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我國“避風港”規則的法律性質研究

2016-03-19 10:22:32姬晨笛
電子知識產權 2016年1期
關鍵詞:規則

文/姬晨笛

我國“避風港”規則的法律性質研究

文/姬晨笛

通說認為我國的“避風港”條款也是中介責任免責條款,但有觀點認為,基于中美兩國侵權責任歸責原則的差異,我國“避風港”規則的法律性質應當是中介責任的認定條款,即“歸責條款”。明確“避風港”規則的法律性質有助于理解“避風港”規則在整個中介責任制度中的作用,對于司法實踐中“避風港”規則的正確運用具有重要意義。

網絡服務提供者;中介責任;“避風港”規則

“避風港”規則在中介責任下的法律性質無外乎是責任免除規則與責任認定規則兩種。有觀點認為,我國立法上“避風港”條款的法律性質是侵權責任的認定條款,并非侵權責任免責條款。該觀點認為,將《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中的“避風港”條款解讀為中介責任的免責條款,不僅會與現有的過錯責任原則相矛盾,也會與網絡服務提供者不負事先審查義務這一通說相沖突。之所以主流觀點將“避風港”條款解讀為免責條款,是因為我國在借鑒美國DMCA下的“避風港”規則時沒有注意到中美兩國侵權責任歸責原則上的差異,即美國對于網絡服務提供者的版權侵權責任適用的是嚴格責任原則,而我國適用的則是過錯責任原則。本文認為,歸責條款說有諸多缺陷,網絡服務提供者過錯的認定與中介責任的限制雖有聯系,但卻是兩種不同的機制,我國立法上“避風港”條款的法律性質是侵責任免除條款,而非責任認定條款。

一、歸責條款說之缺陷

(一)歸責條款說有悖于版權法上的利益平衡原則

將“避風港”規則解讀為歸責條款有悖于版權法上的利益平衡原則。將我國“避風港”規則定性為歸責條款,意味著“避風港”規則在理論體系上是為了能夠對網絡服務提供者課以責任提供理論和規范上的依據。事實上,我國傳統的過錯責任理論完全可以認定網絡服務提供者的侵權責任,如果將“避風港”規則解釋為對網絡服務提供者課以責任提供理論和規范上的依據,雖然有利于版權人利益的保護,但無疑會加重網絡服務提供者的責任負擔。“避風港”規則設立的目的是給予網絡服務提供者一種最低限度的保護,如果將“避風港”規則的性質轉變為課予網絡服務提供者責任的歸責條款,就違背了“避風港”規則設立的目的,將“避風港”規則變成了對網絡服務提供者直接侵權責任認定的補充和強化。這樣一來,網絡服務提供者不但沒有獲得免責,反而加大了其承擔侵權責任的可能性,對網絡服務提供者來說是很不利的。我國的互聯網產業正在起步階段,許多互聯網公司開始在國際上嶄露頭角。1美國時間 2014年4月17日,“微博”于美國納斯達克成功上市,成為全球范圍內首家上市的中文社交媒體。騰訊、阿里巴巴等互聯網公司今日也公布了上市計劃。參見鳳凰網科技頻道, http://tech.ifeng.com/internet/list_0/0.shtml,2014年4月28日訪問。但與此同時,我國大部分的網絡服務提供者仍然集中在中小企業領域,如果過分地保護版權人的利益而忽視了互聯網企業的利益,無疑將對這些中小企業帶來致命的打擊,進而阻礙我國互聯網產業的發展。因此,將“避風港”規則解讀為歸責條款有悖于版權法上的利益平衡原則。

(二)歸責條款說會侵犯合理使用者的權益

將“避風港”規則解讀為歸責條款會侵犯合理使用者的權益。將“避風港”規則解讀為歸責條款,意味著網絡服務提供者在收到侵權通知后必須及時移除相關內容,否則就要承擔侵權責任。換言之,是否移除相關內容是認定網絡服務提供者是否構成加害行為和推定其是否存在主觀過錯的重要因素,如果網絡服務提供者沒有及時移除,就違反了法定的注意義務,隨之而來的法律后果便是侵權責任的承擔。這意味著網絡服務提供者對是否移除相關內容并不享有自由裁量權,即便其認為通知所涉的內容屬于合理使用也必須移除,否則網絡服務提供者就要承擔侵權責任。這對于合理使用人來說是很不公平的。

