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玉重
肇慶市城市規劃設計院
關于新時期村莊規劃的幾點思考
謝玉重
肇慶市城市規劃設計院
該文在編制肇慶市懷集縣下帥鄉六橋特色村莊規劃的基礎上,深入思考新時期農村規劃的編制工作方式與重點,提出當前農村規劃的應該著重從三個方面入手:一是赤腳做規劃,即規劃編制人員應該深入農村,了解農村特色,跳出以往城市規劃的框架,從理論和思維上貼近農村,切忌用城市規劃的思維模式指導農村規劃;二是現場做規劃,農村規劃有自身的復雜性與社會特性。村莊規劃有別于城市規劃,村莊內部沒有明確的用地權屬,村民規劃意識不強,土地傳承以及小農經濟觀念較重,工作阻力較大。有效處理宅基地、村民利益以及社會發展等方面的矛盾是農村規劃的重點任務,開展規劃編制工作時應深入群眾,現場協調用地、道路走線、改水改廁等重要設施的建設,現場定方案。三是大眾做規劃,農村規劃應該虛心向當地村民學習、取經,加強村民的參與力度。村民關注的重點是與自身密切相關的建設活動,只有村民才真正了解本村缺什么、需什么、急什么。從規劃審批的角度,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鄉規劃法》,村莊規劃審批前應經村民大會或村民代表大會審議通過,也應該充分遵循村民意愿。
村莊現狀;規劃特征;風水迷信;規劃管理
近年來,中央和廣東省主要領導高度重視新農村建設工作,重視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和生產生活條件,提出了許多重要思想論斷和方法理念,為廣東省在新常態下加快推進新農村建設工作指明了方向。
肇慶市為支持懷集縣下帥鄉創建全省民族鄉發展先進地區,特在新農村建設的基礎上啟動下帥鄉特色村莊規劃,要求從實際出發,協調村民利益,整治村莊環境,落實各項建設設施。
2.1基礎設施水平不高
現狀通往村莊內部的道路已全面硬底化,然內部道路多為斷頭路,部分尚未硬底化的路段路面質量相對較差。規劃應考慮完善內部交通網絡體系,增強通行能力,提高交通安全,強化內外交通銜接,并于合理地段設置社會停車場。
2.2市政公用設施體系不全
排水主要依托民宅周邊的屋檐溝,生活污水不經處理就近排至水體。缺少生活垃圾收集設施。規劃應統一安排排污與處理設施,落實相關管線的建設,增設垃圾簍等垃圾收集設施。
2.3老舊住宅雜亂
規劃范圍內建筑質量層次不齊,老舊住宅與新建建筑立面雜論,影響整體景觀風貌。規劃應在充分梳理老舊住宅的基礎上,提出立面整治方式。
2.4公共開敞空間匱乏
現狀缺少必要的公共空間,村民缺少日常室外休閑、娛樂、健身的場所。規劃應選擇合理的位置布置具有游憩、表演、健身等功能的廣場或公園。
2.5民族特色不顯
規劃范圍內漢化嚴重,缺少壯族民族元素,特色不顯。民居、古樹以及梯田等資源未得到充分利用。規劃應提出具體的民族特色營造策略,依托特色資源策劃特色項目,力圖將其建設成為壯族風情濃郁的以茶文化為主題的特色旅游村莊。
3.1村莊規劃特征
3.1.1注重實施
村莊規劃最大的特點是注重實施,就下帥鄉六橋村特色村莊規劃而言,項目組多次組織村民座談、交流,最核心的問題基本上都圍繞能不能建、怎么建、什么時候建。
村莊規劃確定的建設和改造項目應該從實際出發,切忌好高騖遠。項目組曾就下帥鄉六橋村按城市規劃的思路,描繪出二十年后的村莊發展藍圖,但現實是目標定位脫離當前實際,各項建設難以啟動,喪失了規劃指導作用。
3.1.2側重于近期建設項目
村莊規劃一般側重于近期建設項目,換而言之,村莊規劃在一定程度上等同于村莊三年建設計劃或五年建設計劃。村莊發展受限于基礎薄弱,資金有限。
3.2整治和改造為主
3.2.1村莊規劃工作重難點
促進農村村莊規劃的發展。農村社區規劃應首先立足于區域發展條件,不同的區位,村莊規劃工作發展的方式和方法也不同。農村規劃應有效利用區域資源條件和對外交通條件,與相鄰地區經濟協調發展,根據促進經濟發展的思路,規劃出相應的發展空間和用地。因地制宜地進行山、水、田、林、路、村綜合治理,建立高效、低耗、低污染的生產體系,增加農民收入,提高農民的生活質量,改善農村居住條件和人文環境。
3.2.2風水迷信影響科學布局
從宗教發展史上看,人類原始的宗教形態最初表現為原始的巫術行為,從巫術演變而來的宗教儀式與方式,則是人類支配自然、溝通神人關系、平息心中憂患的途徑。《說文》對“巫”的解釋是:“能事無形、以舞降神者也?!憋@然,“娛神”是原始宗教的“務實”目的。娛神的意義演變到今日,實質并沒有變化。崇拜是心理的趨向,娛神則構成了必不可少的形式。在嶺南的泛神崇拜中,這種“娛神”的務實意義是其顯著的特征。
3.2.3村民參與村莊規劃現有缺陷
由于村莊經濟社會發展現狀的限制,一些城市規劃公眾參與方法,如論證會、聽證會、聽取專家意見等并不適用于村莊規劃?,F階段,村民參與村莊規劃的方式比較簡單,多為問卷調查、規劃成果展示等。這些手段在規劃制定中僅僅起到輔助決策作用,不足以真實反映村民參與規劃意愿。例如,問卷調查中的問題設置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政府或規劃師的主觀意愿,對于村民客觀現實需要關注不夠;規劃成果展示作為一種事后參與的方式,其參與象征性大于實質性。另外,村民參與代表性不足也弱化了參與的有效性。從問卷調查統計情況看,村民參與樣本抽取隨意性明顯,由于很多農村青壯年外出務工,村內老年人和婦女居多,導致村民參與質量不高,參與效果不佳,未能真正實現村民參與的自覺性和全面性。
3.2.4缺少有效的規劃管理
政府土地規劃管理體系必須重構,但簡單地取消中央政府的土地規劃管理權力并不可取。改革的方向應是理順圍繞土地資源所形成的各方面利益關系,改變目前嚴重不合理的土地規劃管理權配置格局,建立適應市場經濟要求的政府土地規劃管理體系。
現行政府土地規劃管理體系的主要弊端,一是權力過于集中,指令性指標作為主要管理手段,極大限制了地方政府合理利用土地資源的主動性;二是政府土地規劃管理的參數不科學,影響土地利用效率;三是地方政府事實上尚無力按照市場經濟的要求行使土地規劃管理職能,土地管規劃理法治化的條件與現實要求嚴重不相匹配。
[1]王學鋒、成媛媛:“我國城鄉規劃申訴制度現狀特征及完善途徑探討”,載《規劃師》
[2]皋華萍:“規劃申訴:完善規劃救濟的可行路徑”,載《前沿》2011年第14期。
[3]鄧佑文:“論行政參與權的法律保障”,載《中國行政管理》2012年第4期。
[4]黃學賢、齊建東:“試論公民參與權的法律保障”,載《甘肅行政學院學報》2009年第5期。2009年第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