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雪清, 王小奇, 高 萍, 董 輝, 李 彥, 魯 瑩 (沈陽農業大學植物保護學院,遼寧沈陽 110866)
?
昆蟲學綜合實驗教學改革的必要性與可行性
楊雪清, 王小奇*, 高 萍, 董 輝, 李 彥, 魯 瑩 (沈陽農業大學植物保護學院,遼寧沈陽 110866)
基于卓越人才教育培養計劃的要求,結合沈陽農業大學植物保護學院昆蟲學綜合實驗的實際情況,分析了課程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探討了昆蟲學綜合實驗教學改革的必要性與可行性。
卓越人才教育培養計劃;昆蟲學綜合實驗;教學改革;必要性;可行性
隨著知識經濟全球化和高等教育招生規模的擴大,我國高等教育將逐步走向素質教育,“卓越人才教育培養計劃”已成為新形勢下全國高等院校人才培養的目標[1]。該計劃對“卓越人才”沒有給出明確的標準,但要求合格的學生應具有寬廣的知識面、扎實的實踐能力、較強的專業綜合素質。因此,培養實踐能力和獨立自主獲取知識的能力(發現、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2]成為各高校專業和課程建設的重中之重。筆者以沈陽農業大學昆蟲學綜合實驗為例,結合“卓越人才培養計劃”的要求,分析了課程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探討昆蟲學綜合實驗教學改革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昆蟲學綜合實驗是沈陽農業大學植物保護專業的必修課之一,是植物保護專業昆蟲方向除普通昆蟲學科實驗外的一門內容豐富的實踐課程。2011年沈陽農業大學植物保護學院在全國范圍內率先開始了昆蟲學綜合實驗教學改革,旨在合理優化師資力量和教學計劃,開設綜合性、開放性的實驗,培養學生綜合運用昆蟲學知識解決昆蟲學問題的能力。目前,沈陽農業大學是國內高等農業院校中唯一開設該課程的院校。在教學大綱上,課程組起初的規劃是在保留普通昆蟲學利實驗課程基礎上,將原有的農業昆蟲學、昆蟲生理學、資源昆蟲學、昆蟲生態與測報等昆蟲學相關課程實驗實踐環節合并為一門獨立的課程——昆蟲學綜合實驗。
在未開設該課程前,每門具有實踐性質的昆蟲學相關課程均包含一定學時的實驗課,由相應的理論課任課教師負責實驗環節的開展。任課教師任務繁重,導致實驗環節任課教師用理論教學的方法指導實驗教學。開設該課程后,成立了專門的課程組和負責人,使各門昆蟲學相關理論課程和綜合學科實驗任課教師都能夠安心從事各自的課程教學工作,實現了優化師資力量和教學計劃的初衷。
然而,該課程在教學過程中也暴露出不少問題。首先,該課程為必修課,但許多學生在大二下學期選方向時選擇了植物病理學或農藥學方向,沒有選擇昆蟲方向,在個人選課計劃中沒有選修昆蟲生理學、資源昆蟲學、昆蟲生態與測報等課程,因此絕大多數學生缺乏學習昆蟲學綜合實驗課程所要求的前期基本知識積累,許多學生甚至無法理解簡單的昆蟲學專業詞匯,這給實驗課任課教師帶來了極大的挑戰,嚴重影響了教學效果。
其次,從實驗內容上看,課程改革初期確定的大綱只是簡單地將原有農業昆蟲學實驗照搬過來,沒有把昆蟲生理學、資源昆蟲學、昆蟲生態與測報等相關課程實驗環節有機融合。從實驗性質上看,大綱中所包含的實驗大多是針對各類害蟲的形態觀察與鑒定的驗證性實驗,如地下害蟲形態識別與鑒定、糧食作物害蟲形態識別與鑒定等,實驗內容枯燥冗余,實驗方法教條化,使教學缺乏活力[3],不利于開展綜合性、設計性實驗,課程的綜合性沒有得到應有的體現,難以實現“卓越人才培養計劃”的培養目標。
此外,該課程設置在大三下學期和大四上學期(跨學年),此時大多數學生都把精力放在讀研深造或是就業的選擇上,還有許多學生因為大學英語四級和國家計算機二級考試尚未通過而擔心影響正常畢業。因此,這一階段的學生狀態不穩定,難以在課堂上集中注意力。這種大三、大四學生群體的特殊現象在各層次的高校普遍存在[4]。
鑒于昆蟲學綜合實驗教學過程中存在上述問題,嚴重影響了教學效果,已不能適應“卓越人才培養計劃”的要求,必須對其進行改革。
昆蟲學綜合實驗應具有以下特征:實驗內容的復合性、實驗手段的多樣性、實驗教學的開放性、人才培養的綜合性。
昆蟲學綜合實驗不完全等同于將農業昆蟲學、昆蟲生理學、資源昆蟲學、昆蟲生態與測報等課程的實驗內容簡單拼湊在一起,而應進行整合優化,提煉出能夠體現出上述課程中重要知識點的復合性實驗。這樣的實驗往往可以通過多種手段來完成。實驗教學的開放性主要包括教學場所和教學手段兩方面。①教學場所上,綜合實驗不局限于實驗室,田間地頭、宿舍、實驗室、會議室等均可成為實驗課的教室。如黃粉蟲的飼養即生物學特性觀察的實驗,學生可以將黃粉蟲帶回宿舍進行飼養和每天觀察記錄。②教學手段上,除任課教師講授、學生動手操作外,應當給學生創造與科研工作者和學術大師零距離接觸的機會,并為學生積極創造科研訓練的機會,使他們了解國際昆蟲學研究的最新進展,變被動接受灌輸的老舊理論為主動獲取感興趣的最新知識。一門綜合實驗若具備了上述特征,培養出來的學生必定具備綜合運用各種技能解決基本的昆蟲學問題的能力。
3.1 優良的教師隊伍沈陽農業大學植物保護學院昆蟲學教研室現有教師11名,其中35歲以下6人,40歲以下2人;具有海外學習經歷4人;教師隊伍中不但有從事普通昆蟲學、農業昆蟲學教學和研究工作的人員,也有多年從事昆蟲生態學、資源昆蟲學、昆蟲行為學、昆蟲毒理學、昆蟲生理生化與分子生物學教學科研工作的教師。思維活躍的青年教師隊伍以及涵蓋昆蟲學科各方向的專職教學科研人員為昆蟲學綜合實驗教學改革的順利開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3.2 豐富的教學資源沈陽農業大學參編了多部全國統編教材,如作為副主編單位完成了全國高等農林院校“十一五”規劃教材《藥用植物害蟲學》的編寫;參編了全國高等農林院?!笆晃濉币巹澖滩摹掇r業昆蟲學實驗實習指導》。另外,昆蟲學相關實驗課程所用的教材均由課程組教師編寫,使實驗內容更加符合學院立足東北地區的特點,并能經常更新實驗教材。此外,主編并出版了《遼寧甲蟲原色圖鑒》等多部著作,為昆蟲學教學和研究提供了良好的條件。