(三)歸責條款說在理論上不具有正當性

將“避風港”規則解讀為歸責條款無法解釋通知人通知行為的正當性。將“避風港”規則解讀為歸責條款,意味著網絡服務提供者在收到通知后必須及時移除相關內容。但是作為平等主體一方的通知人為何能夠在未經法院審理判決的情況下,便有權對平等的另一方提出強制性的移除要求?從權利性質來看,通知人的此種通知的權利屬于民法上的形成權,而民法中對一方形成權的賦予是作為例外而存在的,此種賦予需要足夠充分且正當的理由。但是我國學界至今尚未有學者對通知人的此種形成權的正當性基礎給出明確回應。網絡服務提供者在收到通知后負有移除相關內容義務的正當性基礎是將“避風港”規則定位為歸責條款后所必須解決的理論問題。

(四)歸責條款說在實踐中缺乏可操作性

《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是以免責條款的形式規定“避風港“規則的。將”避風港“規則重新定性為歸責條款,將意味著我國已有的相關立法規定應依據歸責條款的思路重新加以解讀,甚至某些立法規定需作出相應的修改。有學者認為可以將《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中的免責條款解釋為是對歸責條款的“反面表述”,從而將“避風港”的立法規定納入侵權歸責理論體系中。這種嘗試無疑是對我國現行立法規定做“變通”處理的有益途徑之一,但其只可作為緩解我國當前立法矛盾的權宜之計,而不能作為長久之選。因為此種變通方式會導致一些理論上的困難,比如,該解釋違背了《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相關規定的文義邏輯,此種解釋會導致該條規定的歸責要件與一般侵權歸責要件間的不一致。因此,對《信息網絡傳播條例》等已有立法所做的變通解釋只能在一定程度上解決,而無法完全解決立法不當問題。

二、免責條款說之合理性

(一)免責條款說與中介責任理論相吻合將“避風港”規則解讀為免責條款與現有中介責任理論相吻合。由于網絡服務提供者對其網站中非自己上傳的內容并不負有一般性審查義務,故除非網絡服務提供者主動參與了他人的侵權行為或是侵權行為十分明顯,否則不應認為其在收到權利人的侵權通知前知道侵權內容的存在。結合過錯責任原則,可得出網絡服務提供者在收到侵權通知前主觀上并不存在過錯,所以此時其并未構成侵權。那么網絡服務提供者只可能在收到侵權通知后尚未及時移除前構成了侵權,并且在及時移除相關內容后侵權責任得到了免除。有學者認為,網絡服務提供者一旦知道了侵權行為的存在就意味著其存在過錯,那么其在知道侵權存在前便應避免侵權的發生。要避免侵權的發生,就意味著網絡服務提供者應當對其網站中的內容應負有一般性審查義務。2徐偉:《通知移除制度的重新定性及其體系效應》,載《現代法學》2013年第1期。筆者認為這種推論過于牽強。網絡服務提供者在收到權利人通知后才知道侵權行為的存在,不能認為其在知道侵權行為存在前就應當采取措施避免侵權行為的發生。因此,將“避風港”規則解讀為免責條款與現有中介責任理論相吻合。

