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國蒼寧夏日報報業集團,寧夏銀川 750001
?
新媒體環境下的報紙時事新聞采編方法思考
謝國蒼
寧夏日報報業集團,寧夏銀川 750001
摘 要隨著時代的飛速發展,傳統媒體和新媒體之間形成了一定的發展矛盾。針對紙質媒介和新媒體的發展現狀,廣大新聞采編工作者要立足工作實際,探究時事類新聞采編的新思想和新辦法。
關鍵詞新媒體環境;報紙時事;新聞采編;創新
時代的飛速發展,傳統媒體和新型媒體之間形成了一定的發展矛盾。互聯網技術的興起讓報紙行業備受沖擊。一時間,紙媒的衰敗成為新聞行業中的關注焦點。紙質傳播和新媒體傳播雖然有著目標性的一致,卻在傳播渠道上有所不同。
從發展整體上看,紙質媒介的傳播有簡潔直觀的優勢,但是傳播效率較低,方式也較為被動保守。而新媒體傳播的途徑則更加迅速便捷,雖然覆蓋的區域廣泛,但是存在相應的風險性和誤導性。兩者互有利弊,這樣的發展現狀也促使廣大新聞工作者立足自身工作實際,選擇更加適合自身發展的媒體傳播形式。
1.1 過硬的新聞寫作能力
報紙行業不同于網絡新媒體的迅猛發展,在從業人員、新聞素材等方面具有顯著的特點。特別是在時事新聞采編的寫作技能上,過硬的寫作水平是提高新聞工作效率的重要因素。在報紙從業人員的團隊發展中,時事新聞編輯大部分都是新聞的評論專家。他們對當下的新聞事件具有敏銳的觀察力,對新聞價值的把握具有獨到的見解。在報紙行業的新聞表達上,新聞編輯者自身的寫作水平更加過硬,諳熟新聞在紙質報紙上的表達,具有獨特的寫作手法。
1.2 美觀的報紙設計排版
在報紙的傳統表達上,新聞頭版、新聞消息等不同的時事報道能夠體現出時政新聞的藝術價值。在報紙的新聞版面中,通過不同的排版設計和文字編排,能夠讓時事新聞擁有一個相對獨立的教育空間,突出“時事”的新、奇、特。而通過專題設置、重點排版等方法,能夠讓責任編輯和版面編輯根據新聞性質,進行獨具匠心的設計和編排。
1.3 簡潔明了的新聞信息
報紙信息是一種較為輕薄的紙質介質,在新媒體的發展和融入下,報紙新聞采編方法面臨著一定的調整,但同時,紙質報紙的造價低廉、新聞信息更加簡單明了,所以呈現出獨有的藝術價值。例如,網絡新聞信息需要手機作為信息接收終端、影視新聞需要電視作為接受對象,而報紙的售價只有1~2元,不需要較大的經濟投入,無論是表現形式還是閱讀方式都較為簡潔。
2.1 報紙讀者的受眾逐步減少
隨著電子計算機技術的推進,手機、電視、電腦等“影、音、聲、像”俱全的新型媒體逐漸發展。特別是手機“掌上式”電子閱覽等方式,使很多讀者養成了電子閱覽的興趣。讀者可以憑借簡單的軟件,閱讀各項信息和知識。由于報紙的單一性,讀者的逐步減少已經成為一種必然的發展趨勢,亟待相關工作者進行完善。
2.2 新聞在時間上有所滯后
對于報紙行業而言,實時新聞的編輯、排版、印刷都存在一定的時間限制。在如今快節奏的發展趨勢中,借助于網絡技術,一條時事新聞從編輯到發布最短需要十幾分鐘,并很快就會被人們進行轉載。而在傳統的新聞報紙中,時事新聞的傳播受到時間、地點、空間的限制,和報紙字數、版面、印刷數量的限制,使報紙讀者的興趣有所下降。
2.3 報紙經營模式缺乏循環性
