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鐵劃(廣東科學職業技術學院廣東珠海519090)
高校高爾夫球運動技術課程現狀及策略
□伍鐵劃(廣東科學職業技術學院廣東珠海519090)
1984年以來,中國蓬勃發展的新興產業——高爾夫,戰績輝煌,但仍存在著諸多問題。人才是高爾夫產業發展的主力軍,供給不足,勢必跟不上發展的步伐。教育是為高爾夫產業培養人才的一個重要領域,但我國高等學校對高爾夫管理的教育仍是初步階段。本文從中國高校對高爾夫教育的文獻與資料來分析高校高爾夫產業教育現狀,高爾夫教育進一步發展,進而提出對于該專業的教材不足、師資力量不夠雄厚、專業設置淺顯等問題的解決策略。
高校高爾夫現狀解決策略
從1984年到2015年,全國處在營業中高爾夫球場600多家。高爾夫運動在中國發展快速但人才仍然是不足,2016年高爾夫被列入里約熱內盧奧運會比賽項目,高爾夫運動在各國快速發展,使得中國高爾夫管理人才缺口擴大,因此中國當務之急就是培養專業人才。從1995年深圳大學設立高爾夫專業到今天全國已有百所高校設有相關課程。盡管如此,仍存在著教育模式、場地、師資力量等問題。本文通過高爾夫在個各校的設立情況進行分析,制定出教材短缺、專業設置淺顯,師資力量不足等問題的解決策略,為國內高爾夫教育更好發展提供有力的參考。
1.1、歸屬學科模糊不清
不同高校將高爾夫專業設在了不相同的專業下了,從而導致學校培養專業人才目標不清和致使許多的學生就業方向不明確。學校對人才培養方向不明,培養人才途徑不清,僅培養了高爾夫俱樂部管理人才,卻忽視了對學生進行技能培養,使得技術性人才匱乏。
課程在設置上存在繁、難、舊、偏等弊病,課程之間同時存在著重復,占用了許多不該的時間,促使時間教學得不到開展,不僅降低了教學水平還不能培養出專業目標的人才,既浪費了時間又沒有有利高爾夫產業發展的人才產生。
1.2、學校在師資、場地等硬件設施上嚴重的力量不足
場地的不足使得學生只是知曉理論,沒有條件進行實踐,經過調查,課下學生下場打球頻率也不高,教學效果不能完全顯現。
教學偏理論,缺少實踐教學。實踐是對理論的有利補充,缺少實踐就不能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課程實施的多樣性與靈活性也不能凸顯。
1.3、高校高爾夫專業的課程設置不足
課程分布不均,其中高爾夫競賽規則與組織、高爾夫英語、高爾夫俱樂部管理、高爾夫概論、高爾夫草坪護養與管理、高爾夫球場設計與建造、高爾夫球技術與技能這七門課程的開課率在75%以上,根據我國高爾夫專業課的課程的設置情況來說,存在著一下幾點不足:
(1)單節課時長,課程門類卻是很少。各高校平均下來高爾夫專業理論的課程只有6門,球技課還不算在內,僅僅6門課的總學時卻直接達到了總課時的45%。
(2)高爾夫專業課程覆蓋領域窄,設置薄弱,我國高校對高爾夫專業課程的設置大都如此。只有高爾夫競賽規則與組織、高爾夫球場設計與建設、高爾夫俱樂部管理、高爾夫草坪護養與管理、高爾夫技術課程群這五門課是真正的專業課。
(3)球技教學方法課程沒有受到重視,草坪護養與管理課程則被受到重視。在我國大部分的高校都把高爾夫草坪護養與管理作為重要的課程來開設,深圳大學高爾夫學院開設的課程里與草坪護養與管理相關的就有三門,180個學時,占到高爾夫專業課程總學時的35%。
高爾夫專業課程在我國的設置很不協調,也缺乏了規范,由于課時的分配和課程內容的選擇自己科目的設置都是由各高校自己決定,使得每個學校之間存在著很大的差異。
(4)高爾夫課程的場地現狀。我們通過實地調查及有關文獻的調查,廣東省開設了高爾夫課程的并且擁有遍地的高校大體分為的情況有以下幾種:
①高校自己有單獨的高爾夫球場;
②高校自己擁有單獨的高爾夫練習場;
③有些高校則是集結社會的力量合作或是租用高爾夫球場來辦學的;