(二)免責條款說與我國現有立法相吻合

我國《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所規定的“避風港”規則與美國《數字千年版權法》(DMCA)下的“避風港”條款有很大的相似性。首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將網絡服務提供者分為信息接入服務提供者、信息緩存服務提供者、信息存儲服務提供者和信息定位服務提供者四類,對這四類網絡服務提供者的侵權責任做出了限制性規定,這與DMCA的分類基本一致;其次,在“避風港”規則的條文表達上,我國采取的是網絡服務提供者在滿足一定條件下不承擔責任的用語邏輯,這與DMCA中的表述也是一致的。所以《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中的“通知移除”規則就是賠償則免除條款,因此被稱為“避風港”并不為過。有學者認為,中美兩國網絡服務提供者侵權責任認定的基礎不同,所以“避風港”規則的性質當然不同。美國對網絡服務提供者侵權責任適用的是嚴格責任,所以“避風港”規則是免責條款。我國對網絡服務提供者侵權責任一貫適用的是過錯責任原則,所以除非網絡服務提供者主動參與了他人的侵權行為或是侵權行為十分明顯,否則其在收到侵權通知前不構成侵權,既然不構成侵權,那“避風港”規則顯然不是免責條款。筆者認為這種觀點曲解了美國網絡服務提供者侵權責任的認定原則。美國在互聯網初期對網絡服務提供者適用的的確是嚴格責任,但其在《數字千年版權法》(DMCA)中對網絡服務提供者規定了特殊的過錯責任,所以美國的“避風港”規則實際上是建立在過錯責任原則基礎上的。由于我國一貫對侵權責任認定適用過錯責任原則,故中美兩國在網絡服務提供者侵權責任認定原則上并沒有根本性的不同,所以我國的“避風港”規則是免責條款這一觀點在立法上完全是有合理依據的。

(三)免責條款說與我國的司法實踐相吻合

在司法實踐中,判決中普遍將通知移除制度認定為網絡服務提供者的免責條款。比如,在“樂視網訴時越公司侵犯著作權糾紛案”中,法院認為:“被告時越公司的行為客觀上幫助和促進了用戶通過未經授權的方式在選定的時間和地點觀看侵權電視劇,侵犯了樂視網公司的信息網絡傳播權,具有主觀過錯。被告時越公司并非可以免除賠償責任的提供存儲空間、搜索、鏈接服務的網絡服務提供者,故其應當承擔相應的侵權責任。”3參見北京市海淀區人民法院民事判決書,(2011)海民初字5943號,http://bjhdfy.chinacourt.org/public/search.php,2014年4月10日訪問。由該判決可看到,法院認為“避風港“規則實際上是網絡服務提供者侵權責任免責條款。事實上,“避風港”規則被認定為免責條款是當前我國法院判決中的主流觀點。

三、我國“避風港”規則法律性質之分歧原因

之所以有學者將其解讀為歸責條款,是因為其沒有注意到我國的“避風港”規則與美國的“避風港”規則內容上的不同。雖然我國的“避風港”規則是借鑒美國而來,但中美兩國的“避風港”規則在內容上是有差別,不應當混為一談。本文認為,中美兩國“避風港”規則的適用都是以網絡服務提供者沒有“故意”與“重大過失”這兩種過錯形態為前提,但是美國在DMCA中將網絡服務提供者過錯的認定規則納入到“避風港”規則之下,二者在形式上是包容關系;而我國的網絡服務提供者過錯認定規則是“避風港”規則的前置條件,二者在形式上是并列關系。換言之,雖然我國的“避風港”規則是借鑒美國而來,并且沿用了“避風港”的這一名稱,但中美兩國“避風港”規則在內容上是有差別。但是無論差別如何,中美兩國都將過錯認定規則作為其“避風港”規則適用的前提。

(一)過錯認定規則是美國“避風港”規則的組成部分

在美國,過錯認定是“避風港”規則的一部分。美國在網絡服務提供者中介責任歸責原則上經歷了從嚴格責任到過錯責任的轉變。依據美國的侵權理論,版權侵權分為直接侵權和間接侵權。對于直接侵權行為適用的是嚴格責任,即無論行為人的主觀意圖如何,只要存在侵權事實,行為人就要承擔侵權責任;對于間接侵權行為,即判例法上的幫助侵權與引誘侵權,其責任的承擔應當以過錯為前提。但是在互聯網產生之初,由于對網絡服務提供者的地位、作用及監控能力認識上的不足,美國的一些法院在審理網絡服務提供者的版權侵權案件時沒有合理的區分直接侵權與間接侵權,對于網絡服務提供者的侵權責任一概適用嚴格責任原則,使得本來按照間接侵權規則承擔過錯責任的網絡服務提供者承擔了嚴格責任,導致了實施間接侵權的網絡服務提供者與實施直接侵權的網絡服務提供者在責任承擔上沒有差別,加重了網絡服務提供者的負擔,違背了法律上的公平合理原則。4王遷:《網絡環境中的著作權保護研究》,法律出版社2011年版,第210頁。隨著美國判例法的發展,法院逐漸認識到對網絡服務提供者的侵權責任適用過錯責任原則比適用嚴格責任原則更有說服力,因為過錯責任相比嚴格責任更加注重網絡服務提供者與直接侵權人之間的聯系。5薛虹:《數字技術的知識產權保護》,知識產權出版社2002年版,第175頁。

