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麗亞, 周 斌, 楊 勇,張 磊 (安徽省農業科學院作物研究所,安徽合肥 230031)
?
高產抗倒伏大豆皖豆31新品種選育及栽培技術
張麗亞, 周 斌, 楊 勇,張 磊 (安徽省農業科學院作物研究所,安徽合肥 230031)
摘要[目的]介紹高產大豆新品種皖豆31的選育經過及栽培技術。[方法] 皖豆31是由安徽省農業科學院作物研究所于1998年以蒙91-413為母本、泗豆11為父本進行有性雜交,經系譜法選擇和海南加代選育而成。該研究描述了皖豆31品種的產量表現及品種特征特性,并介紹了其栽培技術要點。[結果] 皖豆31參加 2009~2010年安徽省大豆品種區域試驗,2 a平均產量2 730.60 kg/hm2,比對照中黃13增產7.33%,并表現豐產、穩產、抗病、抗倒伏。該品種生育期103 d,單株有效莢數42.9個,百粒重18.8 g,子粒蛋白質含量44.04%,粗脂肪含量18.66%,最佳種植密度范圍為22.5萬~30.0萬株/hm2,在中高肥力田塊易獲高產。[結論] 皖豆31是高產、優質、抗倒伏夏大豆新品種,適宜在安徽省沿淮淮北地區作早中熟夏大豆種植。
關鍵詞高產抗倒伏大豆;皖豆31; 品種選育; 特征特性; 栽培技術
大豆是世界上最主要的糧油作物,是人類優質蛋白和油脂的主要來源。我國是大豆的原產地,素有“大豆王國”的美譽。大豆制品在我國農產品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其多樣性滿足了人們日益增長的多樣化需求。同時,大豆作為重要的蛋白食品、食用油和飼料蛋白原料,在國家糧食安全中占有重要地位[1-2,4]。安徽近年大豆種植面積穩定在80萬hm2左右,位居全國第2位,是我國高蛋白大豆主產區之一。但大豆單產僅1 500 kg/hm2左右,低于全國平均單產水平,與世界平均單產2 400 kg/hm2差距更大。生產上缺少高產優質抗倒伏品種和配套的高產栽培技術[3,5]。針對生產上存在的問題,育種專家在原有基礎上,加大對高產、優質、抗倒伏等特性的鑒定篩選,提高了育種效率,加快了育種進程[6-7]。
皖豆31是安徽省農業科學院作物研究所2006年育成的高產、中粒、優質夏大豆新品種,單產幅度2 400~3 300 kg/hm2,高的可達3 900 kg/hm2。該品種抗大豆花葉病毒病和大豆胞囊線蟲病,不倒伏,早中熟,子粒商品性好,適宜在安徽省沿淮淮北地區作早中熟夏大豆種植,其最佳種植密度范圍為22.5萬~30.0萬株/hm2,在中高肥力田塊易獲高產。2012年通過安徽省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推廣。筆者現將皖豆31的選育經過和栽培技術介紹如下,以推廣種植該品種。1選育經過
皖豆31大豆新品種是安徽省農業科學院作物研究所1998年用蒙91-413作母本、泗豆11作父本進行有性雜交,經海南加代,通過混合系譜法選擇選育而成。2006年參加品系鑒定,2007年參加五河、合肥、蒙城、鳳臺等試點多點鑒定試驗。1999~2000年種植F1、 F2代,2001~2002年種植F3、F4代,按混合系譜法進行單株選擇,2002年冬在海南加代繁殖(F5),2003年種植F6代進行株行選擇,2004年進行株系選擇鑒定,2005年選中排序第1小區的蒙98-06-11-1優良株系,2006年進行品系比較試驗,2007年進行多點異地鑒定,2008年繁種鑒定,2009年參加安徽省大豆區域試驗,區試名稱為蒙05-3,2010年繼續參加安徽省區試,2011年參加安徽省生產試驗。2012年通過安徽省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通過,審定編號為皖豆2012001。
2試驗表現
2.1品系比較試驗2006年參加安徽省農業科學院作物研究所品比試驗,平均單產2 805.00 kg/hm2,比對照中豆20增產9.36%;2007年參加五河、合肥、蒙城、鳳臺等試點多點鑒定試驗,平均單產2 835.00 kg/hm2,比對照中豆20增產14.55%。田間表現抗大豆花葉病毒病、不倒伏。各參試點全部增產,在試驗中表現豐產性、穩產性好,子粒外觀品質好,熟期適中,抗倒伏,抗逆性強。
2.2區域試驗由表1可知,2009年參加安徽省大豆區試A組,8個試點全增產,平均單產2 742.30 kg/hm2,比對照中黃13增產11.36%,達極顯著水平,居參試品種(系)第4位,對照中黃13平均單產2 462.55 kg/hm2,居參試品種(系)第10位。2010年繼續參加安徽省大豆區試C組,平均單產2 718.75 kg/hm2,比對照中黃13增產3.29%,達顯著水平,居參試品種(系)第5位,對照中黃13平均單產2 632.05 kg/hm2,居參試品種(系)第9位。2 a區域試驗平均單產2 730.60 kg/hm2,比對照增產7.33%。
2.3生產試驗由表1可知,2011年參加安徽省大豆生產試驗,有7個試點增產,1個試點減產,平均單產2 505.60 kg/hm2,較對照中黃13增產4.89%,居參試品種(系)第4位,對照中黃13平均單產2 388.90 kg/hm2,居參試品種(系)第5位。
3特征特性
皖豆31有限結莢習性,紫花,灰茸毛,橢圓形葉,子粒橢圓形、黃色、淡褐臍;株高70 cm左右,有效分枝2.6個,單株莢數42.9個,單株粒數75.1粒,百粒重18.8 g,全生育期103 d,比對照中黃13遲熟2 d;莖稈粗壯,根系發達,植株清秀;成熟時全落葉,不裂莢,抗倒伏。經南京農業大學國家大豆改良中心人工接種抗性鑒定,2009年對大豆花葉病毒流行株系SC3表現中感(病情指數48%)、對SC7表現中抗(病情指數25%);2010年對大豆花葉病毒流行株系SC3表現中感(病情指數45%)、對SC7表現中感(病情指數42%)。經農業部大豆及大豆制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佳木斯)檢驗(區試田樣品),2009年粗蛋白(干基)45.82%,粗脂肪(干基)17.50%;2010年粗蛋白(干基)42.26%,粗脂肪(干基)19.81%。2 a平均粗蛋白(干基)44.04%,粗脂肪(干基)18.66%。
4栽培要點
4.1適應范圍適宜在安徽沿淮淮北等地作早中熟夏大豆種植。
4.2播期皖豆31屬夏大豆類型,在安徽沿淮淮北地區以夏收后足墑播種為好,從5月下旬至6 月下旬均可播種,最佳播期為6月上中旬,晚播和早播要適當增加或減少密度。播種時用種衣劑拌種,足墑下種,盡量提高播種質量,保證一播全苗。
