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工商學院 馬超平
廣東自貿區對接“海上絲綢之路”可行性及經濟效應分析①
廣州工商學院 馬超平
廣東自貿區不僅是廣東發展的引擎,也是廣東與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對接的重要載體。本文分析了廣東自貿區依托于自身地理優勢和經濟優勢,與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實現有效對接,探索對接產生的經濟效應及對接策略,以期續寫“海上絲綢之路”新篇章。
廣東自貿區 “海上絲綢之路” 可行性 經濟效應 有效對接
作為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發祥地和改革開放先行地,廣東是古代中國與外國貿易和文化交往中海上通道的重要起點。廣東自貿區成立于2014年12月,主要包括廣東地區的廣州南沙自貿區、深圳蛇口自貿區、珠海橫琴自貿區,是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樞紐。廣東地區是我國最早實施對外開放的地區,具有較大的地理優勢和經濟優勢,有著較強的對接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戰略的可行性。廣東自貿區與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有效對接能夠產生巨大的經濟效益,對廣東自貿區及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建設有著深刻的現實意義。
1.1廣東自貿區獨特優勢
(1)政策優勢。廣東自貿區以開放促進改革創新。為著力提升廣東對外開放水平,促進廣東地區經濟改革,我國政府對廣東自貿區提供了充足的政策支持,給予廣東自貿區更多的自主權和更大的發展空間。例如,政府對廣東自貿區的負面清單管理比上海自貿區的負面清單管理減少了17項,縮減了12%。特別是大大縮減了制造業的所占比例。因此,廣東自貿區的政策優勢,有利于發展高端制造業和服務業,實現與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有效對接。
(2)資源優勢。廣東自貿區具有港口數量眾多,資源豐富。其中,鹽田港和南沙港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建設提供了充足的港口資源。此外,依托港澳,廣東自貿區港口為我國與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沿線國家的經濟貿易提供了便捷通道,對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建設與發展有著重要意義。廣東自貿區的港口資源使廣東地區成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樞紐,例如珠海港以“打造一流的港口物流營運商和國內知名的綜合能源投資服務商”為目標,有利于促進現代物流業的轉型升級。
(3)經濟優勢。廣東地區是我國第一批開展對外開放的地區,有著較高的對外開放水平,且廣東地區經濟發展水平較高,有著獨特的經濟優勢和對外貿易優勢。改革開放以來,廣東地區加快對外開放,擁有龐大的進出口貿易額和強大的經濟實力,能夠充分發揮在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架設的橋頭堡作用,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建設提供經濟支持。同時,廣東地區與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沿線國家有著穩固的對外貿易合作關系,有利于實現廣東自貿區與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有效對接。
1.2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推動廣東自貿區的發展
廣東自貿區是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橋頭堡,對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建設有著重要意義。同時,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建設促進了廣東自貿區的進一步發展。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有著較高的交通運輸需求、人才需求、技術需求及資源需求,能夠有效促進廣東自貿區物流業、交通運輸業、人才培養和技術創新,促進廣東自貿區進一步發展,提高廣東自貿區經濟發展水平,進而實現廣東自貿區與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有效對接。
1.3粵港澳經濟合作
廣東自貿區有著較強的區域優勢,其前海蛇口新區與香港接壤,珠海橫琴新區與澳門接壤。而香港和澳門是廣東地區開展對外開放的紐帶和橋梁?;浉郯暮献魇菑V東自貿區的一大特色。將自貿區建設成為粵港澳深度合作示范區,有利于廣東自貿區利用傳統外貿,推動經濟發展,實現經濟轉型。同時,粵港澳合作有利于廣東自貿區利用港澳地區的風險投資和知識產權制度積極發展高新技術產業,推動廣東自貿區產業升級,進而實現廣東自貿區與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有效對接。
2.1拓寬國際市場
當前,我國正處于經濟轉型期,經濟增長速度超中低速發展。并且,經濟增長方式由生產要素驅動轉變為創新驅動。在這種情況下,我國對外貿易的增長速度、增長方式及增長動力也發生了一定變化。目前,我國對外貿易外部需求環境并不樂觀,我國的出口市場結構、經營主體、商品結構及貿易方式都發生了一定變化,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加快廣東自貿區與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有效對接成為我國經濟增長的新方式。廣東自貿區與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有效對接有利于拓寬國際市場和提高我國的對外貿易水平。