由于美國對版權侵權一貫適用的是嚴格責任,所以DMCA在現有立法的基礎上對網絡服務提供者規定了特殊的過錯責任。DMCA規定:“信息存儲服務提供者和信息定位服務提供者不承擔賠償責任的條件之一,是其不實際知曉或沒有意識到能從中獲知明顯侵權行為的事實。”6《數字千年版權法》(Digital Millennium Copyright Act)512(c)(3):“根據通知與撤下程序,如果信息存儲服務商在受到版權人適當的告知書后,立即除去或阻擋告知書所指明的材料的訪問入口,就可以免除經濟賠償責任。”信息定位服務商與其類似。從本質上來看,該條款實際上是網絡服務提供者的過錯認定條款,可以將其解讀為是網絡服務提供者過錯認定的反面表述;但是從該條款在DMCA中的位置來看,該條款屬于“避風港”規則的一部分,與“避風港”規則中最主要的“通知移除”條款平行適用。由此可見,DMCA下的“避風港”規則與網絡服務提供者的過錯認定規則在形式上是包容關系,或者說過錯的認定規則在形式上是“避風港”規則的一部分。之所以這樣規定,與美國在DMCA出臺前對網絡服務提供者采取嚴格責任有關。但需要注意的是,DMCA本質還是將對網絡服務提供者過錯的認定作為其能否適用“避風港”規則的前提條件,網絡服務提供者只有在不具有“故意”與“重大過失”的情況下才有機會適用“避風港”規則。

(二)過錯認定規則是我國“避風港”規則適用的前提

在我國,過錯認定是“避風港”規則適用的前提。美國是在采用嚴格責任的傳統侵權責任理論基礎上,對網絡服務提供者規定了特殊的過錯責任。不同于美國,我國對網絡服務提供者一貫適用的就是過錯責任原則。在美國,過錯的認定是其“避風港”規則內容的一部分,由于我國的“避風港”規則是借鑒美國而來,所以經常有人認為我國的過錯認定規則也是“避風港”規則的組成部分。例如就有人認為,凡是進入了“避風港”的網絡服務提供者都被視為沒有過錯。本文認為這種觀點是錯誤的,其錯誤之處在于其混淆了過錯的認定規則與我國“避風港”規則之間的關系。事實上,過錯認定規則與我國的“避風港”規則之間是并列關系而非包容關系,過錯實際上是我國“避風港”規則適用的前置條件。

將過錯作為我國“避風港”規則適用的前置條件符合民法上的公平原則。一方面,如果網絡服務提供者不論有無過錯都可以進入“避風港”享受責任限免,無疑會縱容版權侵權的肆意進行。另一方面,如果不論過錯大小一概剝奪其進入“避風港”的機會,那么過錯較小的網絡服務提供者與過錯較大的網絡服務提供者在責任承擔的大小上是一樣的,這違背了民法上的公平原則,而且這種情況下“避風港”規則完全可以被過錯責任取代,其存在將變得毫無意義。事實上我國的立法也體現了對這一觀點的贊同。我國的“避風港”僅免除了網絡服務提供者的賠償責任,網絡服務提供者仍然要承擔停止侵權等禁止性的侵權責任,這意味著進入“避風港”的網絡服務提供者仍然是具有過錯的。但是進入“避風港”的網絡服務提供者一定是不具有“故意”或“重大過失”的,因為如果允許主觀上有侵權故意或重大過失的網絡服務提供者享受責任限免,不僅不利于體現法的公平原則,也會使“避風港”規則失去意義。所以本文認為,應當對網絡服務提供者的主觀過錯加以區分,按照過錯程度的大小適用“避風港”規則。對于主觀上存在故意或重大過失的網絡服務提供者應當排除“避風港”規則的適用,對于僅有一般過失的網絡服務提供者應當給予其進入“避風港”的機會。

