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山鳳
商丘市第一人民醫院
試論移動醫療平臺的構建對醫院財務管理的影響
張山鳳
商丘市第一人民醫院
2015年3月,李克強總理提出“互聯網+”行動計劃。對于醫院而言,就是通過與第三方互聯網技術服務商合作,建立醫生和患者對接的移動醫療APP平臺,創新患者就醫模式,打造網絡醫院。目前,移動醫療在醫院的運用模式,打開了封閉的醫院信息流,形成與醫院局域網相互協同的開放網絡,醫院財務信息系統也由封閉走向開放,財務管理環境變得更加錯綜復雜,面對這些機遇和挑戰,醫院應設置專門機構,保障管理會計職能實施,財務人員需更新財務理念,拓展財務管理的內容,提高專業技術水平,加強對賬管理,確保財務資金安全,為醫院內部管理提供更多的會計信息。
移動醫療;財務管理;會計職能;資金安全
移動醫療,即互聯網+醫療,通過連通醫療行業全產業鏈,實現互聯網與醫療的融合。國際醫療衛生會員組織HIMSS將移動醫療定義為“通過使用移動通信技術——例如PDA、移動電話和衛星通信來提供醫療服務和信息,具體到移動互聯網領域,則以基于安卓和iOS等移動終端系統的醫療健康類APP應用為主?!?011年8月12日“2011中國移動醫療產業大會”在北京召開,開啟了我國移動醫療發展的里程牌[1]。目前,國內移動醫療主要分為五大領域:可穿戴設備(制藥及器械企業)、醫藥電商(醫藥流通)、醫保控費PBM(政府醫保、商業醫保)、全方位服務(患者)以及網絡醫院醫療信息化(醫院、零售藥店)。對于醫院而言,就是通過與第三方互聯網技術服務商合作,建立醫生和患者對接的移動醫療APP平臺,創新患者就醫模式,打造網絡醫院。
移動醫療在醫院的運用,作為醫療行業信息化發展的重點正在向著提高服務效率、減少醫療差錯、控制醫療成本、改善就醫體驗的方向發展[2],真正形成“以患者為中心”的就醫服務模式,實現全方位為患者服務、與患者互動。移動醫療平臺患者端擁有“就醫導診”、“自助服務”、“醫患互動”、“我的賬單”等功能模塊,具體運用模式主要體現以下方面:
(一)預約掛號
在預約掛號階段,患者在醫院APP平臺進行實名身份或者診療卡注冊,選擇科室、醫生、就診時間,完成預約掛號,醫院APP平臺發送溫馨就診提示短信,通過支付寶、微信或銀聯等進行網上支付后,資金轉入醫院賬戶。
(二)就診繳費
在就診階段,醫生對患者進行悉心診療,在醫生端開具必要的檢查單、藥品單?;颊咄ㄟ^醫院APP平臺,查詢醫生開具的檢查單、藥品單以及地理位置信息,并進行網上支付,資金轉入醫院賬戶。
(三)查看報告
檢查報告完成后,醫院APP平臺向患者發送溫馨短信提醒?;颊呓拥教嵝押?,再次去開單醫生診室或者通過醫患互動模塊,詢問檢查結果及后續診療方案。一般情況下,為控制患者醫療費用,無需為患者提供紙質報告。
(四)綜合服務
患者在醫院APP平臺患者端可以實時查詢醫院簡介、公告資訊、健康知識和就醫指南等信息,在就診后可以對醫生進行滿意度評價,醫院在管理平臺可針對性地對部分患者進行回訪[3]。
從20世紀90年代末開始,醫院在局域網內先后引入CPOE(醫囑系統)、PACS(醫學影像系統)、LIS(檢驗系統)、HIS(醫院信息系統)、HRP(醫院綜合運營管理系統)等,移動醫療平臺的構建,打開了封閉的醫院信息流,形成與醫院局域網相互協同的開放網絡,使醫院真正邁進了醫療信息化時代。醫院財務信息系統也由封閉走向開放,財務管理環境變得更加錯綜復雜,財務管理面臨新的機遇和挑戰。
(一)內外部風險加大
移動醫療平臺的構建,拓展了醫院財務管理的空間范圍,使醫院管理者面臨前所未有的內外部風險。首先,從醫院外部來看,主要存在法律風險和技術風險。法律風險方面,移動醫療平臺的創新,改變了傳統的就醫模式,但是與移動醫療相配套的財經法律、法規不完善,醫院財務管理面臨合規合法性問題。技術風險方面,國內移動醫療行業方興未艾,缺乏成熟規范的行業環境和政策,患者文化程度參差不齊,對該平臺的接受程度有限,醫院面臨技術應用風險。其次,從醫院內部來看,主要存在操作風險和運營風險。操作風險方面,醫院通過外包方式構建移動醫療APP平臺,但是該平臺作為鏈接醫院內外網絡的節點,存在信息安全隱患,外包可能導致該“關鍵業務”問題不斷甚至失控。運營風險方面,移動醫療平臺創新了就醫模式,同時醫院管理也要跟上步伐,醫院管理者和關鍵崗位人員的知識結構、專業經驗等方面可能引發運營風險。
(二)會計賬務處理改變
