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商學院 李瓊
“互聯網+”時代的傳媒共享經濟初探
武漢商學院 李瓊
隨著經濟的發展,為了滿足社會以及傳媒產業的發展要求,共享經濟這種新經濟形態應運而生。推動和參與創新實踐的重要支持平臺就是傳媒,利用傳媒將共享經濟的進步思想進行有效傳播,可以不斷提高自身的經濟收益,這也是“互聯網+”時代傳媒共享經濟發展的必然方向。
“互聯網+” 傳媒 共享經濟
從世界經濟史出發,發生周期性經濟危機,會使人類創造的財富受到嚴重損失,還會浪費大量的資源,使貧富階層產生對抗,社會出現動蕩。傳統媒體會受到資本和權力的控制,無法將主業職能充分發揮出來,缺乏經濟預警能力,甚至還會引發泡沫輿論。互聯網新媒體充分利用技術產品和用戶服務以及資本運作等各方面的優勢,使其迅速得到擴張,利用經濟社會結構的改造能力,對傳統媒體和實體產業經濟進行經營模式的調整。
從經濟發展的層面出發,原來的GDP增長速度較高,但是其質量較差,嚴重破壞了生態環境,外延式的擴張速度非常快,但是內涵式的升級非常緩慢,因此需要向綠色環保、集約節省的方向轉變。“互聯網+”是我國的發展戰略,需要結合社會總體的復合需求,網絡傳媒技術自身具有囊括能力和咨詢傳播效率,社會產業升級換代和人們的多元發展需求都會得到滿足。共享經濟是以“互聯網+”為基礎,其主要的發展模式就是資源循環增效環境友好型,使人們的情感體驗得到有效增強,促進社會的進步。
1.1共享經濟可以滿足循環流轉節約和文明建設的需求
“互聯網+”時代的傳媒共享經濟適合當前的國情。共享經濟繼承我國傳統文化精神,節儉理念處于治國持家的高度上,具有非常牢固的文化基礎。共享經濟以互聯網為基礎,使其資源利用率不斷得到提高,使各種耗費和環境破壞的情況盡量減少,使社會公共資源的配置效益大幅度地提升,可以實現全民共享圖書館、醫療機構等資源,使其服務范圍不斷得到擴大,對自然生態也是一種保護。整合網絡化的公共資源,屬于一場比較深刻的改革,使公共服務時代更快地到來。利用共享經濟,可以將非理性的資源濫用情況進行減少,使文明建設的各種目標要求得到滿足。共享經濟可以將當前社會上閑置資源進行盤活,使實物的使用效率得到有效提高,從而促進環保事業的發展,使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得到改善,具有良好的發展前景。
1.2共享經濟契合人們的情感利益需求和產品共贏的要求
人類屬于萬物靈長,依靠原始社會的生存信息和資源的共享,充分利用集體的智慧和力量。私有制的發展使人們受到自私自利的影響,使各個階層產生爭斗。市場交往文明不斷地發展,人們再次推崇互利共贏關系,隨著互聯網的運用,在網絡傳播當中隨處可見各種信息、知識、情感,提升了社會生存質量。一些新媒體經營公司,結合互聯網傳媒的交往精神,使技術產品得到投入,拓展社交關系,可以吸引大量客戶,并從中獲得更多商機。
當前市場經濟活動的主要目的就是追求利潤最大化,使多元化資源得到有效整合,達到共贏發展。通過經濟報償,可以抵消各種不良的交互模式,使共享經濟更好地發展,使社會的總福利得到有效增加,將大范圍的資源進行有效調動。共享經濟的主要生活方式就是利用互聯網,使人際交往的信任體驗得到有效提升,將產業的經濟格局進行有效改變,在線共享,可以將交通、旅游等更多的行業進行改變。
在當今社會,創新最為重要,因此需要在創新上找尋突破口。共享經濟的發源地是美國,美國發達的互聯網技術和傳播平臺,是共享經濟發展的支持條件,需要結合社會交往的需求,共享經濟是創新型的經濟形態。我國傳媒產業經濟在“互聯網+”時代當中,利用多維形式,采取適應性改造,利用內在服務傳媒,將經營理念進行有效改變,利用持續完善的產業結構,將傳播功能和成效計劃進行有效拓展,使產業的經營管理呈現多元化的創新。
2.1傳媒產業經濟新型理念實踐和理論創新價值
我國傳統媒體經濟革新受到意識形態陣地理念的束縛,一些相關的制度也給予管控,我國傳統經濟在經營層面上具有很多不足,無法實現有效的財富轉化和經濟增值。在“互聯網+”時代,需要將創新運作思維進行有效的轉變,新經濟需要以創新為基礎。共享傳媒創新經濟形態,將各種閑置的資源進行有效整合,進行資源的租賃,與社會上有需要的群體進行共享,利用有形的物質基礎,進行整合,利用社會資本具有一定的傳媒影響力,將發展空間進行有效創新,將服務經濟的內涵進行有效延伸,利用各種無形資本進行有效增值。社會經濟在發展的過程中,所有的經濟活動都是有效的配置和組合人力資源和技術資源以及資金資源、信息資源等資源要素,科學組合經濟要素,就會創造和發展經濟。利用傳媒數據庫,將社會關系資源進行有效開發。利用共享經濟關系當中的創新活動,將各種節制商品進行植入,提高傳播經濟的效益。
