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少云
(瀘州職業技術學院,四川 瀘州 646000)
公安院校大學生政治忠誠教育的實施對策
——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又一功能
張少云
(瀘州職業技術學院,四川 瀘州646000)
思想政治理論課與政治忠誠教育在內容上有緊密聯系,為了拓展公安院校大學生政治忠誠教育的教育渠道,增強其教育效果,可以充分發揮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功能,實現與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內容的五大融合,即理想信念教育與政治忠誠教育的融合;愛國主義教育與政治忠誠教育的融合;“三觀”教育與政治忠誠教育的融合;職業道德教育與政治忠誠教育的融合;黨史與政治忠誠教育的融合。
公安院校大學生政治忠誠教育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
公安院校肩負著培養國家未來人民警察和政法干警的歷史重任,因此,對公安院校大學生進行政治忠誠教育是公安院校人才培養的重要任務。伴隨市場經濟的發展,許多錯誤的社會思潮與價值觀隨之滋生,如新自由主義、歷史虛無主義、普世價值觀、拜金主義、享樂主義、個人主義價值觀等。這些錯誤的社會思潮與價值觀難免會對公安院校大學生產生思想上的負面影響。因此,構建公安院校大學生的思想價值觀“防線”,加強公安院校大學生的政治忠誠教育勢在必行,且必須拓寬政治忠誠教育的教育渠道,尋求外在的教育合力以增強公安院校大學生政治忠誠教育的實施效果。
公安院校大學生政治忠誠教育是以忠誠于黨、忠誠于祖國、忠誠于人民、忠誠于法律為核心的內容。在內容上與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存在很多共性,內在聯系十分緊密。因此,可以充分發揮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功能以對公安院校大學生進行政治忠誠教育,在教學內容上可以實現以下五方面融合。
當下,社會思潮五花八門,對公安院校大學生思想造成了一定的沖擊。
面對此種形勢,公安院校作為特殊院校,必須教育引導學生做到對黨和人民忠誠,對國家的忠誠,這應當是公安人員最基本的政治信仰。信仰關系到一個人的理想信念,學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必須引起重視,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承擔著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任務,可以實現理想信念教育與政治忠誠教育的有效融合。
在思想政治理論課中理想信念內容包含諸多知識點,如理想、信念的概念、特征、理想信念之間的辯證關系,什么是科學崇高的理想信念、大學生應當樹立具有什么樣的理想信念等。這些內容主要教育引導學生應當樹立為人民服務的崇高理想,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信念,胸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共同理想。深刻把握理想與現實的辯證關系,客觀、全面地認識當前改革開放出現的各種復雜問題。在信息滿天飛的時代,青年學生應當始終保持清晰的頭腦,站在正確的立場,科學地辨別真偽、善惡、美丑、榮恥。經得起社會各種誘惑,頂得住各種人生困難考驗,在任何時候不選擇隨波逐流,同流合污,而要做到這些要求實際上就是要做到對黨、人民、國家的忠誠,個人的理想信念要與黨、人民、國家的利益保持一致。在理想信念充分反映了與政治忠誠教育的要點,忠誠教育所強調的忠誠于黨、忠誠于人民、忠誠于祖國的要求,其內涵與理想信念教育內在一致。某種程度上,理想信念教育是對忠誠教育內容的深入解讀和具體化,極大地挖掘忠誠教育的深度。因此,基于二者的邏輯關系教學中可以實現有效融合。
愛國主義教育是思想政治理論課的一項重要內容。愛國主義教育與忠誠教育在內容上保持一致。愛國主義就是讓青年學生熱愛祖國的燦爛文化,熱愛人民,熱愛祖國的大好河山、熱愛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社會主義國家,而忠誠教育內容同樣包含國家、人民與黨。
