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安瀾
?
女大學生柔性領導力培育的價值探討
彭安瀾
知識經濟時代,組織管理呈現出柔性化趨勢,柔性領導方式應運而生。女性具有柔性領導的天然優勢,但其柔性領導力的形成需要積極的關注和開發。女大學生作為未來女性領導的潛在群體,對其進行柔性領導力的培育具有一定的現實價值。柔性領導力培育活動既具有促進女大學生自身和諧發展、利用女性特質發揮女性優勢等內在價值,又具有滿足社會需求、推動先進社會性別文化構建等外在價值。
女大學生;柔性領導力;領導力教育;價值分析
在環境快速變化、組織競爭加劇、知識員工激增的現代社會,依靠職務權利、科層體制發揮效用的傳統剛性領導方式弊端日益顯露,組織呼喚柔性領導力的融入。柔性領導力是指以非強制性的方式喚起被領導者的心理響應,變領導者意圖和組織目標為被領導者的自覺行為的領導力。[1]女性天生具備柔性領導的基因,她們具備更多有助于開發柔性領導力的潛在特質。要將這些潛在特質轉化為真正發揮作用的影響力,關鍵是需要有意識的關注和培育。大學階段,正是個人自主性成長、領導力開發的黃金時期。把柔性領導理論引入女大學生領導力培育的過程,作為女大學生領導力教育的合理補充,對于進一步挖掘女大學生領導潛能、優化領導力教育模式具有重要價值。
1.女大學生柔性領導力培育價值主要是教育的有用性問題
女大學生柔性領導力培育,作為領導力教育的模式之一,本質上是一種教育活動。故對女大學生柔性領導力培育價值的探討,從其上位概念出發,是對某種教育價值的探討。對于教育價值,盡管學界存在有“觀念說”“實體說”“意義說”、屬性說”“實踐說”等多種路向的概念定義范式,但“關系說”依然是學界尤其是教育學界的主流觀點。[2]教育價值的“關系說”認為,價值是價值主體與價值客體在實踐過程中形成的一種統一的、具有特定效應的關系,進一步而言,價值是價值客體的存在、屬性和變化對于價值主體的意義和作用。可以把“女大學生柔性領導力培育價值”理解為:學校女大學生柔性領導力培育活動,在滿足受教育者與社會柔性領導需要的過程中,所具備的有用性屬性。因此,探討女大學生領導力培育的價值,主要是考慮教育的有用性問題,即它滿足哪些需要又發揮了哪些作用。
2.女大學生柔性領導力培育價值是內在價值與外在價值的統一
女大學生柔性領導力培育的價值存在一個顯著特征——價值主體的多元性,培育活動的存在、變化、發展使受教育者和社會同時受益。內在價值表現為它能夠實現和開發個人自身價值,外在價值表現為它能促進個人自身價值對外轉化,形成社會價值。基于上述觀點,價值探討的路徑逐漸清晰明朗。對于“女大學生柔性領導力培育價值”這一問題,將沿著內在價值與外在價值兩個維度,探討女大學生柔性領導力教育的有用性。
女大學生柔性領導力培育的內在價值,是從受教育者個體本身出發,柔性領導力培育滿足了女大學生和諧發展的內在需求。它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1.多路徑培養,提升學生綜合素質
馬克思在《資本論》中提到:“教育不僅是提高社會生產的一種方式,而且也是造就全面發展人的唯一方法。”柔性領導力的培育過程,就是這樣一個從整體層面培養學生綜合素質的過程。具體體現在四個方面:其一,提升學生知識素養。柔性領導力培育活動,不僅授人以“魚”而且授人以“漁”。在授人以“魚”的方面,于理論教育中,它會給予女大學生們許多“干貨”。因為柔性領導理論本身涉及知識廣泛,且有許多是非常新的管理知識。在授人以“漁”的方面,柔性領導力培育活動積極開發女大學生的學習、感知能力,使學生善于學習、并且接受新事物。其二,提升學生能力素養。對女大學生領導技能的培育是柔性領導力培育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此過程中,以柔性為特色的領導力教育,對于培育學生溝通、激勵、協調能力,鍛煉學生思考、決策、執行能力皆有裨益。其三,提升學生道德素養。培育柔性領導力是一個凈化靈魂、塑造精神的過程。比如學校開展自尊意識的培訓,有助于女大學生形成自尊自愛、做人正派的意識。女大學生在這種道德教化的作用下,修身養性、完美人格。其四,提升學生情感素養。“感情”貫穿于柔性領導過程,柔性領導是依靠非權力影響力感召下屬,在平等、和諧、互動的組織氛圍中共啟組織愿景。