2.2傳媒產業經濟功能創新和傳播成效拓展的價值
將互聯網技術平臺空間進行充分利用,使經濟連接和資源整合得到有效拓展,使共享經濟形態得到有效創新,利用傳媒的社會經濟關系,強化其滲透功能,使人們的生活質量得到有效提高,可以促進傳媒服務能力的擴張,將其成本降低,傳媒產業可以獲得很大效益。
有機共享經濟資源,可以將互利共贏的理念進行有效擴散,始終遵守相關契約,構建出基本的準則體系。將我國的勤儉節約的美德文化進行有效傳承。共享經濟活動如果以傳媒為主導,需要將社會的正能量及時反映出來,將人與人之間的緊張關系進行有效疏解,提高人們的安全感和實際生活質量,將其傳播功能進行有效拓展。新型共享經濟的價值開發,需要依靠各種娛樂精神,將智力經濟創新發展動能進行有效激發。針對一些具有破壞性的事件,傳媒需要將信任體系進行健全,將其傳播督導功能給予擴張,增加消費者的幸福指數。共享經濟模式屬于新興模型產物,因此其形態發展需要得到完善,需要集體創新平臺作為支撐,組織更多的創新行動,將創新經驗進行不斷總結,使實踐功能和成效不斷拓展。
網絡傳播不斷發展,代表著網絡技術的發展對于大眾的生活和生產具有很大的意義,使大眾可以更加便利地傳遞信息。共享經濟主要依靠的就是網絡傳播,在各個方面為人們提供便利的服務,提升人們的生活質量,有效地改善社會經濟基礎水平和提升良好交往的關系,還可以將自然環境惡化的進程不斷減緩。要想將這些目標全都實現,就需要借助傳媒經營管理運作戰略,構建相關的制度,作為有效保障。
3.1傳媒推進共享經濟的發展
利用廣義虛擬經濟,可以加強傳媒經濟的內容傳播公信力,以引起更多人的關注,利用輿論的效果,將生存發展空間不斷創新。將時間免費模式的共享經濟進行大力發展,利用傳媒免費平臺,實現信息資源共享,使更多的民眾參與到共享資源行動當中,使民眾的人生情感體驗更加豐富,從而得到更多的服務價值。傳媒系統對共享經濟的產業鏈給予了有效優化,利用信息資源的優勢,將各種資源進行有效整合,充分共享。將自身的資本資源進行有效整合,在共享經濟的創新中,大力發展新型的節約經濟,可以將各種不合理的費用進行消除,使交往的復雜環節有效減少,使城市環境壓力有效降低,使民眾得到更大的便利。
在“互聯網+”時代,傳媒需要將各種資源進行大膽騰挪,在實體經濟中給予有效投入,將各個資源鏈條進行有效拓展,使經濟跨界運行的實際范圍得到有效擴張,構建新的規模經濟,創造傳媒產業的發展利潤流。傳媒主要就是發揮核心主導功能,在共享經濟當中,使傳統經濟當中的資源潛能進行有效提升,構建共享經濟生態,帶動實體經濟更好地發展,得到社會的廣泛支持。
3.2傳媒促進共享經濟轉變經營思維
針對我國的傳統經濟,主要是以市場經濟的人理性為原則,其主要優勢就是核心競爭力。在一定的時空當中,使產業資源的整合得到促進,但是出現了過于自我的利己取向,帶來了外部效應,使經濟交往出現多方的對立對抗,使人和自然經濟的矛盾逐漸變得突出。共享經濟的精神理念統一了利己和其他價值觀念,當前現實的需求更加需要合作共享資源,利用各種知識生產共享形式,提高經濟交往的外部效應,具有很強的生命力和引領效應。傳媒不僅要得到積極的推廣,還要將各方的共識得到有效改善,使合作路徑得到規范,將共享經濟精神的特征給予有效顯現。
當今的互聯網,可以將人類協調發展的潛力給予激活,將工業經濟時代的經營管理異化得到有效擺脫,以促進共享經濟戰略向更高層次的新經濟發展。傳媒內部發展高效共享資源,在合作的氛圍當中,將團隊的關系進行改進。傳媒管理者需要具備長遠眼光,將制度體系進行有效完善,促進共享經濟的戰略發展。
對我國當前和未來的國情和文化傳統進行綜合考量,在“互聯網+”的影響下,發揮傳媒共享經濟優勢,滿足各種復合需求。經濟模式不僅要具備社會意義,還要具備經濟意義,結合相關的鼓勵規范制度,可以給予措施保障,從而發揮長遠作用,取得更好成效,以得到更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1] 曹俊卿.互聯網時代傳統媒體創新科技傳播方式實施“科學定制”模式的可行性研究[J].科技傳播,2014(20).
[2] 方興東,胡智鋒,潘可武.媒介融合與網絡強國:互聯網改變中國——2015《現代傳播》年度對話[J].現代傳播(中國傳媒大學學報),2015(01).
[3] 喻國明,樊擁軍.傳媒產業集成經濟平臺的建構——兼論集成經濟下的復合經濟效益[J].當代傳播,2015(01).
[4] 蔡寧,王節祥,楊大鵬.產業融合背景下平臺包絡戰略選擇與競爭優勢構建——基于浙報傳媒的案例研究[J].中國工業經濟,2015(05).
F062.5
A
2096-0298(2016)09(b)-16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