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清
摘 要: 語言石化可以出現在語言學習的各個階段。由于石化是外語學習中的普遍現象,探討石化的起因,以及如何盡量在外語學習中避免語言的石化,就成為第二語言習得研究的重點課題。本文擬對中介語石化在高中寫作學習中的表現及成因進行分析,結合高中英語寫作教學實際,就克服或防止語言石化問題進行初步探討,并且提出切實可行的應對策略。
關鍵詞: 中介語 石化現象 高中英語寫作 影響 對策
一、引言
1969年,美國語言學家Larry Selinker首先提出并使用interlanguage一詞,學習者在第二語言學習過程中往往會使用一種介于母語(native language)和目的語(target language)之間的語言體系。“中介語”這個術語用來指第二語言學習者構建的“一個部分地吸收了卻又不同于學習者的第一語言,也不同于目的語(target language)的語言系統”。這是一個獨特的語言系統,它介于母語和目的語之間,所以被稱為“中介語”,有時也被稱為“過渡語”。中介語的理論研究對認識外語學習的過程特點,對設計教學計劃和教學方法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中介語五個鮮明的特點是可滲透性、動態性、系統性 、反復性和石化現象。英語學習的過程由于受到語言環境、語言水平、心理因素、認知方式、學習策略等多種因素的影響,是一個漫長而又漸進的內化過程。研究表明,絕大多數學習者由于種種原因,外語學習到了一定程度后,就不再像學習的最初階段那樣穩步提高,而是處在停滯不前的徘徊狀態,未能到達目的語這個理想的終點,這種現象就是外語學習中的石化現象(fossilization)。
二、中介語石化現象的種類及其成因
1992年Selinker將 “石化”定義為:語言的石化現象是指外語學習者的中介語中的一些語言項目、語法規則和系統性知識趨向于固定下來的狀態,年齡的增長和學習量的變化對改變這種固定狀態不起作用。Selinker把中介語石化的成因歸結為五點:一是母語遷移:學習者受母語的影響,會不自覺地把母語知識或規則運用到二語習得中。二是培訓遷移:培訓遷移是指二語教師的中介語中某些不地道或不合適的語言運用及講授,這些誤解產生于學習者學習的最初階段,因而往往不易消除。三是學習策略:由學習策略產生的石化現象是學習者中最普遍存在的一種現象,即將目的簡化,最明顯的簡化體現在句法上。因此,中介語的石化最早出現在語音和句子結構上。四是交際策略:主要指學習者在具有一定的語言能力后,使用避免、簡化等交際策略即可達到交流的目的,學習動力因此減弱。五是目的語的過度概括:指學習者將所學的語言規則或某個詞語的用法錯誤地應用到其他的語境中。
三、英語寫作中的石化現象
高中英語教學大綱明確要求發展學生的聽、說、讀、寫四種基本技能,寫作是語言學習的主要目標之一,其目的在于培養學生觀察思考、分析總結和書面表達的能力。同時書面表達是高考試題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對英語學習者聽、說、讀、寫、譯五種能力的培養中,寫作通常被認為是最難培養的環節。
英語寫作是學習者語言綜合能力的一種具體表現形式。中介語石化現象是高中英語寫作中不可避免的一個難題。在英語寫作中,較理想的一個結果是學習者在目的語思維方式的引導下對目的語詞匯、句法和篇章的綜合應用能力有所提高。在寫作過程中,學生會依照母語認知模式對目的語新的語言知識進行匹配和類推,把母語中的語音、詞匯、句法、語篇等遷移到中介語中,以致干擾了外語學習和運用。學生在寫作學習過程中總是有些錯誤屢錯屢犯,寫作水平徘徊不前,這是受第二語言習得中中介語石化的影響。中介語的石化對英語寫作水平的影響主要表現在詞匯、語法、文化差異及訓練遷移等方面。
1.詞匯層面的石化所產生的錯誤。
詞匯是語言的基石。詞匯石化現象表現在兩個方面:首先在于詞匯表達層面,由于涉及詞語準確性的把握和語言習慣,學習者往往會在猶豫不決和缺少相關知識的前提下,按照母語的理解,照抄照搬母語的表達,產生語法正確卻意義表達不明或表達方式不當的句子,這在高中英語作文題中很是常見。其次,詞匯量是造成這方面錯誤的原因。由于單詞掌握不夠,學生不得不借助其他方式進行補救,如用句子進行解釋,或借助母語的理解進行造詞,從而生成表達不當甚至表達錯誤的句子,這給文章的整體帶來了致命的硬傷。學習者往往受漢語思維模式的影響對詞義進行理解和詞匯的選擇,出現漢式英語,而漢式英語作為中介語的變體,在寫作學習中慢慢固化下來,影響學習者從母語向目的語的靠攏。
(1)搭配不當。在學生的英語作文中,常會出現搭配錯誤的情況。例如:
① The prices of the houses are too expensive recently.(expensive 應改為high)
② Chinas population is the most in the world.(most應改為largest)
③ Nowadays housing is nervous.nervous是形容人神情緊張,學生將其搬來描述當今住房的緊張狀況,看來他們還不熟悉諸如not enough,in shortage,in short supply,in great demand等表達方式。
④ I sent my cousin to the station last Sunday.該句把send與漢語的“送別”相混淆,正確的說法應是: I went to see my cousin off at the station last Sunday.
