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田,何瑛超
探析中職數學教學生活化
楊田,何瑛超
(齊齊哈爾林業學校,黑龍江 齊齊哈爾 161000)
生活化的數學課堂把學生過去的生活經驗、現在的生活體驗以及未來的生活追求統一起來,是一種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學生的教學模式。這種教學模式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實現了數學學習與專業學習的統一,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促進學生的可持續發展,是當前中職學校數學教學的有效模式。
中職數學;課堂;學習興趣;生活化
數學已經遍布人們日常生活的各個角落,并在社會生活中廣泛應用,它已經成為解決許多重大問題的關鍵性思想方法和技術。然而,部分中職學生卻對生活中的數學熟視無睹,對數學缺少興趣,甚至討厭數學課程,使得中職數學教學成為中職教學中的一塊硬骨頭。這就需要中職數學教師努力探索,研究一套適合的教學模式,因而提出數學生活化原則,應用于中職數學教學中,提高教學質量及學生運用數學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生活化教學是在生活教育理論指導下,采用生活化的教學素材,創設生活化的教學情境,運用生活化的手段,為指導學生實際工作生活而實施的一種教學方法。正如呂傳漢教授所說:“實施生活化教學就是呈現給學生刺激性的、生活化的教學信息,引起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啟迪思維,激起學生好奇心、發現欲?!?/p>
數學來源于生活,并且又應用于生活。從原始人根據采集與狩獵的需要,產生結繩計數開始,生活中便處處是數學。近年來,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迅速發展,各行各業都用到數學,數學已成為人們應具備的一種文化素養,學會用數學去思維、去解決問題是生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這就要求教師必須開放課堂,把社會生活中的鮮活題材引入數學大課堂,以幫助學生認識數學的重要性和實用性,激發其學習欲望和進步動力。
2.1改變傳統教學觀念,增強回歸生活的意識
教師和學生均須改變觀念,認識到數學是從生活中走來的,只有用數學的眼光去看待生活中的問題才能體驗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在生活的過程中體驗數學的存在,這要求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積極引導學生認識到這一點,認識到數學的重要性以及實用性。
2.2教學目標設計應著眼于現實生活
教學目標的設定不應該拘泥于課本,而是應著眼于現實,最好能夠同學生的專業相關,以期學生們可以具體感受到數學的魅力及解決問題的實用性,體會到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快樂。
2.3結合生活實際合理安排教材
教師不必按部就班依據教材流程和內容完成教學任務,而是應該創新內容,合理刪減或增加教學內容。尤其是有些特殊章節和特殊專業的教學上,更應該從學生的興趣、能力及實用角度去考慮。例如,在汽修專業的數學課中,筆者會把教學重點放在立體幾何、函數圖像以及三角等方面,因為在汽修專業學習中經常會涉及這些方面的知識。弗賴登塔爾曾說:“數學來源于現實,教學過程應該是幫助學生把現實問題轉化為數學問題的過程?!币虼?,在數學課中要充分挖掘貼近學生生活的課程資源,幫助學生理解數學知識,形成數學思維。例如,在講解函數應用時,由于數學函數比較抽象,就可以結合學生的實際生活案例進行講解。為此,筆者結合學生常用的手機上網流量,設計了一道函數應用題:手機上網目前有多種套餐可供選擇,以其中兩種為例:一種是包月5元30M的流量,超出部分按1M=1元收費;還有一種是包月10元70M流量,超出部分也按1M=1元收費,要求學生根據自己的具體情況計算出哪一種套餐更劃算。由于這個問題涉及學生的切身利益,使得班級的氣氛瞬間活躍起來,學生們紛紛參與到對題目的解答、計算中。實踐證明,貼近學生生活的數學素材不僅活躍了課堂氣氛,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對于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有重要意義。教師導入生活化環節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注意力,也能激發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如在講解直角三角形時,就用同學們熟悉的教室四角或者課本的書角來直觀理解,有利于克服學生對數學的恐懼心理,激發學習熱情。
2.4激發學生興趣
筆者通過對所任教的3個班級調查發現,對數學有較高興趣的學生占18.36%(專業課是63.5%),而對數學沒什么興趣以及厭學的比例分別為16.21%和21.35%,從數據可以看出,目前中職學校數學課程并不受太多學生們的歡迎,甚至有接近一半的學生對數學比較反感。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這是一條被教育界廣泛認可的有效教學經驗。在筆者進一步調查中顯示,中職學生對數學缺乏興趣的原因主要包括教材太難,教學內容與生活工作缺乏聯系兩個方面。
2.5豐富課程資源
當前中職學校數學課堂教學大部分仍采用傳統講授式教學模式,在這種教學模式下,大部分數學教師所講授的內容來自教材以及配套的教學參考資料,使得教學內容單一,缺乏專業性和生活性。開展生活化的數學課堂教學,從學生生活經驗中挖掘數學素材,可以豐富數學課程資源,使數學課堂貼近學生、貼近生活。
2.6變革學生課堂角色,提升學生社會主體意識。
學生永遠是教學的主體,也是課堂活動的參與者與問題的解決者,只有充分給予學生發揮的空間和合作的機會,才能更好地激發他們學習的興趣和動力,也才能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
第一,不要用“生活味”代替“數學味”,“生活味”只是中職數學的調味品,不能代替“數學味”,只能輔助提高并完美“數學味”。
第二,教學設計要注重學生的主體性,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在教學的過程中,學生作為主體,讓學生充分認識到自己才是學習的主人,這才是數學改革成功最基本的條件。學生作為學習主體,在生活的過程中應該重視學生的學習過程,并且還應體驗其學習的方式,堅決反對一切形式化的教學。
中職數學是基礎性且實用性極強的學科,也是會計、機電、汽修等專業課程學習的基礎。根據中職學校辦學宗旨,中職數學課程教學任務為:使學生掌握必要的數學基礎知識,具備必需的相關技能與能力,為學習專業知識、掌握職業技能、繼續學習和終身發展奠定基礎。然而,當前中職學校普遍存在著學生數學基礎差、抽象思維能力不足、數學學習興趣不濃的問題,同時由于教材開發以及教學方法等方面存在不足,導致中職學校數學課程教學效果普遍較差,影響學生的專業課學習。筆者經過十余年的中職數學教學探索,認為生活化教學模式是一種有效的中職數學教學模式,它是激發學生數學學習積極性,提高教學效果的有效途徑。
[1] 楊本華.中職數學教學生活化的研究與實踐[J].教師論壇,2014,(07): 69-71.
[2] 張學惠.中職數學教學生活化探討[J].新課程(中),2014,(06):55.
[3] 方俊.探析中職數學課堂教學生活化的途徑與方法[J].新課程(下),2014,(05):78.
Research on teaching adaptation of vocationalm aths
YANG Tian,HEYing-chao
(Qiqihar Forestry College,Qiqihar161000,China)
Mathematics classroom with teaching adaptation integrates past life experience,present life experience and the future life pursuit,which is teachingmodel close to reality,life and students.This teachingmodel stimulates students' interest in learning,achieves the unity ofmathematics learning and professional learning,cultivatesmathematical thinking ofstuden ts,and promote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ofstudents,which is currently an activemode in vocationalmathematics teaching.
Vocationalmaths;Classroom;Learning interest;Adaptation
G633.6
B
1674-8646(2016)04-0092-02
2016-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