除紙質教學資源外,學院還大力支持昆蟲學科建設其他媒體的教學資源。昆蟲標本室現收藏有各類標本超過12萬號,包括教學和科研標本(針插、液浸、玻片和生活史標本),涵蓋了普通昆蟲學、農業昆蟲學、藥用植物害蟲學等方向,館藏標本數位居東北高校之首;結合理論和實驗教學,先后拍攝了上萬張昆蟲照片,錄制了數百段教學視頻,極大地提升了實驗教學效果;連續多屆的遼寧省動植物標本大賽和昆蟲攝影大賽提升了學生對昆蟲標本制作、生活史觀察和記錄、昆蟲與植物互作、昆蟲資源利用等方面的興趣, 獲獎者捐獻出部分獲獎作品用于后續教學展示,提高了教學效果。
3.3 依托重點實驗室以遼寧省經濟與應用昆蟲教育廳重點開放實驗室、植物保護學科平臺實驗室、昆蟲學科平臺實驗室等為依托,實行開放式實踐教學,設置開放性實驗,鼓勵學生與學術大師面對面,積極接觸昆蟲學科前沿。學生在完成綜合實驗的同時,還能了解甚至掌握現代昆蟲學實驗技術。如對于不了解昆蟲觸角對揮發性氣體響應機制的學生,教師首先向其介紹昆蟲學科實驗室的觸角電位儀的工作原理,并要求學生獨立設計小實驗進行實踐學習;向學生開放實驗室,學生可自由申請使用實驗室內的顯微鏡、解剖鏡、PCR等儀器;利用節假日帶領學生到田間去采集昆蟲標本、調查害蟲發生情況。開放實驗室提高了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獨立思考與解決問題的能力[5]。
總之,在昆蟲學綜合實驗教學改革過程中,充分發揮學科教師隊伍的思維和才智,結合豐富的教學資源,以重點實驗室為依托,充分發揮學生為主體的功能,輔以適當的引導和鼓勵,昆蟲學綜合實驗教學改革是切實可行的。
卓越人才培養是當前各高等院校人才培養的首要任務,然而培養學生具備卓越人才應有的素質和能力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就沈陽農業大學昆蟲學綜合實驗課程而言,培養學生發現、分析和解決昆蟲學問題的能力需要緊扣課程特點,依托學科現有優勢條件和資源,充分利用現代教育技術和方法,緊跟學科發展的國際前沿,最大限度地發揮教師和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合理優化課程內容,設計探索性開放性實驗,改變傳統教學方法,引入新的教學評價體系。通過幾年的教學改革,一定會總結出適合沈陽農業大學“卓越人才培養計劃”的昆蟲學綜合實驗教學模式。
[1] 貢福海,范守信.論卓越人才教育培養計劃與素質教育的契合[J].中國農業教育,2011(6):5-8.
[2] 顏敏,賀金社,周會娟.普通高校卓越人才培養方案的思考[J].鄭州航空工業管理學院學報,2012,30(4):114-119.
[3] 焦淑清,侯巍,張杰,等.大四學生狀態分析與課堂教學改革[J].藥學教育,2010,26(1) 55-57.
[4] 張玉紅,艾書倫,何培新.應用化學綜合實驗教學改革的必要性與可行性研究[J].廣東化工,2013,40(14):202-203.
[5] 戴武,花保禎,魏琮,等.普通昆蟲學課程建設的實踐和探索[J].安徽農業科學,2012,40(30):15083-15085.
Necessity and Feasibility Study of Education Reform in Comprehensive Experiment of Entomology
YANG Xue-qing,WANG Xiao-qi*,GAO Ping et al (College of Plant Protection,Shenya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Shenyang,Liaoning 110866)
Based on the demand of Outstanding Talent Education Program,and combined with the actual situations of comprehensive experiment of entomology in College of Plant Protection,Shenya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the problems existed in the course teaching were analyzed,the necessity and feasibility of education reform of comprehensive experiment of entomology were discussed.
Outstanding Talent Education Program; Comprehensive experiment of entomology; Education reform; Necessity; Feasibility
沈陽農業大學教學研究項目(2016-85);教育部、農業部、園家林業局第一批卓越農林人才教育培養計劃改革試點項目。
楊雪清(1986- ),男,云南大理人,講師,博士,碩士生導師,從事昆蟲學的教學與研究工作。*通訊作者,教授,從事昆蟲生態學教學與研究工作。
2016-08-25
S-01
A
0517-6611(2016)30-024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