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曉龍
我國家政服務人員犯罪問題及其應對研究
申曉龍
我國家庭結構中的“4-2-1”模式,使大部分家庭需要雇傭家政服務人員照顧老人、小孩及從事家務勞動等。近年來出現的“毒保姆”等家政服務人員犯罪事件,反映出我國家政服務行業存在的嚴重問題。本文通過分析家政服務行業特點,深入挖掘家政服務人員犯罪原因,提出相關解決對策建議。
家政服務人員;犯罪;原因;防范對策
“毒保姆”事件,是指在雇主家工作的保姆,為拿到工資,通過下毒方法將雇主毒殺。毒保姆謀殺對象多為年弱體邁的老人,他們往往在應聘時提出“若雇主在1個月內死亡,即使保姆不足滿月,仍可拿到整月工資”的要求。保姆通過惡意手段謀殺雇主,毀滅現場,并盜取財物后逃離現場,其中以“陳宇萍案”和“何天帶案”最為惡劣。
1.陳宇萍案
2011年10月2日,蔡女士雇傭陳宇萍為其90歲高齡奶奶當保姆。剛接觸時,陳宇萍提出,“我就算做兩天,如果老人死了,你也要給我1個月工錢”。2011年10 月4日早晨老人死亡,保姆聲稱,“早上起床給奶奶換紙尿片時還和老人家說過話,可去二樓拿早飯上來,不到半小時,她就不行了?!崩先四晔乱迅?,便被列為正常死亡,保姆按整月領取工資。2015年1月年初,陳宇萍照顧一馮姓老人時,未滿一個月老人離世,她按整月領取工資。最終,2015年12月23日陳宇萍出庭受審,由此偵破了6宗由陳宇萍照顧老人不足1個月便死亡事件。
2.何天帶案
2015年12月24日,為早日拿到工錢,女保姆何天帶將所照料的七旬老太何某以肉湯下毒、尼龍繩勒脖方式殺害。警方對保姆何天帶搜身,從其文胸中搜出耳環、戒指等財物,并發現死者身上的勒痕、臀部有針孔且出血等情況,從而發現了犯罪事實。據何天帶交代,她在2013年6月至2014年12月從事保姆工作期間,犯下10起故意殺人案,其中2起未遂、8起造成被害人死亡。與陳宇萍極為相似的是,何天帶在被雇傭當天就提出“如果不足1個月,老人歸西,也要給1個月工資”的要求。
以上兩個案例有極為相似的謀殺動機和謀殺手段。這種惡性謀殺并非偶然,有多方面原因,反映出我國家政服務業自身存在的巨大隱患和管理不規范等問題,也反映了家政服務人員與雇主之間的關系問題。
家政服務業的研究起源于美國。1804年,皮契爾女士的著作《家庭經濟學》標志著現代家政的誕生。1874年,美國伊利諾斯州立大學開設家政文理學院,正式將家政專業作為一門獨立學科。1909年,美國家政學成立,成為世界上第一支家政學術團體,極大地推動了美國現代家政業的發展。美國隨后又成立一大批家政實業公司、家政培訓介紹所等。20世紀80年代,隨著我國經濟發展和改革開放,居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越來越多的人專注自己的工作,聘請一些人員專門進行日常事務管理和服務活動,自己則從瑣碎的日常事務中解放出來,家政行業因此應運而生。90年代后期,家政服務進一步發展,種類逐步細化,形成一整套包括烹調、保潔、操持家務、保育嬰兒、照料長者、看護病人、護理孕婦等各種活動的家政服務體系。
1.入戶零距離工作
家政行業服務人員工作地點在客戶家庭,工作任務是服務客戶的日常生活。這種空間上的零距離,意味著客戶要將整個家以及整個家庭生活向服務者敞開,將不能自理的老人、蹣跚學步的小孩完全交給服務者。外在形式上,家政人員如同家庭成員一樣,可接觸到家庭的每一個角落。
2.雇傭性與合作性
家政人員為雇主家庭提供家政服務,雇主家庭為其付出的勞動提供以工資為形式的資金補償。從馬克思主義經濟學角度講,其本質是雇主購買家政服務人員的勞動力。家政人員為其雇主提供勞務的同時,也與雇主形成一定的合作關系。
3.服從性與無形性
家政人員被雇傭為雇主從事各種家庭勞務活動。在保證基本權利不被侵犯前提下,需要服從雇主安排,在服務時間段內完成雇主指定的家庭勞務活動。家政服務活動是無形的,勞務活動無法用數字衡量,沒有固定標準進行描述和量化。服務質量、數量既要受到家政服務員的知識與技能水平的影響,也要受到道德品質所決定的良心的影響。
4.信息不完全
在雇傭家政服務人員時,雇主和家政人員雙方都存在信息不完全。通常情況下,雇主只是通過簡單的面試對家政人員的基本情況做一個基本了解,無法對其進行深入評估。雇主無法了解家政人員全部信息,也不能掌握家政人員真實信息。家政人員對雇主信息也不能全部了解,雙方這種信息不完全在一定程度上對后期服務工作會產生影響。
