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冠佩,王華生
(右江民族醫學院 1.人事處 2.社會科學處 ,廣西 百色 533000)
?
·師資隊伍建設·
醫學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的責任倫理
胡冠佩1,王華生2
(右江民族醫學院1.人事處2.社會科學處 ,廣西百色533000)
醫學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的責任倫理是對其教育教學責任和相關社會責任的規范和要求,包括思想政治教育的責任倫理、醫學人文教育的責任倫理、社會公共領域的責任倫理以及自我矯正的責任倫理等方面。醫學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應當對黨和國家的前途和命運、對醫學院校學生的成長與發展、對醫療衛生事業的長遠發展、對社會進步擔負相應的責任,其責任倫理具有較強的醫學人文色彩。
醫學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責任倫理
思想政治理論課(以下簡稱思政課)教師是大學生思想領域的教育者,應當具有較高的責任倫理素質。醫學院校在專業設置、人才培養要求、教育教學內容等方面具有不同于其他院校的特點,基于這些特點,探討醫學院校思政課教師的責任倫理問題,明確其責任倫理規范的內容,對進一步提升這部分教師的倫理道德素質,提升教育教學水平具有重要意義。醫學院校思政課教師的責任倫理,就是對其思政課教育教學責任和相關社會責任的規范和要求,包括思想政治教育的責任倫理、醫學人文教育的責任倫理、社會公共領域的責任倫理以及自我矯正的責任倫理等方面。醫學院校思政課教師應當對黨和國家的前途和命運、對醫學院校學生的成長與發展、對醫療衛生事業的長遠發展、對社會進步擔負相應的責任,其責任倫理具有明顯的醫學人文特點。
《高等教育法》第四十五條規定:“高等學校的教師及其他教育工作者享有法律規定的權利,履行法律規定的義務,忠誠于人民的教育事業。”這是黨和人民賦予高校教師的神圣責任,也是對高校教師責任倫理作出的高度原則性概括。“一般認為,教師的教育責任是教師基于角色應當負擔法定義務、職業責任和道德義務的統一[1]。”思政課教師的首要角色就是黨的理論的宣講者、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宣講者,應當切實履行好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責任,把做好思政課教學作為實現自身價值目標的根本途徑和手段。思政課教師倫理生活的主要構成部分就是其政治導向和價值導向,就是要真學、真懂、真信、真用、真講馬克思主義,講真馬克思主義。
首先,醫學院校思政課教師要不斷提高政治素質、堅定理想信念。作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醫學院校思政課教師要牢固樹立馬克思主義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掌握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衷心擁護黨的領導,始終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確立在黨的領導下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共同理想和堅定信念,堅持黨的基本理論和基本路線不動搖;增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與制度自信,增強政治敏銳性,提高政治鑒別力,在大是大非面前不迷失方向,始終保持頭腦清醒。
其次,醫學院校思政課教師要不斷加強理論學習、提高理論素養。正所謂“學高為師”“打鐵先要自身硬”,思政課教師必須具有深厚的理論修養。要把理論學習作為一種政治責任、一種職業追求,深入學習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學習黨的路線、方針和政策,深刻理解黨的最新理論成果中的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提高運用理論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具體教學工作中,還要認真學習研究各門思政課的教材內容,并結合經濟社會發展實際,開闊視野、拓展知識面。要樹立終身教育觀,積極主動參加繼續教育,不斷提升理論水平和科研能力。
再次,醫學院校思政課教師要不斷創新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水平。隨著時代的發展,思政課教學面臨的新情況不斷涌現。醫學院校思政課教師要正視這些新情況,增強創新意識,轉變程式化教學思維和授課方法,讓教學活動更加契合時代特點,更加貼近學生實際。要緊密聯系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緊密聯系醫學生思想政治狀況,緊密聯系醫療衛生事業發展,探索醫學院校思政課教學規律,采取靈活的教學形式,活躍教學氣氛、啟發同學思考,不斷提高教學水平。
醫學院校思政課教師作為馬克思主義理論的闡釋者、醫學專業大學生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的引導者,擔負著構建思想上層建筑的使命,其責任倫理及相關行為直接影響到未來醫務工作者隊伍的整體素質。這部分教師直面醫學專業的大學生,他們對思政課教師的倫理訴求有其特殊性。因此,與其他院校有所不同的是,醫學院校思政課教師的責任倫理具有較強的醫學人文色彩,烙印上醫學專業與醫學人才培養的特點。醫學院校思政課教師在教育教學活動中,要積極融入醫學人文素質教育的內容,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首先,醫學院校思政課教師要主動涉獵、學習醫學相關知識。這樣可以豐富教師的知識體系,了解醫學生的培養要求和培養方向,使課堂教學能夠融入必要的醫學元素,有助于綜合運用政治理論、醫學及相關學科知識,分析有關醫療衛生領域的時事熱點,使理論講解更加生動,更加符合學生的專業實際。另外,學習必要的醫學知識和其他相關知識,還可以與醫學生建立起更多的共同語言,培養更多的共同興趣愛好,找到更多的交流切入點,使學生更加愿意接受思政課教師的教育,使思想政治教育更容易入腦、入心。