2.2應對國際經貿新規則
美國重返亞太計劃對我國與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沿線國家的經濟貿易帶來了影響。以美國為主導的跨太平洋戰略經濟伙伴關系協定(簡稱TPP)將服務貿易、環保、投資、知識產權、勞工等內容納入了傳統的自由貿易體系;美歐跨大西洋貿易與投資伙伴協議(簡稱TTIP)削除非關稅貿易壁壘,建立一個高標準FTA試驗區。而我國在短期內無法滿足TPP所指定的高標準貿易條款,在對外貿易的過程中缺乏競爭優勢。同時,TPP自貿區的建立制約了我國對外開放的空間,大大提高了中國參與全球化的成本,對中國的戰略擠壓效應突出,不利于我國的對外貿易。加快廣東自貿區與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有效對接,促進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發展,堅持“一帶一路”,不僅有利于廣東自貿區的發展,而且能夠加強我國與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沿線國家的合作,建立利益共享關系。因此,加快廣東自貿區與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有效對接有利于我國應對國際經貿新規則。
2.3平衡國內區域經濟發展
廣東地區是我國第一批實施對外開放的地區,有著較好的政策優勢和靈活的對外開放措施,加快了廣東及周圍地區的經濟發展。但是,廣東等沿海地區的發展導致我國出現了區域經濟發展不平衡的局面。在當今經濟轉型時期,我國十分重視平衡區域經濟發展,促進東、中、西部地區之間的協調發展,實現中、東、西部地區的優勢互補。為此,我國必須構建區域平衡發展模式,促進區域經濟協調發展。加快廣東地區與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有效對接有利于促進廣東地區的經濟發展,實現產業結構升級,充分發揮廣東地區的經濟帶動作用,加強與中、西部地區的經濟合作,進而促進國內區域經濟平衡發展。
2.4實現基礎設施產業全面升級
加快廣東自貿區與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有效對接有利于廣東自貿區實現基礎設施產業的全面升級。因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對自貿區的港口、物流等基礎設施產業有著較高的需求,要求自貿區實現基礎設施產業升級轉型。面對這一要求,廣東自貿區極其重視基礎設施產業的發展,加快機制體制創新,并積極鼓勵生產方式和技術創新,走品牌發展道路,積極研發具有國際知名度和國際影響力的品牌。同時,廣東自貿區積極支持當地企業開展科學研發,加強專利保護和知識產權保護,實現現代化管理和商業發展模式,提高基礎設施產業的附加值,進而實現基礎設施產業全面升級。因此,加快廣東自貿區與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有效對接有利于廣東自貿區實現基礎設施產業全面升級。
2.5加快廣州國際航運中心建設
廣州自貿區與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對接有利于加快廣州國際航運中心建設。廣東自貿區極其重視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發展機遇,加快建設廣州國際航運中心,促進廣東自貿區航運產業的升級轉型。同時,廣東自貿區重視發展涉港物流業,提高廣州自貿區的物流水平和現代化水平,加快物流基礎設施建設,大力推進物流人才培養創新,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發展提供物流支持和人才支持。此外,隨著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發展,廣東自貿區涉海金融保險也逐步發展起來,加快了廣州國際航運中心建設。因此,廣東自貿區與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有效對接有利于加快廣州國際航運中心建設。
2.6創新航運人才培養模式
廣東自貿區與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對接有利于廣東自貿區創新航運人才培養模式。隨著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發展及國際航運中心的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建設對高層次、專業化的航運人才需求量不斷加大。廣東自貿區重視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人才需求,加快培養船舶駕駛、物流管理、輪機管理、港口與海岸管理等專業人才,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發展提供人才保障。同時,廣東自貿區重視高水平、國家化的專業航運人才培養,加大人才培養力度,促進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發展。因此,廣東自貿區與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有效對接有利于廣東自貿區創新航運人才培養模式。
2.7促進粵港澳深度合作
廣東自貿區與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有效對接有利于促進粵港澳深度合作。首先,有利于粵港澳港航合作。香港地區的港航運服務結構與內地港航運服務結構的發展呈現梯度發展狀態,與內地港航運發展有著較強的互補性,粵港澳港航合作空間較大。香港地區的航港運服務為粵港澳港航合作提供了基礎。其次,粵港澳深度合作是廣東自貿區實現經濟轉型的重要窗口,能夠解決廣東自貿區在發展過程中面臨的體制制約,促進廣東自貿區經濟發展,實現粵港澳深度合作。最后,廣東自貿區與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對接有利于凸顯粵港澳重點產業的合作,加強粵港澳的物流合作、海運服務合作及物流咨詢服務合作,促進粵港澳物流融合發展。同時,粵港澳地區還可以加強航運金融業合作,積極建立合作平臺,提高廣東自貿區的金融競爭力和金融服務水平,進而促進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建設與發展。因此, 廣東自貿區與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對接有利于促進粵港澳深度合作。