在愛國主義教學部分,會列舉大量紅色素材,講述中國共產黨的紅色革命歷史,老一輩革命英雄的革命事跡,展現革命先烈為了國家的命運和人民的幸福大無畏的犧牲精神,通過學習讓學生形象深刻地接受愛國主義精神的洗禮,同時將愛國主義精神與忠誠教育有效聯系起來。那些偉大的革命英雄,他們為什么偉大,為什么在敵人的槍林彈雨和嚴刑拷打面前勇往直前,靠的是什么?靠的是對祖國和人民的忠誠,靠的是愛國主義這種高尚的情操。所以要真正做到愛國主義就離不開對黨、國家、人民的絕對忠誠,沒有這種絕對的忠誠,在敵人的嚴刑拷打面前是不可能經得起考驗的,而且有可能成為背叛國家和人民的敵對分子。教學中可以通過案例分析將愛國主義與忠誠教育有機結合起來,引導大學生思考討論公安人員應怎樣踐行愛國主義,怎樣做到對祖國和人民的忠誠,理解愛國與忠誠的緊密關系。通過豐富、生動、感人的材料,教育他們向英雄學習,樹立為人民服務意識,培養為國獻身的情操,有效地將愛國主義教育與政治忠誠教育結合起來。
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擔負著培養大學生“三觀”的社會重任。“三觀”直接關系他自己選擇什么樣的人生道路。青年學生應當樹立馬克思主義的“三觀”,要有辯證唯物主義的世界觀基本立場,為人民服務的科學高尚人生觀及通過勞動為社會作貢獻的人生價值觀。人生觀是“三觀”內容中的核心部分,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引導學生追求科學高尚的人生觀,而科學高尚的人生觀就應當服務于人民,奉獻于社會,獻身于國家。相反,一味向社會索取甚至犧牲國家和人民的利益滿足個人需求的人是沒有人生價值的,也不可能做到對國家和人民忠誠。因此,可以將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中“三觀”部分與忠誠教育有機結合起來。
公安院校大學生走上工作崗位后,需要用勞動和奉獻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而不是貪圖享樂,拈輕怕重,一味索取不愿付出,成為玩忽職守、損公肥私、投機享樂之人。這是準職業人在步入社會前必須擺正的價值取向。青年學生應樹立以為人民服務、集體主義為原則的人生觀,摒棄拜金主義、享樂主義、個人主義的錯誤人生觀。要認識到在我們社會主義國家,人生價值評價的標準是個人通過勞動實踐對社會作出的貢獻。人生價值評價的原則是堅持崗位有高低同貢獻須盡力相統一、物質財富與精神財富相統一,動機與效果相統一。人生觀教育與忠誠教育的有效融合,讓學生充分把握這些內容,逐步樹立科學高尚的人生觀,清楚人生的價值取向,未來才可能在公安干警的崗位做到忠誠,奉獻于社會,創造更多人生價值,做有益于社會的人。因此,三觀”教育與政治忠誠教育可以有效融合。
伴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許多錯誤的價值觀勢必會對未來成為公安人員的大學生造成一些負面影響。如受功利主義思想的影響,有些人的入警動機僅作為暫時謀生的平臺,條件成熟隨時離職,還有些人認為從警是獲取權利和財富的手段。也有一些已畢業大學生對工作任務挑肥揀瘦,怕苦怕累,抱著不求有功,但求無過,當一天和尚敲一天鐘的職業態度。這些人職業道德的缺失正好反映出職業道德教育在校期間的重要性。
職業道德是每一位在校大學生所應當具備的素養,是思想政治理論課的重要教學內容,教學中會涉及很多職業道德常識,并且教師會列舉不少勞動模范、道德模范的先進事跡讓學生學習。職業道德教育就是引導學生熱愛自己未來的崗位,更好地服務于社會。2005年8月,在全國公安保衛戰線英雄模范立功集體代表大會上,中央政治局常委羅干把新時期人民警察精神概括為:“忠誠可靠、秉公執法、英勇善戰、紀律嚴明、無私奉獻”二十個字。其中“忠誠可靠”列為新時期人民警察精神之首。
忠誠于黨和人民,做好公安工作毫無疑問是當前公安民警的職業道德所在,公安院校學生職業道德素質的培養尤為重要。要讓學生掌握公安崗位特殊的職業道德要求,職業道德的好壞與政治是否忠誠不無關系。職業道德中提到“愛崗敬業,誠實守信,辦事公道,服務群眾,奉獻社會”這五方面要求與政治忠誠教育息息相關。一個玩忽職守、消極怠工、徇私舞弊、自私自利的警員是不可能做到政治上的忠誠。一個不能忠誠于祖國,忠誠于人民,忠誠于法律的人,職業道德又能好到哪兒去?因此,可以依托職業道德教育增強政治忠誠教育的效果。
