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娟
204國道柘汪收費站
淺談收費公路資產計提負折舊的理論依據與現實意義
王海娟
204國道柘汪收費站
本文對收費公路資產與普通固定資產的進行了比較,提出了收費公路資產應當計提負折舊的理論依據及現實意義,以供參考。
收費公路資產;負折舊;依據;意義
與普通固定資產相比,公路資產和收費公路資產具有以下特性:
1.是全社會公共產品,具有基礎性、先導性、社會公益性。
2.項目建設具有政府指令性,實行政府計劃管理。
3.項目投資大,服務期限長。
4.資產價值因后續資本性支出持續增加而逐年增大。
5.投資及后續支出與經濟效益成反比,與社會效益成正比。
6.資產使用壽命與土地壽命相同,基本沒有全部破損、滅失、報廢等現象。
7.投資回收期長且不確定。
8.投資收益具有滯后性和穩定增長性。
9.政府全額投資無需收回,非政府投資需要收回。
10.收費公路具有特許經營性和法定期限性。
11.政府還貸公路具有政府指導性、非盈利性,實行政府預算管理和財政收支兩條線管理。
12.資產所有權始終為國家,收費公路資產為有限期授權經營,代為管理,經營期滿須無償移交國家和委托人。
基于公路資產不同于普通固定資產的上述特點,非收費公路資產不計提折舊,收費公路資產計提折舊應當有別于普通固定資產。
折舊是指固定資產在使用過程中,逐漸損耗而消失的那部分價值,是在固定資產使用壽命內,按照確定的方法對應計提折舊額進行系統分攤。
折舊在財務上有三個作用:其一,投資成本貨幣形式回收;其二,確保固定資產價值完整,為資產重置提供資金來源;其三,抵減當期利潤,減少應納所得稅額。
收費公路資產在使用過程中,會出現損耗、損壞,影響行車安全與暢通。為了確保公路的使用性能,人們采用在發生損耗和損壞時,對公路實施大中修,水毀搶修,預防性養護等措施,通過局部大修實現整體更新,保證公路可持續使用。公路大中修工程能使公路的完好狀態保持一年以上,其投資屬于資本性投資,是構成公路資產價值的必要部分。這就說明,收費公路資產的期末價值始終大于期初價值,其凈殘值大于原值,折舊額應為負值。按照折舊的一般計算公式,年折舊額=(固定資產原值—預計凈殘值)/預計使用年限。
由于收費公路資產原值始終小于預計凈殘值,年折舊額始終小于零,所以收費公路資產應當計提負折舊。
也就是說,負折舊的概念是完全按照固定資產折舊的概念和計算公式,結合收費公路資產的特點和現實,得到的符合要求的結論。其客觀真實性、科學性毋庸置疑。
負折舊概念對于解決當前我國收費公路資產計價問題,促進收費公路資產賬實相符,抑制經營性公路暴利和逃稅行為,改善政府還貸公路企業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豐富和完善固定資產折舊理論與實務等等,均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
(一)有利于彌補和完善現行制度下對收
費公路資產的計提政策、有助于收費公路資產賬實相符現行制度下,收費公路的賬面價值被嚴重低估,賬面價值與實際價值之間的差距越來越大,賬實不符現象愈加突出。主要有以下原因和表現:
1.公路投資超概:由于公路概算編制時間早于施工若干年,期間國家土地政策、征地拆遷政策、貸款政策、物價、自然災害、工程設計變更等原因引起的工程實際投資超過概算批復投資現象普遍且較為嚴重,調整概算批復審核嚴格且程序繁瑣。實際中,最終實際投資超施工預算批復,預算批復超概算批復,概算批復超估算批復,造成收費公路賬面價值低于實際價值。
2.地方政府資本金不到位:收費公路建設中,地方政府承諾的資本金不能到位或者不能完全按期到位已成了公開的秘密。國家規定收費公路項目資本金應占概算總投資35%,但審計署審計結果全國到位率只用11%,未到位資本金就須由銀行貸款等有償債務資金墊付。
由于此部分墊付資金一無計劃二無批復,政府財政、物價部門確定收費標準和收費期限時,與超概投資使用的貸款一樣,被剔除。這些貸款成了見不得光的“黑錢”、無人買單的“呆賬”、無資金來源的“死賬”。該兩部分在建設期形成的實際資產因無依據而上不了收費公路資產的“戶口”,一直游離于公路資產賬外,形成賬實不符。
3.過量使用貸款和超期使用貸款產生的利息:因超概算投資使用貸款、資本金未到位使用貸款、資本金遲到位、未到位延期使用貸款、項目建設期延長導致延期使用貸款等原因,造成建設期貸款利息超出概算,工程決算時被剔除,形成構成工程實際成本的費用性支出卻游離在收費公路工程資產賬外,形成賬實不符。
4.公路大中修、水毀搶修、收費系統升級改造、收費站改擴建、服務區改擴建、治超站點建設、安檢站點建設等,構成公路資產價值的后續資本性支出,因現行制度對收費公路資產在竣工驗收后實行造價“封口”政策,無法計入收費公路資產價值之中,導致賬實不符現象愈演愈烈。
(二)有利于改善政府還貸公路企業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
計提負折舊,將游離于收費公路固定資產賬外的有依據的超概支出、資本金未到位使用的貸款支出、被剔除應予資本化的貸款利息支出、公路后續資本性支出等逐步計入收費公路固定資產價值之中,讓收費公路的賬面價值與實際價值相符,讓超概使用的貸款、資本金未到位使用的貸款真實合理地顯示在公路資本的賬面之上,讓“黑賬”、“呆賬”、“死賬”白起來,活起來,讓政府相關部門和社會公眾清楚政府還貸公路的家底和真實負擔,非但不會影響融資(上述賬項貸款銀行一清二楚),還會有利于調整收費標準和收費期限,合理解釋企業支出及其構成。
另一方面,不計提折舊,可以增加企業盈利,有利于企業改善經營成果。計提負折舊,將超額超期使用的流貸利息予以沖抵,增加公路資產價值,即,借:累計折舊;貸:財務費用。企業的經營成果將大大改善。
計提負折舊,將長期掛在在建工程項下的資本性支出轉入公路資產項下,即,借:累計折舊貸:在建工程。企業的財務狀況將得以改善。企業財務狀況改善,經營成果改善,就是為融資活動提供了最大的支持,就是國有資產保值增值的最好體現。
(三)有利于抑制經營性公路的暴利行為,增加國家稅收,調節兩種收費公路之間的公平競爭
計提負折舊,讓經營性公路由減利變為增利,由抵稅變為加稅,不但能夠增加國家和地方政府稅收收入,有利于抑制暴利行為,還能促進經營性公路與政府還貸公路之間的公平競爭,有利于收費公路行業健康穩定發展,有利于平抑民忿民怨。
總之,收費公路資產計提負折舊有利于企業對外融資、確保國有資產保值增值,有利于抑制經營性公路暴利行為,增加國家稅收,實現兩類企業公平競爭。
[1]張芳冰.經營性高速公路固定資產計提折舊研究[J].中外企業家,2014,08:51+53.
[2]劉剛.政府收費還貸高速公路資產折舊問題探討[J].北方經貿,2009,05:5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