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敏杰
身份證號碼:410782198612060035
?
淺析工程建設安全管理存在的問題及相應對策
李敏杰
身份證號碼:410782198612060035
摘 要:在我國工程建設行業快速發展中,施工安全管理在其管理體系中占有極為重要的位置,加大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力度是人們居住及工作順利進行的基礎保障。為此,本文主要對工程建設安全管理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應的對策。
關鍵詞:工程建設;安全管理;問題
伴隨國民經濟增長速度的不斷提升,我國工程建設安全管理水平也得到了有效提高,工程建設與國計民生息息相關,安全管理水平的高低將直接影響到國民經濟的發展。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化,在建立與完善我國工程建設安全管理體系的過程中,不僅能夠降低安全事故發生率,更能達到調整產業結構﹑提升我國國際競爭力及土地資源合理利用的目標。同時,在分析工程施工項目安全管理工作現狀的前提下,與充分了解建筑工程安全管理存在的問題同時,應合理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并根據施工現場具體情況,選取科學有效地管理措施,以此為工程施工項目安全管理水平的提升提供可靠依據,并推動國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1.1 安全意識不強,重視程度不高
當前,企業要真正樹立“安全第一”的生產理念,要處理好經營﹑效益﹑質量和安全生產的關系,確立好安全管理是企業生產﹑經營重要組成部分的思想,把安全生產工作真正放在首要位置來抓。但部分企業領導只注重口頭上的 “安全第一”,實際工作中往往把經濟效益擺在第一,認為把時間和精力放在抓進度和提高經濟效益上就行了,對安全生產不重視﹑不檢查,或是對檢查出的問題不解決,對安全生產存有僥幸心理,重視程度不夠,這是造成安全隱患的原因之一。
1.2 崗前培訓不足,安全意識薄弱
近年來,由于企業三級安全教育不徹底,安全技術交底不到位,大量既沒有進行崗前勞動技能培訓又缺乏施工現場安全教育的務工者上崗后,對工程現場的不安全因素一無所知,對安全生產的重要性沒有足夠認識對規范作業的基本常識不了解,欠缺安全技能,自我保護意識不強,違章指揮﹑違章作業﹑違反勞動紀律等現象嚴重。
1.3 市場不規范,安檢措施難落實
工程施工存在的安全問題,從根本上講是工程建設市場秩序混亂的產物,引發安全事故的潛在因素是許多不規范的市場行為導致的。一些企業安全生產制度﹑管理措施難以在施工現場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形同虛設,導致事故頻發等都屬于不規范的市場行為。甚至有一些建設項目辦沒有辦理施工許可﹑質量安全監督等相關手續就擅自開工建設,規避政府主管部門監管。不少工程項目在建設過程中存在著搶工﹑趕工,任意壓縮合理工期現象,也給安全生產帶來了隱患。
1.4 缺乏有效的監管體系
現階段我國建筑業的格局為 “總承包企業﹑專業分包企業﹑勞務企業”,這種分配結構存在諸多弊端,如尚未形成以總承包為龍頭﹑專業承包為依托﹑勞務分包為基礎的金字塔資質體系。建筑市場不能形成良好﹑有序的競爭環境,常常會出現多個分包商進行一個項目的承包,而對這些分包商的信譽﹑技術等綜合實力不能確定,致使建筑工程施工中存在大量偷工減料的現象,在施工管理中存在嚴重的安全意識淡薄問題,以致于安全管理水平低下。這些問題的大量存在其主要原因在于我國并沒有建立完善的法律保障體系,監管體系不健全,導致一些企業只為眼前利益,建造出大量豆腐渣工程。這種現象的存在,不僅不能保證建筑物的質量,還會給國家及人民的財產安全與人身安全造成極大的威脅。