移動醫療平臺就醫模式,打破了傳統醫院財務會計賬務處理方法,主要體現在“預收醫療款”、“醫療收入”的確認和退費流程。首先,移動醫療平臺的構建減少了醫院“預收醫療款”帶來的資金流。在該平臺上,患者不能通過“我的賬單”界面充值預繳,在就診時根據醫生處方通過支付寶、微信或銀聯支付實時繳費,實行診中支付。其次,移動醫療平臺的構建改變了“醫療收入”的確認時點。患者繳費后,醫務人員在醫生端核實確認繳費信息,款項隨即轉入醫院APP賬戶。次日零時款項自動轉入醫院銀行賬戶,根據銀行入賬回執單和APP平臺醫療收入報表,通過醫院APP平臺、HIS和HRP醫療收入接口,制單會計在HRP會計核算系統自動生成憑證,確認“醫療收入”。第三,移動醫療平臺的構建改變了傳統的退費流程。如果患者已繳費未就醫申請退費,醫院管理者在管理平臺審核通過后,款項原路退回。如果醫務人員在醫生端已確認繳費信息,患者又申請退費,需開單醫生、執行醫生在醫生端審核退費申請,醫院管理者在管理平臺審批通過后,退費完畢,款項在若干工作日內退回到原支付方。根據銀行退款回執單,制單會計沖減已確認的“醫療收入”。
(三)會計職能轉變
移動醫療平臺模式下,患者繳費和退費均通過支付寶、微信或銀聯,收費處現金收付工作量減少,相應的現金收付和持有風險降低,這是移動醫療平臺為醫院財務管理帶來的一大便利。移動醫療平臺的應用使收費員從傳統的現金收支工作中解放出來,除了開放少量的收費窗口外,其余的財務人員可以向稽核會計、風險管理、預算會計、成本會計和績效核算會計轉型。同時,在該平臺的構建下,財務人員不僅可以獲取財務信息,還可以獲取更多的非財務信息,例如患者滿意度、單病種醫療費用、疾病治愈率、醫療創新能力等,通過對財務信息和非財務信息的整理和分析,財務管理者對醫院經濟運行情況得到更具客觀性、綜合性的評價。
(四)規避信用卡套現
傳統就醫流程中,患者在收費窗口可通過銀聯支付充值就診卡,就醫完畢后,進行退卡,收費員將卡內余額以現金方式退給患者,這就存在信用卡的套現問題。而在移動醫療平臺模式下,患者不能通過“我的賬單”充值預繳,且退費發生時直接退回原支付方,這樣有利于防范信用卡套現。
(一)更新財務理念,提高專業技術水平
移動醫療平臺的構建打破了傳統財務會計的管理目標,開拓了財務管理的空間范圍。醫院財務人員要與時俱進,更新財務理念,借力醫院信息化平臺,提高專業技術水平,在財務管理目標和內容等方面進行創新實踐。為了有效應對移動醫療平臺帶來的各項風險,醫院財務人員需加強學習財經法規和風險管理的相關內容。財務人員需提高專業技術水平,例如,合規風險管理會計不僅要懂法律,同時要熟悉醫院內部監管規定,精通相關業務流程等,是綜合性的人才。通過移動醫療平臺,財務人員可從中獲取更多的患者相關疾病種類及治療方案等海量數據[4],對病種成本數據加以評價分析,實現成本控制的目標。
(二)加強對賬管理,確保財務資金安全
醫院資金流在移動醫療平臺上實現內外互聯網流動,財務人員需做好會計基礎工作,實現日清月結。每日銀行出納、稽核會計及時取得銀行回執單,制單會計及時入賬,在符合內部控制規范的條件下,還應設置專員,負責與銀行的對賬工作,每月編制銀行存款余額調節表。會計主管每月審核銀行存款余額調節表,確保財務資金安全。
(三)設置專門機構,保障管理會計職能實施
目前,在我國多數醫院的科室職能劃分中,醫院管理會計的部分職能被忽視或分配到其他科室,并未設置專門的管理會計部門,也沒有聘用專業的管理會計人員從事管理會計崗位,管理會計的功能和作用難免大打折扣[5]。借力醫院信息化平臺,醫院需成立專門管理會計機構,使其單獨地行使管理會計職能,管理會計工作才能真正落到實處。管理會計可從整體上對醫院的經營情況進行把握,從戰略的高度開展預測、決策、計劃、控制、評價等各項工作,管理會計的內容可拓展到風險管理、采購管理、預算管理、成本管理和績效考核等方面,為醫院內部管理提供更多的財務信息和非財務信息,實現醫院內部經營管理的最優,促進醫院健康有序發展。
[1]任行.國外移動醫療體系發展現狀[J].中國數字醫學.2013,8(4):95-97
[2]趙霞,姚惠東,劉曉輝,李小華.移動醫療技術對臨床服務的拓展和細化[J].中國數字醫學.2014,9(4):(10-12)
[3]李延華.創新服務模式構建網絡醫院的嘗試[J].現代醫院.2012,5 (12):(143-144)
[4]牛啟潤.移動醫療APP建設方向[J].中國數字醫學.2014,9(4):(26-28)
[5]李杰.管理會計在新時期醫院會計管理中的應用研究[J].理論研究.2013:(72-73)
張山鳳(1989-),女,碩士研究生,商丘市第一人民醫院,成本會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