四、我國立法中“避風港”規則條款的解讀

(一)《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中“避風港”規則的法律性質

《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中的“避風港”規則是免責條款。我國《信息網絡傳播條例》所規定的“避風港”規則與美國《數字千年版權法》(DMCA)下的“避風港”條款有很大的相似性。首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將網絡服務提供者分為信息接入服務提供者、信息緩存服務提供者、信息存儲服務提供者和信息定位服務提供者四類,對這四類網絡服務提供者的侵權責任做出了限制性規定,這與DMCA的分類基本一致;其次,在“避風港”規則的條文表達上,我國采取的是網絡服務提供者在滿足一定條件下不承擔責任的用語邏輯,這與DMCA中的表述也是一致的。所以單從表述上來看,《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中的“避風港”規則就是賠償則免除條款。

本文認為《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中的“避風港”規則是免責條款,但本文認為《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對DMCA中“避風港”規則的借鑒存在失誤,這體現在其對網絡服務提供者過錯認定規則的表述上。美國在互聯網早期對網絡服務提供者侵權責任采取的錯誤的嚴格責任,但隨著美國司法實踐的發展,其逐漸認識到對網絡服務提供者侵權責任的認定應當遵循過錯責任。為了與現有立法相適應,美國的DMCA只能將過錯認定規則安排在“避風港”規則中加以體現,所以DMCA中的過錯認定規則應當被解讀為“避風港”規則下的特殊規則,只不過其位于采取免責條款的形式的“避風港”規則之下。但是我國對網絡服務提供者的侵權責任一貫采用的就是過錯責任原則,所以無需在“避風港”規則中將過錯認定規則按照免責條款的表述方式加以規定,否則不符合我國在侵權責任立法上的一貫做法。本文認為,《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應當將第22條中的“網絡服務提供者不知道也沒有合理的理由應當知道服務對象提供的作品、表演、錄音錄像制品侵權的,不承擔賠償責任”這一條款單獨列出,規定為“網絡服務提供者知道或者有合理的理由應當知道服務對象提供的作品、表演、錄音錄像制品侵權的,應當與承擔共同責任”。這樣既符合我國一貫的過錯責任表述方式,也符合“避風港“規則免責條款的這一性質。

(二)《侵權責任法》中“避風港”規則的法律性質

《侵權責任法》中的“避風港”規則是免責條款。《侵權責任法》第36條第2款規定:“網絡服務提供者接到通知后未及時采取必要措施的,對損害的擴大部分與該網絡用戶承擔連帶責任”。7《侵權責任法》第36條第2款:“網絡用戶利用網絡服務實施侵權行為的,被侵權人有權通知網絡服務提供者采取刪除、屏蔽、斷開鏈接等必要措施。網絡服務提供者接到通知后未及時采取必要措施的,對損害的擴大部分與該網絡用戶承擔連帶責任。”從該條的表述方式來看,《侵權責任法》顯然沒有采用免責條款的邏輯表述,而是采用了歸責條款的表述方式。本文認為,《侵權責任法》之所以采用了歸責條款的表述方式有兩方面的原因:第一,為了符合我國的侵權責任立法慣例。我國的侵權責任立法一般采用的都是歸責條款的形式,即“行為人在某種情況下承擔某種侵權責任”。如果《侵權責任法》對第36條第2款的“避風港”規則采用與DMCA中相同的表述,無疑將影響《侵權責任法》條文編排上的一致性,給人突兀之感。而如果將《侵權責任法》中的“避風港”規則設計成歸責條款的形式,符合我國一貫在侵權責任立法上的習慣。第二,對《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矯枉過正。本文認為《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在借鑒DMCA中“避風港”規則時存在失誤,錯誤地將過錯認定規則也按照免責條款的形式加以規定。《侵權責任法》可能意識到了這一錯誤,所以對過錯認定規則的表述采用歸責條款的表述加以糾正。但是在糾正的過程中立法者有些矯枉過正,錯誤地將“避風港“規則也按照歸責條款的表述加以修改,使得有學者對我國“避風港”的法律性質產生錯誤的認識,將其理解成規則條款。本文認為,《侵權責任法》第36條第2款雖然沒有采用免責條款的邏輯表述,但并不妨礙其是免責條款這一事實,完全可以將《侵權責任法》第36條第2款看做是采用了免責條款“反面表述”的方式來理解。但是這種變通只能在一定程度上解決問題,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所以還需要后續的立法加以規定說明。

