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寶輝
?
五大發展理念:“十三五”規劃的靈魂
程寶輝
摘要: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是“十三五”規劃下具有引領性、戰略性的五大發展理念,它是“十三五”規劃的靈魂。本文提出五大發展理念集中反映了黨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規律認識的深化,并對貫徹五大發展理念,全力做好“十三五”規劃的具體方式方法提出了自己的幾點意見。
關鍵詞:“十三五”規劃;發展理念;小康社會;經濟發展
1.創新是發展的動力
十三五提出,堅持創新發展,將創新放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從制度、理論等各個方面不斷地推進創新。從培育發展新動力、拓展空間等多個方面對我國的創新發展提出了要求。在新動力方面,創業與創新可以說是孿生兄弟,現如今,創業與創新已經成為了我國社會經濟發展的核心,“互聯網+”更是推進創業與創新發展的重要抓手。而在拓展空間方面,要形成以沿海為主的經濟帶,壯大重點經濟區。除此之外,應該深刻認識到,創新要從全局出發,發展經濟帶能夠有效地實現區域與區域之間的發展轉變。在產業新體系方面,繼續推進產業結構的轉型升級,加強建設網絡強國是創新發展提出的兩個目標。在構建發展方面,要深化體制改革,轉變政府職能。創新發展要求政府做到“兩個不”,即“不越位、不缺位”。在刺激市場活力方面充分發揮政府的職能,為創新提供政策上面的保障。
2.協調是發展的基調
十三五強調,要堅持協調發展,重點促進社會協調發展,促進工業化、現代化、城鎮化的發展,提升國家軟實力。我們所說的協調發展,就是要處理好發展中的關系問題。具體來講,就是要推動城鄉的協調發展、協調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的發展,使得各個發展能夠成為一個整體。推動城鄉發展,能夠有效地改善民生,加強對物質以及精神的協調,能夠協調我國的軟實力以及硬實力。很長時間以來,我們關注的大多是GDP等硬實力,卻忽略了我國的軟實力,這使得我國的國民素質教育等方面成為了短板。這就需要我國在發展的過程當中,實現軟實力與硬實力并重。與此同時,還要推動經濟與國防的結合,實現軍民在多領域的融合。
3.綠色是發展的底色
十三五提出,要堅持節約資源的基本國策,加快建設節約型、友好型社會,形成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新格局。在十三五當中,第一次將綠色發展作為五大發展理念之一。綠色發展是實現生態文明的重要途徑。當前,環境的承載能力基本已經達到了上限,因此要實現綠色發展,必須發揮政府和市場的作用,特別是要用政府解決市場失靈的問題。健全用水權利、碳排放等分配制度,對這些制度的完善,能夠有效地調控經濟發展對環境的影響,并發揮市場機制的作用。除此之外,要督促政府履行職責,加大環境治理的力度,實行最嚴格的保護制度。將提高環境質量作為環保工作的核心,轉變只關注能耗降低的片面環保觀。實行環保機構垂直管理的制度,這樣管理,能夠有效地避免政府的個別不作為,落實政府責任,推進國家環境治理體系的現代化。
4.開放是發展的大勢
十三五強調要堅持開放發展,順應世界經濟趨勢,發展更高層次的經濟。通過開放發展,使我國與世界的步伐接軌。根據十三五的要求,開創對外開放的全新局面。在十二五期間,我國已經是世界出口貿易總占據量的第一位,十三五需要進一步加強開放力度,打造海內外聯動的新格局。完善戰略布局,轉變以往的開放方式,使我國從商品輸出大國變成資本輸出大國,真正地做到走出去。形成開放新體制,能夠有效地使我國融入世界經濟體系,做到更高的開放。
5.共享是發展的目標
十三五提出,要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使全體人民在共建共享發展中有更多獲得感。共享是發展的出發點,也是落腳點,體現了“十三五”發展目標的核心價值。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已經成功邁入了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但與經濟的高速增長相比,共享發展卻相對滯后,還存在不少短板,同人民期待的美好生活之間存在很大的差距。今后,我們要堅持共享發展的理念,按照人人參與、人人盡力、人人享有的要求,堅守底線、突出重點、完善制度、引導預期,注重機會公平,保障基本民生,讓全體人民共同邁入全面小康社會。
“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是我國發展理論的一次重要創新,是我國改革開放以來發展經驗的深刻總結,同時也是同人民群眾期盼相呼應的,與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新目標要求相契合的。
1.五大發展理論深刻體現了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規律性
在長期的國家發展過程中,黨和國家正確認識與把握經濟社會發展規律,形成了“四個全面”、科學發展觀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戰略布局。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了創新、協調、綠色、開放與共享的五大發展理念,其中“共享發展”揭示了解決社會公平正義的問題,“開放發展”揭示了解決內外聯動的問題,“綠色發展”揭示了解決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問題,“協調發展”揭示了解決發展不平衡的問題,“創新發展”揭示了激發新的發展動力的問題,進一步完善了我國對發展規律的認識。
發展理念是發展行動的先導,十八大后,我們黨為適應時代發展要求,多次轉變發展理念,提出了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理念,共同、綜合、合作、可持續安全理念,改善生態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的理念,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生態文明理念以及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的五大發展理念等。都是對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共產黨執政規律的深刻認識與自覺把握,都引領著發展方式、發展方向、發展思路的轉變,為我國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指引方向。