4.3合理密植皖豆31抗逆性好,耐肥水,增產潛力大,在中上等肥力田塊種植,6月上中旬播種,密度可在22.5萬~30.0萬株/hm2,如在低產田塊或遲于6月20日以后播種,密度則要增加到30.0萬株/hm2以上,一般播量為100 kg/hm2。
4.4增施肥料在中低產田塊,要在施足積肥的情況下,增施氮磷肥,一般施60~75 kg/hm2尿素或磷酸二胺150~300 kg/hm2。在鼓粒期噴施磷酸二氫鉀等葉面肥可增加粒重和產量。
4.5加強田間管理,適時收獲出苗后做好移苗補缺,及時間苗定苗,加強田間管理,重點防治草害和葉面害蟲。鼓粒期遇旱要及時灌水,增花保莢增粒重。在葉片全落、植株黃熟時及時收獲。
5展示示范
2013年在淮北市柳湖林場農業科學研究所連片展示示范13.3 hm2,經專家田間測產,平均單產3 181.50 kg/hm2;2014年在太和縣舊縣鎮張槐村連片種植示范6.70 hm2,平均單產3 315.00 kg/hm2,部分田塊單產高達3 555.00 kg/hm2;2015年在山東省嘉祥縣連片示范33.30 hm2,經有關專家田間測產平均單產3 676.50 kg/hm2。
參考文獻
[1] 張麗亞,李杰坤,黃志平,等.高產高蛋白大豆皖豆28新品種選育及栽培技術[J].安徽農業科學,2012(28):13757-13758.
[2] 張麗亞,張磊,黃志平,等.高抗倒伏大豆新品種合豆3號的選育及栽培技術[J].大豆通報,2005(2):19.
[3] 張麗亞,李杰坤,黃志平,等.高蛋白大豆新品種皖豆24號選育及栽培技術[J].安徽農業科學,2004(4):646-647.
[4] 張麗亞,周斌,胡國玉,等.安徽省食用豆類生產現狀與發展對策[J].安徽農業科學,2010(24):13001-13003.
[5] 楊勇,周斌,歐陽裕元,等.秋播蠶豆產量構成因子的初步分析[J].中國農學通報,2015(27):104-107.
[6] 王曉蓮,于會勇,李江濤,等.大豆新品種濮豆1802的選育及栽培技術要點[J].農業科技通訊,2014(11):173-174.
[7] 周延爭,周靜,付貴陽,等.夏大豆新品種山寧17的選育及栽培技術[J].山東農業科學,2014(1):122-123.
Breeding and Cultivation Technique of High-yield and Lodging-resistant Soybean New Variety Wandou31
ZHANG Li-ya,ZHOU Bin,YANG Yong et al
(Crop Research Institute,Anhui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Hefei,Anhui 230031)
Key wordsHigh yield and lodging-resistant soybean; Wandou31; Variety breeding; Features; Cultivation technique
Abstract[Objective] The breeding and cultivation technique of high-yield soybean new variety Wandou 31 was introduced.[Method] Wandou31 was developed in 1998 by Crop Research Institute,Anhui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with Meng 91-413 as female parent and Sidou 11 as male parent through pedigree selection and Hainan breeding.The yield and features of the variety were described,the key points of cultivation technique were introduced.[Result] Wandou31 participated in soybean regional test in Anhui Province during 2009-2010,the average yield was 2 730.60 kg/hm2,which was increased 7.33% compared with control variety Zhonghuang13,indicating features of high-yield,stable yield,disease resistance,lodging-resistant.The growth period of this variety was 103 d,effective pods per plant was 42.9,100-grain weight was 18.8 g,protein content in grain was 44.04%,fat content was 18.66%,the optimal planting density was 225-300 thousands plants/hm2.Wandou 31 was easy to obtain high yield in middle and high fertility fields.[Conclusion] Wandou31 is a new variety with high-yield,high-quality and lodging-resistant features,which can be cultivated in Huaibei area, Anhui Province.
基金項目國家大豆產業技術體系建設資金資助項目(CARS-04- PS07)。
作者簡介張麗亞(1959- ),女,安徽蒙城人,高級農藝師,從事豆類遺傳育種研究。*通訊作者,研究員,從事大豆遺傳育種研究。
收稿日期2016-02-04
中圖分類號S 56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517-6611(2016)07-02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