(2)詞類混用。
① Although,it has some disadvantages indeed.(although 應改為however,連詞誤作副詞)
②During you are away,Ill be kind to him.(during 是介詞,不能作連詞,需把during 改為while)
③ You will get nothing without your hardworking and diligent.(應該為hard work 和diligence)
(3)冗余。受中文表達的影響,錯誤理解英語某些詞匯的表達,導致重復啰唆。
① I cant afford to buy a car for the time being.(去掉to buy,afford 已包含have enough money for sth.的含義)
②Everyone has his own attitude to treat life.attitude的意思即為the way to treating,所以可將原句改得更簡練:Everyone has his own attitude to life.
③It is easy to see(obvious)that honesty is no longer a small thing(a minor matter)to look(consider).
以上例句涉及詞義混淆、詞語搭配和冗余三個方面。高中學生的中介語處于初級階段,當他們用英語表達思想時,由于詞匯量小、語言知識欠缺,往往更多地依賴母語的思維模式,因此由母語負遷移導致的石化現象就比較多。隨著他們語言能力的增強,對母語的依賴性減少,語言遷移偏誤隨之減少。
2.語法層面的石化。
出現語法石化現象主要是由于對語言規則不熟悉造成,如忽視規則的限制、應用規則不全面和形成錯誤的概念等。語法規則的錯誤還表現為對第二語言知識過度使用,主要是學習者根據已學過的第二語言知識對語言同類進行歸納整合而產生過度概括的錯誤。Ellis認為這樣的錯誤是因為學習者還不能建立語言形式與意義之間的關系。學習者在學習新的語言形式時,會對目的語的有關規則進行初步假設,結果會導致若干種具有可變性的語言形式出現在中介語體系中,為了交際需要,學習者會刪除多余的形式,將形式與功能對應起來,使中介語體系不斷得以發展。這是為什么隨著學習時間的增加和對語言規則熟悉程度的加強,學習者的語法錯誤會逐漸減少的原因。如果沒有得到及時的糾正,學習者有可能繼續按照自己的習慣使用第二語言,使之成為自己固定的表達習慣,最終導致永久性石化。學生出現的語法錯誤有:
(1)非謂語動詞使用錯誤。
① Keep a pet will make them delighted./Keep a pet can help them.(應改為動名詞短語做主語)
③ There are some reasons account for this phenomenon(應改為accounting for)
④ Animals and people get well with each other make the life colorful. (應該為to make the life colorful.)
⑤ Poverty makes many people cant study abroad.(應改為:Poverty makes it impossible for many people to study abroad)
⑥ People live with animals will find life more interesting.(應改為現在分詞短語living with animals作定語)
(2)連詞的誤用或缺失。
① Someone borrowed my pen,and I dont remember who.
② My opinion is I agree to keep pets.(缺少表語從句的關聯詞)
(3)代詞、限定詞的濫用或缺失。
When he came into the room,I gave he a cup of coffe.
(4)動詞時、體、態、式的錯誤。
① Known that,I became ambitious immediately.
② They thought the people living in the country are lucky to be exempt from the strains.
(5)主謂不一致。I often tell myself that my future isnt a dream,as long as you study hard.