2.五大發展理念鮮明地體現了對經濟發展新常態的引領性
新常態下,我國經濟發展呈現出動力轉換、結構優化于速度變化的三大新特征,發展動力從主要依靠低成本勞動力和資源等要素的投入轉向創新驅動,經濟結構調整從增量擴能轉向做優增量、調整存量并舉,發展方式從規模速度型轉向質量效益型,增長速度從高速轉向中高速。為適應和引領經濟發展的新常態,我們必須探索出一條結構更優、效益更好、質量更高的發展新道路。從國內外實際環境出發,統籌政治、經濟、外交等各方面事物;從利用原有規則招商引資、促進發展轉變為積極參與全球經濟治理以擴大我國的發展利益;從利用原有比較優勢的條件推動發展與經濟全球化深入發展轉變為加快從要素驅動轉向創新驅動;從利用國際市場拓張增加出口轉變為擴大內需帶動經濟增長;從利用世界經濟增長帶動自身發展轉變為依靠內生動力推動發展。以上這些,就是五大發展理念的歷史背景。
3.五大發展理念突出體現了應對發展新矛盾新挑戰的現實針對性
我國發展存在著諸多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消除貧困任務艱巨,人口老齡化加快,收入差距較大,基本公共服務供給不足;生態環境惡化加重,資源約束趨緊;城鄉區域發展不平衡;創新能力不強,發展方式粗放,重大安全事故頻發;黨員、干部先鋒模范作用有待加強,領導干部思想作風和能力水平有待提高,法治建設有待加強;人們文明素質和社會文明程度有待提高等。我們發展在面臨著重要發展機遇的同時,也面臨著以上種種挑戰,容易出現各方面的發展風險。因此非常有必要對各種問題進行及時化解,協調好社會各方面的利益關系。五大發展理念正是新形勢下為化解問題,應對風險而提出的。只有用五大發展引領發展行動,提高統一貫徹五大發展理念的能力與水平,才能推動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更加有效地應用與化解各種挑戰和風險。
4.五大發展理念集中體現了補齊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短板的緊迫性
小康社會的發展不僅要求有較高的發展水平,而且還要求覆蓋的區域要全面,覆蓋的人口也要全面。但是從目前發展現狀看,我國小康社會的全面建成還存在著民生保障、生態環境保護、社會事業發展等問題。隨著我國經濟實力不斷提高,但分配不公的問題日益突出,制度設計尚不完善,城鄉區域公共服務水平、收入差距加大,這些問題都需要更加完善的制度。創新、協調、綠色、開放與共享五大發展理念就是要動員全黨提高發展的平衡性和協調性,全力補齊這幾大短板,這將有利于提高發展整體效能,正確處理發展中的重大關系。
1.堅持以理念為引領
發展理念從根本上決定了發展的成敗,具有引領性、綱領性與戰略性的意義。要推動社會各項事務的發展務必堅持以五大發展理念為發展引領,既做好五年長遠規劃,又要落實年度目標的要求,做好打基礎、利長遠的事,以“功成不必在我”的胸懷深入思考發展著力點、發展方向與發展思路等重大問題,堅持辯證思維、創新思維與戰略思維,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做大做強地區優勢產業。面對高新技術產業匱乏、傳統產業轉型壓力大的嚴峻形勢,要學會正確運用政府與市場兩種資源配置手段,破除有礙于經濟社會發展的條條框框,釋放一切有利于社會發展的活力。
2.創新是五大發展理念之首,要格外注重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
創造良好的營商環境,深化政府自身改革,并創造良好的制度環境,推動體制改革。為了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增強創新能力,激活創新活力,需要重點做到以下幾點:第一,大力培育與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第二,建設一批產業技術創新平臺,加強國家創新能力建設;第三,在有條件的省區市系統地推進全面創新的改革試驗;第四,支持科技型中小企業的健康發展,加快形成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創新型領軍企業;第五,在重大創新領域組建一批國家實驗室。
3.提高戶籍人口城鎮化率是核心目標
城鎮化是穩增長與調結構的黃金結合點,實現全面小康社會的建成,必然需要建立新型的城鎮化,而新型城鎮化的核心目標就在于提高戶籍人口城鎮化率。一方面要加快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與中央基建投資安排掛鉤,農業轉移人口落戶數與加快城鎮建設用地新增指標掛鉤,加快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與財政轉移支付掛鉤,從而鼓勵城鎮政府吸引農業轉移人口在城鎮落戶。另一方面要擴寬渠道,讓有能力、有意愿的農業轉移人口在城鎮落戶。
4.三大措施推動綠色發展
開展水權、碳排放權的交易,確定水耗、地耗、能耗標準,采取市場化的管理手段;從總量和強度兩方面控制能源消耗,強化約束性指標管理,節約高效利用資源;形成安全高效、清潔低碳的能源體系,鼓勵煤炭清潔利用,提高非化石能源占比,發展低碳經濟。
參考文獻
[1]楊存成.創新務實做好新形勢下的協會工作——楊存成秘書長在五屆二次常務理事擴大會議上的工作報告[J].安裝,2011(02).
[2]周棟梁.認真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精神努力為“十三五”規劃順利實施創造安全穩定的社會環境[N].人民公安報,2015-10-31(001).
[3]吳明亮.認真學習貫徹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精心謀劃“十三五”經濟社會發展[N].南京日報,2015-08-20(A01).
[4]萬俊.關于“本質”理論認識的過程及其重大意義——兼論十七大對社會主義本質理論的深化[J].湖北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3(05).
[5]季健霞,高媛媛.建國以來我黨對社會主義本質理論認識的發展和深化[J].華北水利水電學院學報(社科版),2012(03).
[6]施芝鴻.引領“十三五”時期我國發展全局的五大發展理念[J].政策,2015(12):19-23.
(作者單位:天津市武清區委黨校)
DOI:10.16653/j.cnki.32-1034/f.2016.1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