④高校通過其他設施來替代高爾夫球場。
2.1、合理的設置各環節的教學時間和優化教學方法
要對學生實踐教學的時間進行適當的增加,將學生的技術能力和基本能力的培養建立在增加理論學習的基礎上。健康教育的學習內容也要進行增加,使學生掌握現代社會最需要的高爾夫知識和技能。方法教學在課程實踐內容中起到的作用也要在高爾夫教學中得到重視。對學生來說,高爾夫課程中主要的教學方法包括練法和學法。教師要在教學過程中對學生的學習進行指導。傳授給學生高爾夫運動技術、練球方法和高爾夫相關的技能知識。教師對學生進行學法指導的目的是為了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這對學生在未來從事高爾夫專業相關工作來說,能夠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也對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有著很高的價值。想要科學性和系統性的培養人才就要聯合行業成立一個教學交流的平臺,培養方案要經過高爾夫行業專業人士的認可再做決定。
對課程歸屬模糊不清問題,應當請教專業人士來進行重新歸屬,改進課程,使得培養出的人才更能貼近社會需要的技術性人才,杜絕課程存在繁、難、舊、偏、難等弊病。
2.2、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提高教師的素質
完備課程設置,就要解決設施問題。目前我國教材比較落后,權威性較差,所以要引進更多權威教材,獲得新一手的教學資料。還要重視建材建設,要不斷學習西方的辦學經驗,教學知識,教育機構更要參與其中與高校共同制定有利中國高爾夫產業更好發展的教學計劃。教育與實踐并重,這樣才可以培養出專業的技術性人才。
教師在整個教學組織中充當著核心職位,高爾夫球教師決定了一堂高爾夫課程的質量水平,教師專業負責,課程的質量水平就會很高,所以要保證教學水平不斷得到提高,就要教師的素質不斷的得到提高。根據高校高爾夫教師目前的現狀來看,我們在對師資隊伍建設的時候,第一,要對成長型的年輕教師作為重點培養對象,要使他們能夠今早的成為學校高爾夫專業教學的棟梁;第二,邀請在高爾夫專業各方面的專家、學者、教授定期舉辦教師學習班、培訓班、報告會等進行學術專業交流,對教師的理論和技術等方面進行有計劃、有組織的提升,對教師現有的知識結構進行改進,對教師全面性的發展要采取重視的態度,使他們對現今高爾夫運動技術的發展趨勢有所了解。針對廣東省高校高爾夫專業目前的素質來看,所有高校的教學素質普遍不高,針對這一現實,我們可以采取聘請高爾夫俱樂部里擁有豐富經驗的員工進行兼職教學的措施,來提高教學質量,這樣還對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進行了培訓,容易將學生培養成實際動手能力強,受到企業歡迎的應用型人才。
2.3、引進社會資本,降低學校場地的投入資金
針對場地不足問題,使得學生無法進行日常的技術訓練,在實踐方面缺乏經驗,所以場地的建設是一個重要的問題,建設場地就要利用企業和行業協會的力量。雙方本著互惠互利的原則,辦學機構與企業間進行交通,行業協會為學校進行建設基地,強化設施,為學生實踐提供場地,學生的專業得到了實踐,技術提高了,學校才能夠為企業提供出專業的技術性人才。有了有利的辦學條件,才能加強實踐人才的培養,企業專業人才也會得到補充。
學校的場地建設問題要想得到解決,可以與社會上的資本進行合作,學校負責提供場地,資金的投入由社會資本進行,對高爾夫球場合作建設。建設的高爾夫球場除了用在學校高爾夫課程教學方面,還可以對外開放在空余的時間里,這樣高校的投入問題得到了解決,投資方也很愿意利用高校學生這樣的廉價勞動力,企業的成本可以得到非常有效的降低,同時還提供給了學生很多的實習機會。
