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正梅(南京科技職業學院江蘇南京210000)
高校羽毛球教學現狀對應對策略分析
□崔正梅(南京科技職業學院江蘇南京210000)
本文通過翻閱大量文獻資料并結合本人多年的基層體育教學經驗,就高校羽毛球教學中的常見問題進行了較為深入的探討(羽毛球場館設施無法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部分教師羽毛球專業技能水平有限、教師對羽毛球運動本身的認識及重視程度不足、高校之間顯少組織開展相關競賽與交流、教學模式陳舊缺乏新意等),并提出了幾點可行性較強的應對策略(加強場地場館建設、提高現有設施的利用率、加大體育教師再教育力度提高其專業水平與教學能力、正確認識羽毛球運動深入挖掘其潛在意義、定期組織開展校際聯賽交流學習心得與成果、豐富教學模式與教學方法),希望可以就高校羽毛球教學問題對基層體育教師有所助益。
高校羽毛球教學現狀應對策略
羽毛球運動是目前高校體育教學活動中最為普遍的運動項目之一。因其對活動場館及設施要求較低、開展靈活動性強、趣味性強等特點,使其在高校體育教學活動中的開展相對較有優勢,同時,也使其成為最受學生喜愛的運動項目之一。但目前我國高校羽毛球教學過程中還存在著較多的問題,若這些問題得不到及時解決,則很容易對整個羽毛球教學活動造成不利影響,下面我們就圍繞高校羽毛球教學活動中的常見問題及應對策略展開較為詳細的論述。
1.1、研究對象
本文選擇本校及周邊地區多所高校的多名大學生以及高校體育教師作為本次研究對象,以《新課程標準》作為本次研究的主要參考依據,且本人保證研究成果均來自對此次調查資料的合理分析,在高校羽毛球教學現狀研究方面具有一定的教學參考價值。
1.2、本次研究中所用到的主要論證方法
(1)文獻資料法。
為確保本次研究的權威性,本人翻閱并參考了2002年至2014年發表在中國期刊網、中國知網、龍源期刊網以及萬方數據網上的多篇優秀論文及研究成果,并就高校羽毛球教學現狀及發展策略問題與本校多名體育教師進行了較為深入的探討與研究,從而確保了研究成果的權威性與科學性。
(2)走訪調查法。
本人主要通過電話訪談、網上交流以及赴單位調查的方法,對周邊幾所高校的多名體育教師進行了訪談,并就當前高校羽毛球教學現狀及發展策略問題進行了深入的探討與研究,從而確保了研究結果的權威性。
1.3、邏輯分析法
在文獻檢索梳理和走訪調查的基礎上,利用邏輯分析法針對所獲得的資料進行了歸納、總結、提煉、判斷和推理,并在此基礎之上,提出了高校羽毛球教學的發展策略。
2.1、羽毛球場館設施無法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
近年來,得益于羽毛球運動靈活的開展形式與較強的趣味性,使之在大學生群體中的受歡迎程度越來越高,通過對本校及周邊地區幾所高校的多名大學生的走訪調查可以發現,有近七成的學生明確表示最喜歡的運動項目是羽毛球。學生對羽毛球運動的喜愛固然是好事,但羽毛球場館設施不足這一問題也隨之暴露出來。通過調查,大部分學生認為當前學校的羽毛球場館根本無法滿足學生的正常鍛煉需求。不僅如此,部分高校不僅場館有限,且場館僅在進行正常體育教學活動時才對學生開放,這樣一來,就大大降低了羽毛球場館的利用率。受現行經濟體制影響,部分高校甚至將校園內本該用于教學活動與學生休閑健身的羽毛球場館改建成以盈利為目的,對社會開放的公共場館。這也就意味著,學生本就少的可憐可以使用羽毛球場館的機會更少了,長此以往,不僅嚴重阻礙了羽毛球運動在大學校園的發展,也嚴重打擊了學生的學習熱情與參與羽毛球運動的積極性。
2.2、部分教師羽毛球專業技能水平有限
通過與周邊幾所高校體育教師的交流可以發現,羽毛球課程中的專業教師嚴重缺乏,僅占到總人數的五成左右,在羽毛球運動不斷發展的當今高校,教師的專業素質會直接影響到羽毛球教學的收效,同時這也是目前羽毛球教學活動中所存在的較為嚴重的問題之一。
