刁愛芹,陳國富,潘愛萍
(泰州職業技術學院醫學技術學院,江蘇 泰州 225300)
?
◇醫藥教育◇
以核心課程為依托,將行業企業文化引入高職藥學教學改革
刁愛芹,陳國富,潘愛萍
(泰州職業技術學院醫學技術學院,江蘇 泰州 225300)
針對目前高職學生職業素質不佳的情況,高職教育提出將行業企業文化融入育人理念,該研究以某校藥學專業為例,探討將行業企業文化引入高職藥學教學改革的必要性及核心課程在教學改革中的作用,提出以核心課程為依托,將醫藥行業企業文化引入核心課程改革的途徑,促進學校藥學專業學生的核心競爭力,提高學生綜合素質。
教學改革;行業企業文化;核心課程
我國高等職業教育人才培養目標是培養實用型、應用型的高技能人才,職業教育的質量最終應該體現在能否完成培養目標及培養對象的質量上,教學改革是促進教學質量提高的不竭動力,是高職院校培養優秀人才的重要手段。因此,加強教學改革、尋求適合學生的教學模式是高職教育專業建設、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首要任務。高職教育有很強的職業特性,畢業生進入單位工作,除了需要有過硬的實踐技能水平外,企業越來越注重職業精神、職業道德和團隊合作意識等職業素養,職業教育者也開始注重在專業教學教育中引入行業企業文化,建立高職特色的校園文化,以此增加學生畢業后的社會適應能力。本文以我校藥學專業為例,探討將醫藥行業企業文化引入高職藥學教學改革的必要性及途徑。
《國家高等職業教育發展規劃(2011—2015年)》[1]中指出:堅持育人為本,德育為先,強化職業道德和職業精神培養,促進學生知識、技能、職業素養協調發展。發揮文化育人功能,將行業、企業、職業等要素融入校園文化,使學生在校就能感受到職業文化,培養職業意識,形成良好職業素養,促進校園文化建設與人才培養的有機結合。
醫藥行業是一個特殊的行業,一方面要依靠利潤來維持自身的生存,一方面又承擔著救死扶傷的社會責任,純粹的校園文化和醫藥行業企業文化之間存在較大差異,導致學生就業后不能適應突然的變化。王冬麗[2]研究及我們通過對用人單位包括醫院、社會藥房、醫藥生產和流通企業及藥品監督管理部門的調查發現,招聘新員工時用人單位最看重畢業生的能力和素質即責任心、道德誠信、實踐能力、團隊精神、溝通協調能力、承受壓力能力和創新精神;而當前應屆畢業生中的主要問題是:就業定位不合理,眼高手低;擇業過于挑剔;文化認同和基本素質不能達到企業標準等。雖然現在高等職業院校開始重視基礎人文課程的建設,開設了一系列以思想道德修養、職業生涯規劃、校內外實踐為主題的高職學生綜合素質課內外活動[3],但往往因為職業針對性不強,學生不理解這些活動的益處,都是被動完成任務,缺乏參與的熱情,導致當前高職院校學生職業素質的不佳。用人單位普遍認為,如果學校在學生培養過程中引入行業企業文化,則對學生的職業生涯規劃及企業吸收培養人才有極大的促進作用。對我校藥學畢業生調查也發現:工作1年來,一半以上的學生都重新換過工作,主要原因是薪酬和自身期望值相差較遠,有部分學生目前還在不斷嘗試尋求自己的定位;100%的同學都認為非常有必要在校期間了解行業企業文化,可以促進他們對專業有更深的了解,目標更加明確,更愿意主動學習;就業時也能更好地定位自己、能更加認同自己的崗位,并及早更好地適應崗位工作,也能更好地處理人際關系等。
因此高職教育提出了要將行業、企業、職業文化等要素融入育人理念,強化職業道德和職業精神培養,促進學生知識、技能、職業素養的協調發展,是高職教育發展的必然選擇。
教學改革是專業建設、培養高質量專業技術人才的基本手段,在教學改革中融入行業企業文化必將是培養具備優秀職業素質人才的重要手段,因此,探討將行業企業文化融入教學改革的途徑是亟待解決的問題。
課程承載著專業的培養目標,教學改革以課程為單元進行,因此課程改革與建設是提高高職院校教學質量的核心,是實現高技能人才培養目標的關鍵環節。而在整個課程體系中,核心課程是專業技能與專業能力的載體。所謂專業核心課程,是指在人才培養過程中,為實現培養目標,對學生掌握專業核心知識和培養專業核心能力,對提高該專業核心競爭能力起決定作用的課程;是體現一個專業特色,并以該專業相對應的崗位群中最核心的理論和技能為主要內容的課程[4-5]。
我校藥學專業培養的人才職業面向主要是針對各級醫院、衛生服務中心等衛生機構藥房、社會藥房從事藥學服務相關工作,核心課程必定要與專業培養目標協調一致,因此我校藥學專業核心課程主要確定為《實用藥學服務》、《臨床藥物治療學》等用藥指導類課程。在專業課程體系中,非核心課程的作用主要是作為核心課程的基礎、或補充學生在其他相關醫藥生產或經營企業就業所需技能,核心課程是實現人才培養目標的關鍵所在,專業核心課程的改革和建設是整個教改中的核心工作,結果關系到整個教改的成敗,因此,在整個教學改革中,首先關注的應該是核心課程改革,通過核心課程提高學生的專業知識和核心競爭力,提高學生的培養質量。
鑒于核心課程在教學改革中的重要作用,依托核心課程改革,將醫藥行業企業文化引入高職藥學專業教學改革中,培養既能適應行業企業需要,又能熱愛醫藥行業、有熱情、有目標的優秀學生。