2.因材施教,發揮女大學生的優勢
柔性領導力培育之所以滿足女大學生和諧發展的需求,源于其自身的“和諧之道”,即它利用了女性特質,并讓特質發揮了實際效用,是一種為女大學生量身定做的培養模式。
⑴培育方式順應人性。根據赫賽和布蘭查德的情境領導理論,成功的領導者究竟需要哪些人格特質,主要取決于情境的類型。[3]部分女性特質恰好滿足管理柔性化情景對人格特質的需求。柔性領導力教育也正是抓住了這一點,它的培養模式因人而設,適合女大學生,又順應人性,易被接受和掌握。
⑵培育內容有實用性。柔性領導力
教育所利用的特質必然是有針對性的、對領導過程有直接作用的特質。女性具有敏感、善于交往、親和力強、高關懷等特點,因此,柔性領導力教育引導女大學生重細節、會溝通、善激勵、能關懷、好合作。而這些培養內容是與組織管理息息相關的:重視細節有助于洞察組織問題,良好溝通有助于增強組織凝聚力,適當激勵有助于提高下屬積極性,恰當關懷有助于創造人性化組織環境,善于合作有助于決策民主。
教育的價值不僅在于育人,而且還在于回饋社會。女大學生柔性領導力培育的外在價值,是認為柔性領導力教育在促進個人價值向社會價值轉換的過程中,發揮著媒介作用。具體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1.促使個人領導才能與社會需求接軌
現代社會的領導方式正在調整和改變,柔性領導方式為社會所需。變化的商業實踐已經動搖了權威的概念,領導者與被領導者的界限已經模糊,組織領導必須不依賴制度和權威來保持效能。[4]領導者自身需要完成從注重控制到注重溝通、從關心效率到關心團隊、從剛性領導到“剛柔并濟”的轉變。柔性領導力的培育剛好順應了上述領導方式轉變的種種趨勢,它不局限于原有的領導力教育的理論和實踐,做到了與時俱進。這樣,柔性領導力教育培養出來的具有柔性領導素質的女大學生,她們一方面,在社會上擁有了發揮自身素質的平臺,使個人有用武之地。另一方面,又為社會所需,滿足了社會對該類人才的需求。
2.為先進社會性別文化的構建做貢獻
社會性別理論認為,造成男女不平等的根源不是生理差異而是社會文化畸形。生理差異無法改變與消除,但社會文化可以改變,社會性別可以構建。[5]近年來,女性積極參與EMBA領導力培訓,女企業家、創業者人數日益可觀皆預示著她們正以男性同等的地位改變世界,[6]社會性別文化也在朝著積極的方向構建。柔性領導力教育是先進社會性別文化的貢獻者之一。一方面,柔性領導力教育充當推動者角色,使女性領導一般化。這些有針對性的培育,其最終目的并不是尋找女性領導群體的特殊性,相反是為了使女性領導的理念、方法和過程一般化。另一方面,教育具有引導和影響社會文化的作用,柔性領導力教育充當著宣傳者角色,為社會傳遞男女平等的信號。這種社會平等環境的營造,最終有利于女性領導的枝繁葉茂。
[1]賀善侃.強化柔性領導力:構建和諧領導力的有效途徑[J].領導科學,2011(02):7-9.
[2]田道勇.可持續發展教育價值探析[J].教育研究,2013(08):25-29.
[3]許一.母性文化——女性領導實現組織柔性領導的“秘密武器”[J].領導科學,2010(30):54-55.
[4]Marguerite Schneider.A stakeholder model of organizational leadership[J].Organization Science,2002,13(2):209-220.
[5]劉文明.社會性別理論與女性人格發展[J].求索,2003(02):107-108.
[6]唐勤,徐倩.我國女大學生領導力培養現狀及啟示[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3(27):69-70.
(作者單位:中國礦業大學文學與法政學院)
10.16653/j.cnki.32-1034/f.2016.16.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