2.3、教師對羽毛球運動本身的認識及重視程度不足
體育教育教師作為教學活動最為重要的組成部分,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而我不得不說的是,當前不僅只是一部分體育教師缺乏專業的羽毛球技能,甚至有一部分體育教師對這項運動本身也缺乏正確的認識,只將單將其歸類于體育運動的一種,卻對其在高校中的開展優勢及對參與者的影響沒有過多認識。下面咱們就分析一下羽毛球運動在高校體育教學活動中的開展優勢及對參與者的影響。首先,羽毛球運動是一項全身性運動項目,無論是進行有規則的羽毛球比賽還是作為一般性的健身活動,都要在場地上不停地進行腳步移動、跳躍、轉體、揮拍,合理地運用各種擊球技術和步法將球在場上往返對擊,從而增大了上肢、下肢和腰部肌肉的力量,加快了鍛煉者全身血液循環,增強了心血管系統和呼吸系統的功能,放松肩部,對頸部好。羽毛球運動也是一種減壓的方式,可以放松一下,調整心態。其次,在進行羽毛球運動時,運動強度可根據參與者的個人年齡、體質水平、運動水平以及場地環境等多個因素進行調整和控制。最后,羽毛球運動對場地要求不高,屬于室內外兼顧的運動。剛好可以彌補部分高校室內場館不足的尷尬。
2.4、高校之間顯少組織開展相關競賽與交流
羽毛球運動不僅是高校體育教學的固定項目之一,也是學生在課外活動時間內的首選運動項目,但由于學校室內場館有限,有的學生會選擇在室外場所進行羽毛球鍛煉,當然也有的同學根本不會在課外活動時間參與任何體育鍛煉。羽毛球比賽的組織與開展不僅僅只是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專注力,同時也是對教學成果以及學生自主鍛煉成果的檢驗,另外,校際比賽結果也能夠較為直觀的反映出學校硬件設施的建設情況、學校相關社團的建設情況等方面與其他學校的差距,雖然校際比賽的開展有著諸多好處,但不得不說目前校際比賽的開展頻率還是相對較低的。
2.5、教學模式陳舊缺乏新意
教學模式的選擇在某種程度上決定著整個羽毛球教學活動的收效。通過與多名高校體育教師的交流可以發現,教學模式還是比較單調的,首先,現代信息技術在羽毛球教學活動中的應用率不高。近年來,盡管現代信息技術在學校教育體系中的應用率越來越高,但在高校羽毛球教學活動中使用多媒體技術、網絡資源等現代信息技術的教師只占到所有被調查教師的三成左右,大部分教師沒有考慮過將現代信息技術融入羽毛球教學活動中去。另外,有近五成教師不愿意使用新型教學手段,在素質教育背景下,仍舊不合時宜的采用傳統教學模式。殊不知,在當下這個電子產品高速更新換代的當下,這群習慣了玩各種趣味電子游戲的青少年學生顯然已經不能適應這種示范、講解、練習的單調學習過程。可以毫不夸張的講以上兩個存在于羽毛球教學模式中的兩大問題會嚴重影響整個羽毛球教學活動收效。
3.1、加強場地場館建設、提高現有設施的利用率
第二節中我們提到過,大部分高校存在羽毛球場館嚴重不足且利用率較低的情況,這一問題如果得不到及時解決,不僅會嚴重影響羽毛球教學,而且會逐漸打消學生參與體育課外活動的積極性,長些以往,很可能會影響到當前高校學生的整體體質水平,因此,學校及教師應重視這一問題,加強體育場館建設,從資金投入方面考慮,可從建室外場地入手。另外,學校可考慮將室內羽毛球場館全天向學生開放,提高現有設施的利用率,從而有效改善高校羽毛球場館不足的尷尬現狀。
3.2、加大體育教師再教育力度提高其專業水平與教學能力
前面提到過,我國高校當前的體育教師隊伍專業性還略顯不足,相信大家也都清楚專業師資力量對教學活動的深遠影響,而對這一問題,我建議地區及學校加大對現有教師的持續教育力度,定期組織體育教師進行專項運動或教學知識的培訓,為其今后更好的開展體育教學活動奠定良好基礎。
3.3、正確認識羽毛球運動深入挖掘其潛在意義