1.政府層面
(1)法律制度不健全。我國家政行業起步晚,發展緩慢。雖然國家先后出臺《中華人民共和國家政服務業管理辦法》《家庭服務業管理暫行辦法》等一系列規章制度,對家政服務從業人員行為起到一定規范與約束作用,但缺乏對其行為的監督管理機制和失范行為評判標準。(2)行業管理不規范。2002年我國取消了家政工持證上崗制度,現行家政員職業等級并未形成行業準入標準,各種中介機構林立,全國至今未建立統一的培訓、服務和企業管理標準。家政服務行業內相關的規范和標準的缺乏無法對家政服務人員犯罪行為進行有效監管。(3)政府扶持力度與監管力度不夠。政府最重要的職能之一,是保護公民的人身財產安全,維護社會穩定發展。政府需要規范家政服務行業秩序,加強行業支持力度,要從更高的高度引導社會的發展方向。但由于政府監管力度不足,使家政企業缺乏足夠的外部監管和強有力的約束。
2.家政服務中介企業層面
(1)誠信度不高。誠信問題對家政服務行業至關重要,關系到雇主及家政人員的人身與財產安全。家政服務公司通過介紹家政服務員,收取一定中介費作為利潤。某些不規范的中介機構,向用戶和家政服務人員收取中介費后并不履行自己的職責,有些企業向雇主故意隱瞞家政人員信息,使雇主在信息不完全情況下進行選擇,無法獲取家政人員真實具體的信息,增加了雇主的不安全性。(2)人員培訓不到位,企業管理不足。家政人員上崗前,中介企業有責任對其進行法律法規、知識技能、職業道德、行為規范等培訓。但由于現存的家政服務公司規模普遍較小,很難在組織上、經費上落實對家政從業人員培訓;有的企業雖然對員工進行了培訓,但由于缺乏統一的培訓管理模式,仍存在培訓不系統、不規范問題。(3)企業責任缺失。家政企業是連接雇主與家政服務人員的紐帶,也是對雙方進行監管的第三方。家政企業理應承擔對雇傭雙方的監督管理責任。但多數企業以謀取中介費為目的,一旦首次中介結束,企業便不再參與到家政服務各項活動中。企業通常在未對家政服務人員進行培訓的情況下將其推薦給雇主。企業運作不規范、監管不到位使其喪失了本應該承擔的監管責任。
3.家政服務人員層面
(1)家政服務人員來源渠道不正規。家政服務人員來自不同省市的閑散人員,其背景與社會關系非常復雜,即便雇主通過家政中介機構尋找服務人員,也無法對其個人檔案進行全面了解,大大增加了雇主的雇傭風險。面對每一個求職者,家政服務公司很難對家政服務人員的個人背景、道德素質和社會關系進行調查和考評。正是缺乏必要的把關,給了一些犯罪分子可乘之機。比如,保姆拐賣嬰幼兒或綁架小孩敲詐勒索,盜竊居民家中財物,甚至謀財害命。(2)家政服務人員個人素質低下。首先,知識文化水平較低。就目前我國家政服務業而言,家政服務的從業人員主要是農村婦女、城市困難家庭人員。文化知識水平的低下使其衛生觀念、生活方式與雇主相差較大,導致與雇主人際關系緊張,也是促使家政服務人員犯罪的原因。家政服務人員在從事家務活動中受到個人生活方式的影響,會增加與雇主間的矛盾。其次,專業技能缺乏。多數來自農村的家政人員沒有見過現代化城市中的高科技設備,無法迅速掌握,增加了在家務勞動中的難度。(3)家政服務人員心理素質和人際處理能力不足。家政服務中,不可避免地產生生活的不平等心理。家政人員在每個家庭服務,必須處理好與雇主間的關系,而雇主的性格、脾氣直接影響了家政人員的心理,從而影響著雙方的關系。(4)雇主與家政服務人員貧富差距懸殊。家政服務人員對雇主的生活水平與消費水準很了解,某些雇主的高消費會使家政服務人員產生心理上的不平衡感,導致嚴重的心理失衡。面對誘惑時,這種嚴重的失衡心理會使其喪失理智,違背法制觀念束縛,發生違法犯罪行為。
4.雇主層面
(1)對家政服務人員不信任,存在不平等觀念。在我國家政服務市場上,由于種種原因,大部分家庭用戶和家政服務人員之間存在觀念和事實上的不平等,使得雇主對家政人員不夠尊重。這種地位上的不平等會引發心理上的不信任,造成彼此溝通困難,雙方不信任也會相互作用,產生一定的惡性循環,造成雇主與家政服務人員的緊張關系。(2)自我保護意識不足。家政人員“上門式”的服務提供模式,工作地點在雇主家中。由于雇主缺乏足夠的戒備心理,對錢財的不當暴露和疏于管理,會給犯罪嫌疑人帶來巨大誘惑,持續不斷地考驗其道德底線。作為雇主來說,聘請了家政服務人員后,起居模式往往不能因為有“外人”的存在及時加強安全管理。作為家政人員,在一定金錢誘惑下,甚至喪失理智,冒著僥幸心理,鋌而走險,出現違法犯罪行為。
