂教學中,教師通過創設生活中的模擬場景,讓學生積極主動參與語言的實踐將會活動。
二、多方面多角度構思和設計英語課堂教學
1、從課時計劃出發,體現課堂教學的系統性和完整性
教師根據一個單元的教學內容對這個單元進行合理地、科學地、有效地、系統地安排,我們把這個系統的安排稱為課時計劃。課時計劃是教師合理安排教學時間,并根據教學對象合理分配教學內容的課堂教案,它是教師課堂具體操作的準繩,也是教師完成教學任務的依據。
例如,七年級下Unit4課時計劃如下:
第1課時,主要學習職業名稱shop assistant ,doctor,actor,reporter,policeman,waiter, bank clerk,student.
第2課時,主要學會談論職業:
What do you do? Im a reporter.
What does he do? He is a doctor.
What do you want to do? I want to be an actor.
What does he want to do? He wants to be a waiter.
第3課時,了解職業特征,如
I work with people and money.People give me their money or get their money from me.(bank clerk)
第4課時,掌握形容詞:exciting ,dangerous , busy, fun , difficult , boring .
會描繪職業特征:
He is a policeman .Its an exciting job .
I want to be a newspaper reporter ,because its an interesting job.
第5課時,能夠閱讀并會寫招牌廣告
第6課時,自我檢測。
2、從教學目標出發,體現課堂教學的針對性和準確性
英語課堂教學的總目標是教會學生掌握語言知識,培養學生運用語言技能的能力。教師在制定課時把握好教材,將特定的教學內容中的重點和難點分散在幾個課時中,有針對性、準確地加以解決。
3、從作業布置來看,體現課堂教學的延續性
每堂課后教師都會布置一些書面和口頭作業,以便學生能獨立思考課堂上所學的知識,消化和鞏固課堂所學的知識內容。教師布置作業要有針對性和概括性,它應能幫助學生思考鞏固和掌握知識,真正地成為課堂教學的延續。課堂上的精心講練,同時地需要課后的獨立思考。
這些作業都是我征對當天課上所學內容布置的,它能讓學生有征對性思考這堂課的學習內容,學生經過思考后把課堂教學知識內化為自己的知識,這就是我們所說的掌握知識。
4、從教學手段出發,體現課堂教學的多樣性和靈活性。
現今的教學手段多樣,教學有法,但無定法。其共同點都是以學生為主體,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通過師生的課堂交流,使學生掌握并運用語言靈活,多樣的教學手段能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豐富學生的想象力,激發學生主動地參與活動。沒有環境就沒有教育,要讓學生說好英語,就要重視環境的營造。孩子是天生的表演者,有著極強的表現欲。那我們就投其所好,把教室當作舞臺,將學生當作演員,把教學當作表演。我們可以把書本中的知識搬到生活中來,把教室設計成書本中的環境,讓學生做書本中的主人翁來表演。
總之,英語課堂教學要達到預期目的,教師需要在課前認真仔細構思和設計單元的課堂教學。課前的構思和設計是課堂教學的前題和條件,它能不斷地充實和完善課堂教學,最大限度地發揮課堂教學的作用,在特定的教學時間里完成教學任務,它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課堂教學的成敗。
參考文獻:
[1] 錢希潔.中學英語課堂教學導入“深加工”[J]. 中小學外語教學(中學篇). 2005(10)
[2] 徐根娣.關于英語課堂教學設計的幾點建議[J]. 中學生英語(初中版). 201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