(三)《著作權法》(修改草案送審稿)中“避風港”規則的法律性質

2014年6月6日,國務院法制辦公布了《著作權法》(修改草案送審稿)(以下簡稱《修改草案》)。從送審稿不難看出,立法者想要糾正《侵權責任法》中對“避風港”規則的錯誤表述,澄清我國的“避風港”規則是免責條款這一事實的意圖。《修改草案》相比于現行的《著作權法》新增了關于網絡服務提供者中介責任的規定。8《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修改草案送審稿)第73條:“網絡服務提供者為網絡用戶提供存儲、搜索或者鏈接等單純網絡技術服務時,不承擔與著作權或者相關權有關的審查義務。他人利用網絡服務實施侵犯著作權或者相關權行為的,權利人可以書面通知網絡服務提供者,要求其采取刪除、斷開鏈接等必要措施。網絡服務提供者接到通知后及時采取必要措施的,不承擔賠償責任;未及時采取必要措施的,對損害的擴大部分與該侵權人承擔連帶責任。網絡服務提供者知道或者應當知道他人利用其網絡服務侵害著作權或者相關權,未及時采取必要措施的,與該侵權人承擔連帶責任。網絡服務提供者教唆或者幫助他人侵犯著作權或者相關權的,與該侵權人承擔連帶責任。網絡服務提供者通過網絡向公眾提供他人作品、表演或者錄音制品,不適用本條第一款規定。”從修改動機來看,以往兩次《著作權法》的修改均是由外部原因引起的。2001年《著作權法》第一次修改是為了滿足TRIPS協定的最低保護標準,2010年《著作權法》第二次修改是為了履行世界貿易組織關于中美知識產權爭端的裁定。9吳漢東:《<著作權法>第三次修改的背景、體例和重點》,載《法商研究》2012年第4期。不同于以往兩次修改,此次《著作權法》修改是為了適應我國經濟與技術發展需要,屬于內源性的修改,因此引發了多方利益相關者的廣泛參與和討論。10左玉茹:《<著作權法>第三次修改草案述評》,載《電子知識產權》2012年第4期。

《修改草案》在表述上明確了“避風港”規則是免責條款。《修改草案》第73條第2款規定:“他人利用網絡服務實施侵犯著作權或者相關權行為的,權利人可以書面通知網絡服務提供者,要求其采取刪除、斷開鏈接等必要措施。網絡服務提供者接到通知后及時采取必要措施的,不承擔賠償責任;未及時采取必要措施的,對損害的擴大部分與該侵權人承擔連帶責任。”11《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修改草案送審稿)第73條第2款:“他人利用網絡服務實施侵犯著作權或者相關權行為的,權利人可以書面通知網絡服務提供者,要求其采取刪除、斷開鏈接等必要措施。網絡服務提供者接到通知后及時采取必要措施的,不承擔賠償責任;未及時采取必要措施的,對損害的擴大部分與該侵權人承擔連帶責任。”通過比較可以發現,《修改草案》第73條第3款對應著《侵權責任法》第36條第3款,《修改草案》第73條第2款對應著《侵權責任法》第36條第2款。然而,《修改草案》第73條第2款沒有沿用《侵權責任法》第36條第2款對“避風港”規則的錯誤表述,而是采用了正確的免責條款的表述方式。《修改草案》之所以要對“避風港”規則的表述進行改變,實際上是立法者想要對《侵權責任法》中“避風港”規則錯誤表述進行修正,目的是為了澄清“避風港”規則是免責條款這一事實,避免理解上的混淆。