1.完善家政服務行業法律法規與制度建設
法律法規與制度建設是有效規范家政服務行業發展、企業規范、人員行為的重要手段。政府應在已有法律規范基礎上,進一步細化相關法律法規和制度規范。建立健全家政服務行業及企業的監督管理機制,加大違法懲治力度,增強企業違法成本,嚴防企業和家政人員觸碰法律紅線。
2.加強家政服務行業組織管理
要進一步出臺家政行業行為標準與管理規范。第一,建立健全家政行業協會,協助政府從事行業管理,維護家政服務機構的合法權益,加強會員之間的協調和自律,規范業務活動??山摇〖墶屑墶h級的行業管理協會,對家政行業違法失范行為自我監督,自查自糾。也可通過行業協會的企業之間的互查互糾,倒逼企業提高其自我管理與服務水平。第二,建立行業評級制度。行業協會可通過定期評級等方式對所屬會員企業進行評估,并將結果公布于眾,有利于激勵企業改進管理,提高水平,也有助于促進企業的正當競爭。
3.加強政府的支持作用和監管作用
政府應加大對家政服務業的培育力度,要從資金扶助、技術輸出、業務培訓等方面對家政服務業進行規范與指導,引領其沿著正確健康軌道前進。同時,要加強對家政中介機構的監管。通過備案、定期檢查、臨時抽查等方式對中介機構進行監督檢查,加大對違反相關規定的企業的懲罰力度。
4.加強對家政服務人員的管理
首先,加強對家政服務人員素質培訓。企業要積極設立家政服務從業人員培訓基地,積極開展家政服務業人員專業化培訓,讓其掌握家政服務所必備的知識和技能,樹立高尚的職業道德與職業風尚,提高從業人員的法律意識與行為規范。其次,嚴格規范家政服務勞動力來源。企業通過信息化手段,通過與公安部門合作,加強對家政服務人員的身份認證。第三,政府要規范行業準入條件,對從業人員進行崗前身體檢查,合格后組織培訓。通過與醫療部門合作,加強對家政服務人員的健康審查。第四,加強法制教育與心理教育。企業要進行專門的法律法規與制度培訓,通過知識傳授、案例模擬等方式使其對違法犯罪行為有一個深刻的認識。聯合相關心理咨詢機構對部分家政服務人員的心理進行勸導,從而防止其發生違法犯罪行為。
5.提高雇主的防范意識與自我保護能力
首先,雇主要加強防范意識,及時管理好自身及家庭財務,以免發生財務糾紛。其次,雇傭保姆照顧兒童、老人以及行動不便人員時,盡量不要讓他們保管貴重財物,盡量減少老弱病殘人員獨自管理較大數額的資金,以免無意中變成誘發犯罪因素。同時要關注老人、兒童、婦女等相對弱勢群體與家政人員獨處時的安全問題,防止發生暴力犯罪。最后,家庭成員之間要加強溝通交流,互通有無,一旦發現危險苗頭,及時解聘家政人員。
[1]北京家政服務業研究課題組,趙樹海.北京家政服務業的現狀及其規范性發展[J].經濟研究參考,2010,2329(57):40-55.
[2]羅君麗.我國家政服務交易中的信任危機探析[J].內蒙古財經學院學報,2007,116(3):35-37.
[3]趙一曉.家政服務人員犯罪情況的調查與對策分析[J].東方企業文化,2011(4):156-157.
[4]楊陽.家政服務行業法制化問題研究[J].才智,2012(10):10-11.
[5]李芳.家政服務人員職業道德現狀及對策研究——基于廣州天河區部分家庭、社區及家政公司的調查研究[J].湖北函授大學學報,2015,143(1):58-60.
[6]趙樹海,王喜云,邢林和.北京市家政服務業從業人員狀況的研究分析[J].北京行政學院學報,2011,71(1):107-110.
[7]曹華.對我國家政服務業發展的一些思考[J].經濟師,2003(4):61-62.
[8]毒保姆[EB/OL].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 com/link?url=12qTpaRvHVP4NJqSTg0NLPE?ZflTJekdely6AHOCzo5EqKj2RMh7BKeoH5x Q_s0W3tXa6XevXXLkAPFQPQ1z9SWY8DP?GQZxDXr73cnWoJN7m.
(作者單位:首都師范大學管理學院)
10.16653/j.cnki.32-1034/f.2016.13.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