(6)句序錯誤。However,he was not sure whether would she come
(7)否定方面的錯誤 I think I cant finish the task on time.(需否定前置)
漢語是隱性語言,重意合而不重形合,即我們常說的“形散而神不散”,而英語屬顯性語言,強調句子形式和結構的完整,并且有豐富的連接詞來表達句子之間的關系。漢語缺乏形態變化,漢民族重視以直覺、具象為特點的整體性思維(synthetic),它的語法主要通過語序和虛詞表示;英語屬于屈折語,有大量的詞形變化和內部屈折。如果學生不注重兩種語言的巨大差異,就會出現大量符合母語表達,習慣而在目的語中完全錯誤的句子。西方人崇尚以邏輯、抽象為特點的分析性思維(analytic)。這種思維差異具體表現在意合與形合、主題結構與主謂結構、人稱主語與非人稱主語、主動句與被動句、肯定與否定、句首重心與句尾重心等方面,這些差異在英語語法教學中都是要重視的。
四、應對中介語石化現象的有效措施
1.正確對待寫作中的石化現象,科學理性地指導寫作實踐。
中介語是一個不斷變化的動態系統,它的規律性變化反映了學生學習目的語的進程,學生是在不斷“石化”中取得進步的。鑒于此,教師對外語學習過程中的石化現象應持一種寬容的態度,并對石化現象進行系統研究,總結規律,實施有針對性的教學,促使學生的中介語逐步趨向目的語。在課堂上應注意:如果學生的錯誤是典型和普遍存在的,可集中講解;如果學生的錯誤屬于個人偏好,則可以在課后單獨向學生指正。教師要充分認識到中介語理論在外語教學中的指導意義和實踐價值,對中介語偏誤進行詳盡收集和系統分析,及時為學生提供評價性信息,科學有效地培養他們的語言能力。
2.進行英漢文化對比,有效規避母語負遷移,增強跨文化交際意識。
語言作為文化的載體,是文化的主要表現形式,也是社會民族文化的組成部分。因此,文化教學存在于外語教學的每個階段,而語言文化對比則是外語教學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內容。不同的文化特征必然會形成不同的思維模式,思維模式的差異形成了不同的句子結構和語篇模式。在高中學生作文中,由于他們不熟悉英漢思維差異對英語寫作的影響,才屢屢寫出形式是英文而思維方式和行文習慣卻是中文的句子和語篇。通過英漢思維方式的對比分析,幫助學生充分利用母語的正遷移,有效回避母語的負遷移,逐步提高寫作質量。
3.開展形式多樣的筆頭訓練,擴大可理解輸出,不斷修正中介語系統。
在教學中,教師應當使學生了解英漢寫作的異同。英語寫作從組詞成句到謀篇布局完整準確地表達思想,是一個由簡單到復雜、由低級到高級的發展過程。因此,教師要有計劃、分階段地安排寫作訓練,最大限度地促進“寫”這個語言輸出功能。聽和讀是語言輸入,說和寫是語言輸出,沒有輸入,也就談不上輸出,輸出能力取決于語言輸入的量和對已儲存信息的檢索能力。不具備學習外語的自然環境是客觀存在的,也是無法改變的事實,我們所能改變的只有學習外語的策略和方法。在高中英語課堂上,可以采用 根據課文編寫短文、模仿范文、堅持寫英語日記或周記等訓練方式。
4.加強英語閱讀及文化背景知識的學習。
背誦是強化輸入輸出語言信息的有效手段,它可以豐富目標語言語料庫,增強語言積累,促使語言輸出規范化。通過模仿和活用,使背誦的材料內化為學習者的語言,從而形成自然、流利的語言表達。由于缺乏語言環境,對于中國學生來說,閱讀是語言輸入的最佳途徑。教師應鼓勵學生從最新英美報刊中精心選出一些貼近生活、淺顯易懂且篇幅適中的文章背誦,然后寫出與背誦文章相似的寫作題目,以鍛煉學生的“移植”能力。
五、結語
中介語理論對高中生英語寫作過程有著較強的解釋力和指導意義。在寫作教學過程中,對于大多數中學生來說,不可能完全避免石化現象出現。對處于高中階段的學生,他們英語寫作中常見的語言石化現象屬于暫時性石化,是語言發展過程中的自然現象,是一種逐步修正的過程。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充分地了解中介語石化的產生機制,加大目的語的優化輸入力度,提高學生語言輸出的興趣,同時,應積極探求其主要原因,探討教學對策,進而努力培養學生認真細心的寫作習慣,盡量力求消除寫作中的暫時性石化現象,加強學生的跨文化意識和英語思維模式,中介語石化現象是可以減少或避免的。只有這樣,才能讓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把英語寫作提高到一個新的臺階。
參考文獻:
[1] Sdinker,L.Rediscovering interlanguage[M].London:Longman,1992:231—258.
[2]Selinker,K&Lashmanan,U. Language Transfer and Fossilization:The Muhiple Effects Principle [A].ln Gass&Selinker.Language Transfer in Language Leaning[C].Ansterdamjohn Benjarnines,1992:197—216.
[3]Selinker L.1972.Interlanguage.International Reviewof Applied Linguistics[M].
[4]Chomsky,N. Aspects of the Theory of Syntax [M]. Cambridge,MA: Cambridge,MIT. Press,1965.
[5]Ellis. Understanding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85.
[6]Joan Pinkham.《中式英語之鑒》 [M]. 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3,第1版.
[7]戴煒棟,牛強.過渡語的石化現象及其教學啟示.外語研究,1999(2).
[8]李大昕.淺析大學英語寫作中的中介語石化現象.科教導刊,2010(2).
[9]劉座雄.英語寫作詞匯能力石化現象探析.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2007(s1).
[10]王淑君.淺談中介語石化現象及應對措施.山東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