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建軍
(賀州市文物管理所,廣西 賀州 542800)
?
【非物質文化遺產】
新時期賀州市文物保護管理工作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郭建軍
(賀州市文物管理所,廣西 賀州 542800)
本文針對賀州市文物保護管理工作在新時期存在的突出問題,如文化與社會經濟持續發展、舊城改造、新農村建設、工業園區、旅游開發都與歷史文化遺產的保護產生了復雜的矛盾。提出當地文物管理部門應根據實際情況,依據文物保護法規,制定切實有效的解決措施,同時也提出新的文物保護管理工作理念,旨在加強賀州市文物保護管理工作。
賀州;文物保護;管理工作
位于古道之上的賀州,自古以來是五嶺南北文化交融的地區,是維護嶺南穩定的重要政治和軍事保障,是五嶺南北人口、物資、資金流動的重要中轉城市。賀州是廣西文物大市,文物不僅數量巨大且點多面廣,大量文物點分布在三縣兩區的鄉村田野。目前,全市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3處,自治區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34處,市、縣級文物保護單位92處,國家歷史文化名鎮名村5處,歷史文化街區3處,這些珍貴的歷史文化遺產是賀州的歷史見證。在新的歷史起點上,賀州市文物保護管理部門積極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堅持文物工作的方針原則,科學編制考古、保護、修繕等各項總體文物保護規劃,使文物本體及相關環境得到保護,整體提升賀州市文物保護管理利用和研究水平,推進全市文物事業科學發展。
(一)文物基礎缺乏完善機制
長期以來,賀州市轄區內的國家、自治區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沒有組建文保員和文物執法隊伍。地方文物保護經費緊缺,沒有給文物保護員發放補貼,“四有”(有保護范圍、有保護標志、有記錄檔案和有保管機構)基礎工作沒有完全落實,很多文物保護單位沒有劃定文物保護范圍和建設控制地帶,缺乏法律認定依據,造成文物保護管理工作監管不利。
(二)文物考古發掘手續不規范
賀州市的重點建設項目文物考古勘探申報手續、審批程序和環節不明確,由于沒有建立與發改委、國土、環保、住建的項目審批機制住建等部門的項目審批機制,因此很多重點建設工程項目避開文物部門,通過環境評估開工建設,造成文物被破壞,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文物保護管理工作的開展。
(三)文物保護管理人才缺乏
賀州市文物專業人員長期缺乏,專業人員和隊伍建設滯后于文物保護管理事業發展的需要,沒有制定長遠的文物人才培養計劃,一人挑擔的局面依然常見。
(四)文物執法力度不夠
賀州市長期以來沒有設置專門的文物行政執法機構,文物執法壓力大,發生文物違法事件時往往束手無策,沒有切入點,疏于管控。即便公安部門立案,也大多只是罰款,從輕處理,起不到震懾作用。
(五)田野文物被盜案件頻發
田野文物被盜案件頻發,保護管理工作形勢嚴峻。賀州市文物保護工作面臨的問題主要是人為破壞因素和自然破壞因素兩大類。2003-2013年間,賀州市三縣兩區發生一系列田野文物被盜案,涉及鐵鐘、石雕文物、冶煉遺址礦渣、牌匾、木雕構件、古墓葬盜掘和出土文物走私等,致使賀州市珍貴的歷史文化遺產遭受重大損失。
(六)舊城改造、旅游開發制約文物保護管理工作可持續開展
舊城改造、旅游開發是當前賀州市經濟建設和文物保護矛盾關系的一個重要方面。因此,要克服其間存在的負面影響,將局部的對立變成更大空間中的共存,構筑有利于共同發展的平臺,尋求共贏。不能只強調舊城改造和旅游開發而損害文物,也不能只強調文物保護,不允許城市發展。2012年11月10日,賀州市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臨賀故城內河西街發生一起破壞古城青石板街事件。八步區住建局在臨賀故城內進行項目建設時,沒有履行文物修繕審批手續,避開文物部門的監管,擅自施工,致使一條蘊含重要歷史信息的青石板街被破壞,引起了自治區文物局的高度關注。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第21條規定,對文物進行修繕,應根據文物保護單位的級別報相應的文物行政部門批準,同時必須遵守不改變文物原狀的原則。
(一)加強管理,依法行政