中國共產黨的發展歷史飽含著豐富的思想內涵,蘊藏著大量的忠誠教育題材。黨的歷史發展從弱小到強大、從幼稚走向成熟,從失敗走向成功,在黨領導的革命與社會主義建設事業過程中充滿艱辛與曲折。中國共產黨最終能成為人民擁護的執政黨,這是歷史和人民的選擇。本著一切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必然會得到老百姓的支持和擁護。通過黨史教育讓當下青年大學生充分了解黨的歷史發展,黨的政治目標,從而做到對黨領導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充滿信心,做到政治上忠誠于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社會主義國家。
面對復雜多變的國際環境,我們必須緊密團結在黨中央的周圍。當前經濟全球化與政治多極化在曲折中發展,國家之間的綜合國力較量日趨激烈。西方敵對勢力大肆宣傳“普世價值觀”、“人權大于主權”等謬論。其目的是顛覆中國共產黨的領導社會主義的政權,讓我們自己造成內訌,從而使中國社會混亂、主權分裂,重新回到貧窮、落后的老路上去。當前社會歷史虛無主義思潮興風作浪,他們常常借口社會主義建設中出現的挫折否定中國共產黨的革命歷史,常常借口社會主義建設中出現的問題否定馬克思主義,否定改革開放,否定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他們不了解中國的特殊國情,不了解黨的歷史發展,也不了解黨領導社會主義建設事業是在走前任未走過的路,對中國問題不加實踐調查而就坐而論道,在一些公開場合信口開河地發表極端而又違背良知的言論。
為此,應開展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組織學生參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紅色教育基地,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讓學生深入了解革命歷史,接受紅色精神洗禮,使他們尊重歷史,清醒地認識到中國革命與改革開放中取得的成績,全面地看待改革開放中遇到的問題,堅定黨的領導。課程教學中應將黨史教育與政治忠誠教育緊密地結合起來,只有充分了解黨的歷史才能做到政治上的忠誠。
總之,要不斷增強公安院校大學生政治忠誠教育效果,就必須思考拓展教育的有效渠道,尋找外在的教育合力。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在內容與教育目標上與其有緊密聯系,契合了這種需求。因此,充分發揮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功能是公安院校大學生政治忠誠教育的重要選擇。
[1]徐霞.公安院校大學生的政治忠誠教育芻議[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4(10):95-96.
[2]許華.加強公安院校學生忠誠教育的探索[J].經濟與社會發展,2010(02):147-149.
[3]孫明山.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公安院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J].公安教育,2005(05):2-8.
[4]付瑤.論公安院校的忠誠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的關系[J].公安教育,2012(04):69-72.
[5]吳娜.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引領公安院校忠誠教育的思考[J].考試周刊,2013(A0):161-162.
[6]黎津平.思想政治理論課與警察忠誠教育關系研究[J].清華大學學報,2008(S1):135-139.
[7]措科.新時期公安院校應進一步加強忠誠教育[J].群文天地,2011(17):180-182.
科研項目:本文為四川警察思想政治研究中心課題《思政課與公安院校大學生政治忠誠教育關系研究》(項目編號:CJS15BO7)的最終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