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明杰
鄭州市第一建筑工程集團有限公司
建筑工程項目管理創新的探討
耿明杰
鄭州市第一建筑工程集團有限公司
實行工程項目全面標準化管理,是推進施工企業管理創新的一種有效形式。以此為切入點,可以帶動施工企業整體素質的優化和管理進步。創新、改進是永無止境的,企業的管理體系也是一個與時俱進的過程,只有通過不斷的完善和改進,保持管理體系運行的有效性,才能推動公司運作的規范化,從而提升公司整體管理平臺,更好地拓展業務,參與市場競爭。
建筑工程;項目管理;創新
施工項目管理是企業運用系統的觀點、理論和科學技術,對施工項目進行的計劃、組織、監督、控制、協調等全過程管理;不同的項目管理階段,不同的項目管理方法,其任務、內容、目標各有側重。工程項目管理的創新,是多種復雜的創造性活動。所謂“創新”就是“創造和革新”,是新觀念、新構想的形成和運用;而不斷創新的過程就是企業創新能力培養的過程,即核心競爭力的培養。要搞清各專業之間的關系,開展業務流程再造,即從技術和組織管理方面的實現創新。通過改進建筑企業工程管理,以有效地培育企業核心競爭力,整體推進建設領域各參與方更好地應對未來國際工程管理的新挑戰。
1、工程項目施工管理創新是現代企業制度建設的需要
建筑施工企業在招標承包制下,推向了市場,接受了改革風雨二十余年的洗禮,人們的思想觀念、經營意識,人們的市場觀念、競爭意識逐步形成,并不斷加強,清除了人們思想中長期形成的“等、靠、要”的思想。生存、發展靠市場、靠自己的觀念形成,并被加強。看到改革成果的同時,冷靜思索一下,建筑施工企業的管理體制還沒有大的變化,機制不活。建筑施工企業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的落腳點應該是不斷創新和完善項目施工管理,而施工項目能否全面、順利實施,解決好項目與企業的關系是關鍵,項目與企業間責任不明、關系模糊,激勵不夠,約束不嚴,不確定因素過多等嚴重影響著項目施工管理的正常實施,必須通過創新才能使項目施工管理適應現代企業制度建設的要求。
2、工程項目施工管理創新是時代的要求
縱觀歷史發展的長河,無論從社會學的角度還是從政治經濟學的角度,沒有創新就沒有進步。創新、改革、發展一體化,己成為我國長期堅持的基本戰略。創新是一個民族的靈魂。沒有創新,跟在別人的后面,落后于別人是要挨打的,這是歷史深刻的教訓。工程項目施工管理推行十幾年來也是時適應、時阻礙生產力發展。面對新的世紀,如何建立不斷適應生產力發展需要,適應市場需要,適應提升企業文化及品牌效應需要的項目施工管理模式,努力走一條"創新、改革、發展"的一體化道路,是建筑施工企業亟需面對的一項艱巨而關鍵的任務,只有不斷創新才能使項目施工具有強大的生命力。
3、項目施工管理的創新是建筑市場不斷發展和日趨完善的要求
建筑施工企業在工程投標中存在的過渡競爭,相互壓價、低價中標,仍然是普遍現象。業主由于處于買方市場,合同中不合理的要求、不平等的條款,使業主擺脫責任,承包商地位十分被動,設計和監理不能很好履行職責,也難以履行職責,職能錯位常常不自覺地發生。國有建筑施工企業與集體、個體企業存在著不正當競爭,影響公正、公平的實現;行業保護、地區保護仍然較為嚴重,建筑市場行業、地區間的壁壘,阻礙和影響著市場的健康發展。
1、觀念創新
施工企業高層管理者的高度重視是施工管理進行不斷創新的關鍵,因此,要提高企業高層管理者的創新意識,加大對經費投入,加強對人才的培養和引進力度,對企業要用創新的管理思維進行管理,也就是在在施工管理中要適應市場的需求,對項目施工管理創新的緊迫性、重要性、長期性和艱巨性要有深刻的認識,以企業高度的的發展戰略來定位項目施工管理的創新作,并落實好創新工作。
2、體制創新
建筑施工企業項目施工管理機構創新也就是給這一機構的體制進行創新。盡管合同的履約期仍被作為項目的生命周期,但項目部不再僅僅是企業的派出機構,此次體制的創新而是要讓項目部成為分公司,并建立起一套可行的企業制度。因此,要做到企業機構體制的創新,必先建立起企業制度。首先,要確立有限責任制度。項目分公司投資的主體便是企業,做到產權清晰就必須制定資產經營責任制,并確定新型的產權關系,界定企企業與項目部各自的邊界責任,必須讓企業退居到控股公司的位置,行使自己的職責,并讓其承擔相關的有限責任。其次,就是要建立企業法人財產制度。法人財產是達到企業法人的基本保障,所以,要依據明確的法人財產來證明項目部的法人地位的獨立性。項目部才能獨立的承擔法人責任,走向市場,自主經營,自負盈虧。最后,要形成法人治理結構,企業出資興建的項目部分公司,體現著企業控股公司的權力和意志。
3、技術創新
企業應用新知識、新技術、新工藝、新裝備就是技術創新的實質所在,通過新的生產方式和經營管理模式的采用,才能使得自身產品的技術含量得到提高、市場競爭力得到增強,并在市場上占據一定的地位,從而實現市場價值。創新技術是項目施工管理的重要保障,通過技術的創新,才能確保施工的質量和進度,給企業帶來最大的經濟效益,同時,體制的創新和改革也得力于技術創新的支持和保障,總之,技術創新是項目施工管理創新的基礎。
4、組織機構創新
項目部作為建筑施工企業的代表,但其本身不是企業,這一明確的界限使得責任項目部無法承擔。在工程的施工過程中,項目部通常只會對自身的局部利益做考慮,這樣就使得項目部的運作脫離了企業的發展,從而給企業留下了潛在的隱患。再者,雖然企業有責任書對項目經理進行約束,但項目經理擁有人、財、物的處置權,擁有指揮、決策權,使得責任書對項目經理失去了有效的制約作用。因此,要改變這些狀況,就要就組織機構進行創新。具體方法可以拓寬建筑施工項目施工管理的內容從市場跟蹤、投標競爭、合同簽訂、履約、獲得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全過程進行考慮,建立健全項目部的組織機構對項目全過程的進行有效管理來,也就是對項目部做全新的定位,將其設立為企業的分公司。
綜上所述,伴隨著我國改革開放以來市場經濟體制的日趨完善,以及一代代工程師在建筑工程項目施工實踐當中的不斷努力和摸索,進一步提高了工程項目管理創新力度,推動了建筑工程事業的持續、健康發展。
[1] 賴瑜. 建筑工程項目管理創新的探討[J]. 門窗. 201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