鄢進
摘 要: 在英語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應采用多種教學方式優化教學環節,營造和諧的學習氛圍,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出發點,從學生的認知水平出發,在新的教學理念的指導下,構建以活動為中心、以任務型教學為途徑的教學模式,提高英語教學的有效性,從而幫助學生全面提高英語聽說讀寫和綜合語言運用的能力。
關鍵詞: 初中英語 課堂教學 各環節優化
初一英語是中學英語的初級階段,也是基礎階段。在這個時期,學生開始接觸語法知識,用語法知識分析和理解句子,這就給教師上課提出要求。為保證教學質量,上課前教師一定要認真備課,教師需要做充足的準備工作,課前預習、課堂教學和課后輔導是教學工作必不可少的三個階段,是一項艱巨的任務,需要教師不僅在課上還是課下都付出艱苦的勞動,為學生的學習和健康成長貢獻自己的力量。以下是我的一些教學見解。
一、課前備課
“場上一分鐘,場下十年功”,教學工作也是如此。要上好一節課,教師需要在課下做好充足的、豐富的備課工作。教師要備教材、備學生,還要備教具。一節課如果沒有實現課前所設定的教學目標,只能說明教師的準備工作做得不好。記得有一位老師說:“備課就是備人。”教師備課的時候往往站在教師的角度,而不是站在學生的角度,學生上課的目的是獲取知識和本領。教師如果不從學生的角度考慮問題、不從學生的認識水平分析問題,那么教師的上課效果可想而知,學生接受事物是多么艱難的一個過程。所以,教師備課首先要從學生的立足點考慮分析問題,備課的時候一定要認真細致,決不能落下一個小問題。從學生渴望獲得知識的眼神里,我們讀出了我們的責任,我們不僅要對學生負責,更要對自己負責,對我們的祖國負責。
二、課堂備課
當教師做好了充分的準備工作以后,接著就是課堂教學這一重要環節。教師要根據備課所設計的教學方案進行講授,這個過程是從知識輸出和知識輸入的形式進行的,是一個雙方互動的過程,需要師生雙方緊密結合、不可分割。在這個過程中,以學生為主體,以學生活動為主,教師主要起著引導作用,有效地組織和控制課堂紀律和講授知識。
教師在英語課堂上講課的過程中必須精講多練,要盡可能用英語講課,并且讓學生用英語回答問題。教師要把講課與練習充分地結合起來,每節課必須讓學生進行一定量的習題練習,使知識轉化成技能,做題過程可以進一步讓學生深化知識,是課堂教學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和環節,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重要手段,是對學生掌握知識進行檢驗的一個平臺,讓學生了解自己關于知識的不足之處,還有哪些地方需要提高。這些信息教師要及時掌握并且記錄在案,這樣在下一節課上教師可以重新進行補充講解,直至學生完全掌握。一個優秀的教師必須是因時制宜,因地制宜,時時根據上課情況不斷地調整自己的備課,使自己的教學方法符合學生的實際需要,使自己的備課更細致,更有針對性,并且不斷地設計成有特色的課堂習題,使它符合各個層次的學生,使課堂教學效率進一步提高,這符合新課標的要求。
做練習的時間最好在課堂結束前的15—20分鐘,教師出示針對當節課所講知識而專門出的習題,以達到鞏固練習的目的。這樣就達到溫故而知新的效果,讓知識上升到一個更高的層次。
教師給學生布置一定數量的作業,讓學生利用課余時間把課堂上的內容重新復習鞏固一下,這樣符合孔子的教育主張:溫故而知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三、課后補充
課后工作主要包括批改作業、備課,以及對課堂上遺漏知識的查閱補充,英語這一門課程,課后作業一般是書寫單詞和補充練習兩種。教師可以從補充練習題中找到學生共同存在的不足或缺陷之處,以便教師備練習,而在下節課上進行補充講解。最后就是一個學期中的期中測試和期末測試的相關考試工作,教師要根據自己教學內容設計相應的考試題型,力求做到以基礎知識為主,語言綜合運用能力相結合的原則,公正地對學生一段時間來對英語學習的情況反映,同時也是鼓勵學生進步的一種必要手段。
教師在批改作業時要更認真負責,不能只打對號,而不檢查,或者只寫一個“閱”字就一帶而過。對每一個單詞、句子,甚至是每一個字母都要仔細查閱,出現錯誤的地方一定要圈出來,以便學生改正。作業工整而又不出現錯誤,教師要寫上good excellent等英語,或者寫上一句話youre right等鼓勵表揚。對于錯誤較多的學生,教師要私下批評并令其改正。對于共性的錯誤,教師要在課堂上進行討論講解。讓學生積極討論、思考、復習并進行補充改正,避免學生再犯此類的錯誤,促進課堂教學,做到有效教學。有效教學就是有效果的教學,學生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如果什么知識都沒有學到,不想學或沒有任何收獲、學得不好,這些都屬于無效教學或低效教學。因此,考試是教學質量高低的唯一標準。
四、課外輔導
對于學生的了解,除了家長就是教師,教師每天與學生共同生活共同學習,對學生的性格、愛好、學習情況了如指掌。哪些學生學習好,哪些學生程度差,哪些學生對這一單元知識掌握了,而哪些學生對這一單元掌握不好,在教師的心里一清二楚,對于后者來說,教師就要加以輔導,這種形式是跟蹤性的,需要教師時刻關注他們心理活動和學習動態,做到因材施教而有的放矢。對這些學生的輔導,需要教師細致入微地關心和愛護,對知識的補習要循序漸進、舉一反三。
教師的課外輔導是教學工作中不可缺少的環節,是對課堂教學必要的補充,需要教師具備高度的責任心,是英語教師必備的技能。
總之,教學是一項嚴謹的工作,教師要對每一個學生負責而不放棄一絲希望。教師要用高度的責任心彌補課堂上的不足,使英語教學質量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