其次,醫學院校思政課教師要結合醫學倫理教育開展教學。“思想政治教育與醫學倫理教育具有契合之處,在醫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中發揮著協同作用,二者的教育內容與功能在一定意義上可以說是宏觀與微觀、普遍與具體的關系[2]。”醫學院校向來注重醫學倫理教育,所以有必要將思想政治教育與醫學倫理教育結合起來,加強醫學生職業道德和職業素質教育,使之得到全面發展。可以通過課堂教學與醫療實踐相結合、教師講授與優秀醫務工作者輔導報告相結合等方式,在潛移默化中提高學生的思想政治素質和醫學人文素質。
再次,醫學院校思政課教師要結合醫療衛生事業的發展開展教學。要關注醫療衛生事業的改革發展方向,了解醫療衛生事業對各類人才的需求狀況。這樣可以把思想政治教育和醫學生勵志教育、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緊密結合起來,更加有針對性地教育和培養學生。“雖然大學畢業生就業形勢非常嚴峻,但校園中還是有不少大學生長期處于郁悶、空虛和無聊的狀態[3]。”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和作用之一,就是有效改變這種情況,堅定醫學生為祖國、為人民努力學習醫學專業知識的信心,建立起學醫愛醫的濃厚情結,增強白衣天使的使命感,并根據社會的需要找到自己喜歡的研究方向,提高學習興趣、增強學習動力。
醫學院校思政課教師作為社會生活中的一員,要承擔其在社會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應當承擔的責任,于是就有了社會公共領域的責任倫理問題。社會公共領域的責任倫理與思想政治教育的責任倫理、醫學人文教育的責任倫理在根本上是一致的,內容相互關聯、相互滲透,都強調個人的思想和言行要和教育事業發展方向、社會發展要求相一致,區別則在于角色轉換導致的責任倫理生發角度不同。一定程度上講,思政課教師也是公眾人物,并且是公眾人物中具有思想和道德影響力的人物,更要嚴格要求自己,做好各項工作,提升社會美譽度,使自己的行為契合社會發展要求。
首先,醫學院校思政課教師要以向社會輸送合格的醫學人才為己任。醫學院校的根本任務是為社會培養合格的醫學專業人才。思政課教師在醫學院校的教育教學工作中承擔著醫學生思想領域的育人重任,要增強責任感和使命感,樹立人才意識,按照社會的期望和要求,緊密結合當代醫學院校大學生的專業特點、思想狀況、成長需求、接受能力等因素,有針對性地加強和改進思政課教學,做好新時期醫學生思想領域的引導者。通過這種思想引領,使培養的醫學人才更加符合社會規范、更加符合社會對醫學人才的要求。
其次,醫學院校思政課教師要爭做正能量的傳播者。要正確認識學術自由,不能把大學講臺作為個人情感隨意宣泄的場所。學術自由應當是責任倫理規范下的自由,看待各種社會問題,要用全面、發展、聯系的辯證觀點和方法,要站穩立場、堅持正義,要去偽存真、透過現象看本質,不能人云亦云、以偏概全,更不能單憑個人主觀好惡。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社會主義建設事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偉大成就,醫療衛生事業更是得到前所未有的發展。當然,發展的道路也不是一帆風順的,會遇到這樣那樣的問題。要客觀地對待這些變化,實事求是地分析問題,向學生、向社會傳遞正面、積極的信息。
再次,醫學院校思政課教師要爭做道德實踐的先行者。“高校教師的道德責任除了社會賦予教師的美好形象(如將教師比喻作園丁、蠟燭、春蠶等)之外,還有很大一部分來自于教師自我行為約束,并最終體現于具體的教學活動之中[4]。”醫學院校思政課教師的一言一行會影響到在校醫學生,也會對社會產生不可忽視的輻射作用。為人師表,就必須加強個人修養,努力提升自身道德素質,用良好的個人品行去感染人、影響人、教育人。醫學院校思政課教師更要以高于一般人的道德標準嚴格要求自己,向教育戰線上涌現出的道德楷模學習,自覺踐行職業道德、社會公德和家庭美德,爭做道德實踐的表率。
責任倫理強調對行為的結果負責,但任何人都不可能對自身行為所產生的所有后果進行精準的預測,所以行為發生偏離在邏輯上就具有必然性。還有一種情況是,盡管對行為的結果有相對準確的預測,但是由于各種主、客觀原因,導致行為仍然可能偏離這種預期。因此,當思政課教師的言行發生負向偏離時,就要及時進行自我矯正,消除負面影響。要做到這一點,必須不斷提高前瞻性思維能力,對自身言行可能產生的影響做盡可能準確的評估,同時在責任倫理生活中主動接受監督,經常性地自我檢視,及時調整自己的行為,使之符合責任倫理規范。
首先,醫學院校思政課教師要提高前瞻性思維能力。責任倫理要求行為人對自己的言行有所預測并對后果承擔責任。所以,思政課教師要對自己的言行及其發展趨勢有一個合理的展望,對將要產生的影響有一個科學的預測。要把辯證唯物主義原理應用于思維能力的培養上,善于把握事物發展的規律,不要機械地拘泥于表面、滿足于當前,這樣才能以發展的眼光看待問題,才能具有“透視”事物發展方向的本領。只有不斷增強這種前瞻性思維能力,才能把當前的言行與預測的結果相對照,從而判斷是否發生負向偏離。所以,前瞻性思維是實現偏離矯正的前提條件。
其次,醫學院校思政課教師在責任倫理生活中要主動接受監督。要自覺接受來自學校和上級有關部門的組織監督,自覺接受來自學生的監督和來自社會的監督,提高加強自身責任倫理教育的自覺性和主動性。各類監督主體會以不同方式指出思政課教師的倫理失范情況,提出批評意見、整改要求和建議。要認真對待這些監督主體對其責任倫理行為、責任倫理生活進行的組織評議、學生反饋和社會評價,對本人在價值追求、職業操守、社會活動、個人生活等方面與責任倫理要求存在的差距,采取有效措施加以彌補,對倫理失范進行糾偏。