在新聞報紙傳播的過程中,報紙的運行成本并不能單單依賴銷售業績,而是要通過銷售和廣告數量進行完善的循環。通過廣告費用、發行成本等新聞工作,來搭建一個循環經營的發展模式。但是,隨著紙質媒體的衰落,商家廣告的費用逐步降低、報紙的印刷成本逐漸增加、大量的讀者流失,這些都讓時事新聞的傳播存在一定的局限。
3.1 提高時事新聞的報紙傳播效率
在報紙新聞消息的集結中,為了強化新聞的傳播效率,報紙編輯者要根據時事新聞的時間性,通過編輯的細心剪輯,提煉出新聞事件的發展脈絡,通過相應的新聞寫作技巧,將新聞時事更加立體化和完整化。同時,通過彩色圖片、圖表說明等形式,豐富報紙的新聞內涵。面對新媒體的發展沖擊,廣大新聞工作者可以利用數字化的建設方式,推出科學的網絡網站模式,實現“電子報紙”的閱覽和傳播。或者,采取報紙企業和網絡公司相互合作的方式,例如“中國證券網”和《上海證券報》的雙向聯合,提升網絡經營的整體模式,使報紙的覆蓋面臨更加廣泛,實現全區域和全時段覆蓋,提高新聞報紙的傳播效率。
3.2 探究創新發展的報紙經營模式
對于廣大報紙讀者來說,對時事類新聞采編的認識除了要盡可能的實現新聞報紙的“實效性”,在報紙的經營模式上,相關從業者可以拋棄傳統的報紙經營方法,逐步實現互聯網絡和數字化信息的結合。一方面,報紙企業能夠與網絡廣告、樓梯建筑廣告、車載廣告等方面進行多元化的產業拓展,通過立體化和多元化的報紙經營模式,形成紙質媒體的集團化式經營。
3.3 提高讀者對報紙的閱讀興趣
在新媒體環境下,利用閑暇時間閱讀報紙的方式已經落后。人們將時間拿出來,只有對自己感興趣的新聞才能下耐心、下決心的閱讀下去。面對新媒體的發展挑戰,廣大新聞從業者要強化時事新聞的創新方式,提升報紙的傳播效果。充分挖掘當下熱門的新聞信息,以更加專業的寫作態度和獨家新聞視角,對新聞內容進行全方位的加工和挖掘,繼而引發廣大讀者的關注和共鳴。
3.4 增加富有深度報道價值的新聞
正如《華爾街日報》總編輯所言的那樣,讀者已經開始逐步習慣從網絡、電視上獲取信息。從時事新聞的客觀上分析,“實效性”的新聞發展的重要內容,為了弱化新聞報紙在網絡中受到的沖擊,相關新聞工作者要增加新聞的附加價值,采集時事新聞中的熱門性。
在時事新聞的標題設置中,擬題要具有沖擊力和吸引力,必要時可以借助一些網絡熱門的流行詞語。少用官話和套話,多用故事性的新聞敘述,巧用富有表現力的寫作技巧,使群眾能夠體會到最具特色的新聞事實。使新聞和信息的傳播能夠融合在一起,不斷強化報紙集團中的知識體系和服務價值。
綜上所述,在當前新媒體的發展進程中,廣大新聞工作者面臨著挑戰和機遇并存的局面。在新聞報紙行業中,為了重塑紙媒類時事新聞的發展優勢,新聞從業者要本著傳統和新型媒體相互結合的方式,不斷探究創新經營的發展模式,使報紙行業能夠應對新媒體環境的沖擊,從而找尋到更佳的發展道路。
參考文獻
[1]王斐帆.新媒體環境沖擊下報紙發展思考[J].中國傳媒科技,2012(2):45-46.
[2]霍立峰.新媒體沖擊下的行業報發展之路[J].今傳媒,2013(10):99-100.
[3]孔巖.新媒體沖擊下的廣告傳播策略[J].視聽界,2010 (2)66-68.
中圖分類號G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0360(2016)03-0103-02
作者簡介:謝國蒼,采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