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志春

【摘要】 目的 觀察分析胺碘酮治療心力衰竭合并快速型室上性心動過速的臨床效果。方法 62例心力衰竭合并快速型室上性心動過速患者, 按治療方法的不同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 各31例。對照組采取西地蘭治療, 觀察組采取胺碘酮治療, 對兩組患者的臨床效果進行統計對比, 并對其毒副作用進行評價。結果 觀察組總有效率為93.55%, 高于對照組的74.19%,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用藥前心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用藥后15、60、120 min的心率均低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不良反應發生率為6.45%, 低于對照組的25.81%,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心力衰竭合并快速型室上性心動過速采取胺碘酮治療的臨床效果顯著, 且安全性好, 值得在臨床中推廣應用。
【關鍵詞】 心力衰竭;快速型室上性心動過速;胺碘酮
心力衰竭是心臟病的終末階段, 具有發病急、病程長的特點, 常合并心房纖顫、快速型室上性心動過速、心房撲動等。其中合并快速型室上性心動過速不僅會進一步增加心肌耗氧量, 同時也進一步降低已受損的心臟射血功能, 嚴重危及到患者的生命安全。目前臨床多以藥物治療本病, 胺碘酮、西地蘭是臨床常用方法, 為探討兩種藥物的治療效果, 作者選擇2012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心力衰竭合并快速型室上性心動過速患者62例作為研究對象, 現將整理的資料總結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擇2012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心力衰竭合并快速型室上性心動過速患者62例, 按NYHA分級顯示[1]:Ⅰ級26例,Ⅱ級17例,Ⅲ級11例,Ⅳ級8例。按治療方法的不同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 各31例。其中觀察組男19例, 女12例, 年齡20~68歲, 平均年齡(37.6±11.4)歲。對照組男20例, 女11例, 年齡21~68歲, 平均年齡(38.8±10.5)歲。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對照組靜脈滴注西地蘭(上海復星朝暉藥業有限公司, 國藥準字H31021070)0.4 g+5%葡萄糖注射液20 ml, 若治療10 min內患者的癥狀無明顯變化, 則按原劑量重復注射治療。觀察組靜脈滴注胺碘酮(山東方明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國藥準字H20044923)+5%葡萄糖注射液100 ml+胺碘酮150 mg, 30 min注射完畢, 隨后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 +胺碘酮300 mg, 靜脈滴注速度為15滴/min, 6 h后改為8滴/min, 根據心率調整靜脈滴注時間。兩組患者均在心電監護下進行治療, 且基礎治療相同。
1. 3 觀察指標及療效判定標準[2] 對比兩組患者用藥前、用藥后15、60、120 min的心率, 并統計記錄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情況。療效判定標準:顯效:心功能明顯改善, 按NYHA分級達Ⅰ級, 成對室性早搏數減少≥80%;有效:心功能有所改善, 但未達到Ⅰ級, 頻發室性早搏數減少≥50%;無效:心功能無變化, 早搏數未見減少。總有效率=(顯效+有效)/總例數×100%。
1. 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兩組患者臨床效果比較 觀察組總有效率為93.55% (29/31), 對照組總有效率為74.19%(23/31), 觀察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 2 兩組患者用藥前后心率比較 用藥前, 兩組患者心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用藥后15、60、120 min的心率均低于對照組, 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 3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比較 觀察組低血壓1例, 肝功能異常1例, 不良反應發生率為6.45%;對照組低血壓3例, 肝功能異常5例, 不良反應發生率為25.81%, 組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4.2923, P<0.05)。
3 討論
心力衰竭是臨床常見的心血管疾病, 常合并快速型室上性心動過速, 致死率較高。有資料統計, 心力衰竭合并快速型室上性心動過速的病死率高達3%~8%[3]。目前臨床尚無根治方法治療本病, 主要以復律治療為主。其中, 胺碘酮作為三類抗心律失常藥物, 通過阻斷心肌細胞膜上的Na+通道, 并抑制β-受體耦合, 降低心室、心房及旁路前向傳導的速度, 使心肌細胞的動作電位時程延長。同時, 該藥還可阻斷心肌膜上的Ca2+通道, 降低心室及房室結及的傳導速度, 多種作用機制共同延長心臟動作電位時程, 從而起到抗心律失常的作用。除此之外, 該藥可降低心臟后負荷, 無明顯負性肌力作用。
經本組研究結果發現, 觀察組總有效率為93.55%, 對照組總有效率為74.19%, 且觀察組用藥后的心率低于對照組;觀察組不良反應發生率為6.45%, 低于對照組的25.81%,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本研究結果與文獻報道基本一致[4]。
綜上所述, 心力衰竭并快速型室上性心動過速患者采取胺碘酮治療的臨床效果較西地蘭更有優勢, 能起到抗心律的作用, 且毒副作用少, 值得臨床推廣。
參考文獻
[1] 趙增源, 周炳鳳.胺碘酮治療心力衰竭并快速型室上性心動過速的臨床療效.陜西醫學雜志, 2010, 39(8):1061-1062.
[2] 曹希成.胺碘酮治療心力衰竭合并快速型室上性心動過速的臨床分析.中國醫藥科學, 2012, 2(13):76, 79.
[3] 郭錦祥.胺碘酮治療心力衰竭并快速型室上性心動過速的療效觀察.臨床合理用藥雜志, 2013, 6(4):49-50.
[4] 馬琳.胺碘酮治療心力衰竭并快速型室上性心動過速的療效觀察.中國衛生產業, 2012, 23(8):51.
[收稿日期:2015-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