針對賀州市文物保護管理工作存在的突出問題,市文物部門采取強有力措施,完善文物行政執法機構和做好文物保護單位“四有”基礎工作。對全市范圍的國家、自治區、市、縣級文物保護單位立碑明示,統一標準,根據劃定的文物保護范圍和建設控制地帶,建立科學規范的文物檔案數據庫。健全文物保護機構,加強部門協調聯系,形成三級管理機制。加大文物法規的宣傳力度,堅持依靠群眾、組織開展形式多樣、內容生動的文物法律法規普及活動,利用各種形式大力宣傳《文物保護法》,讓村民了解當地文物的歷史信息,增強文物保護意識,促進文物保護工作順利開展。賀州市將文博分家,劃分文物管理職能,明確工作責任,是在新的形勢下,文物保護管理的新舉措。在文博事業大發展的趨勢下,在國家簡政放權的背景下,自治區也下放文物項目的審批權,這是提升賀州市文物保護管理工作轉型新舉措的發展理念。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傳統的文化行政部門正在完成由辦文化向管文化、由管微觀向管宏觀的現代行政轉身。為此,賀州市文化主管部門經過不懈努力,加強了文物保護機構隊伍建設,新成立了賀州市文化市場綜合執法支隊,市文物管理所、八步、平桂區文物管理所,負責賀州市野外不可移動文物保護單位的保護管理工作。全市完善建立了文物保護管理機構,認真履行文物保護職責,切實落實文物保護責任。制訂完善管理機制,明確文物管理責任。建立政府保護為主,動員全社會參與的文物保護機制,妥善處理好社會經濟發展、旅游開發和文物保護的關系,將文物保護管理工作納入賀州市經濟社會發展計劃、城鄉建設規劃、重大項目的建設,主動做好文物保護論證,加強管理依法行政。以《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法》《廣西壯族自治區文物保護條例》為依據,制訂相應的具有可操作性的地方法規和管理辦法,認真履行保護職責及有關管理措施,將文物保護單位納入科學正規的管理體制。
(二)建立一支專業的文物保護管理隊伍
整合全市文博人才重點資源,加強文物專業人員培訓,打造一支專業的文物管理隊伍。依據文物法規,依法對文物進行保護管理,保護好賀州市的歷史文化遺產。設立廣西文物保護與考古研究所賀州工作站,以點帶面,在考古發掘工地培養當地的文物專業人才。積極發揮文物保護員的作用,建立群眾性保護網絡,聘請當地群眾作為文物保護員,實施業余保護,加強文物監管巡查,定期匯報。文物保護員長期堅守在鄉村,這是賀州市文物保護工作一直延續的模式,對當前賀州市文物保護工作產生了深遠影響,是文物保護管理工作釘在基層的一顆釘子,使邊遠地區的文物有了安全保障。
(三)制定完整的文物保護應急處理預案
針對全市文物保護單位大部分布在野外的特點,加強與當地政府、公安、村委的工作聯系機制,積極發揮聯防、群防作用,共同確保文物安全,利用當地村民理事會的影響力,建立完整的文物保護應急處理預案,發現問題,及時有效處理。加強與縣(區)、鄉(鎮)、村委會的長效管理機制,在文物行政執法層面,深化與公安部門的合作關系,建立完善與發改、環保、住建、國土多部門聯動的長效工作機制。把文物保護列入基建審批程序,杜絕基本建設對文物的破壞,健全文物安全責任制度,制定文物的保護管理工作制度,是確保賀州市文物安全的有效措施。加強文物執法和文物巡查工作常態化,積極開展全市國保、區保文物保護單位日常巡查、督查工作,重點檢查“四有”工作落實情況。依法處理文物保護與舊城改造、歷史文化名城、歷史文化街區旅游開發的關系,正確執行文物“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強管理”的方針。加強部門合作,形成合力,依法履行所承擔的保護文物的職責,維護文物管理的秩序行為。
第一,文物保護管理相關人員樹立依法保護的理念,全面提高文物保護管理水平和治理能力,不斷完善文物安全工作長效機制,克服困難,推進賀州市的文物保護管理工作。第二,積極謀劃“十三五”文物保護工作目標。“十三五”期間是賀州市文物事業發展的黃金期,我們將抓住有利時機,啟動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申報工作,開展瀟賀古道歷史文化調查研究,積極打造賀州市歷史文化品牌,完成申報中國歷史文化名城的專家考評驗收。加強歷史文化名城核心保護區的規劃控制,歷史街巷和重點文物的保護修繕力度,加強歷史文化名村的保護和建設。
【責任編輯:董麗娟】
K871.7
A
1673-7725(2016)01-0183-03
2015-10-15
郭建軍(1965-),男,廣西藤縣人,館員,主要從事文物保護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