再次,醫學院校思政課教師要加強責任倫理生活的自我檢視。這同時也是一個自我反省和自我提高的過程,目的在于“讓教師明白無誤地知曉自己職業的‘責任倫理’——知曉自己的責、權、利以及違規責任,鼓勵他們自由地考量自己行為帶來的可能后果并自由選擇[5]。”思政課教師要經常開展自我批評,對自己的言行進行反思,與教師角色要求和公眾的期待相對照,與責任倫理規范相對照,及時發現自身存在的問題并加以改正。在日常教育教學活動和社會生活中,加強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時刻保持倫理紅線意識,做到自警、自律。
當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迅速,思想多元化已成為不可忽視的社會現實。在此背景下,極易發生責任感的缺失和相應倫理觀的混亂,責任倫理問題成為社會轉型期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馬路上會遇到老人摔倒了“扶不扶”的情況,大學課堂上也會有教師講課學生“服不服”的問題。如何有效提高知識講授的吸引力和理論講解的說服力,成為擺在醫學院校思政課教師面前的重要課題。解決這一問題,必須要加強教師的責任倫理建設。“當教師面對一個個學生的面孔時,能否當下生出這種倫理意識,這是教育能否發生的根本前提,也是教育智慧的本源[6]。”所以,應當重視醫學院校思政課教師的責任倫理問題,不斷提升教師的政治素養、道德品質和業務能力,不斷提高醫學院校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水平。
(責任編輯:時錦雯)
[1]胡鋒吉,潘宇峰.基于責任承擔的教師專業倫理教育[J].中國高教研究,2011(4):51-54.
[2]賀蘭英.論醫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與醫學倫理教育的契合[J].中國醫學倫理學,2014,27(2):278-280.
[3]姜明倫,李戰國,顏小芳,等.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行為選擇及影響因素分析——基于寧波市6所高校的調查分析[J].高教探索,2015(2):110-116.
[4]馬星,劉賢偉.基于責任三角模型的高校教師責任感研究[J].高教探索,2015(6):117-121.
[5]華偉.從信念倫理到責任倫理——論現代社會師德教育轉型[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3,33(25):37-40.
[6]蔣開君.何為教師:教師存在的倫理內涵[J].高教探索,2014(5):159-162.
The Responsibility Ethic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Teachers in Medical Colleges
HU Guan-pei1,WANG Hua-sheng2
(1.Personnel Department;2.Department of Social Science,Youjiang Medical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Baise 533000,China)
The responsibility ethic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teachers in medical colleges mean the norms and requirements about education teaching responsibilities and related social responsibilities,include the responsibility ethic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the responsibility ethics of medical humanities education,the responsibility ethics in social public field,the responsibility ethics about self-modification,etc. These teachers should assume corresponding responsibility for the future and destiny of our party and country,the growth and development of medical college students,the long-term development of medical and health services,and social progress. The responsibility ethic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teachers in medical colleges have obvious characteristics of medical humanities.
medical college;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teachers;responsibility ethics
G645
A
1671-9719(2016)5-0072-03
胡冠佩(1980—),男,山東日照人,講師,研究方向為思想政治教育。
2016-03-20
2016-04-02
廣西教育科學“十二五”規劃課題“醫學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的責任倫理及其教育研究”(2015C3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