Research on the Legal Nature of China's "Safe Haven" Rule

Generally speaking,legal nature of the clause of China’s “safe haven” rule in legislation is an exception clause of tort liability.However,there exists an idea that legal nature of the clause of China’s “safe haven” rule in legislation is identifi ed by tort liability,but not an exception clause of tort liability.Clear the legal nature of “safe haven” rule is helpful to understand the role of “safe haven” rule in the intermediary liability system,and it is important for the practice.

internet service provider; intermediary liability; safe haven rules

姬晨笛,北京市海淀區人民檢察院助理檢查員。

猜你喜歡
規則
拼寫規則歌
撐竿跳規則的制定
數獨的規則和演變
依據規則的推理
法律方法(2019年3期)2019-09-11 06:26:16
善用首次銷售規則
中國外匯(2019年7期)2019-07-13 05:44:52
規則的正確打開方式
幸福(2018年33期)2018-12-05 05:22:42
顛覆傳統規則
環球飛行(2018年7期)2018-06-27 07:26:14
讓規則不規則
Coco薇(2017年11期)2018-01-03 20:59:57
TPP反腐敗規則對我國的啟示
啦啦操2010—2013版與2013—2016版規則的對比分析
運動(2016年6期)2016-12-01 06:33:42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国产精品日韩专区AV| 国产小视频网站| 国产在线无码av完整版在线观看| 久久国产香蕉| 国产91导航| 这里只有精品在线| 尤物在线观看乱码| 99青青青精品视频在线| 3p叠罗汉国产精品久久| 国产成人综合日韩精品无码首页 | 97精品久久久大香线焦| 国内熟女少妇一线天| 色婷婷国产精品视频| 欧美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成人1024精品下载| 欧美精品成人一区二区视频一| 免费国产无遮挡又黄又爽| 高清欧美性猛交XXXX黑人猛交| 一本无码在线观看| 亚洲日本精品一区二区| 国产91视频观看| 激情网址在线观看| 久久成人免费| 亚洲精品成人福利在线电影| 亚洲性日韩精品一区二区| 国内精品久久九九国产精品| 久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日韩AV高潮在线| 久久久久青草大香线综合精品| 欧美精品啪啪一区二区三区| 狼友av永久网站免费观看| 黄色网页在线观看| 91精品在线视频观看| 四虎亚洲精品| 99久久国产自偷自偷免费一区| 特级精品毛片免费观看| 国产午夜人做人免费视频中文| 三上悠亚精品二区在线观看| 国产第一页免费浮力影院| 色悠久久久| 精品91在线| 91最新精品视频发布页| www.99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不卡免费| 国产免费一级精品视频| 欧美国产日韩在线播放| 91精品情国产情侣高潮对白蜜| 国产网友愉拍精品视频| 亚洲欧美人成人让影院| 99视频在线免费看| 国产精品2| 国产精品亚洲片在线va| 国产在线一区视频| 久久久国产精品无码专区| 久久99国产综合精品女同| 国产女人18水真多毛片18精品| 国产精品永久免费嫩草研究院| 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人人软件| 欧美专区日韩专区| 中文字幕欧美成人免费| 午夜视频日本| 日韩大乳视频中文字幕| 亚洲全网成人资源在线观看| 免费国产黄线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久久国产精麻豆99网站| 在线毛片网站| 国产精品短篇二区| 米奇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香蕉在线观看不卡| 国产自在线拍| 国产成人精品免费av| 六月婷婷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九九热这里只有国产精品| 国产一级妓女av网站| 精品91自产拍在线| 中文字幕亚洲综久久2021| 性欧美精品xxxx| 精品亚洲国产成人AV| 第九色区aⅴ天堂久久香| 97视频免费看| 亚洲男女在线| 免费观看国产小粉嫩喷水 |