行業是同類企業的集合體,行業文化是基于優秀企業文化的積淀,在此,我們將討論在高職藥學專業核心課程改革中引入行業企業文化的有效途徑。
3.1 注重核心課程教師的“雙師”素質培養,提高行業企業文化內涵滲透教育[5-7]教師是課程的組織者、實施者,職業教育領域的教師,除了能夠傳授理論知識外,還需要有一線崗位能力的要求,能夠培養技術應用型人才,這就需要“雙師型”教師的主導。專任老師的共性是理論扎實,實踐經驗相對不足,因此應該定期安排教師進入行業企業一線,學習先進技術、管理理念,直觀感受企業文化;積極創造條件讓教師參與社會實踐,解決教學過程中對崗位一線工作認識的不足,提高教師的職業崗位特性,提高綜合素質。我院藥學專業核心課程教師暑假定期到醫院藥房、社會藥房、醫藥流通企業參觀學習,通過學習,教師的行業企業文化素養有顯著提高,大大增強藥學專業校內“雙師型”教師隊伍力量。
同時,聘任醫院、優秀醫藥企業的行業專家作為兼職教師,將行業一線的實戰經驗、真實案例介紹給同學,向同學傳遞行業企業文化,介紹行業企業對畢業生的職業素質要求;通過實踐帶教,向學生滲透工作崗位技能和職業素質要求;通過講座形式,模擬職場新人面試情景,使學生直接感受企業的需求。
同學在校內外“雙師”的教導下,雙管齊下,必然使其行業企業文化素養大大提高,增強其就業競爭能力。
3.2 校企合作開發具有優秀行業企業文化特質的校本教材[8]教材是一個課程的核心教學及學習材料,學生通過教材了解課程,針對本校學生培養目標,邀請行業企業一線專家參與核心課程的校本教材編寫,開發與崗位一線更為貼合的教材內容,滿足不斷更新的知識和技術需求。在教材開發過程中,不僅要引入最新的專業知識內容,更要融入行業企業的文化特質,引入生動的實際案例,體現優秀的企業文化,讓學生在閱讀教材時就能感受到優秀的企業文化滲透。我校藥學專業邀請醫院、社會藥房的行業企業專家,參與核心教材的編寫,結合工作和課程實際,合理安排教學內容;在對應的內容里,通過巧妙安排案例、情景對話等方式,融入行業企業文化。以核心課程《實用藥學服務》為例,該門課對應的工作崗位主要是醫療機構藥房及社會藥房,藥房是藥學工作者為患者提供藥品咨詢、藥品供應、用藥指導等多項藥學服務的部門,社會的發展決定了藥學服務更多的職能要求,它需要學生具備良好的溝通能力、豐富的藥品知識和臨床基礎知識、簡單的醫療器械使用能力等。因此教材內容在編排時,結合藥房崗位職能,引入包括藥品的分類陳列、處方分析與調配、問病薦藥、簡單醫學檢查服務等內容,相應內容處引入工作中遇到的實際案例、情境對話及問題處理辦法,融入行業企業文化內涵。
3.3 建立校企合作的文化入課堂教學模式[9-12]課堂教學是學生掌握知識和技能、了解行業企業文化的最直接渠道。理論教學中,選取優秀醫藥企業文化精神的典型案例融入課堂;利用信息化教學資源,課堂中加入微課、教學視頻、企業視頻等資源加強學生直觀感受;由企業專家直接授課,將企業人自身所帶的企業文化特質言傳身教,進一步加深學生行業企業文化意識。重視實訓教學,實訓課堂設置在具有行業企業環境的實訓室,教學環境的布置要營造出文化氛圍:張貼行業企業文化標語、服務公約、職業行為規范等,利用圖片、標語、警句等努力營造職業氛圍;實訓內容選取藥房崗位上的典型、重點工作,采用仿真情境模擬、實地調查、任務實施等方式,在實訓活動中隨時滲透行業文化,突出企業文化素質要求。課后,組織學生到醫院、企業一線參觀見習,實地感受現代企業文化中的行業企業精神,帶給學生強烈的視覺沖擊;積極開展大學生社會實踐、志愿者等活動,讓學生早接觸臨床用藥、接觸社會,將所學的理論知識融入實踐,增強學生職業成就感。同時,可將實體課堂與網絡課堂相結合,課程網站上鏈接國內外優秀醫藥企業網站,加入更多的相關視頻,加入相關行業職業要求,拓展并加深學生對行業企業文化的理解。
3.4 將行業企業文化融入課程考核[6,13-15]為了加強學生對行業企業文化的重視程度,可以設計在課程考核中引入行業企業文化素質考核,注重過程考核與終結考核相結合;以教師評價為主導,適當讓企業參與考評機制;參考國家、行業和企業標準,按照對職工的要求進行考評。過程考核體現在課堂風貌:學生儀表儀態、課堂參與互動情況、實訓任務組織實施情況等;終結考核體現在:理論考核考題中注意設計文化素養方面的題目,設計開放性議題,突出行業性,將文化素養考核納入計分點;實訓考核引入職業素養考核項目,如《實用藥學服務》課程情境模擬實訓單元考核,突出行業文化,評分表注重團隊協作、服務禮儀、突發事件的處理等分項;設計同學自評和互評環節,要求本組同學自我評價,說明優點和缺陷,要求他組同學指出考核組展現的職業文化素養及不足之處;設計教師點評環節,重點指出每一個實訓單元需要融入的行業文化,以及如何融入的技巧。
