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萍
【中圖分類號】G62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01-0250-02
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作為一名人類的工程師,如何做好自己,卻是一件不容易的事。
我們肩負著歷史的重任——為祖國培養人才,這也是黨和人們的重托,這就要求我們提高自己各方面的綜合素質。
要想成為一名合格的教師,首先要熱愛自己的工作。俗話說“干一行,愛一行”,工作中,我們要嚴于律己,寬以待人,時時刻刻,牢記黨和人民賦予我們的神圣責任感,兢兢業業,圓滿完成學校領導交給的各項任務。
要想成為一名合格的教師,我們還要有過硬的專業水平。如果僅有工作熱情是遠遠不夠的,還應具備廣博的知識,要給別人一滴水,你自己必須有長流水。人無完人,任何人都有自己相對較弱的缺陷之處,在工作中,虛心向他人學習,請教,去吸收時代的、別人的科學的,優秀的東西,取人之長補己之短。與此同時還要認真鉆研教材,探討教法,選擇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進行教學。知識無止境,我們應注意從個方面來充實自己,使自己能適應當今教育的發展,跟上課改的步伐。
要想成為一名合格的教師,還要有良好的師德。高尚的師德,對孩子的一生都會有影響,從語言和行動都潛移默化的影響孩子,人們常把教師比喻成園丁,蠟燭,鋪路石,歌頌的就是教師的奉獻精神,教師的價值體現在奉獻之中,在奉獻中確立自我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在服務中體現為人之師,奉獻是教師的天職,教師不僅是為了傳授知識而存在的教書匠,而是服務者,奉獻者,當代的人類靈魂的工程師,要樹立事業心,增強責任感。提升人愛教育事業,忠誠教育事業,獻身教育事業的思想。
要想成為一名合格的教師,還要在學生心目中樹立良好地位。師生關系是學校各種關系中重點之一,而教師在學生中具有良好的地位是處理師生關系的有利手段。”因人及物,愛屋及烏”我認為只有當學生從內心深處接受你,并喜歡你時,他們就會接受你的教學內容,保質保量的完成你所交待的各項任務,這就要求我們首先要熱愛學生。教育不能沒有愛,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愛是教育的靈魂,只有熱愛學生才能正確對待,寬容學生所犯下的錯,才能耐心去雕塑每一位學生。其次還要遵守學生,尊重比熱愛更重要,因為給學生尊重,學生才能感受師生的平等,就會獲得向上的動力源泉,尊重學生的人格,了解學生的個性,既統一嚴格要求,又注意學生的個體差異,對程度、水平不同的同學,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因材施教,使每一個學生都有所得。
要想成為一名合格的教師,還要學會包容。作為教育工作者,我們會接觸到各種各樣的學生,也會接觸到不同的家長,這個學生有這樣的愛好,習慣,那個家長有那樣的需求,這就要要求我們學會包容,包容他人的不同喜好,甚至包容別人的挑剔,我們也許有不同的喜好,不同的做事風格,我們也應該去包容,我們需要鍛煉同理心,需要接納差異,包容差異。賞識教育的創立者教育家周弘提出:“家長教育孩子說話,學走路感覺不累的原因是承認差異,允許失敗。”作為老師就應該像家長一樣,正確面對孩子的差異,容忍孩子的差異,對待各色各異的孩子要保持不厭其煩,不厭其累,以接納、包容成功等容忍的心態對待每一個孩子。
要想成為一名合格的教師,還要敢于實踐和反思,有人說只要下到水里,才能學會游泳,教師何嘗不是如此,教師實踐是一名教師專業成長的必由之路,尤其是實施二期課改的過程中,需找理論與時間的結合點,顯得特別重要,從目前來看,新課程改革存在著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就是滯后于理念。對于新課程的理念,中小學教師大多已經耳熟能詳,“以學生發展為本”,“一切為了學生,為了學生一切”已經成為教師認知并認可的話語,但是與這種理念相匹配的行為尚未成型,行為與理念脫節的現象仍然較為嚴重。因此我們在教學過程中,要敢于實踐,努力將先進的教育理念轉化為教育行為。同時在實踐中要不斷總結和反思。波斯納指出:“沒有反思的經驗是狹隘的經驗,至多只能成為膚淺的知識。如果教師僅僅滿足于獲得經驗而不對經驗進行深入的思考,那么他的教學水平的發展將受到限制,甚至會有所滑坡。”為此波斯納提出了一個公式:經驗加反思等于成長。”該公式體現了教師的成長的過程應該是一個不斷總結經驗,反思實踐的過程,超越自我。
要想成為一名合格的教師,還必須要有創新精神,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當代國際競爭,說到底是科技與人才的就能夠爭,一個沒有創新的民族,就難以屹立世界民族之林,現代社會已經步入信息技術時代,一個普通人可以借助計算機技術非常便捷地獲得豐富的信息。例如《二十五史》可以儲進一張光盤,要查什么,極為方便;《全唐詩》也是一樣,只要你愿意查閱其中的任何一類詩句,皆可立即調出來,但是,要寫一句新詩,那便是創造,從這個意義上說,怎樣創新遠比怎樣獲得信息和怎樣管理信息顯得更重要,因此現代人必須具備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教師是實施素質教育的操作者,教育創新中承擔這重要使命,要培養學生創新,教師自己必須有創新精神,一個墨守成規、固步自封的教師,勢必不受學生歡迎。我認為,一個教師的價值,不在于教了多少年書,而在于他用心教了多少年,有沒有創新精神。教育家和教書匠,一個最大的區別,就是教育家有一種善于反思和不斷創新的精神,一個特級教師說得好,教師如果不能在高層次的知識、智能、情意背景下勤奮工作,開拓創新,而是囿于低層次的信息環境下嘔心瀝血,充其量只能“嘔”出低水平。
總之,我要做一名有理想,有追求的教師,做一名不斷修煉基本功的教師,做一名愛心講奉獻的教師,做一名敢于創新與反思型的教師,做一名與時俱進的教師,如果這些我們能努力去做到,那一定能成為一名合格的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