通過對多名高校體育教師的調查可以發現,截至目前,仍舊有很大一部分體育教師對羽毛球運動本身缺乏正確的認識。本人就這一問題翻閱了相關資料,總結出羽毛球運動的幾個積極意義:(1)通過參與羽毛球運動可有效增強學生體質水平,羽毛球是一項全身性運動,在學生參與羽毛球運動時要在場地上不停地進行腳步移動、跳躍、轉體、揮拍,合理地運用各種擊球技術和步法將球在場上往返對擊,從而增大了上肢、下肢和腰部肌肉的力量,加快了鍛煉者全身血液循環,增強了心血管系統和呼吸系統的功能,放松肩部,對頸部好;(2)羽毛球運動可有效緩解高校學生的心理壓力,羽毛球作為一項趣味性相對較強的體育運動,其運動量可根據參與者本身的實際情況進行調節,這種恰到好處的鍛煉方式在緩解壓力方面還是有著較為明顯的作用;(3)在羽毛球教學過程中,素質教育理念可更為自然的進行滲透,如通過單人羽毛球比賽,有針對性的培養學生的專注力與正確競爭意識。在進行雙人羽毛球比賽時,教師可對學生進行適當引導,有針對性的培養其團隊合作意識等。另外,羽毛球運動還有許多有待我們發掘的潛在意義,還需要老師們在今后的教學活動中注意觀察與總結,爭取挖掘出羽毛球教學的更多潛在意義,為羽毛球運動在高等院校中的發展貢獻一份力量。
3.4、定期組織開展校際聯賽交流學習心得與成果
第二節中我們對羽毛球校際聯賽的積極意義進行了較為深入的探討,校際聯賽的開展不僅可以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也非常有利于我們發現學校硬件設施、社團現狀與實際教學活動中所存在的一系列問題,而目前校際聯賽的開展頻率卻明顯較低,今后,高校體育教師可與周邊地區高校體育教師加強合作,爭取可以定期組織開展校際羽毛球比賽,多吸取他人的教學經驗,發現自已在教學活動中所存在的不足,為今后更好的開展教學活動奠定良好基礎。
3.5、豐富教學模式與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學模式陳舊問題在高校羽毛球教學過程中也很突出。若一味使用陳舊的教學模式不僅無法達到基本的教學目標,也會在很大程度上打消了學生的學習與參與羽毛球運動的積極性。因此,基層教師需要明確本校學生的身心發育現狀并找準學生興趣點,由此入手豐富教學內容與方法,從而起到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效果,并間接為培養學生終身體育意識與自主鍛煉能力施以一定的作用力。
綜上所述,可知,現階段我國高校羽毛球教學中仍如存在羽毛球場館設施無法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部分教師羽毛球專業技能水平有限、教師對羽毛球運動本身的認識及重視程度不足、高校之間顯少組織開展相關競賽與交流、教學模式陳舊缺乏新意等一系列的問題,并因此影響到了高校羽毛球教學的成效。因此,為了促進我國高校羽毛球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的進一步提升,在開展后續高校羽毛球教學的過程中,高校體育教育工作者一定要注意加強場地場館建設、提高現有設施的利用率、加大體育教師再教育力度提高其專業水平與教學能力、正確認識羽毛球運動深入挖掘其潛在意義、定期組織開展校際聯賽交流學習心得與成果、豐富教學模式與教學方法,以彌補現階段我國高校羽毛球教學的不足,盡可能的促進我國高校羽毛球教學的科學、高效開展。
[1]趙歡.分層次教學在普通高校羽毛球教學中的實驗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0.
[2]張紅梅.隱性課程在遼寧省高校羽毛球教學中的應用研究與效果分析[D].遼寧師范大學,2013.
[3]張亞廷.湖北省高校男子羽毛球運動員專項運動素質評價指標的研究[D].武漢體育學院,2007.
[4]陳燕玲.“快樂體育”視域下南昌市普通高校羽毛球選修課的現狀調查與對策研究[D].江西師范大學,2015.
[5]唐邦全.探究式教學在高校羽毛球選項課應用的研究[D].內蒙古師范大學,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