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海燕
2016年2月19日,習近平總書記的日程是這么安排的:上午8點40分,到人民日報社調研;上午10點,到新華社調研;上午11時15分,到中央電視臺調研;下午三點半,又親自主持召開了黨的新聞輿論工作座談會。
有細心人士發現,習總書記所到之處,無一例外地借助新媒體平臺向全國人民送上祝福、表達慰問。在這場猴年春節后的首次公開活動中,習總書記用新媒體與網民、記者的互動堪稱一大亮點。央視網發文稱,這展現出習近平與時俱進、與民同樂的“新媒體情懷”。
在人民日報社,習總書記在線問候了曾有“中國扶貧第一村”之稱的赤溪村的干部群眾。在視頻里,習近平先后同村黨支部書記杜家住、長期關心支持赤溪村扶貧的退休干部王紹據對話,他向鄉親們問好,叮囑他們保護好綠水青山,走出一條綠色發展、生態富民的路子。
在人民日報社新媒體中心,總書記親手點擊鍵盤,在人民日報“兩微一端”發布了問候語音。很快,屏幕上顯示,網民點擊量迅速攀升。
在新華社,習近平按動“為全國新聞工作者點贊”頁面,屏幕上立即閃現“點贊+1”。
在中央電視臺調研中,總書記來到總控中心,同位于華盛頓市中心的北美分臺視頻連線,了解分臺建設運行情況。
央視網在《央媒調研展現習近平“新媒體情懷”》一文中這樣寫道:“雖然,對三大央媒的調研各有側重,但此行的焦點之一當屬總書記對新媒體發展的關心與關注。”
微信公號“學習中國”還將習近平總書記65天6次接觸新媒體的情況做了梳理。
習近平于2015年12月25日視察解放軍報時的情況也被多家媒體作為新聞鏈接一并發出。在那次視察中,習近平敲擊鍵盤,在軍報微博微信發布平臺發出了一條微博:“值此新年即將到來之際,我代表黨中央、中央軍委,向全體解放軍指戰員、武警部隊官兵和民兵預備役人員祝賀新年。希望大家踐行強軍目標,有效履行使命,為實現中國夢、強軍夢做出新的更大貢獻!”該微博發出三天內有30萬次轉發,3萬多條留言。據“學習中國”大數據平臺統計,這是習近平主席首次通過微端與人民溝通。
“新媒體已經發展成為一種綜合生態圈,既是黨的新聞輿論工作主戰場,也是黨的理論傳播主戰場,還是世界人民交流互動的主戰場。在中國經濟轉型升級的緊迫時刻,在全民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階段,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時期,新媒體的地位和作用越來越突出、越來越重要。”“學習中國”微信公號在《習近平65天6次接觸新媒體 新聞輿論工作主戰場明確》的文末做了這樣的總結。
實際上,習近平還曾連續兩年在新年賀詞中融入網絡語言,這一話題也被眾人重新提及并津津樂道。在三大央媒的視察中,從老舊發報機、手搖馬達到全媒體平臺、新媒體客戶端,中國的新聞事業從篳路藍縷、烽火硝煙中走來,如今已迎來蓬勃發展的新時期。在新媒體發展方興未艾的今天,有習近平總書記滿懷深情的“新媒體情懷”和目光如炬的戰略眼光,中國媒體行業必將迎來春色滿園的繁榮發展。
“習近平通過新媒體致元宵節問候”“習近平為新聞工作者點贊”“習近平體驗《新聞聯播》演播室”等消息,于2月19日上午第一時間登陸各大新聞媒體和 門戶網站的頭條位置。美國華爾街日報網站、新加坡聯合早報網、香港南華早報網、臺灣“中央社”、臺灣旺報網站、中時電子報等海外媒體也重點報道了習近平此次調研活動。香港大公網、文匯網、星島環球網均在重要位置展示活動的現場影像。
香港南華早報網也對習近平在調研過程中使用新媒體手段給予了關注。
習近平的“媒體日”在海內外社交平臺引發熱烈反響。來自總書記的元宵問候在微博、微信平臺“刷屏”,迅速登上實時搜索熱詞。網友在收聽習總書記 “親自來電”后,紛紛留言“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習總書記一早就到媒體調研,好辛苦”“天氣雖冷,我們的心卻暖暖的”“祝總書記元宵節快樂!”短短 兩個小時,人民日報客戶端該條音頻下,網友留言很快突破兩萬條。
習總書記登上央視主播臺則被網友稱贊“史上最強新聞主播”。華爾街日報網這樣描述中國網友的反應——“他們看到了自己領導人可愛的一面”。
這天10點剛過,由總書記親手點擊鍵盤發布的問候語音通過人民日報“兩微一端”送達全國網民的手中,隨后,各媒體的圖文、H5報道相繼刷屏,信息從生產到傳播的時間被如此高效地壓縮,是媒體融合的一次典型表現。
在當天下午的座談會上,習總書記還專門就推動融合發展、借助新媒體傳播優勢提出要求,強調要從“相加”到“相融”,著力打造新型主流媒體。
據猛犸客戶端消息,在2月19日這天深夜,河南省省委書記郭庚茂向省委宣傳部作了一個近兩千字的批示,要求學習落實好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新聞輿論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精神。次日下午,省委常委、宣傳部長趙素萍便召集河南省宣傳部門、中央駐豫和省內主要新聞媒體的負責人召開了緊急會議。
“未來,河南媒體將要發生重大變化!”這一信號不失時機地放出。
“要順應互聯網發展大勢,適應分眾化、差異化傳播趨勢,推進理念、內容、手段、體制機制等全方位創新。要積極推進媒體融合發展,有效整合各種媒介資源、生產要素,推動信息內容、技術應用、平臺終端共享融通。”郭庚茂在批示中著重寫道。
在座談會上,趙素萍也就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新聞輿論工作進行了安排部署。“當前,要重點抓好媒體融合的內部建設,集中精力打造‘中央廚房’,著力創新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推動傳統媒體與新興媒體的融合由相‘加’階段向相‘融’階段轉變。”
“誰寫誰看、寫誰誰看已經不行了。”河南省委宣傳部副部長、河南省新聞出版廣電局黨組書記、局長朱夏炎表示,新聞媒體要盡快適應變化,創新報道形式重新引起公眾的關注,來占領輿論陣地。
在發言中,河南電視臺臺長王少春也提出目前一些主流媒體的新聞報道難以吸引年輕人關注,這個現象應引起重視,盡快改變。“我們的媒體融合速度還不快,要盡快做媒體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