2.4、增加教學基礎設施投入,提升教學訓練的條件
高校擁有基礎的教學設施是教好高爾夫課程的基本條件,目前在廣東省的所有高校,其課程需要的教學練習場地基礎設施都不夠完善,造成這一問題的原因主要是在資金方面的限制,高校不可能將每年的大部分經費都用于一個專業建設上,再加上對高爾夫場地建設上政府采取的高壓政策,因此我們利用社會上的資源,采取“走出去,引進來”的方法,與社會上的資源進行合作辦學,采取共同開發的模式,對高爾夫教學的各種軟件設施進行改進,使教學設施能夠滿足高爾夫專業學生的基本需要。
2.5、積極爭取各行政主管部門的政策,對高校高爾夫課程加大政策的支持力度
2016年在里約熱內盧舉辦的夏季奧運會上,高爾夫運動正式成為了奧運會的比賽項目,隨著這一變化,高爾夫運動已經正式成為在遼寧舉辦的第十二屆全運會上的比賽項目,高爾夫項目已經進入了奧運會和全運會中,這充分說明了高爾夫運動帶來的巨大影響已經受到國際奧委會和國家體育總局的高度關注。廣東省體育局對高爾夫運動發展方向進行了合理規劃,將重視高爾夫運動在廣東省的發展與推廣。廣東省高校高爾夫專業的發展得到了當地政府的大力支持,廣東省高爾夫運動的發展自然也受到了高校的支持。高校是進行培養社會需要的高爾夫專業各種人才的地方,高校要為高爾夫行業提供各種技術型人才就要提高高校的教學質量。因此高校的高爾夫課程要加快發展,只有將高爾夫課程的各種教學設施提高了,課堂上教授的各種先進的技術理論與方法教學才能落到實處。將高爾夫運動發展到戰略的高度,政府對高校的支持加大力度,土地征用、場館建設、銀行貸款及稅收等方面政府給予了一定的優惠政策。
任何一項體育運動都離不開體能,只要它是競技體育運動項目(體能決定技術的發展與發揮)。高爾夫也不例外,沒有力量怎么能打出遠距離的球,沒有協調能力怎么能發揮、發展技術動作,沒有本體感覺能力怎么能找到準確身體位置或擊球位置,沒有良好的柔韌性怎么能讓球桿的力矩更大、速度更快,沒有良好的肌肉力量耐力,怎么能在持續的揮桿訓練或長時間步行后依然保持穩定的肌肉協調能力、神經支配能力和技術水平等等。由此我們聯想一下高爾夫,如果想打好高爾夫我們就需要肌肉力量、肌肉耐力、柔韌性、協調性、爆發力、速度、體位感、運動心理等等。其所需要的身體條件、心理素質等方面的素質我們可以想象一下,如果博爾特、蓋伊、這樣強壯的百米運動員,或科比、詹姆斯、韋德這樣強壯的籃球運動員,甚至橄欖球運動員等等,他們要是擁有現在頂尖高爾夫運動員的技術時會打出什么樣的成績呢?而以上例舉的這些素質也不是某一塊肌肉的能力或天生就會的,必須是通過難以想象的刻苦、難以想象的訓練使機體的整體能力提升到某一高度,進而實現的穩定的技術發揮、心理發揮、力量發揮、協調發揮、反應發揮等等,這樣對手就很難能戰勝自己。
高爾夫產業在我國發展有三十年時間,學校設立該專業只二十年,仍在摸索、探討階段,上千所高校只有幾十所有開設高爾夫課程,各高校開設的高爾夫專業規模很小,其外教育層次偏低,管理人才和技術顧問重度不足。雖然國內開設的課程多種多樣,但存在課程設置的不協調且缺缺乏規范,科目課時分配不均,這些問題都是由于各校對此專業的設置單方決定導致,且各校的定制的差異很大。在場地的配備中,其硬件設施簡陋,場地不足,甚至無場地的情況比比皆是。由于中國高爾夫產業起步晚,導致在培養技能人才和管理人才方面的師資力量重度不足。
[1]楊東.高校高爾夫球運動技術課程現狀及建議[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5,06.
[2]林玉青,林波萍.廣東高校開設高爾夫課程的可行性分析及對策研究[J].廣州體育學院學報,201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