總之,在不斷尋求提高我校藥學專業教學質量、注重教學改革、培育符合行業企業需求的高素質人才的職業教育道路上,以專業核心課程為重點依托,注意將行業企業文化融入課程改革和建設中,重視對學生行業精神、綜合素質的培養,重視職業養成教育。教學改革是一個長期系統工程,要不斷研究探索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行業企業文化需求也是教學改革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要素,目的都是要切實提高高職學生的核心競爭力,促進職業認同感,促進高職學生就業質量。
[1] 國家高等職業教育發展規劃(2011—2015年)[S].2010-07-21.
[2] 王冬麗.職業教育“校企合作,全程嵌入”人才培養方案探索[J].藥學教育,2014,30(5):60-63.
[3] 溫漢華,吳峰.論高職院校人文學科的地位極其課程設置[J].柳州師專學報,2013,28(5):96-99.
[4] 商林.以專業核心課程為載體,提高高職畢業生核心競爭力[J].職業技術,2010(119):60.
[5] 陳圓.高職院校專業核心課程建設路徑與實施策略[J].教育與職業,2013(8):112-113.
[6] 于永軍,劉清新,祁秀玲,等.高職高專藥學專業建設與教學改革初探[J].中國醫藥導報,2009,36(6):123-124.
[7] 劉雯,羅堯成.校企合作理念下的高職課程改革策略[J].職教論壇,2011(24):61-64.
[8] 史紅,周群.校企合作視角下的高職教材建設策略研究[J].教育與職業,2011(38):124-126.
[9] 劉麗寧,朱玲,王云峰,等.談醫藥行業文化在高職中藥人才培養中的滲透實踐[J].衛生職業教育,2012,30(22):10-12.
[10] 劉衛.在教學中融入企業文化,提高學生綜合素質[J].廣西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29):234-235.
[11] 邱駿駒.優秀企業文化進課堂的路徑思考——以肇慶工商職業技術學院計算機系為例[J].江西電力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4,27(1):42-44.
[12] 楊潔,周婉爛,王情.高職院校優秀企業文化進班級、進課堂的教學改革實踐探索[J].經營管理者,2016(10):325-326.
[13] 江群.先進企業文化融入專業建設與課程改革探析——以武漢職業技術學院空中乘務專業為例[J].當代經濟, 2013(3):96-98.
[14] 羅瓊.論高職學生能力培養及專業核心課程教學改革[J].現代商貿工業, 2012(15):151-152.
[15] 邢向榮.校企合作模式下的專業課程改革——以電子商務專業為例[J].校企合作,2011(12):31-32.
Introduction of medicine industry enterprise culture to higher vocational teaching reform based on core curriculum
DIAO Aiqin,CHEN Guofu,PAN Aiping
(TaizhouHigherVocationalCollege,Taizhou,Jiangsu225300,China)
Given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higher vocational students′ professional quality,it is suggested to put forward industry enterprise culture into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necessity of introducing the industry enterprise culture into the teaching reform,and the role of core courses in the teaching reform,and puts forward the way of introducing the pharmaceutical industry enterprise culture on the basis of core curriculum to promote the core competitiveness of pharmacy students and improve students' comprehensive quality.
Teaching reform;The industry enterprise culture;Core curriculum
江蘇省衛生計生委科研課題(JCH201512)
10.3969/j.issn.1009-6469.2016.10.052
2016-07-17,
2016-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