3.1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和高端制造業
廣東自貿區應充分利用自身的制造業基礎和地理優勢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和高端制造業。廣東地區有著充足的港口資源和較好的地理優勢,有利于吸引現代服務業集聚,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同時,隨著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發展,對廣東自貿區的金融服務、信息服務、現代物流服務及科技服務的需求量不斷增加。廣東自貿區應重視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服務需求,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另外,深圳的蛇口新區有著堅實的制造業基礎,為廣東自貿區高端制造業的發展提供了便利條件。廣東自貿區應積極重視自身的制造業基礎,加快發展高端制造業,實現與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有效對接。
3.2充分發揮政府職能
政府應重視廣東自貿區在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中的重要作用,充分發揮政府職能,制定產業政策和產業規劃,促進廣東自貿區現代服務業和高端制造業的發展。首先,政府應重視廣東自貿區的產業發展規律和發展前景,根據產業發展規律和發展前景制定產業政策,保證廣東自貿區經濟的穩定發展。其次,政府應重視廣東自貿區現代服務業的發展,促進傳統服務業向現代服務業轉型,加大服務業資金投入,完善服務業發展政策,并積極運用先進的信息技術,實現服務業的升級改造。再次,政府應大力發展廣東自貿區的先進制造業,注重先進制造業的高投入、低耗能、高技術要求、強勁動力及高效產能等特點,實現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刺激消費,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最后,政府應積極發展廣東自貿區的高科技產業,加快產業集聚發展,建立高技術產業基地,完善廣東自貿區創新服務平臺,提高廣東自貿區的創新驅動力。
3.3改善投資環境
廣東自貿區加快與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有效對接,積極改善投資環境,完善產業結構。一是積極發展現代服務業和高端制造業,引進新加坡在外資引入方面的經驗,解決現代服務業和高端制造業在發展過程中遇到的技術和資金難題;二是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加快港口、鐵路、航空等基礎設施建設,提高物流服務水平,提升交通運輸的吸引力,促進廣東自貿區經濟發展;三是政府應轉變服務方式,加強重視服務型政府建設,為廣東自貿區的外資引入提供政策和法律支持,完善廣東自貿區的投資環境。
3.4強化技術創新
首先,廣東自貿區應積極加大科技創新和科技研發的資金支持力度,為廣東自貿區的科技創新提供資金支持;其次,應重視關鍵技術和現代產業核心技術的研究和圖譜,積極鼓勵技術創新,重視專利保護和知識產權保護,加快廣東自貿區的科技創新;最后,重視創新人才培養,加強高校創新教育,構建完善的創新創業教育新體系,鼓勵企業積極開展創新培訓,培養人才的創新意識和創新精神。
廣東自貿區的政策優勢、資源優勢及經濟優勢促進了廣東自貿區與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有效對接,有利于推進廣東自貿區的發展,有利于拓寬國際市場,應對國際經貿新規則,平衡國內區域經濟發展、實現基礎設施產業全面升級、加快廣州國際航運中心建設、創新航運人才培養模式、促進粵港澳深度合作。要實現有效對接,廣東自貿區應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和高端制造業、充分發揮政府職能、改善投資環境、強化技術創新,從而實現續寫“海上絲綢之路”的新篇章。
[1] 徐法寅.全球化視角下的中國自貿區建設策略[J].深圳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6(01).
[2] 張時立.中國自貿區建設與“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以上海自貿區建設為例[J].社會科學研究,2016(01).
[3] 周巖,陳淑梅.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貿易自由化和便利化的經濟效應分析[J].亞太經濟,2016(01).
[4] 伍鳳蘭,陶一桃,申勇.深圳參與共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戰略路徑[J].經濟縱橫,2015(12).
[5] 陽曉霞.依托自貿區優勢 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中國華融董事長賴小民談搶抓福建自貿區建設機遇[J].中國金融家,2016(07).
[6] 林愷鋮.地緣經濟視域下廣東省參與“一帶一路”建設的戰略框架[J].東南亞縱橫,2015(09).
F127
A
2096-0298(2016)09(b)-122-03
①廣東省哲學社會科學“十二五”規劃2015年度學科共建項目(GD15XYJ20)“廣東自貿區對接‘海上絲綢之路’戰略路徑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