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學校工會組織是基層工會的重要組織,具有團結廣大職工、凝聚合力的重要作用。學校的發展和強大,教育工會有著不可推卸的重任。如何發揮好工會組織的作用,在凝聚教職工合力中起到催化劑的作用,使教職工齊心合力共同創建和諧、文明的現代化學校,是值得思考的大問題。本文就基層教育工會組織在其中的作用進行簡單概述,旨在交流探討,以求更好的策略,完善工會組織的職能。
【關鍵詞】基層學校 工會組織 發揮職能 學校發展
【中圖分類號】D412.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01-0255-01
教育工會組織在學校發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充分發揮基層學校工會職能,積極推進和諧校園的建設。可以從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切實履行維權職能、推進民主政治建設、建立信息反饋機制、加強自身組織建設等方面著手,發揮凝聚、制衡、疏通、紐帶、榜樣作用,從而推進學校的建設和發展。
一、發揮工會智能,加強教師隊伍建設
1.抓教師隊伍建設
首先加強師德建設。把師德教育作為教師隊伍建設的首要任務,把高尚的師德作為一種重要的教育資源,開展講師德、鑄師魂教育活動。以德修身,以德育人,不斷提高道德素養和業務水平,建立一種互敬、互信、互幫、互學的和諧的人際關系。其次充分激發教師的主人翁精神。在重視科學管理、加強學科建設的同時,激活教師的主人翁意識,促“他律”為“自律”,增強事業心和創造力。要重視情感激勵,尊重和信任教師,充分調動廣大教師的積極性、主動性,讓教師充分認識到學校的興衰榮辱都關系到自己的切身利益。再有積極開展“創建學習型組織、爭做創新型教師”活動。進一步發揮工會優勢,堅持以人為本,大力提高廣大教師的教育理論創新能力、教育實踐創新能力、獲取和運用新知識新技能的創新能力、教育科研創新能力、認識和遵循教育規律的創新能力。讓教師成為構建和諧校園的實踐者和生力軍。
2.提高教師自身價值
教師的稟賦、才能、愛好和特長是各不相同的,學校充分挖掘資源,面向全體教師開設了豐富的社團活動和文娛比賽,舉行健身比賽,歌唱比賽,羽毛球比賽等。教師在豐富多彩、形式多樣的學校活動中,展示才華,活躍身心,團結協作,共同發展。教師的協作能力提高了,人際關系改善了,教學質量提高了,工作勁頭加大了。每一位教師都感到自身存在的價值,做到事事有人做,人人有事做。
3.開展書香校園的讀書活動
開展讀書活動,師生同建書香校園;通過閱讀,使教師與人類崇高精神對話,使他們從書籍中得到心靈的慰藉,從書籍中尋找到生活的榜樣,從書籍中蕩滌自己的心靈,從書籍中享受教與學的樂趣,從書籍中找尋理想的棲息地。
二、切實履行工會職能,維護教職工合法權益
以維護職工合法權益為著眼點,努力建設穩定、和諧的勞動人事關系,要切實履行基本職責,在改革、發展、參與、幫扶的過程中維護好教職工的合法權益,群眾利益無小事,凡是涉及教職工切身利益和實際困難的事,再小也竭盡全力去辦,為黨和政府分憂,為教職工群眾解難,是工會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要不斷增強工會組織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學校工會努力維護廣大教職工的合法權益,把建立完善維權機制作為重點和著力點。認真處理好維權與學校改革、發展、穩定的關系,在推動構建和諧校園中發揮制衡作用。
1.維護教職工的經濟權益
學校教職工大多數是腦力勞動者,他們所從事的教學與科研工作是復雜勞動和富有創新價值與創新潛能的勞動,行政管理人員、后勤保障人員為學校安定有序運作,為創建高質量的教學環境,勤勤懇懇、任勞任怨。因此,學校教職工隊伍的整體應該得到全社會和學校主要管理者的尊重和肯定,他們勞動的價值應該在工資報酬、福利待遇方面得到充分地體現。因此,涉及教職工的工資收入、勞動安全衛生、女職工權益、補充保險福利、勞動合同管理等這些關乎教職工切身利益的重要問題,是工會工作的重中之重。只有抓好、抓細、抓實了這項工作,才能保障教職工的經濟權益,把可能發生的矛盾沖突,變為有序合法的和諧行為。
2.維護教職工的政治權益
學校是知識的殿堂,是傳播科學和文明的重要陣地,學校職工隊伍人才濟濟,他們之中的相當一部分人,擁有豐厚的知識底蘊,敏感的洞察力和創新意識,強烈的事業心和責任感,求真務實的人格魅力,他們完全有參與學校民主管理、民主決策、民主監督的能力,這是中國《工會法》和《教代會條例》明確賦予職工的權益,工會應旗幟鮮明地維護他們的知情權、參與權、決策權、監督權,認真落實和抓好教代會,維護廣大教職工參與學校日常管理制度的制訂,長遠目標規劃的決策權。
3.維護教職工的文化權益
教職工日常承擔的教學、科研任務,學校管理、后勤保障復雜而繁重,渴望豐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學校工會高度重視教職工的業余文化需要,建立穩定而完善的活動陣地,工會充分利用校內校外一切可供利用的活動資源,根據不同愛好、不同性別、不同年齡、不同體質的差異,分類組織文體和休閑娛樂活動。讓教職工在工會活動的大舞臺上張揚個性,展現風采,消除疲勞和緊張,鍛煉體魄、愉悅身心,從而得到健康、積極的休息。同時工會組織還要適應新形勢,與時俱進,將維護教職工的文化權益不斷引向深入,滿足教師終身學習和全面發展的需求,舉辦多種形式、多種學科的講座培訓,利用一切可能的校內校外的人才資源,采用“請進來、送出去”有效方式,不斷拓寬教職工隊伍的知識視野,充電補能,讓教職工有足夠知識儲備和創新能力。
三、建立終生學習機制,樹立活到老學到老的思想
作為現代人,必須時刻學習,不學習就跟不上時代的腳步,就會落后。特別是教師的職業,不學習就不能適應現代社會,就不能勝任當今的教育教學任務。工會組織首當其沖,要經常組織教師深入學習貫徹黨的精神,鼓勵支持教職工參加繼續教育,不斷提高思想理論水平和業務水平結合起來;同深化課改、評選優質課、學科帶頭人、優秀教研組結合起來;同立足崗位,努力做好本職工作爭創一流工作業績結合起來。強化師德師風教育,繼續開展“強師德、鑄師魂、樹形像”活動。認真組織教師學習新修訂的《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宣傳優秀教師先進事跡,充分利用各種手段,為科技進步做出貢獻的知識分子形象,通過開展“塑形象、展風采”的活動,圍繞教育理念、素質教育、課改等內容,促進教師和教育工作者觀念轉變,使之更快更好地適應教育改革發展的新要求。進一步增強廣大教職工愛崗敬業、無私奉獻的光榮感、自豪感和使命感。全方位、立體式地宣傳教師先進群體的敬業勤奮、奉獻和創新精神。
作者簡介:
邵會芳(1969—),女,遼寧普蘭店人,大學本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