在工程施工過程中,必須對每一個施工階段的進行質量把關,確保工程不存在任何質量問題的基礎上,在進行下一個環節的施工。這就要求施工企業必須做好安全管理工作。為確保施工質量,必須了解施工現場的進度,只有這樣才能有效避免質量問題及安全事故的出現。在施工安全管理過程中,必須實行強有力的管理措施,才能確保工程質量,才能延長工程的使用年限。
2.1 增強現場安全管理意識
管理人員全面負責施工現場的安全措施﹑安全生產等,保證工程現場安全。直接對安全生產負責,督促﹑安排各項安全工作,并按規定組織檢查﹑做好記錄。制定項目安全技術措施和分部工程安全方案,督促安全措施落實解決施工過程中不安全的技術問題。 全員監督檢查施工全過程的安全生產,糾正違章,排除施工不安全因素,安排項目部安全活動及安全教育的開展,監督勞保用品的發放和使用。施工工長負責上級安排的安全工作的實施,制定分項工程安全方案,進行施工前的安全交底工作,監督并參與班組的安全學習。
2.2 建立安全組織機構
建立健全安全組織機構。通常情況下施工企業都設有安全組織機構,在此基礎上應建立健全項目安全組織機構。對安全生產目標進行有效確定,在安全管理中必須對參與各方的具體分工進行明確,加強工程安全管理力度,也是企業經濟效益提升的有效保障。在具體工程管理中,必須根據施工項目的特性及施工規模與施工進度進行施工安全管理模式的準確確定。當工程較大時必須指派安全總負責人,同時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組織機構進行有效管理。在工程安全管理中必須實行責任制,全面實行“四負責”制度,即企業管理者對全施工現場負責,專職安全員對部位負責,班組長和施工技術員對各自的施工區域負責,操作者對自己的工作范圍負責。
2.3 加大培訓力度
企業必須在施工前期對施工人員進行科學有效的施工安全培訓工作。增強施工人員安全防范意識,增強施工人員安全施工的意識,這樣在施工過程中不僅能夠起到規范施工工序的作用,還可以有效提高施工人員的自我保護能力,增加建設過程中的安全性,降低安全施工發生的機率,才能提高工程的質量及使用周期。
2.4 健全施工安全監督制度
為更好地實現工程建設過程中的安全性,必須對其施工的整個過程進行合理有效地安全監督,對施工的各個階段進行安全隱患排查,杜絕任何安全隱患的存在,在工程建設中充分發揮安全監督的職能。在現場必須與施工的具體情況進行有效結合,進行定期定時抽查。在充分了解﹑分析現場的環境﹑地質情況后,進行可預防性地監督控制,如采用互聯網技術等對場地進行安全監管,將每次抽查的信息進行記錄并及時反饋,相關管理部門必須依據實際情況對各種安全問題進行及時有效地分析﹑處理,確保工程的安全性及質量。
2.5 加強施工過程的安全管理
工程施工中,具有作業面廣及專業涉及多等特點,這些特點都增加了施工的復雜性及難度。在施工過程中不可能做到對每一個施工人員都進行有效管理,因此如安全管理不到位,將出現各種安全問題。基于此,施工企業必須建立嚴格的安全交底及日常檢查制度,在工程施工前就做好技術交底工作。在工程施工過程中,必須加強施工現場安全巡查力度。并組織相關人員定期對現場安全進行檢查,當發現安全隱患時必須進行及時分析并采取科學有效地措施進行處理,進而對工程施工的安全性進行有效提升。
綜上所述,為全面提高工程建設安全管理水平,必須嚴格落實安全生產“黨政同責﹑一崗雙責﹑齊抓共管”制度,全面排查安全隱患,從嚴執行安全生產標準和監管措施,提升安全事故預防和應急處置的科學化水平,堅決防止發生重特大事故,確保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和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張慧珺. 建設工程安全風險評價與管理研究[D]. 山東大學 2014
[2]徐廣澤. 安全管理在工程建設中的若干思考[J]. 交通世界(運輸.車輛). 20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